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不合时宜

10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是一档由三个生活在不同时区的(前)媒体人共同创作的播客节目。 微博: @不合时宜 TheWeirdo
家政工:家里的陌生人,都市的隐形人

【主播的话】

你有请过家政工吗?

ta们跟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往往隐形;ta们或许比你还了解你家的角落,但仍旧陌生。

据统计,国内有3000多万家政工,仅在北京,就有60万。每年的6月16日,是”国际家政工日“——关注家政工群体的劳动保障和社会尊重状况。我们在这个日子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来三位嘉宾,希望提高家政工群体的媒体能见度。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家政女工的公益机构,她们为漂泊来到城市的家政女工,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社群,组织文艺活动、工作坊、提供法律支持,让她们在打工之余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去处。

大多数的都市家政工都是女性。这种私人领域照料劳动的商品化,同时出现了城乡和性别的交叉现象,是赋权了女性获得更多工作机会,还是出现了情感价值的剥削?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照顾链”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地区)流动到富裕的国家(地区),为中产阶级家庭提供照顾劳动。

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能够为家政工群体提供哪些如医疗、社保、养老、工伤和生育待遇等方面的支持?鸿雁做的社工朋友们发现,家政女工在工作中的情绪,往往受到与雇主互动关系的影响,家政工作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是跟人的互动,涉及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尤其是住家雇工和育儿家政。

秋玲姐分享了她在北京工作这些年来跟雇主的一些交往,听听她的讲述吧,这是超越政策和理论、雇主和雇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心的故事。

尊重劳动者,因为每个人尊重他人,也是自尊。

【本期主播】

孟常 (@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李文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业务总监

陈安娜,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马秋玲 ,家政工从业者

【本期剧透】

3:13 “国际家政工日”的来源:

6:57 “阿姨”还是“家政工”?警惕语言背后的文化

10:50 秋玲介绍自己的工作:一天3-4家雇主,如何看待称呼?

17:30 国内家政工群体的整体状况

20:45 作为一个劳工群体,绝大多数的家政工是女性(70%以上):城乡和性别交叉视角

26:48 家务劳动的外包“解放”了中产阶级女性,但如何理解其中可能的剥削?

30:40 家政工姐妹们在北京有了一个抱团取暖的社群:鸿雁

40:05 雇主跟家政工打交道时,应保持基本的尊重

43:40 鸿雁为家政工群体提供了一个社群,一群“同事”,让她们休息的时候有地方去

48:45 家政女工的情绪状况值得关注,她们更关心在工作环境中是否能得到雇主尊重

59:55 如何理解家政工作中的情感劳动:拟亲属化

1:10:30 秋玲分享做家政工作时跟雇主互动的故事

1:23:10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延展资料】

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

《外佣》

【本期音乐】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百手撑家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生命相遇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Fri, 16 Jun 2023 12:41:01 GMT
给你一次机会,重塑「原生家庭」

【主播的话】

阿姐来了!

早就想约 Alex 来做客聊天,近两年她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刚开了新播客:绝对是个妞),我们很好奇,这些新的生命经验会给她带来怎样不同的思考和感受?我们最近的节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面对生育时的挑战,Alex 作为性与性别等公共议题上活跃的表达者,这些年影响、鼓舞和改变了很多朋友。而具体到「成为母亲」的生命经验,哪些感受是个体的,哪些是她作为表达者的观察和反思?

我们从B站最近的一档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聊起,这个医疗纪实节目把镜头对准了深圳市儿童医院,聚焦儿科医生的工作和生活,涉及了很多当下热门的育儿话题。令我们感触颇多的反而不是医疗相关,而是儿童医院里呈现出的亲子关系,更具体地说,这一代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我们前些年的公共生活中有一种流行的声音,“父母皆祸害”,但仔细想想,当我们这代人中的一些决定做父母,那我们就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我们能做得好吗?我们的下一代将迎来一个全新的(AI的?)世界,对于“何为好的生活”、“鸡娃和虎妈虎爸”的期望和想象,是否还真的适用?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Alex,视频内容创作者,”Alex绝对是个妞“频道主理人,播客“绝对是个妞”

【本期剧透】

9:20 阿姐这些年一直在相关议题上发声,有怎样的感受?会有感觉倦了的时候吗?

14:15 菜卷的到来,带来了哪些变化?

20:20 一档新节目把镜头对准了儿童医院,可以看到年轻父母各异的育儿态度

30:23 我们对美的理解被现在的娱乐工业单一地塑造着,但新的娱乐形式会带来更多元的审美吗?

36:20 医生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42:20 阿姐一直把自己的观念主张和生命经验融为一体进行表达,这很重要也很勇敢,有过担心吗?

49:50 危险提问:对现代独立女性来说,伴侣在关系中的性别意识过关了吗?

57:44 没有完美的伴侣,但有一点是底线

59:05 育儿中的性别不平等

1:05:30 我们也会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

【本期音乐】

马友友,Kathryn Stott - Lullaby (Wiegenlied, Op. 49, No. 4)

午夜迷藏

【延展资料】

B站《闪闪的儿科医生》

米歇尔·奥巴马《我们携带的光》中信出版社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06 Jun 2023 04:57:57 GMT
不时夜谈:关于家、融入和生命体验主义的漫谈

【主播的话】

时隔四个月,磬从香港回到了阿姆斯特丹。我们三个重新聚在了一起,也意味着不时夜谈的回归。

本期节目里,我们各自闲聊了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它和流动性之间的张力。

过去四个月,我们各自也都有了新的生活感受——孟常聊到感受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若含在即将毕业的

这一年,试图在欧洲重新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本期节目由家居品牌梦享说赞助支持。

【不合时宜听众专属福利】

复制下方链接直接打开淘宝APP领券直接下单

58 CZ0001  666:/£LQa3dLtO5tS✔

或淘宝搜索【梦享说旗舰店】,私信客服,报暗号【不合时宜】也可领取专属优惠。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01:00 流动的人如何平衡安全感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09:52 在国内语境下,买房需要付出的自由代价太大

22:31 来到荷兰半年,常老师好像回到了26岁时候的状态

35:52 没有必须要融入到哪里,你的生命经验永远是流动的

49:27 体验主义的人生观:尽可能进入不同的情境,进入不同的生命

01:06:17 在某些场域,只有先卷了之后才能够获得不卷的自由

01:22:39 更多的年轻人还是在惯性跑道埋头前进

【本期音乐】

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

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hu, 01 Jun 2023 08:05:48 GMT
生育的黄金年龄,也是做很多其他事的黄金年龄

【主播的话】

在此前的许多期节目中,我们都曾聊过“生育”。从新手妈妈到社科学者,围绕着它展开的相关讨论,是当下的年轻女性最关心的话题,可能没有之一。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曾经的妇产科医生、知名健康博主六层楼先生。我们尝试去探讨,在那些关于生殖健康的决策中,人们有多少是基于医学知识做出的决定、又有多少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知识传播与获取中,性别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常常歌颂成为母亲的快乐与成就,但“生育损伤”为何很少被谈及?在与身体和生育有关的这些焦虑背后,当代人到底在焦虑什么?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 @孟常

王磬:微博 @王磬

【本期嘉宾】

六层楼先生:知名健康博主、前妇产科医生,微博 @六层楼先生

【本期剧透】

04:17 从临床妇科医生到全职科普大V

08:11 科普者是“遥远的朋友”还是“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科普者要解答咨询者更加深层的焦虑

12:39 做生殖健康科普需要对抗社会的错误观念

16:14 温和的表达方式能让生殖健康知识传播得更远,辐射更多群体

20:19 妇产科医生的性别比例是如何形成的?打破妇产科男医生的刻板印象

25:13 选择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偶然与必然

32:44 针对女性的生育风险,代际之间的认知大碰撞

42:54 母乳喂养的压力与社会对母职的评价体系

50:03 男性是否存在最佳生育年龄?

54:44 男性病耻感背后是巨大的焦虑

1:04:10 “散装性知识”的危害

1:08:55 从私信反馈看生殖健康知识阅读群体的变化

1:12:34 六层楼最想为读者破除的四大焦虑:关于衰老、生育、情感和生存

1:16:57 做生殖健康科普第九年,无力感来自哪里?

1:18:27 对生殖健康内容传播的未来展望

【本期音乐】

片头:Luiz Bonfá - Adventure in Space
片尾:Luiz Bonfá - Rai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20 May 2023 11:13:56 GMT
重新想象母职:养娃就像处理亲密关系

【主播的话】

在母亲节,我们仪式性地歌颂母亲。

与此同时,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拥有了重新思考母职的观念空间,母爱是伟大的,「母亲」也是成为的。

我们和身边朋友这代人,也到了所谓的「婚育年龄」。我们之前聊过女性对婚育的犹豫和抗拒,这是真实的,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女性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仍然做出生育选择,这也是真实的。在这个母亲节,我们邀请来了一个刚做了新手妈妈的好朋友,从真实的个体经验,聊聊女性「成为母亲」前后的考虑和挑战。

在生育选择中,女性往往承担了更多的付出,更不用提后续育养中的「母职惩罚」。社会上流行的“催婚催育”,是否真的能提高女性生育意愿,或许要打上大大的问号。我们更为迫切需要的,是为那些有生育意愿的女性和家庭,提供更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

感谢官栈鲜炖花胶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淇琪,PE品牌公关,前调查记者

【本期剧透】

4:20 为什么分享女性的个体经验非常重要

9:05 做出生育决定的复杂考量

21:39 可以养娃但不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节奏吗?

28:37 爸爸参与育儿很重要,但妈妈往往承担更多

38:50 女性生娃后的感受很积极,也应该得到充分表达

51:00 男性就不擅长带娃吗?可能是借口

57:30 我们需要怎样的社会支持系统?

1:04:00 生育给女性身体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1:09:00 我们这代人需要打破“养儿防老”的迷思

【本期音乐】

片头:岩田恭明 - 時の神殿跡

片尾:岩田恭明 - ゾーラの里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09 May 2023 10:09:16 GMT
不时重听|万玛才旦:我关注人的孤独、苦难和一些基本的境况

【主播的话】

2023年5月8日,电影圈传来噩耗,知名导演万玛才旦因病去世。这个消息来得非常突然,许多人都还在消化。此刻,我们抱着沉重的心情,向导演的家人和喜爱他的影迷朋友们表达沉痛的哀悼。

两年之前,万玛才旦导演曾经做客《不合时宜》。彼时,他的新片《气球》正待公映。作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藏地导演,他的作品被认为“集中展示了现代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并持续影响着诸多年轻的创作者。对人的境况的深刻关注,贯穿了他作品的始终。在那期节目里,他回忆了自己如何受到八十年代文学浪潮的滋养,儿时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岁月,当小学老师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及开始电影创作时受到的伊朗导演的影响。

今天,我们重新推送这期节目,向斯人致敬,感谢他曾经来过。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万玛才旦,导演、编剧、作家(微博@万玛才旦-pematseden

王小笨,北方公园主笔

【本期剧透】

05:45 创作缘起:从十几年前北京的一只红气球到《气球》

09:00 为什么《气球》里有性别意识的觉醒,却构不成反抗:信仰和现实如何抉择?

14:30 万玛导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轮回”主题

18:00 导演万玛的创作有没有母题?

24:45 万玛导演:形式即内容,写小说和拍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互有帮助

28:10 电影里对话太重要了

30:55 八十年代后藏语的现实主义文学和诗歌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36:40 又写小说又拍电影,那么文艺青年万玛才旦是如何成长的?

42:20 如何看待「藏地新浪潮」和藏地年轻的创作者?

45:00 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

47:00 藏地题材的创作去宏大叙事,接近日常和内心

【本期音乐】

片头曲:Michel Legrand - Vivre sa vie

片尾曲:Georges Delerue - Les Chevaux du Fer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08 May 2023 17:15:04 GMT
拥有性别意识之后,人生可以少浪费些时间

【主播的话】

三月的一个下午,香港刚入春。我正在香港访学,和闾丘露薇约在城郊的一间餐厅见面。餐厅别致,眼前是明亮的湖,身后是碧绿的山,在鳞次栉比的香港,很难想象会有如此清澈的地方。闾丘在这附近居住了二十余年。凤凰台的总部也在此处不远。

世纪之初的那些年里,作为凤凰记者的闾丘,从这里奔向全球新闻现场的各个前线,报道足迹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到利比亚。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里,是她和她的同伴们为华语世界带来了关于世界真实模样的珍贵故事。对我和我这一代的媒体人、特别是国际新闻记者来说,她们是这条道路上的奠基人和持炬者。

如今,闾丘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教授。在新闻一线工作了二十年后,2015年她毅然决定从凤凰辞职,赴美留学,在50岁那一年拿到博士学位,转战学界。她依然关注新闻业、关注国际局势,但此时她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自觉:性别。为什么编辑部的性别比例很重要?为什么女性想做战地记者的门槛比男性更高?媒体报道性侵案里的个体讲述有何意义?

