@樵客

篩選器
Spotify
iTunes
Instagram
PIXNET
YouTube
Dailymotion
1 天內
1 週內
1 個月內
1 年內
關聯性
評分
發布日期
觀看次數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長信秋詞其三(原文+翻譯解析)
上圖:紫禁城烏鴉 題解 〈長信秋詞〉,《樂府詩集》題作〈長信怨〉,屬於相和歌詞,詠西漢班婕妤故事,是一首宮怨詩。唐人宮怨詩多借題立言,長信,漢宮殿名。本詩共五首,這是其中第三首,也是最知名的一首。作者為邊塞詩派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從女性角度出發,運用對比,生動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原文+翻譯解析)
示意圖 題解 寒食是中國古代一個傳統的節日,又稱百五節、禁火節、冷節,一般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大約是在清明前一、二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由於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成為郊遊踏青的日子,按風俗寒食當日家家戶戶禁止用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是從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原文+翻譯解析)
題解 農曆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元宵節),此夜稱元夕或元夜。在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有宵禁的規定,宵禁基於治安考量,禁止人們夜間在外活動,這時候城門和宮門都會關閉,百姓也都必須回家,除非能拿到夜間出行的通行證,在白天街上車水馬龍的景象,一到晚上彷彿就成了冷清寂靜
▲哪裡有軟弱,哪裡就有謊言----從小說〈竹藪中〉〈羅生門〉到電影《羅生門》
上圖:黑澤明電影《羅生門》劇照 從小說〈竹藪中〉〈羅生門〉到電影《羅生門》 電視新聞常聽到「羅生門」一詞,用來形容一個事件中每人各說各話、真相撲朔迷離的情形。 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融合了芥川龍之介小說〈竹藪中〉的兇殺事件,以及〈羅生門〉的躲雨背景及標題,黑
▲撲朔迷離的《羅生門》中,甚麼才是真相?
上圖:黑澤明.電影《羅生門》劇照 撲朔迷離的《羅生門》中,甚麼才是真相? 各說各話中撲朔迷離的真相,「羅生門」一詞來自名導黑澤明一九五零年改編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與〈竹藪中〉(編按:〈竹藪中〉選自《芥川龍之介全集》,原發表於大正十一年(西元1922年))的
▲「發現」與「突破」的生命功課----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原文+問題解析)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王維.終南別業 題解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永州八記〉的第一篇。全文藉描寫西山奇特之景,以寄託自己忘懷得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受。 始得,意指真正的旅行遊賞自此開始。西山,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境內的一座山。宴,可作「宴飲」
▲郝明義:恢復閱讀胃口的第一步----知道飲食的分類恢復。恢復胃口的第二步:掌握閱讀的速度
許多台灣的孩子因為經歷中學階段的考試教育,談到閱讀,只留下對閱讀倒胃口的記憶,若要幫助孩子重新恢復胃口,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認為,應該要讓他們享受真正的閱讀飲食。 恢復閱讀胃口的第一步──知道飲食的分類 想要重新恢復胃口,有幾件事情要做。 最重要的,是切斷「讀
▲太難是負擔,太簡單也是負擔----唐中雲:從〈種樹郭橐駝傳〉看教育
從〈種樹郭橐駝傳〉看教育 柳宗元筆下有位郭橐駝,他很奇特,得了佝僂病,駝背,人們給他取外號叫橐駝,他非但不生氣還特別地開心,自己把名字就改成了郭橐駝。他是位職業種樹專家,他種的樹即便是移栽的成活率也是百分百,而且樹枝繁葉茂還結果既早又多。別人在旁邊看着他栽樹