我们的对谈就从那里展开。从闾丘的性别意识启蒙,到媒体中的性别报道,再到近期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公共事件。那是一个春风微拂的下午,是一场来自女性、关于女性的漫谈。个人的也是政治的,女性的困境也是人的困境。女性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我们也许都并非一出生就带着性别意识,但这个探索的过程,绕弯子或是摔跟头,也都有其意义,最终走向更通透的自己、成为更完整的人。

跟闾丘见完面之后,我一直被某种明亮的情绪萦绕着。我后来在微博上写道,“在香港见到许多坚韧美好的女性媒体人……她们洒脱地过活,漂亮地做事,知世故却不世故,不受年龄所累,甚至也不受环境所累。虽然也知环境的局限,但并没有同龄男性的那么多负担与沮丧,或者说ego,只是一步一脚印地把新的路踩出来,充满干劲,少见磨损感。而且每隔几年就给自己主动换些新挑战,聪明地做事,却也不贪恋捷径、不留恋舒适区……以前也曾害怕衰老,怕自己老了之后会变成一个无聊的人。但看到她们就感到,在所热爱的事业的陪伴中老去,实在是一件值得向往的事。”

【本期主播】

王磬

【本期嘉宾】

闾丘露薇: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前战地记者

【本期剧透】

2:12 最初是怎么开始有性别意识的?

6:10 获得性别意识,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与你能从周围得到的养分很有关系。意识到“如果没有自己,其实你也无法真的爱别人”

9:05 女性公众形象的回潮:是从亲密关系中走出来、还是仍然会认为“拥有了亲密关系才完满”?

11:05 那些主导了公共空间的女性形象,需要警惕

12:12 作为战地记者,进入新闻现场的时候,会在什么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为什么女性想要成为战地记者,门槛比男性要高很多?

17:21 作为凤凰的前高管,从媒体管理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媒体对于性别议题的报道流程?阻碍又是什么?

22:15 没有一家媒体可以独自完成议程设置,它肯定需要集体的努力。

24:32 个人讲述很重要,但新闻报道时仅看到个人又是不够的。如何看待这之间的张力?新闻报道性别议题该如何聚焦?

28:25 闾丘羡慕年轻人的地方:女性意识起步很早,少浪费了很多时间

30:15 不要自我欺骗:“我可以远离政治”。个人的即政治的,讲述个人遭遇也有政治性

31:15 对于现在的年轻的女性主义者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察?跟上一辈的女性有什么不同吗?

35:51 作为个人,闾丘现在的支持系统是什么?

38:38 曾经以为,得把性别因素抛在身后、才能走得更远。40岁后改变了想法

40:23 围绕着生育分工产生的性别不平等,磬对于欧洲性别现状的一些观察

45:42 “想得多”不是一件坏事

48:58 上野千鹤子的视频争论:对于精英女性来说,女性主义正在成为一件时尚单品吗?

49:55 精英女性与底层女性的视角区别。过去的女性主义常给人形而上的感觉,但现在很多人觉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53:45 如何看待网络上女性主义不同流派之间的分歧与共识?

54:56 最重要的是,都认识到不平等,不去消耗内部的能量。信息发散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同的观点

56:53 不同女性主义者对于婚姻看法的分野。重要的公共讨论不必纠结在不重要的问题上,大家才可以更快地一起向前走

1:02:09 杨紫琼成就,个人努力于社会环境,好莱坞这些年的观念水位变化

1:06:38 为什么瞬息全宇宙感觉看不下去?

1:08:24 对老年女性的刻画,对欲望的描写往往不是其中一个部分。

1:11:15 女性意识到自我的主体性:意识到性侵害的不可接受,也意识到自身情欲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较少谈论性愉悦

1:11:56 十几年前在凤凰做过的性相关的选题趣事

1:18:05 全世界各个文化的女性,她们的经验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联结的?女性与女性的悲喜真的相通吗?关于阿富汗的研究

1:19:59 当一个社会对女性不平等的时候,对男性也往往是不平等的

1:22:03 如何总结女性写作所具有的特质? history vs herstory

1:24:40 女性主义流行文化作品启蒙:《长恨歌》、《青春万岁》、女篮五号、TVB剧

1:29:15 如何对待网暴?闾丘的个人经历

1:34:25 女性遭受网络攻击的时候,公众可以做些什么?学术研究显示,围观者的表态很重要的

【本期音乐】

片头:民家 - 片岡真央

片尾:リーバルと神獣 - 若井淑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s

【商务合作】微博私信或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

Thu, 04 May 2023 22:00:00 GMT
不合时宜 ✖️ 张律:我对不失意的人不感兴趣

【主播的话】

今年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上,我见到了张律导演,他带着新片《白塔之光》重返柏林主竞赛单元。多年来习惯了看他的镜头在首尔、庆州、福冈等城市游走,这一次,张律终于拍了北京,这个他投注了很多感情、曾影响过青年时代的自己的城市。

录这期节目的那天,柏林刚下过雪,会令人想到北京的冬天。我们从《白塔之光》聊起,很自然地聊到了北京这座城市,它容纳了很多中国人的情感,就像片中被很多人提及的那场戏,《北京欢迎你》神奇地勾连起了不同世代的记忆和共鸣。张律导演说,都市里的人都是迷失的,有些人掩饰自己的迷失,而有些人则不。他的作品总是关注都市里的边缘人,他对那些不与时俱进的、失意的人感兴趣,他说在某种意义上,面对日日新和崇尚进步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失意者。而落伍和失意的人身上,可能有生活里最最珍贵的东西。

《白塔之光》刚在北影节进行了首映,今年也即将在国内院线上映。如果你还不了解张律导演的作品,我个人推荐《春梦》、《庆州》和《福冈》(其实是所有的“二字诀”!),他的作品多年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屡获赞誉。

【本期主播】

孟常

【本期嘉宾】

张律,知名导演,作品包括《图们江》《春梦》《庆州》《咏鹅》《福冈》等,并多次入围戛纳、柏林、釜山、洛迦诺等国际电影节。

【本期剧透】

2:15 重回柏林电影节

4:37 北京这个空间还是能容纳很多中国人的情感

9:01 《北京欢迎你》:一种情绪是代代相传的

14:02 在那些不与时俱进的人身上,能看到我们的时代的本质

24:55 即使一个诗人不再写诗了,ta生活里诗歌的节奏还在

26:38 拍电影比写小说更过瘾吗?

29:30 我对不失意的人不感兴趣

31:00 作品里反复出现在城市空间里的游荡

36:20 所有都市里的人都是迷失的,有些人掩饰自己的迷失,而有些人不

43:11 “我在哪里都是边缘的”

【本期音乐】

片头、片尾:Luiz Bonfá - Lequ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Fri, 28 Apr 2023 12:49:45 GMT
“草根”与“精英”的全球化:在异乡书写中国人的流动

【主播的话】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与两位创作者聊了聊他们在全球化和华人离散背景下所关注的不同话题以及创作方法。其中悠游书写了主要从事区块链的中产人群,在爱沙尼亚寻找身份自由,而谭威则聚焦的是华人劳工在全球流动的命运。异乡和流动这个话题的一体两面,以及不同人群在面对流动人生时的不同思考和境遇引发了我们的兴趣。

同时,不管是作为异乡人进行书写,还是书写那些去国离乡的人,双重身份的堆叠已经成为当下时代不可忽略的一种趋势。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周悠游

数据新闻记者,自由作者

谭威

人类学研究者,长期关注非洲地区的离散群体,跨国移民等议题

【相关延展】

“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第三季报名地址

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continueFlag=d7ee95bb4d852ef440fb8296d95c54e6

黄金海岸,中非跨国掘金者的暗流--谭威

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blog/tanwei

爱沙尼亚的中国数字居民:通往新身份之路

https://www.frontlinefellowship.io/blog/youyou

【本期剧透】

03:02 简单介绍“在场”非虚构写作奖

05:55 两位作者创作的主题有什么不同,以及它跟生命经历会有怎么样的关联

21:43 谭威笔下的黄金的矿工,是中国的底层暗流下的细沙和碎石

31:43 华人移民史的议题是被过度研究,还是说其实仍然缺乏足够的研究?

35:18 悠游书写的离散华人群体对于全球化的流动以及世界主义的理解有什么样的不同?

43:41 长期的被困在家乡的女性和有能力最终为自己的命运做选择的女性之间,有什么张力?

49:32 与同类话题的其他外国作家相比, 离散华人群体会有什么独特殊吗?

52:25 对于过去长期是用英语写作的悠游来说,母语和非母语写作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56:48 在海外进入田野或者是报道现场,先设想在当地社会里面怎么样交朋友

01:03:11 研究者要做一个观察者,先不用分析性的语言去思考

01:10:26 在当下语境去谈论新的国籍或公民权,想象新的国籍形态是可能的吗

【本期音乐】

片头:Art Blakey - Along Came Betty

片尾:岩田恭明 - リトの村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Fri, 21 Apr 2023 09:58:07 GMT
远走高飞后,留学能给人带来自由吗?

【主播的话】

前段时间,结绳志发表了一篇澳大利亚学者马嘉兰(Fran Martin)的著作介绍,这本书叫做《远走高飞后,中国女性留学生在西方》。在这本书当中,马嘉兰以人类学的方式,深入观察了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群体。

这篇文章也启发我开始思考这两年在欧洲留学的生活对我个人成长的影响,因此我们也有了这期节目对谈。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马嘉兰(Fran Martin)教授以及另一位研究英国留学及毕业群体的中国学者屠梦薇,一起聊了聊我们对于留学这些事对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国女性的影响,以及它在何种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对世界主义的理解,又有哪些局限性?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R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马嘉兰 Fran Martin: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

出版有学术著作《Dreams of Flight: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an Students in the West》

屠梦薇: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留学、国际迁移以及跨国家庭关系

著有作品《Education, migration and famil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本期剧透】

05:26 两位学者其实都分别在澳洲和英国对留学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当时的研究兴趣和最研究动力是什么?

14:45 出国留学对女学生的身份认同、亲密关系和个人生命历程理解的影响非常大

23:34 在中国国内不占主流的人群,反而在海外会活得相对来说更加自由

26:51 如何平衡移民研究和性别研究?

42:09 父权制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才能够获得好的生活

58:09 把独生子女送往国外的这一群父母,我觉得他们也很勇敢

01:07:37 大部分留学生在澳洲不被接纳到当地社交圈,虽然他们最大的希望之一就是融入当地社会

01:20:56 看收入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等级,但在当地的这个话语资本,好像还在最低的那个等级

01:26:33 对于女性,自由选择权利不一定要与海外留学的生活经历挂钩

01:35:06 并不是都应该去留学,而是女性需要有自己的一个房间和持续的流动性

【本期音乐】

片头:坂本龍一 - koko(Instrumental)

片尾:大貫妙子,坂本龍一 - 3びきのくま(Sambiki no Kum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文字】卓然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11 Apr 2023 04:25:03 GMT
AI狂飙的时代,人还有价值吗?

【主播的话】

最近两个月,受到香港中文大学卓越传媒人驻校计划的邀请,我在香港进行了为期八周的访学,并为新闻学院的学生们开设了一个工作坊,主题是关于“如何提问”。就在我们上课的几周时间里,ChatGPT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我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有人说,在GPT的时代,会提问可能比会回答更加重要。有人欣喜,认为GPT将大大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减少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也有人担忧,认为GPT可能会带来大规模失业,甚至动摇社会的基本结构。

比尔·盖茨称赞,当前这场由ChatGPT衍生开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是他所见到的自1980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具体来说,GPT的革命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有些怎样的误区?它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有什么是它能做的、又有什么是它永远也做不到的?它会是我们的“奇点时刻”吗?人类需要为此忧心忡忡吗?

今天的节目里,我们请来了一位懂技术也懂哲学的老朋友,围绕着关于ChatGPT与人工智能的许多迷思,展开了讨论。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木遥(微博@木遥)

【本期剧透】

06:23 从GPT3 到 GPT3.5,大语言模型在因果链条能力上的飞跃式进展

12:23 为什么因果链条能力如此重要?传统大神经网络的快思考模式与慢思考模式

16:29 在更大的坐标系里观察ChatGPT的技术飞跃:探索“通用人工智能”

22:47 ChatGPT的出现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29:03 ChatGPT不是渐变式的新产品,而是突变式的新产品

31:35  ChatGPT目前的两个缺陷和解决前景

37:13 如果我们正无限接近奇点时刻,未来人类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44:11 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情感价值吗?下一代人会和人工智能谈恋爱吗?

1:00:17 在一个已经有了人工智能的时代,还有必要学Python吗?

1:03:54 人工智能会带来更加显著的马太效应

1:06:58 科技监管的边界在哪里?

1:11:31 从乔姆斯基和姜峯楠的评论看人文舆论界的反应

1:16:11  我们可以怎样为人工智能社会做好准备?安全保障与灵活性缺一不可

1:23:19 “原创性”对人工智能已不再是难题

1:26:14 人工智能最无法取代的是人类的克里斯玛(Charisma)

1:32:15 想要关注Chat GPT的最新进展,有什么高质量信息源可以推荐

【本期音乐】

片头:Howie Lee - 明日不可待

片尾:菅野よう子 - トルキア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Fri, 24 Mar 2023 08:02:29 GMT
法国是流动的盛宴,而每个人有自己的道路|在异乡 02

【主播的话】

世界重新流动起来了,你下一站去哪?

《在异乡》系列的第二期,我们去拜访法国的朋友。本期嘉宾昔麦和龚克,都在法国住了十年以上,从前些年的某一刻开始,在异乡的ta们对法国生活有了归属感。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法国既熟悉又陌生,法国文化在历史和当下世界都极具影响力,但又由于法语的天然门槛,给人以距离感,很多人对法国的理解好像仍停留在文化符号和《带一本书去巴黎》。我带着刻板印象问两位老朋友,法国是容易融入的社会吗?如何理解法国文化的“傲慢”?

龚克和昔麦都提到了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感受,ta们作为法律学者和人类学者的身份,通过智识和文化上的认同,找到了跟法国社会的微妙联结。在ta们看来,异乡人真正的阻碍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在法国生活,ta们找到了专注和坚持自己热爱之事的滋养。

“法国是一个有理性也有葡萄的国家”(懂法语的朋友能get吧),法国当然也是流动的盛宴。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昔麦,前媒体人,索邦大学人类学博士生

龚克,旅法媒体人,巴黎二大法学博士

【本期剧透】

2:25 聊三人相识时的旧时光

6:30 昔麦回忆十年前辞职去法国,从本科读起

16:30 龚克和昔麦聊疫情前后心态的变化

24:40 哪一个时间节点在法国有了归属感

40:50 法国文化给人的傲慢和距离感是刻板印象吗?

53:00 语言不是真正的阻碍和门槛,文化才是

1:09:31 昔麦在南法五年照顾一位法国老太太的经历

【本期音乐】

小野リサ - Dernière vals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Sun, 12 Mar 2023 22:00:00 GMT
为什么恐婚恐育?婚育背后的结构性困境

【主播的话】

今年一月份,中国发布了人口报告,中国人口增长率在过去 61 年来首次实现了负增长。在低生育率背后,女性恐婚恐育有哪些更为结构性的因素。作为女性和社会学学者,又如何思考婚育问题?

过去几年来,芸芸和凯玲潜伏在一个叫做“生育对女性意味着什么?“的豆瓣公共话题组当中,进行学术研究与分析。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激情分享了从个体生命体验到学术研究上的反思。试图解答在如今低生育率背后,女性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本期主播】

若含:@_R若含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周芸芸:奥斯陆大学文化与东方研究与东方语言系副教授

谢凯玲:伯明翰大学国际发展系讲师;

作品《Embodying Middle Class Gender Aspirations: Perspectives from China’s Privileged Young Women 》

【本期剧透】

04:17 从个体经验出发对于生育这件事的看法?你们会有恐婚恐怖这种想法吗?作为学者来说,进入家庭或选择生育这件事情会变得更加困难吗?

11:00即使解决了现今视角下导致低生育率的问题,女性的生育意愿还是偏低吗?

23:50没有能力得到自我反思或是她的劳动力并没有纳入到全球化经济体系当中的女性选择会更少吗?个体如果想要去反叛我们的选择,是不是选择不生育就是一种解放了吗?还是我们有其他 transition 的选择?

31:04 创造生命意味着什么?

35:47 生育带来的失控感

38:52 如果我们可以打破性别分工在育儿责任这件事情上的划分,是不是本身现在的同性家庭育儿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某一种借鉴?

40:35 研究中观察到的真实女性群体境遇

44:55 被边缘化的真实疼痛

49:15 生育的个体差异性

52:45 丧偶式育儿带来的自我剥离

54:32 女性的知情权

55:54 生育过程中女性被客体化的经历

1:03:38 生育知识的霸权主义

1:05:34 女性独立育儿,自由选择生育本身是否是一件有门槛和阶级的事?

【本期音乐】

片头:菅野よう子 - Beni 紅

片尾:菅野よう子 - Space Lio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编辑】Melissa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xiao红薯:@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28 Feb 2023 09:34:23 GMT
不合时宜✖️故事FM:一个好故事和一次好对谈

【主播的话】

我们的老朋友故事FM最近又出大招了。在去年推出日本黑帮的专题节目后,ta们近日又推出了索马里海盗的系列节目,制作精良,把中文播客的制作水准又往前带了一步,看着令人羡嫉。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邀请爱哲和制作人静远来做客,聊聊故事FM的叙事类系列节目的幕后故事,我也借此机会问了爱哲,故事FM的编辑方针是什么?换句话说,作为一档寻找故事的节目,故事FM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

《我和索马里海盗的生死交易》,故事FM这档新节目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绑架案之一,也就是索马里海盗劫持事件背后的真相。10集节目,故事精彩,制作精良,非常值得一听!

我们会在微博抽选10名听友,送出《我和索马里海盗的生死交易》免费收听券。没抽到的朋友,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购买,不合时宜专属渠道有相应折扣优惠,内容创作不易,多多支持。

购买链接🔗: https://apppst6vfkj2320.h5.xiaoeknow.com/p/course/column/p_63db5ba3e4b0fc5d122b99f2

【本期主播】

孟常 (@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寇爱哲,故事FM创始人,主播

静远,故事FM制作人

【本期剧透】

02:59  故事 FM 创作力背后的编辑方针是什么?推出的两档系列节目

07:47 如何发现索马里海盗系列的选题,同时觉得这样的一个故事是可以,或值得做成这么一档节目的?

13:59 如何应对故事与听众日常的情境割裂感?如何谈论中国受众陌生的语境?

19:10 爱哲怎么判断一个选题是“故事 FM 式”的?故事 FM 虽然是故事类节目,但选题一定是有一个态度和价值判断的,这样的判断是什么?

23:40 你们加入故事 FM 以来做过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选题是什么?

31:04 如何看待节目制作中道德上或者伦理上的一些困境?如何消化这个困境带来的情绪?

33:36 怎么定义什么是好故事?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xiao红薯:@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21 Feb 2023 09:20:00 GMT
不合时宜x阿詹x陈迪:在创伤以后,「重新来过」可能吗?

【主播的话】

想象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在城市里突然蔓延,没有人知晓疫情为何爆发,何时结束。这样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会如何反应?人性会如何显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怎样发展?

《失明症漫记》是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特别提到的代表作,作者用狂野的想象力设想了一出有关失明的人性实验,揭露了人类社会的脆弱。

《失明症漫记》的中文版近期由读客出版。今天的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两位老朋友一起来聊了聊这本书。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詹青云: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

陈迪:微博@陈迪Winston

【本期剧透】 

01:00 阿詹、陈迪和王磬在农历新年期间的感受和见闻

08:07《失明症漫记》阅读感受,亲历全球大流行三年对于心态造成的改变

18:27 莫名其妙地开始又毫无征兆地结束,萨拉马戈为什么要设置失明这种极端情境?“寓言式小说”的意义和续集《复明症漫记》

31:16《失明症漫记》和《鼠疫》的全球畅销对我们的时代意味着什么?

35:04文学需要和当下的现实挂钩吗?——“萨拉马戈的失明从来不只是一种疾病,我们很有可能现在就在失明”

41:03萨拉马戈在书中设置医生妻子这个角色的用意是什么?

45:55 萨拉马戈本人作为激进左翼的政治诉求

47:45 如果我们自己来构思这样一本书,会写下什么设定?视力在所有的感官中的特殊性与现实隐喻

56:30 在“非必要的生活”中,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今天的人为什么还要读文学?

01:08:42文学是水分吗?对于以文字生产为工作的创作者而言,写作正在变成一种投入产出比不成正比的方式吗?

01:23:00 回到萨拉马戈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糟糕的世界与写作者的使命感

【本期音乐】

片头:John Coolidge Adams - Hallelujah Junction - 1st movement

片尾:片岡真央 - 高地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校对】高铂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xiao红薯:@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14 Feb 2023 10:00:00 GMT
回家开书店 重返公共生活

【主播的话】

开个书店,可能是很多人的愿望,它不仅是一个安放自己精神世界的地方,在某个意义上也是公共讨论发生的场所以及一种公共精神的延续。我们身边有两位朋友,率先实现了书店自由,他们都在今年,纷纷回到自己的的城市开了书店。

我们一直都很想回国去拜访两位的书店,一位是谢丁,谢丁老师是过去界面·正午故事的主编,也是时尚先生的专题报道组的编辑,曾和记者一起创作出非常多优秀的特稿。他目前在重庆创立了一家书店,叫做匿名书店;刘大风是过去新京报的评论编辑,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之余,回成都创立了叫做浮于野的书店品牌。

听到这期节目的朋友们此刻或许正在归家路上,或者已经回到故乡和家人团聚。想到过去在家乡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我们那个小城市的书店,祝愿大家新年手边都有一本好书,也有一个可以常去的精神寄托之所。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 @王磬

若含:@_R若含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谢丁  重庆匿名书店

刘大风  成都浮于野书店

【本期剧透】 

02:40 书店开张的原因和经过

07:33 书店老板的想法状态及经营书店的心路历程

13:19 书店们的选品原则和创始人想法对书店的影响

29:02 书店作为公共讨论与活动发生的场所,这二者对书店而言意味着什么?如何平衡书店的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

38:56 书店启动的大概数额

43:49 开书店的根据是头脑中比较理想的书店的样子?开一家书店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对过去生活的某种反叛逃离,还是一个希望重新建立人文精神的想象?

54:42 书店担任公共空间角色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国内公共空间的氛围是什么样,它跟疫情前有变化吗?

1:06:34 如何理解书店扩大规模和维持独立气质

1:16:11 开书店这件事情跟创作这件事情之间有任何隐秘的联系吗?

1:29:38 媒体背景和经历给书店留下的印迹

1:26:28 海外华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如何在在非华语的环境保持对公共事务的敏锐?

1:36:29一首诗

【相关延展】

瓦尔特·本雅明(德语:Walter Bendix Schönflies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6日)

是出身德国的阿什肯纳兹犹太裔哲学家、文化评论家和散文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历史哲学论纲〉。他作为文学评论家的主要工作包括关于波德莱尔、歌德、卡夫卡、克劳斯、列斯科夫、普鲁斯特、瓦尔泽和翻译理论的文章。

Flâneur游荡者/漫游者

本雅明选择了游荡者作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异己者。这些人无所事事,身份不明,迈着乌龟一样的步伐在大街上终日闲逛。他们现身于19世纪兴起的现代巴黎都城之中,但是,他们和整个现代的分工要求和市场法则相抗衡。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在巴黎的街道上:“这里既有被人群推来搡去的行人,也有要求保留一臂间隔的空间、不愿放弃悠闲绅士生活的闲逛者。让多数人去关心他们的日常事务吧!悠闲的人能沉溺于那种闲逛者的漫游,只要他本身已经无所归依。他在彻底悠闲的环境中如同在城市的喧嚣躁动中一样无所归依。”

这些游荡者在人群之中,但又和人群保持间距。他和人群格格不入——一切都不是他的归属。如果说街道上的人大多有具体的关心和目标(未来),因此是沿着一种线性(同质性和空泛的)的方式前行的话,那么这个游荡者行走在街道上,毫无目标,不知所终,不时转身,他只沉迷于闲逛和观看。此刻因此无限期地滞留——它并不包孕着一个明确的未来。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英国浪漫主义内部思想精神复杂,有柯勒律治的浪漫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拜伦的革命的自由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等等。但英国的浪漫主义还是有着鲜明的英国气质,即“自然主义”。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是一位知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  ,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 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与乔治·戈登·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  。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年4月7日-1850年4月23日)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雪莱、拜伦齐名,也是湖畔诗人的代表,曾当上桂冠诗人。其代表作有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长诗《序曲》(Prelude)、《漫游》(Excursion)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简称日活)

是大部分互联网产品(比如抖音、知乎、小红书)的一个核心指标,一般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等运营情况。结合MAU(月活跃用户数量)一起使用,用来衡量服务的用户粘性以及服务的衰退周期。

费尔南多·佩索阿(葡萄牙语:Fernando Pessoa,1888年6月13日-1935年11月30日)

生于里斯本,是葡萄牙诗人与作家。 他生前以诗集《使命》而闻名于世。 他被认为是继路易·德贾梅士之后最伟大的葡语作家。文评家卜伦在他的作品《西方正典》形容为他是与诺贝尔奖得主巴勃鲁·聂鲁达最能够代表二十世纪的诗人。

存在危机

存在危机”是依附于存在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使人在生活中倍感虚无的一种危机。这种虚无就来自于对意义的怀疑。存在危机出现的首要标志就是,你开始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荒谬。比如,为什么我们的人生轨迹必须对应着一套年龄标准?为什么我们只能接受面对这种生活,而不是另一种生活?那些人们所普遍认同的道理和价值,居然如此软弱无力,经不起推敲。

【本期音乐】

片头:陆庆松 - 青年友谊圆舞曲

片尾:陆庆松 - 2021年 春节问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xiao红薯:@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Fri, 20 Jan 2023 10:09:19 GMT
不合时宜x王德威:抒情亦有公共性,文学终在生活里

【主播的话】

这是2023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想来聊聊文学。

去年十月份,我去了趟美国,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拜访了王德威老师。王德威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学研究者,著有《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想像中国的方法》、《被压抑的现代性》等数十部专著,在华语世界和欧美学界皆享有盛誉。

与王老师长聊近三小时,从李安到张爱玲,从鲁迅到沈从文,历史与当下,文学与政治,抒情与革命,世界性与中国性,以及下沉年代里人该如何自处。访完像是做了一场therapy,近来那些无处安放的对时代对个人的焦虑与苍凉,都被文学暂时托住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仍是文学给人慰藉、赐人想象。

近日,由王德威老师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版由理想国出版。我们的对谈就从这本书开始。

——磬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知名文学学者

【本期剧透】

02:23 用十年的时间,编纂一部文学史

09:59 是一部文学的学科史、也是一部向西方介绍现代中国的通识之作

18:39 在中国悠远的文化脉络里,“文”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23:20 文学是我们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形塑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感觉结构

28:30 从鲁迅到梁启超,清末明初的人们为何用文学来革命

31:00 从比较文学的视角,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可以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想象和经验?