▲命運擺佈的一生:潘越雲(演唱):桂花巷(影音檔)
桂花巷 影音檔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4_9HWaGpM 想我一生的運命 親像風吹打斷線 隨風浮沈沒依偎 這山飄浪過彼山 一旦落土低頭看 只存枝骨身已爛 啊......只存枝骨身已爛 花蕊卡歹嘛開一擺 偏偏春風等袂來 只要根頭還原在 不怕枝葉受風颱 誰知花 等人採 已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滿江紅(原文+翻譯解析)
上圖:岳飛(劇照) 上圖:岳飛(劇照) 題解 (編按:近日「中學生不認識岳飛、孫中山」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編者製作岳飛〈滿江紅〉一詞的說明,以及岳飛生平簡介,提供網友重新認識這位歷史人物。)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人,南宋抗金名將,知
▲陳禹甄:種樹之道看教育——讀〈種樹郭橐駝傳〉
種樹之道看教育──讀〈種樹郭橐駝傳〉 〈種樹郭橐駝傳〉是柳宗元宣明其政治理念的其中一篇寓言,然而筆者覺得套用在教育的思考上也很恰當。這篇文章虛構出一位駝背的種樹達人「郭橐駝」,他種的樹都長得高大茂盛、結實纍纍,即使是從他處移植過來的樹存活率也高達百分之百。有
▲深夜女屍殺人事件----蒲松齡《聊齋志異》:屍變(原文+翻譯解析)
想像示意圖(電影海報) 題解 蒲松齡(1640-1715年),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科舉考試屢受挫折,一直鬱鬱不得志。他一
▲一本書的基因序列----中國圖書分類法及索書號
中國圖書分類法 圖書分類法(Library classification)是圖書館為方便圖書典藏和借閱而採取的一種分類方法,一般分類法分為基本法(按主題分類)和附加法(按年代、地域、語言分類),還可以按版本、規格等分類。 傳統中國圖書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但隨著西學東漸,現代知
▲台灣演義: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影音檔)
上圖:賴和 台灣演義: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賴和,原名河,筆名懶雲、甫三、灰、走街先等,臺灣彰化市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日治時期昭和十八年(民國三十二年)因心臟病逝世,年五十。賴和於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
▲吳宜蓉:學生不識岳飛?現場歷史教師:「這不是新課綱的真正問題」
學生不識岳飛?現場歷史教師:「這不是新課綱的真正問題」 近日知名作家、政治人物頻頻爆料、討論名人小孩不認識岳飛、孫中山等歷史人物,引來一陣中國歷史教育的討論。對此,Special 教師獎得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國中歷史老師吳宜蓉分享現場第一線歷史老
▲風恂:新課綱下的國文教學:你覺得國文老師應該要給予學生什麼才對?
新課綱下的國文教學:你覺得國文老師應該要給予學生什麼才對? 最近和多年不見的朋友聊天時,彼此都慰問關心著對方的工作及生活,也由於我在學校授課國文的緣故,朋友隨口問了我一個問題:「對於課綱的內容,你有什麼看法?」 從朋友詢問的口吻來推測,他想瞭解的意見認知,應
▲追太陽的人----《山海經》:夸父逐日(翻譯解析)
題解 夸父,《山海經》和《列子》中記載的神話人物,立志追趕太陽,終未完成而半途渴死。〈夸父逐日〉雖然文字簡略,卻是中國古代極少數保存下來的神話故事。後人也將成語「夸父追日」或「夸父逐日」形容為自不量力。 夸父這個角色在《山海經》有眾多版本出現,不同版本甚至彼
▲胡衍南:要不要讀《紅樓夢》?(簡報檔)
圖1 普通高中國語文學學科中心110學年度種子教師研習專題講座 要不要讀《紅樓夢》? 講者:胡衍南教授 圖2 圖3 ◎索隱派:認為《紅樓夢》情節影射某歷史人物 ◎代表學者:蔡元培 ◎被質疑之處:穿鑿附會,有如猜謎 圖4 圖5 ◎考證派(新紅學):以考據方式研究,認為《紅
△被遺忘的一本書:葉珊散文集、水之湄----周芬伶:葉過林隙
示意圖 被遺忘的一本書:葉珊散文集、水之湄──周芬伶:葉過林隙 在東海大門馬路斜對面有間天主教堂,乳白色的小房子,裝不了多少人,東海是個宗教大學,但是平常或正常的人不會傳教,只要你不走進教堂或宗教中心,很少人感受到宗教的存在,然這種不干己是最致命的,因為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