39:43 文学与历史、与政治之间不断地交互与对话

46:06 中国文学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文学”可以译成literature,但“文”为什么很难译成英文?

50:31 曾邀请李安来谈《色戒》,讲述张爱玲的黑暗与迷人

55:06 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极端”:鲁迅与沈从文

01:01:38 被误解的抒情传统:革命与启蒙之外,抒情在中国现代性中的角色被忽视了

01:10:06 为抒情辩护,亦是为文学辩护,为诗辩护

01:15:25 王佳芝在最后一刻的反叛,为何具有公共性?

1:21:36 抒情传统与女性写作

1:26:45 王德威为谁写作?

【参考书目】

王德威主编,理想国出版,《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本期音乐】

片头曲:《送别》

片尾曲:《新秋之歌》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Mon, 09 Jan 2023 02:20:33 GMT
滚蛋吧!2022 |年终夜谈

【主播的话】

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 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

站在2022的末尾,在阿姆斯特丹的运河边,我们三个回顾了这令人恍惚的一年。

不遗忘,也是一种抗争。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R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剧透从简,大家去节目里细听吧

【本期音乐】

片头:Claude Debussy - Clair De Lune

片尾:Charlie Landsborough - Auld Lang Syn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新年快乐版)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Sat, 31 Dec 2022 10:03:25 GMT
Web 3,网络国家与创作者

【主播的话】

Web 3 在最近一年时间常常成为社交网络热词,人们谈论它,却又并不总是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就像早几年间,区块链被热炒一样。每隔几年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就会进入我们视野,然后在某种意义上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然而技术离不开现实,也不离开人文精神和人类对于未来社会构建的想象。因此我们在这期节目中,聊了聊 Web3 以及它所代表的一种去中心化、打破固有边界、对未来网络国家形式的一种的想象; Web3 与孙中山的奇妙联系;当然,作为创作者,我们也聊到了 Web3 为创作者提供的可能性。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不合时宜的老朋友 Suji 以及花酱,Suji 是 Web3隐私、社交公司 Mask Network 创始人,开放互联网建设者。也是不合时宜之前节目反思过劳时代,超时工作的嘉宾,之前是「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发起人。

*投资虚拟货币需谨慎,本期节目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与倾向。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Suji :Web3隐私、社交公司Mask Network创始人,开放互联网建设者。

花酱:疲惫娇娃的主播,Mask Network成员。

【本期剧透】

04:29 Web 3.0 是什么?如何看待它当今的市场热度?

11:06 Web 3.0语境下的信徒及其世界观搭建

16:27 什么吸引了从业人员进入Web 3.0领域?

18:20 Web 世界中存在的制度化问题是什么?升级迭代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改进措施是什么?又是因为什么问题没有最终被解决?

24:09 网络国家是什么?未来网络国家的发展将如何回应这些现实生活中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和处境?它会如何去进行交互?

32:21 Web 3.0是如何体现后殖民主义的?如何理解赛博世界中的智权

42:02 今天我们在什么样的层面上面对 Web 3 的浪潮?我们对这一次Web 3.0革命的信心应该从何来?

1:05:46 作为内容创作者在 Web 3 的浪潮中面对什么样的机遇和可能性?

1:10:15 Web 3 会给混沌的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新出路?如果web3.0革命不成功,走向奇怪的方向会是什么样子的一种场景?我们作为希望看到一个新世界的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

1:13:27 社区如何去约束现实世界当中人类的行为?还是作为社区共识存在?

1:15:34 为什么一个网络国家,或者是一个去除了边界的网络世界的想象需要靠以太坊来实现,而不是比特币?

1:19:53 在网络世界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的资源推荐。作为一个对于反对集权、反权力概念非常有兴趣的普通人如何参与或反思世界构建?如何我们拥有更多自己主动的思考?

【本期音乐】

片头:Howie Lee - 圈养一些动物并称他们为羊

片尾:Howie Lee - 休息就是进步!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28 Dec 2022 09:33:48 GMT
女性、足球、自由——世界杯漫谈

【主播的话】

今年的卡塔尔世界杯是饱受争议的一届赛事。贿选风波,劳工争议,冬天似乎也跟足球格格不入。亚洲球队在小组赛屡造冷门,而非洲球队首次进入了四强。

我们请来了两位朋友,刚从卡塔尔世界杯现场报道归来的孙谦,以及在意大利业余联赛踢球的前足球记者汪玮。她们都是女性,踢球,也以专业视角关注和热爱着足球。

她们分享了自己踢球时,用身体挑战边界的感受,以及团体运动给人带来的充实和力量。我们探讨了足球在体现不同国家和地方的文化时,自由和秩序的关系,而“体育的归体育,政治的归政治”又是如何误读了体育。

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和遗憾,狂热的足球迷加缪说,足球就如我们无法掌控的命运,它永远有着未知和实时的魅力。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本期嘉宾】

孙谦,驻欧洲媒体人,曾参与报道卡塔尔世界杯和女足世界杯

汪玮,前足球记者

【本期剧透】

4:00 这届世界杯太多元素了,先聊聊看的比赛

12:00 汪玮说她踢球时能够用身体感受边界在哪里

15:00 足球里的性别场景

17:20 在意大利踢女足业余联赛

22:00 团体运动给人带来的充实感是不分性别的,体育是有共通性的

28:20 女足体现出的是另一种美

30:31 北京新组织的女足队:haruwin

37:40 足球最能生动体现

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文化:自由和秩序

42:30 意大利和德国的「足球人口」,意大利每周一万多场比赛

47:09 国内足球直播间的性别问题:男性权威,女性点缀

54:30 足球与多元

59:30 加缪是狂热的足球迷,足球是人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投射

65:50 体育跟政治的关系无处不在,但这就是真实世界的呈现

68:50 卡塔尔世界杯的劳工和人权争议

76:30 足球这项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遗憾

80:43 足球是少数还未被点播媒介入侵的,它有实时的魅力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Sun, 18 Dec 2022 04:19:50 GMT
凛冬将至,普通人该怎么过疫情这一关?

【主播的话】

过去这一个月里,各地的大家应该都已经感受到了国内防疫政策的转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转向?凛冬将至,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又可以做些什么?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若含(微博:@_R若含)

【嘉宾】

陆蒙吉:资深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

【本期剧透】

05:31 科学家如何理解防疫政策在过去一个月以来的转变

10:04 对于奥密克戎的一些迷思:该如何准确描述它作为病毒的性质?

16:06 不同疫苗造成的免疫屏障差异

21:48 有基础疾病、慢性病的脆弱群体,应该接种疫苗吗?

30:37 辉瑞口服药的适用人群是什么?普通人需要囤药吗?

35:43 如果得了新冠,个人该如何选择用药?为什么不推荐随意用药?不同的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什么?

43:52 如果得了新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就医?兼谈德国的分级诊疗制度

50:17 大规模阳性的情况下,记录感染人数还有意义吗?如果没有记录,又该如何进行流行病学的数据建模?

1:00:08 健康人、年轻人应该为社会里的脆弱群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为何说一个月以后的春运将是关键?

1:06:46 专家应该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抗疫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1:14:39 中国内地目前面临的这一轮疫情,跟哪些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可比性?

1:22:59 跟奥密克戎已经打了一年交道的德国,有些怎样的经验与教训?

1:30:01 奥密克戎毒株会是新冠全球大流行的终结者吗?

【本期音乐】

片头:Vladimir Ashkenazy - Partita No.1 in B flat, BWV 825:1. Praeludium

片尾:Nicholas Gedge,Northern Chamber Orchestra,Nicholas Ward - Ich habe genug, BWV 82 (version for choir and orchestra): III. Schlummert ei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16 Dec 2022 03:48:31 GMT
不合时宜三周年沙龙:重逢的异乡人

【主播的话】

本期节目来自不合时宜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三周年线下活动:重逢的异乡人。在圆桌环节,我们和多年老友 lulu 与思聪一起畅谈了在异乡生活的体验。

这也是不合时宜第一次在欧洲的线下听友会,我们惊喜又感动地看到很多朋友从欧洲各地赶来,共同创造了一个彼此信任的空间,自由地交流,让彼此在这个异乡的冬天少了一些孤独、多了一些亲密和联结。

我们也喜欢把那天在现场的感动与欢笑传递给更多听众。谢谢你们过去三年的关注与支持,让「阿斯加德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群人」这句话照进了现实,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思聪:写作者,曾获亚洲出版协会 SOPA 新闻金奖,FCC 记者协会新闻金奖等。目前就读伊拉斯谟计划,研究欧洲政治与文化

宁卉(Lulu): 国际新闻记者。媒体人、深度报道编辑。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结;关注不同境遇下,个人的身份及其流动

【本期剧透】

3:00 个人介绍,我们分别是如何成为了异乡人?

6:54 过去一年作为异乡人的体验:有着强烈的割裂感

13:03 这几天我们在中文环境当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语言

15:08 作为身在异乡的创作者,我们如何处理异乡与故土的关系

17:43 十年前向中文世界解释欧洲,为中国人解释世界这件事情很紧急,如今也有了很多变化

25:12 在海外的中文写作者可以成为一种鼓励

32:00 我们不同阶段和时间点的选择,最终都会决定我们选择的方向和人生

40:29 我们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找到彼此、发声连结

50:50 最私人的感情有时候就是最公共的感情

53:04 不合时宜不为大家提供解决方案,而更像一个成长共同体

【本期音乐】

片头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04 Dec 2022 14:26:14 GMT
到英国去 |在异乡 01

【主播的话】

我们一直想做一个系列,跟长居世界各个国家的朋友们聊聊,呈现异乡人的生活状态,也探讨他者社会的肌理。这就是「在异乡」系列。

本期嘉宾梓新是我们节目的老朋友,他于八月举家从上海搬往英国,并很快落地生根,在伦敦组织起了沙发和工作坊。我们决定找他聊聊在英国生活的感受和观察。梓新一直比较关注教育话题,有趣的是,他几次前往英国居住,都跟教育有关:2009年自己去英国读书,2019年又送孩子去留学。

继恢复留学生的找工作签证(PSW)后,英国近来又推出了高潜力人才签证(HPI),在脱欧后保持对全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少数族裔能够成为伦敦市长和英国首相,也再一次证明了英国社会的开放和多元。而事实上,除了摇滚乐和足球,我们所生活的整个现代社会,早已被打上了英国文化的烙印。

最近英国旅游局做了一系列“英国不只是”的视频,其实也是在呈现英国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他们的微博和抖音上看看。

Btw,如果有人在伦敦或周边城市的朋友,想加入中文创作者社群,可以跟梓新取得联系:kongfuteachina30s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李梓新,媒体人,「三明治」创始人,播客「新气集Thinkage」主播

【本期剧透】

4:40 梓新最近为何举家搬迁到英国去?创业创新签证是什么情况?

11:45 英国近年在签证上持续出台宽松政策,试图吸引和留住国际人才

17:05 梓新2009年自己到英国留学,2019年又送儿子到英国留学

27:08 生活在英国社会的感受:开放、多元、国际化

31:18 少数族裔能够成为伦敦市长和英国首相

40:00 在英国看球的经历和英国足球文化

53:15 脱欧之后的英国

1:04:50 伦敦日常生活的成本支出,算个细账

1:17:50 欧洲华语社群的互动

片头:The Band Of The Grenadier Guards - Queen's Company

片尾:Blur - Go Out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hu, 24 Nov 2022 22:00:00 GMT
不合时宜x周轶君x刘怡:这一代阿拉伯知识分子的梦想与宿命

【主播的话】

过去的一百年是阿拉伯世界巨变的一百年。纷乱的战火,不休不止的教派斗争,意外出现的石油财富,各怀鬼胎的国际干预… …一个让此地的人们苦苦追寻了百年的问题是: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之路究竟在何方?

在诸多探索之中,知识分子的角色尤为引人关注。他们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过去与未来之间,试图为此地寻找药方。从哈维到阿多尼斯,从迈哈富兹到穆尼夫,从黎巴嫩山区到埃及,再到阿拉伯半岛,阿拉伯知识分子的生命轨迹与思考路径,不只映照着时代的脉络,也推动着时代的前进。

近日,理想国出版了《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一书。本期节目里,我们邀请了几位在中东有过常驻或是报道经验的资深记者与媒体人,借由本书一起来聊聊这片土地上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故事与思考、他们的抗争与宿命、他们的梦想与梦碎。

【本期嘉宾】

周轶君:纪录片导演,作家(微博:周轶君)

刘怡:得到app专职作者,前《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6:53 福阿德·阿贾米其人及《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一书的写作背景

13:45 为什么说,要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理解它的知识分子在想什么?

19:10 阿拉伯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时代母题是什么?

21:55 阿拉伯语带来的身份认同,对这里知识分子的双向影响

27:05 试图摆脱基于欧洲殖民者的影响、试图探索本地区的民族道路,是整个20世纪阿拉伯国家共同的两个最重要的主题

34:45 以色列作为“共同敌人”的存在,助力了阿拉伯的身份认同、却又掩盖了真实的矛盾

40:05 阿拉伯社会的概念现在实际上分崩离析的,但知识分子却很难放弃这种浪漫幻想

42:53 如何像阿贾米这种在阿拉伯世界语西方世界之间切换角色的知识分子

48:25 阿拉伯知识分子间的代际差异

54:10 阿拉伯世界的女性知识分子和女性处境

1:15:54 一个动荡的世界之中,知识分子该如何自处?

【延展阅读】

《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

【本期音乐】

片头:Saeed - Avenue Of Love 

片尾:Ibrahim Maalouf - Beirut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本期彩蛋✨】

线下活动报名信息:

重逢的异乡人|不合时宜三周年沙龙 X 阿姆斯特丹

https://mp.weixin.qq.com/s/Oy2AhvsTMX-vvyzK0wlnBw

Mon, 14 Nov 2022 23:00:00 GMT
不时夜谈 09 | 异乡人、跨国恋与“活在真实中”

【主播的话】

《不时夜谈》是我们在两年之前设立的一个专门用来给三个人吹水闲聊的栏目。今天的这期夜谈里第一次迎来了一位嘉宾,我们的朋友木遥。

夜谈的“特色”之一,就是录制没有提纲。连线时木遥在纽约,磬与若含在阿姆,而常老师在黎巴嫩。我们分处世界的不同地方,便从与所在城市的关系聊起。什么样的生活才是authentic life?聊到我们与故乡、与远方的关系,欧洲与美国的不同,中心世界与边缘地区的差异。聊到我们与语言的关系,与移民世界的关系,自由与安全感的关系。再聊到我们眼里的和亲历的异国恋,在故土与他乡的拉扯之间,跨文化、跨语言的亲密关系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性别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期老友闲聊,可能也是一期集体therapy。在一个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时代里,一个回不去的异乡人,身处的境况是什么,面临的选择会是什么。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木遥(微博:木遥)

【本期剧透】

05:29 从哪里来,以及自己的身份决定了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通过及时的快乐消解郁闷

20:15 是否存在某种“纽约性”?如何描述它

24:54 我们应该怎么拥有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关系、过本真的生活?

27:13 欧洲和美国有什么差异?

31:31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美国是一个跟中国挺像的地方

36:05 美国的危机的维度非常复杂,有着极度的富裕和极度的贫穷

48:27 东欧、南欧、西欧的差异很大

57:16 一个国家的历史对于这个讲述这个国家的故事有很重要的影响

01:03:57 融入的定义是什么?在纽约生活了十年,木遥认为自己在这里有归属感吗

01:09:03 在融入话题中,性别问题会是影响因素吗

01:18:46在亲密关系中,是否来自同一个文化背景重要吗

01:28:35 亚裔女性的全球流动性比亚裔男性要更高,为什么?

01:34:25 男性要放下自己的主体地位,嵌入他人的文化或者社会碎片里,相当于一种“精神上的文化自杀”,是这样吗?

01:42:14 语言会影响情感表达吗,跟心理医生聊天倾向于用中文还是英文

01:46:38 安全感的来源是什么,在个人层面怎么处理面对世界的不安全感

【相关延展】

芬兰女总理桑娜·马林派对热舞:今年8月,一段马林与其他人一同参加派对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视频中,马林与参加聚会的人密切地热歌劲舞、饮酒狂欢。最让公众感到吃惊的是,从视频的背景声音中,隐约可以听到有人在讨论疑似“毒品”的内容。

《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二性》:法国思想家西蒙娜 · 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

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誉为“女性圣经”。

【本期音乐】

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

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04 Nov 2022 05:30:34 GMT
知识和创作不通过 X 传播

【主播的话】

这期节目是我们和《疲惫娇娃》的主播花酱和小杨的一次对谈,也是一场女生宿舍的四人夜谈。

2012年,蔡依林就已经在《大艺术家》的歌词里劝女性不要被“缪斯”和“艺术家”的关系蓝本所迷惑、而失去自己的主体性;然而回望这十年里我们自己和身边朋友所经历的苦恼,不得不说蔡依林算是白唱了,但是人文社科的书不能白读。

这期节目,我们试着从流行文化的角度拆解“缪斯”和“孤独的艺术家”的迷思,反思我们自己过去在他者和个人经验中感受到的迷失、成长以及成为自己路上的挣扎。我想这种迷惑以及获得成长的灵感一瞬并非个体的私人感受,而是作为女性共有的感受。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2:35 “说的文艺一点是聊一聊男性艺术家和女性缪斯,说的不文艺一点就是骂骂男人”

04:05 这期节目的录制灵感来自于一次令人失眠的深夜对谈

08:17 缪斯的三重身份:素材,伴侣,粉丝

11:46 美国民谣皇后 Joan Baez 和鲍勃·迪伦的故事

18:28 缪斯这个词总是和“红颜祸水”的印象联系起来

20:45 缪斯对面的“孤独天才“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31:30 在宏大叙事和认知失调中寻找自己作为女性的声音

43:28 艺术“自毁倾向”的诱惑,和如何夺回自我?

01:03:31 如果性别对调,这一切还成立吗 

【相关延展】

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

纪录片《Woman》

阿列克谢耶维奇《The Unwomanly Face of War: An Oral History of Women in World War II  》

波伏娃 《第二性》

电影《Almost Famous》

《看不见的女性》-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本期音乐】

片头:小野洋子 - Every Man Has a Woman Who Loves Him

插曲: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

片尾:小野洋子,Palumbo Of The Brothers Brothers - Yes, I'm A Witch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14 Oct 2022 10:46:18 GMT
不时夜谈09 |重聚在阿姆的运河边,怀想一个流动的世界

【主播的话】

时隔一年,我们终于又合体了!不是在北京的录音棚或客厅,而是在荷兰,面朝着窗外16世纪开凿的运河。距离常老师航班落地还不足10小时,但时差和旅途疲惫已经不再重要,我们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

这是一期真正的夜谈,没有主题和议程,如同那些无数个夜晚会出现的老友漫谈。我们跟北京和阿姆斯特丹这两座城市都有着非常个人的连结,此次重聚阿姆,颇有劫后重逢之感,尤其是在2022年的一切发生之后。

我们聊了大环境和小环境下个体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在一个日益割裂的世界里,那些如同我们一般仍然相信对话、联结、合作与流动的同温层,该如何自处。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而清晰简单的出路从来都是虚幻。

“漩涡中的人,有责任说出漩涡的样子。”我们都在漩涡中,期待与你一起探索和讲述下去。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0:03:54 常老师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与重回欧洲的感受

00:22:34 磬在荷兰近两个月感受到的变化

00:34:40 本期播客的“主菜”由若含负责呈上 :p

00:37:48 创作者在异乡与故土所面临的不同挑战

00:47:01 欧洲与中国年轻人在寻找人生意义时的不同困境

01:03:19 “习惯在主流边缘走路”时,融入当地也许并不必要

01:21:17 永远流动

01:24:36 一个结尾与一个开始

【本期音乐】

片头:土岐英史 - Lullaby For The Girl

片尾:土岐英史 - Darkness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30 Sep 2022 12:38:13 GMT
今天,重新谈论精英的傲慢与反思

【主播的话】

这期节目是为九九公益日所录制的一期特别节目。

在本期节目当中,我邀请了两位朋友一起来谈谈对于自身精英身份的反思和行动。如今,精英这个标签在某个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不喜欢被贴上精英的标签,而普通大众则对精英抱有敌意。

而这正是我们认为在今天有必要重提精英以及精英担当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反思自己所获得的优势资源以及幸运,并将这份幸运重新分配,本身应该作为精英们的一种种义务而非做了很好,但不做也并非不道德的事情。

在时代的洪流当中,或许你也在反思同样的问题,并且思考如何能找到一份生活于当下的确定感与意义感。我们在这期节目中也提供了一种帮助你更好地服务世界的解法,有时候方法可以简单但很有效率,它就是“有效捐赠”(Effective Giving)。

公益盒子的团队经过了两年、几千小时的研究,选出了证据扎实、效果突出的项目,让你的捐款发挥最大价值。

如果听完节目你有所触动,欢迎为公益盒子今年推荐的有效公益项目进行捐款,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iWYBQn9ZT6vIbQ2pyXIWQ

【嘉宾】

何流,(公众号:益盒 CharityBox   播客:脆弱世界)

公益盒子的创始人兼CEO,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PPE),清华苏世民学者。公益盒子致力于分析、推荐中国最有社会价值的公益项目,提升公益捐赠的有效性。

李治霖,公益盒子联合创始人兼研究总监,香港大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

【主播】

若含 (微博:_若含)

【本期剧透】

03:25  为什么我们会想要聊一聊“精英”这个标签,以及这个词所经历的演变

04:51 如今,大家听到精英为什么都是批判的声音居多,以及明明是精英的人不愿意面对这个身份标签

10:31 什么是公平和正义?作为精英的反思

13:05 为什么如今许多获得了良好机会和教育的个体不愿意拥有精英的担当?人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待见精英

19:00 所以如今的精英们究竟都在忙什么?他们的处境和心理是什么

23:00 如今精英面临的困境和价值观危机

29:00 为什么我们说今天社会对于优绩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如何定义有价值感的工作

32:00  在《精英的傲慢》这本书中,迈克尔·桑德尔提出的解法和局限性。如今的社会系统并不奖励为社会贡献正义的人

36:00  在如今的现实之下,作为幸运和获得了更多资源的人,我们如何更好地回馈给社会?

45:00 为什么有效的公益是更好地服务世界的一种解法?什么叫做有效公益

47:00 公益盒子为什么重视有效干预,为什么评估公益组织的有效性这件事非常重要?

57:00 不是所有公益项目都能给社会创造正向改变,有些项目甚至会给社会造成损失

59:00 正值九九公益日,目前中国公益的现状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判断有价值的项目

1:10:00 公益盒子将为改变这个生态做哪些改变与尝试

1:13:00 为什么捐出自己收入的“10%“,这个项目的意义和考虑是什么?

1:20:20 为什么要相信益盒的研究和推荐,它靠谱的原因是什么?循证金字塔的含义是什么?

1:28:00  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应该关心远方的和苦难和远方的人

【相关延展】

公益盒子(简称“益盒”)是一家独立的公益机构。

团队每年付出数千小时,通过科学、严谨、最新的研究,寻找高效的公益机会,帮你的捐款实现最大社会价值。比起给大量公益项目评级,他们着重于少量的优质公益项目,在彻底、深入的研究后进行推荐,帮助你的善意,有始有终。

《精英的傲慢》迈克尔·桑德尔

Giving What We Can 是一个与利他理念相关的有效组织,其成员承诺将其收入的至少10%捐献给有效的慈善机构

GiveWell 美国的一家公益评估组织

彼得·辛格 著名澳大利亚哲学家,有效利他理念代表人物,动物解放运动活动家。他专事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从效用主义的观点来思考伦理问题。

【本期音乐】

片头:Red Garland Trio - 'Tis Autumn 

片尾:Red Garland Trio - Stormy Weather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Thu, 08 Sep 2022 04:13:31 GMT
表达能力可以后天习得,表达文化需要宽容的土壤

【主播的话】

不合时宜即将迎来业务能力的升级:我们请了一位表达教练。

阿庞来做客节目时曾说,华语世界唯一一个能以表达和辩论为业的人,只有执中学长。所以,学长来了!(黄执中老师的免费公开课可以保存下方二维码到微信扫码或者点击链接在微信打开即可领取:[grt.h5.xeknow.com](grt.h5.xeknow.com) )

我们三个作为天生内向者(?),偶尔也会感到不确定,自己真的适合做表达吗?在“不合时宜表达特训营”一开始,我们就向执中学长抛出了一系列灵魂之问:表达能力是天生的吗?跟外向内向有关系吗?什么是好的表达?

执中学长在节目里提到,我们对于表达的大多数惯性理解都是错的,表达能力并非口齿伶俐,对于表达能力来说,最重要的是主张和逻辑。在节目的后半部分,我们从表达能力聊到了社会上的「表达文化」,表达其实是一个勇敢的行为,表达就可能出错,但“不出错”的价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人人都有主张,小孩子最有主张,是什么让我们在成人的过程越来越怯于说出自己的主张,而习得了场面话和糊弄话?

这么多年来,执中学长一直在做表达的拓荒和普及工作,先后帮助几万人提高表达能力:学好表达有章可循,好的表达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我们也为不合时宜的听众争取了福利,免费参加学长的公开课《黄执中的表达课》,跟我们三个做同学,提高表达能力!这是一个5天的特训营,每周一期,每天由学长直播两小时(劳模……居然不是录播!),大家在任何时候听到这期播客,都可以随时报名,工作人员会安排注册到最近的日期。

跟执中学长学表达,课上见!

【本期主播】

若含(@_若含)

孟常(@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黄执中,奇葩说BBKing,华语世界口语传播专家,《说服课》《好好说话》等主创

【本期剧透】
03:20 先来个灵魂之问:表达能力是天生的吗?跟内向外向有关系吗?

12:03 “华语世界唯一一个能以表达和辩论为业的人,只有执中学长”

19:30 人们对演讲和表达的理解往往是错的,要先格式化

26:58 好的表达的第一要素:主张

31:50 表达是一个勇敢的事情

33:56 好的表达的第二要素:逻辑

35:48 夸一个人口才好,其实是在说ta脑袋好

38:27 是什么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怯于提出自己的主张?而有的人就是没有主张怎么办?

43:09 “演讲演讲,先演再讲”的时代已经在发生变化

46:33 表达是人的天性,小孩子最有主张,主张是被磨掉的

53:10 在表达课上教了几万人之后,执中学长真的有看到大家的进步吗?

1:06:15 表达之前需要多少储备?输出倒逼输入

1:14:30 好的表达如何应对糟糕的表达?非暴力的表达面对暴力的表达呢?

1:27:00 大家去听表达公开课时最多的需求,居然是如何跟身边的人沟通

【本期音乐】

片头:三宅純 - NOBUO' S GROOVE II
片尾:三宅純 - NOBUO' S GROOVE I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Fri, 02 Sep 2022 06:23:39 GMT
每一代年轻人都并不容易,但勇敢是一种选择

【主播的话】

九月将至,新的学期即将开启。今年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太容易的一年。刚刚送走“最难毕业季”,又即将迎来“最丧开学季”。疫情来到第三年,我们还敢于畅想未来吗?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勇敢”这种难得的品质出发,聊了我们各自对于勇敢的定义和体认、以及身边接触到的勇敢的年轻人。谈话进而过渡到对于“年轻”的探讨。“年轻”与年龄并不直接相关,而它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更是因为它代表了某种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而在社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些品质更加值得我们回顾、思考与谈论。

本期节目由妮维雅赞助播出。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0:03:00 夏天过去了,三位主播过得怎么样

00:10:27 若含在挪威徒步时感受到的勇敢:极端的自然状况下,对身体和意志力的突破

00:16:43 磬从荷兰老奶奶身上感受到的勇敢:日常生活的困境里,对自我的突破

00:24:01 年轻是一种生命状态,跟年龄是可以区分开来的概念

00:25:47 70后是“改开一代”,80后是“房价一代”,90后是“全球化一代”,00后是“疫情一代”

00:31:20 全球标准里对“青年”的定义

00:34:20 为什么说年轻是这个时代里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00:39:46 当一个人可以战胜或消解那些加之在他身上的社会符号时,这样的人是有趣的

00:40:55 如何达到那种“富有生命力的状态”?两个指导原则

00:46:13 从我们各自的护肤体验聊到妮维雅的新产品,“致净新生,敏敢无惧”

00:55:40 我们的社会结构是否鼓励“勇敢”?

1:07:10 “富有生命力的状态”也是流动的,会有高峰与低谷,人生并非线性成长

1:09:47 若含拜访盖茨基金会的故事

1:15:45 一种现代的青年精神应该是什么样的

【本期音乐】

片头:Study and Relax

片尾:BeBop for Joey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28 Aug 2022 22:00:00 GMT
战火纷飞这半年

【主播的话】

整整半年之前,2月24号,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一场特别军事行动,包括基辅在内的数十个城市遭遇了空袭,乌克兰由此全境陷入战火。

到今天,战争已经持续了半年。乌克兰境内,战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残酷。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8月初,共有5400位平民失去了生命。乌克兰之外,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流亡至欧洲,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由战争所引发的次生危机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站在半年的节点上,我们想要回看,这场战争如何改变了乌克兰?又如何改变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在这期节目里,你将听到两个部分的分享。第一部分是主播与俄罗斯观察家路尘的对谈。第二部分是在乌克兰做志愿者的中国留学生柯义的自述。

【本期嘉宾】

路尘,俄罗斯观察家(微博:@路尘_把名字改短)

柯义,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微博:柯义就是柯义 | Douyin:caleb86 | 公主号:画童话的原一)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02:03 与路尘的第二次对谈

1:12:27 柯义自述

【本期音乐】

Ólafur Arnalds - Saudade (When We Are Born) 

菅野よう子 - norway

坂本龍一 - ZURE

菅野よう子 - wilma

菅野よう子 - eine

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24 Aug 2022 14:39:57 GMT
不合时宜x张维迎:社会是什么样子,主要由我们的观念决定

【主播的话】

许多年以来,作为经济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张维迎,一直都站在风口浪尖上。

他作为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从八十年代就开始深度参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过去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始终是他核心的研究关切,他也以“讲真话”而闻名大众视野。在局势变幻的当下,他又感到了重提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期嘉宾】

张维迎,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4:05 为什么会把“企业家”作为研究治学的核心议题?

12:40 如何看待当下社会对企业家及资本的复杂情绪?

23:19 新自由主义近年来在全球遭遇反扑,如何看待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37:52 同样是健全的市场环境里发展起来的经济,欧洲重监管、美国重自由,如何看待欧洲模式与美国模式的不同?

49:15 如何在技术改革与制度改革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看待我们作为后发者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56:32 改开以来我们经历了哪几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家?

1:01:32 企业家精神与996文化冲突吗?今天的年轻人为何躺平?对加班的看法是否有代际差异?

1:17:29 如果说“一个社会里最有创造力的人应该去做企业家”,那该如何看待当今的考公热潮?

1:23:20 未来五至十年最关注和担心的议题是什么?

1:28:05 如何看待自身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

1:32:25 如何总结我们在过去三四十年来建立起的改革共识?

【延伸阅读】

张维迎《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

【本期音乐】

片头:Ich habe genug, BWV 82 (version for choir and orchestra): III. Schlummert ein

片尾:Maria Graf,Irena Grafenauer,David Geringas - Sonata for Flute or Violin No.4 in C, BWV 1033:1. Andante - Presto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15 Aug 2022 07:58:09 GMT
在纪录片里,看见我们未能抵达的世界

【主播的话】

我们都喜欢看纪录片。

去年夏天,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西宁参加了FIRST影展,看了好几部片子,顺便在青海湖边顺利组织了第一次团建。每年年底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纪录片节IDFA,是我和磬在荷兰最喜欢的活动,泡在商业院线里把独立纪录片一次看个够。今年即将到来的IDFA,我们三个或许将在荷兰重聚。

这期节目里,我们从最近B站上映的纪录片《众神之地》聊起,讨论了那些曾带我们抵达未知之域的纪录片,以及纪录片所承载的公共价值。还记得之前王久良导演来做客节目,聊他创作纪录片的根本动力,就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和纪录,推动社会进步。在内容快餐化和后真相的时代情境下,纪录片提供的已经不仅是所谓「真实」,它让人类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境况,以及自己和他者之间永恒的理解之可能。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3:09 从First影展聊起:纪录片是与时代互动的产物,该如何回应时代情绪

5:36对于创作者来说,所谓的“真实”并不是绝对的真实

6:36纪录片与调查报道的区别与联结

8:24 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兼谈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DFA的见闻

10:27 由机构制作的新闻纪录片与由独立导演制作的纪录片:导演从隐身到现形。兼谈《摇摇晃晃的人间》

13:24 纪录片种类的丰富,是现实世界复杂程度的反馈,通过纪录片建立一个跟我们不了解的世界的通道

16:00 从小看BBC自然纪录片长大的我们,为何对《众神之地》感到亲切?

17:33 挪威徒步经验:为什么北欧的环境保护得那么好?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

19:28 人对自然的回归是一种更长线的需求:热爱户外,持续地进入自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

21:04 国内近年来进入一个检视自然的节点:首次主办生物多样性大会,去年宣布了第一批国家公园

22:56 叙事庄严的纪录片在B站这样的社媒平台上受到追捧。社会情绪进入一个反思和回望自然的阶段

26:26 为什么说纪录片的商业困境是一个人为造成的困境?真正的困境是怎么留住人。导演拍摄独立纪录片“不赔钱就不错了”的行业现状

32:01 平台的加入对纪录片的发展非常重要。Netflix模式

39:33 跟身边的人一起看纪录片:不光加深对远方世界的理解,也加深对身边人的理解

41:05 进入拍摄的timing很重要。自然类纪录片与人物纪录片。

42:06 不是一切都到位才开始拍摄。“你拍就是了,拍出来再说”

46:40 与拍摄对象的关系。自然生长出来的故事是最好的故事,但需要数年的耐心跟拍。

50:22 纪录片关乎我们共同的利益与福祉,纪录片带我们去到未能抵达和未能看见的世界

【本期音乐】

片头:Howie Lee - 无由颂

片尾:陆庆松 - 2021年-春节问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Tue, 02 Aug 2022 10:06:09 GMT
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现代人了吗?

【主播的话】

我们都是现代人,生活在现代世界。是这样吗?我们在手机软件上叫车出行、点外卖、购物,这都是现代的寻常生活经验,现代意味着摩登、进步和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现代性」也时常投下巨大的阴影,战争正在社交媒体上直播,大数据和健康码记录了我们的生活轨迹,全球化也帮助瘟疫和气候危机传遍了世界。

当我们谈论现代时,我们在指涉什么?摩登、现代化、现代性,它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复杂的样貌。这是一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漫谈,我们邀请来节目的两位老朋友,陈迪和张新刚老师,试图耐心地论述那些构成现代世界的观念、要素和事务,以及它们是如何塑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

「现代」在中文语境里的进步意涵,遮蔽了围绕现代性所进行的批判和反思,而个体主义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在国内经历了从观念到生活经验的“落地”,终于成为难得的社会共识。我们聊到前现代和现代要素交织、撕裂的生活经验,以及全球化、民族主义的历史和现实语境。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张新刚,青年学者,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有古希腊史、古罗马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以及政治理论。看理想节目《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到来》主讲人

陈迪,时评人,看理想节目《观念辞典:你身边的政治学》主讲人(微博:@陈迪Winston)

【本期剧透】

5:50 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现代人了吗?

12:50 由于我们的社会没有完成很多现代的工作,因此更多强调「现代」积极的一面

19:10 有哪些因素标示着现代社会的到来?

24:05 个体主义和现代社会的精神:个体被视作生成其他秩序的基点

36:50 “赤裸生命”被视作人世的最高价值也是很现代的概念

44:50 如果用现代社会的观念框架去理解当下的现实,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

55:40 我们时常会有一种撕裂的感受,是因为持有前现代和现代的观念的个体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域里,很难对话

1:02:30 个体主义进入中国社会,主要还是通过商业社会的发展

1:22:09 我们国家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我们在今天如何去看待全球化在当下遇到的挑战?

1:44:00 民族主义的当代幽灵

1:59:30 中国一直是一个敞开的文明,吸收着世界文明的东西

【延伸阅读】

《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到来》

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247&source=content

【本期音乐】

片头:Red Garland - The Red Blues

片尾:Red Garland - Why Was I Bor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16 Jul 2022 03:33:26 GMT
不合时宜x詹青云x林垚:堕胎权失守之后,美国走向何方

【主播的话】

1969年,一位住在德克萨斯的女性意外怀孕之后,希望寻求堕胎。但在德州堕胎是非法的,她没有成功。在律师的帮助下,她以罗(Roe)为化名,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他们以侵犯隐私权为由起诉了当时的德克萨斯检察官韦德(Wade),这位检察官以控告帮人堕胎的医生而闻名。1973年,最高法院最后判定,德州的这项法律违背了美国宪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这个案子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最核心的一项是,它首次确认了堕胎权在美国是由联邦宪法承认的基本权利。

时钟流转到2022年6月2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判决,重新把堕胎相关的立法权返还给各州,引发舆论哗然。美国总统拜登称,此案一出,美国倒退五十年。判决生效以来,不只引发了广泛的全球关注,也在中文世界里激起了诸多讨论与回响。

通过罗诉韦德案确立的女性堕胎权,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和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它既鼓舞人心,又摇摇欲坠。即使是自由派也不得不承认,罗案确立的法理基础存在瑕疵,一直面临挑战。罗案为曾经涣散的美国保守势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箭靶子,共和党与保守宗教势力的结盟,数十年来不断蚕食女性生殖自主权的法律框架。这也让它的历史意义跳出了普通的司法实践,成为美国在过去半世纪里文化战争和政治动员的舞台。罗案的失守,它惊起的波涛,它撕裂的伤口,它带来的阵痛,也预示着美国或将迎来一个更加风雨飘摇的未来。

【本期嘉宾】

詹青云: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执业律师,奇葩说辩手(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

林垚: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推:@dikaioslin)

【本期主播】

王磬:旅欧媒体人(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7:38 罗诉韦德案的判决终于落地的时刻,我们各自的感受

09:30 阿詹在华盛顿最高法院门前亲历的游行

13:26 土师为什么说“已经提前伤心过一轮了”

18:14 罗诉韦德案在美国的历史地位:司法实践、文化战争、政治动员

19:46 金斯伯格、美国自由派与罗诉韦德案

29:57 一个社会要想切实地保障某一项权利,不是写在法律里就可以,而一定是这个社会本身发生深刻的变革

35:39 罗案失守之后,是将给进步派打开新窗口、去推进一部真正的堕胎权法案?还是会给保守派打开潘多拉魔盒、让所有因为隐私权而受到保护的平权判例都置于风险之中?

45:13 对美国选举制度的反思

50:39 生命到底从何时开始?如果希望找到一种恰当理解胎儿“人格地位”的范式,使它既不损害到母亲本人的生育自主权,又不忽略对胎儿正当权益的保障,这种范式应该是怎样的?

59:06 最高大法院在罗案判决和社会浪潮中的角色

1:05:47 法律应该引领时代观念还是回应时代观念?

1:10:05 那些所谓的“历史性判决”并没有改变历史,只是把社会的伤口撕裂给人看

【延伸阅读】

詹青云《正义与现实:像律师一样思考》

https://shop.vistopia.com.cn/detail?id=54&source=content

林垚《催稿拉黑》、《时差》

庞颖×詹青云:隐私权能否论证合法堕胎?

https://mp.weixin.qq.com/s/HBopZ1qf-1OHp5UC3yfJlg

林垚:堕胎权漫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476798

提及的案子:

Roe v. Wade

Dobbs v. Jackson

Griswold v. Connecticut

Loving v. Virginia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Dred Scott v. Sandford

【本期音乐】

片头:Carl Seemann,Johannes Brahms - 6 Piano Pieces Op. 118: IV. Intermezzo in F Minor

片尾:

Red Garland - But Not for Me

Olivia Rodrigo and Lily Allen - Fuck You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06 Jul 2022 01:39:10 GMT
居家隔离的六十天,无处寻觅的旧世界

【主播的话】

过去几个月里,与大多数朋友一样,我们对疫情的关注重点都放在了上海。其实除了上海之外,还有不少城市也遭遇了疫情的重创,有些甚至还先于上海进入了封锁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得到的关注非常之少。前几天,辽宁丹东父女因为黄码取药受阻的故事登上微博热搜,才又一次提醒了人们对于这些非中心地区的关注。

今天的这一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一位身处东北的老朋友,讲述了他在吉林市封锁六十天中的体验与感受。这期节目的录制时间是五月中旬,当时吉林市刚刚解封。如今一个半月过去,东北的疫情又出现了反复。正如这位朋友所担心的一样,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西窗随记(微博:@西窗随记)

【本期剧透】

3:39 网名的由来

5:36 吉林解封时刻的心情

7:40 封锁如何步步加码,上海与吉林的相似性

13:22 互联网围绕着大城市,上海更可见

15:13 “上海例外论”的舆论转向

19:50 东北人家的囤物习惯,在封控中成了优势

25:33 在吉林封锁的几个月中,日常如何排解焦虑?

28:35 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说当书里的内容离生活太近时不敢去读类似的书?

36:23 公共表达的意义?表达是一种责任吗?

43:16 知识分子的在地性、责任与选择

【本期音乐】

片头: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6 in G Minor, Op. 15, No. 3

片尾:Arthur Rubinstein - Nocturne No. 9 in B Major, Op. 32, No. 1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节目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29 Jun 2022 03:31:37 GMT
我们在黎巴嫩难民营的一个月

【主播的话】

6 月 20 日是世界难民日,联合国难民署最近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全球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目前已达 1 亿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俄乌冲突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规模最大、蔓延速度最快的流离失所危机。而在中东,持续多年的叙利亚危机已导致超过一千万人失去家园。难民中,女性又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

过去一个月,若含往返于黎巴嫩的难民营进行采访和拍摄,也带回了许多观察和故事——尤其是在黎巴嫩遇到的那些勇敢、坚韧智慧的女性故事,她们的命运是不断被辜负的故事,充斥着战火的国家辜负了她们,不欢迎她们存在的逃亡地辜负了她们,冷漠残酷的家庭辜负了她们。

如果听完这期节目后,你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支持难民女性,欢迎关注不合时宜的公众号或微博。我们即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线三周年纪念品,一款由在 Shatila 难民营当中的叙利亚女性制作的手工书签。项目的所有收入将返还给来自叙利亚的女性们,帮助她们获得可持续的收入和工作的尊严。

【本期主播】

若含(@_若含)

【本期嘉宾】

刘毅强 Michael Liu (公众号:共同未来)

CommonFuture  共同未来创始人

国际法促进中心主任

瑞典隆德大学瓦伦堡访问研究员

【本期剧透】

2:10 开场,我们从黎巴嫩回来之后在哥本哈根见面了,两个不同社会给我们的”反差感“

6:18 若含五月在黎巴嫩所做的项目,以及前线计划介绍

9:24 我们在黎巴嫩生活工作一个月的感受

13:14 Michael 这几年多次往返黎巴嫩和难民营,遇到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地人故事

15:11  共同未来在黎巴嫩支持的两个合作机构——Shatila 难民营的 Alsama Project 和北部贝卡谷地的 Lighthouse Peace Initiative

17:00 人们在难民营里生活的处境

19:25  和绣娘们相处的故事,以及她们在 Alsama Studio 获得的平等与尊严

23:25  这些在难民营里的女人和孩子的故事,是不断被辜负的故事

26:11  支持共同未来 x 不合时宜的联名项目,帮助叙利亚女性获得工作的尊严。我们在难民营当中订购的联名书签的故事

29:00  去除对难民生活悲惨化的想象,他们的生活是很艰难,但仍然在努力的维系自己的尊严

34:00 一个难民在难民营里平均待 19 年才会离开,巴勒斯坦难民和叙利亚难民来到黎巴嫩的不同历史背景

41:00  为什么几个中国人要跑去关注黎巴嫩的难民问题?

55:00 关于身份问题的思考

1:10:28 最后,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我们的难民支持项目

1:15:00 结尾

【本期音乐】

片头:Johann Sebastian Bach,Münchener Bach-Orchester,Münchener Bach-Chor - Matthäus-Passion, BWV 244, Pt. 2: No. 54. Rezitativ "Auf das Fest Aber Hatte" mit Chor "Barabbam! Las

片尾:Johann Sebastian Bach,Münchener Bach-Orchester,Münchener Bach-Chor - Matthäus-Passion, BWV 244, Pt. 2: No. 77. Rezitativ, mit Chor "Nun Ist Der Herr Zur Ruh Gebracht"

【相关阅读】

《在难民营,中国女孩收到一朵玫瑰花 》 出色 WSJ 中文版

《乌克兰和其他冲突使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首次超过 1 亿》 联合国新闻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节目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22 Jun 2022 22:30:00 GMT
不时夜谈08 | 唐山事件中的性别迷思

【主播的话】

唐山烧烤店里发生的暴力惨剧,沸腾了全网,也震惊了人心。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客串主播】

邹思聪(@住进迷楼的里尔克)

【本期剧透】

5:24 我们各自对此事的第一观感,既想表达又感失语的撕裂

11:08 对此事的第一反应:一段时间以来愤怒的总汇集

14:26 为何需要引入“女性屠杀”(femicide)的概念?新的认知框架、解释新的现象

24:14 为什么性别视角在理解唐山事件时如此重要?

31:22 性别议题不是在制造性别对立,不是为了抹除男人作为人存在的权利,而是中止有罪不罚的体系

34:42 男性在系统性的暴力中是既得利益者,性别议题就应该直接定义为“男性的问题”

36:56 男性的女权主义者一点都不重要,管好自己,尽量不要添乱,这是一场全体女性的抗争

38:20两套性别观念与老胡的博文

47:00 完全绕开男性,去做性别抗争,是可能得吗?

54:32 女性主义运动不是创造一个对女性友好的世界,而是一个对所有人都更友好的世界

55:56 男性不要有委屈感,而适当的羞耻感是必要的

1:09:04 男性共同体内部的说服与边界

1:19:29 灵魂之问:如果你在那个场景之下,会选择见义勇为吗?

1:28:21 如何面对自身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1:31:21 思聪如何看待男性的女权主义者

【本期音乐】

片头:FKA twigs - mary magdalene

片尾:Lana Del Rey - 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for a woman like me to have - but I have it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支持我们】
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商务合作】

可发送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15 Jun 2022 03:39:00 GMT
创作者 007 |梁鸿:长河式地记录故乡,也根本上改变了我的生命

2010年,梁鸿出版了《中国在梁庄》一书,自此梁庄成为了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重要切片。2020年,梁鸿又推出了《梁庄十年》,自此完成了重返故乡的“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梁庄即中国,这十年里,梁庄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发生了哪些变迁?这样长河式的记录,对梁鸿老师个人的问题意识和创作视角产生了哪些影响?

梁鸿此时正在以色列访学,她在连线电话中告诉我,「梁庄」对她个人而言,已经从社会学研究课题重新回到了个体生命的情感纽带,梁庄是家,梁庄人是亲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她会继续记录和书写梁庄。

这期节目是我们跟第七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互动。谢谢我们这个时代所有的书店。

「书店是永恒的思想之家。自 2016 年起,单向空间发起全国首个书店行业的文学奖评选——单向街书店文学奖,旨在集结中国本土书店对阅读的观察与审美,邀请 100 家中国本土书店提名候选,由权威学者、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联合终审,评选出华语出版界在过去一年中最值得关注的声音。我们鼓励年轻的思想和写作者,传递出新的时代性和世界感,倡导不流于消费时代的精神价值。」

【本期主播】

孟常

【本期嘉宾】

梁鸿,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作为“梁庄三部曲”《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

【本期剧透】

2:40 梁老师最近在以色列访学

6:15 十年后,为什么要再回到梁庄

11:50 从书写中国村庄的社会课题到个体真实的生命联结

14:10 从梁庄的十年变迁看中国社会

17:30 如果我们不再说“逃离”城市,那么城乡的二元差异结构就真正发生了变化

21:07 人的选择和观念很多时候是社会塑造的结果

24:30 女性命运和观念进步

29:55 中国人的家庭观

【本期音乐】

片头:Hélène Boschi,Clara Schumann - 3 Romances, Op. 21: No. 3, Agitato

片尾:Hélène Boschi,Clara Schumann - 3 Romances, Op. 21: No. 1, Andante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支持我们】
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商务合作】
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05 Jun 2022 13:51:55 GMT
谈一场恋爱,有效期至疫情结束

【主播的话】

我们的「亲密关系」系列续更了!

上海,有人在朋友圈说想谈一场“封控时期的爱情”;北京,电影院公园商场和餐馆都停摆,恋人在亮马河畔安营扎摊;海外,跨国情侣们已经适应了视频聊天里对方的模样。在隔离和静默带来的焦虑情绪之下,人会重新思考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吗?

常老师录制过的《90婚介所》新一季上线了,让B站已有的"相亲"氛围更浓郁了,90后、00后等"互联网一代"进入社会了,到了婚恋需求的年纪,有人直播相亲、up主发布求偶视频,B站的社区氛围的确便于交友和产生相互认同。

我们也漫谈了不同情境和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追求。对于还没有伴侣的人来说,相遇靠运气和不断尝试,而对于成熟的亲密关系来说,解决分歧的问题是维系它的永恒动力。

【本期剧透】

2:20 不合时宜再度合体回归

3:27 隔离状态下,人对亲密关系是否变得更加渴求?这段时间我们与附近人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5:58 磬在隔离期间和伴侣之间的小故事

8:19 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关系,一部法国电影《某处,某人》

10:05 人们在末日感之下,对于亲密关系的矛盾感。

11:36 之前常老师担任嘉宾的《90 婚介所》也迎来了第二季,出现“直播相亲”之后的B站相亲氛围更浓了,不同世代对婚恋的理解有变化吗?

14:34 常老师带来的一个好消息:之前参与的《90婚介所》未能配对的嘉宾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

15:24 在录制完《90 婚介所》之后,常老师的婚恋观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7:33  找到合适的亲密关系虽然困难,但理想的关系也是需要先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19:45 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深入关系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3 新世代对于亲密关系的迷思和困惑。以及整个时代的大环境也让寻找伴侣和维持关系这件事变得更难了

31:16 新世代对开始一段关系怀有更松弛的心态

35:00 若含在黎巴嫩对中东社会下年轻人关系状态的观察

46:00 大环境的瞬息万变之下,亲密关系应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48:09 关系从“面对面”到“肩并肩”再到“背靠背”

54:20  为什么我们如今喜欢看相亲节目,因为它是一段关系的“开始”阶段

58:00 结尾:欢迎大家关注《90 婚介所2022》

【本期音乐】

片头:Study and Relax

片尾:BeBop for Joey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节目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支持我们】

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商务合作】

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21 May 2022 12:20:14 GMT
从孤岛到互助:上海新华路上的志愿者车队

【主播的话】

当一座超大型城市停摆,除了个体和政府,作为中间层的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在过去的30天里,上海新华路上出现了一个100人左右组成的志愿者车队,ta们把孤岛式的个体就医求助组织成民间互助的生命保障系统,先后帮助100人次、尤其是那些有化疗、血透和孕检需求的邻居在家和医院之间往返。

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样本,却也是大鱼营造意料之中的“答卷”。这期节目我请来了何嘉,他和这家做社区营造的NGO已经在新华街道深耕了四五年。居民间长期实践的自组织,以及来自街道的信任,让互助就医系统快速运转了起来。

那么,新华路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吗?上海这座城市真正的活力和韧性在于什么?待疫情过去,我们该如何重新反思我们的社区和城市?在志愿者车队运转整整一个月的这天,何嘉仍显得忧心忡忡,他说,破坏社会信任要比重建容易得多。疫情后的社会,还有太多工作要做。

【本期主播】

孟常

【本期嘉宾】

何嘉,大鱼营造联合创始人,建筑师、参与式发展和社区营造践行者(公众号:大鱼营造)

【本期剧透】

5:11 新华路历史街区的特殊性

11:20 社区营造的基础,让互助就医系统快速运转了起来

17:40 社会组织的角色有多重要

22:15 生命保障通道:30天100人次

29:30 破坏社会信任要比重建社会信任容易得多

32:00 新华街道的社区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吗?

40:00 是什么让上海成为「上海」

【本期音乐】

片头: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

片尾:Ólafur Arnalds - Woven Song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节目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支持我们】

可关注公众号 “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还可通过爱发电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13 May 2022 10:24:30 GMT
我们在方舱里,进入了真正的社会面

【主播的话】

上海”静态“已经三十天了。我们的老朋友杨一和早见,由于核酸阳性而被转运入方舱,经历了这座城市在疫情停摆之下的各个环节,并窥见了在其中浮沉的个体命运。

想说的话都在节目里了,祝大家平安。来日方长。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本期嘉宾】

杨一,Justpod联合创始人,《去现场》主播

早见Hayami,产品经理,自由撰稿人(公众号:Hayami,微博:@早见Hayami)

【本期剧透】

6:06 杨一讲述自己是如何被转运去方舱的

20:00 早见讲述自己进入方舱之前的经历

31:06 早见讲述自己在方舱里看到的老人

37:00 每百人三个医护才被称为市级方舱,除此之外还有中转站和隔离点

42:30 ”支持自己的阳性邻居不转运“无效

51:50 除了小区之外,还有大量体系外的人

【本期音乐】

片头:Alva Noto,坂本龍一 - Monomom

片尾:坂本龍一 - Ieta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Thu, 28 Apr 2022 12:51:00 GMT
大理不是躺平乌托邦,是生活的另一张面孔

【主播的话】

在这个令人沮丧和愤怒的春天,我从电脑里翻出一些录音,那是我三月初在大理驻地时做的声音记录。被大理明晃晃的阳光晒得睁不开眼睛时,我不曾预想到,会迎来这样的一个春天。那些微风、鸟鸣、溪水、苍山残雪和油菜花田,显得既不真实,也令人怀疑。那是真实的生活吗?难道生活的本质不是直面痛苦和挑战吗?

对我而言,大理既不是旅游目的地,亦非作为乌托邦符号的“大理福尼亚”。大理是个现象。退出、躺平、间隔年、新式教育,它尝试回应的,从来都是城市的问题。也正是这个祛魅后的大理,才真正让我产生了兴趣。我在大理拜访了一些朋友和组织,想要理解这些在大理进行的实践,为我们揭示了生活哪些业已陌生而又本质的面向。

生活会继续。但当这一个春天过去,我们不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要做事,要保持愤怒和同理心,节目里这些朋友脚踏实地的探索,慰藉和鼓舞了我。希望你也是。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Brian Linden,喜林苑创始人(喜林苑 LindenCentre)

解红燕,大理云朵幼儿园、云朵自然学校创始人(公众号:大理云朵)

赵茜,液态市集策展人,资深媒体人。液态市集是一个扎根于中国传统市集研究的项目。(公众号:五行QUE水)

【本期剧透】

3:20 在喜洲古镇的油菜花田旁,跟林登先生聊在云南18年的生活

19:30 坐在苍山下的农场里,跟燕子老师聊大理的新式教育

34:48 在赵茜家里,聊她研究的白族市集和喜洲商帮往事

【本期声音】

(音效均来自孟常在大理录制的声音)

鸟鸣

溪流声

喜州马车的铃铛声

幼儿园的鸭子叫声

いろのみ - 茜空

いろのみ,aspidistrafly - 紫陽花

いろのみ,沢田穣治 - 風草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Mon, 18 Apr 2022 22:00:00 GMT
不时夜谈07|乱世中离散的人

【主播的话】

半个月前,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磬和若含一起去往了波兰和乌克兰边境,作为邻国,波兰如今已经接收了超过 250 万逃离战争的乌克兰人。在边境,我们看到了很多让人难过和压抑的画面,她们大部分都是女人,不同的女人,她们穿着沉重的棉袄、揹着行李带着孩子,有时和家里其他女人在一起,疲惫又坚定地前行。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力量,不同的志愿者从世界各地奔涌到前线,不分昼夜地工作。

而另一边在北京,人们也面临着新一轮疫情带来的挑战。许多人因此无法远行或者回家,人们被迫离散在世界的两端。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聊过去一个月以来的经历、感受和见闻。

【本期剧透】

2:58  去往波兰边境的感受和见闻

17:15 乌克兰的兵役制度,男性要强制留下为国家战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上战场

26:15 在跨国边境之后,波兰以及欧洲社会的整个安置体系如何?不同组织之间如何协同工作?

38:00 大部分乌克兰人的心态——磬在回荷兰的飞机上遇到的奶奶

47:00 欧洲社会这次面对乌克兰人的不同心态以及复杂原因

1:00:00 战争发生以来,共识似乎已经不复存在

1:15:00 疫情让国内和国外的人们离散

1:26:00 用“做事”来抵御时代的无力感

【参考阅读】

端 media - 乌克兰难民在波兰:逃亡之后,她们难以接受失去、无法思考未来

【本期音乐】

片头:Bensound-Memories

片尾:Bensound-Tomorrow

【后期制作】Ruoha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Tue, 29 Mar 2022 10:04:29 GMT
在远方与日常的割裂之中,人该如何自处

【主播的话】

阿詹(詹青云)是大家熟知的辩手、律师,也是我们几个都很喜欢的公共表达者。借着她最近新书发布的机会,我们很早就相约着要来录这期节目。那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书,让同样生长在贵州、后来旅居国外的我感到很多共鸣;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让人读来感到非常快乐的书,我非常期待跟她聊聊。但在那个时候,战争还没有爆发,世界似乎还是另一个模样。

连线这天,我刚从一个关于乌克兰的沉重采访中爬出来,还在整理自己的情绪,正犹豫要如何围绕阿詹这本快乐的书去展开一场快乐的访谈。是阿詹很快接住了我的情绪,她的敏感和敏锐,话题很快转到我们都共同关心的公共议题上。她说自己也时常感到一种割裂,在眼前的世界与远方之间。话题延展到更广阔的层面,我们天马行空地聊着,性别、法律、辩论、贵州、精英、生育…人究竟该如何自处?对我来说,与其说这是一场采访、对谈,更像是一次来自同温层的bright mind的therapy。

【嘉宾】

詹青云(微博:@阿詹Ganglha-Khandro)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5:09 身边的小世界和远方的大世界之间的割裂

6:44 如何面对一个混沌的世界?自由意志、性别权力与法律角色

31:10 何以乐观?乐观为什么重要?

33:06 阿詹的直升机

36:04 辩手跟律师的差别,在日常中保持必要的离地

36:50 如何看待自己的公共身份?

39:53 回看贵州人的身份

43:33 如何看待律师的伦理位置

46:21 法律是否真的让世界变得更好?

58:34 反思精英的身份

1:01:53 如何看待生育

1:08:46 你现在最重要的identity是什么?

【阅读材料】

《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詹青云著,中信出版社

【本期音乐】

片头:Beegie Adair - Days of Wine and Roses

直升机:Lamp - 恋人へ

片尾:細野晴臣,鈴木茂,山下達郎 - メドレ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Tue, 08 Mar 2022 13:42:33 GMT
悬崖边上的乌克兰:过去、现在与未来

乌克兰在本周全境陷入战火。该如何理解这场冲突?

【本期嘉宾】

路尘,俄罗斯观察者(微博:@路尘_把名字改短)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9:23 这一轮的俄乌危机何以走到今天的局面?

27:09 与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相比,有何延续或更新?

41:13 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是什么样的地方?

48:40 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意味着什么?

55:55 俄罗斯与卫星国的关系

1:01:40 乌克兰与欧盟的关系

【本期音乐】

片头:Алина Андреева - Журавочка;bella ciao

片尾:Pikardijska Tercia - Соколи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Sat, 26 Feb 2022 01:36:10 GMT
八十年代的中国:被忽视的日常生活史

【主播的话】

当我们谈及八十年代,似乎都带着一丝对黄金年代的向往和乡愁。公共记忆里的八十年代,是被文化热潮定义的,很多对日后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文学、艺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萌芽。

八十年代的中国,在北京和文艺生活之外,很容易被忽视的另一个重要面向,是日常生活的变革。八十年代的人吃什么、怎么住、如何面对那些在生活里冒出来的现代物品和新鲜事物?

意大利人老安在1981年至1984年间两次来到中国,拿着相机跑了十几个城市,用镜头记录下了彼时一个刚从封闭和紧张状态中“稍息”的中国社会(收录于《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一书);北京人止庵以八十年代的北京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受命》,他花了很多时间查阅和整理八十年代的地图、报刊、票据和公交线路,“通过对花木、商品、交通、服饰、饮食、展览以及建筑和新闻事件的精准搭建,为读者充分勾画出一个尚未命名的八十年代。” 借助老安的镜头和止庵的勾画,1981-1986年的中国社会在我们面前立体了起来。

我特意把两位同时请来做客节目,在止庵老师的书房里畅聊了一整个下午。八十年代是一个过渡时期,整个社会在立正和放松之间“稍息”,人们处于不确定感带来的兴奋、焦灼和张望中,物质比精神更供不应求,而物质生活的变革本身,其实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冲击和观念革新。

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谈论和回望八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希望这期节目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本期主播】

孟常(@ 孟常)

【本期嘉宾】

止庵,学者,作家,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惜别》《周作人传》《神拳考》等。《受命》系其第一部长篇小说。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缇(Andrea Cavazzuti),意大利图片及视频摄影家,毕业于威尼斯大学中文系。1981年来华短期进修,次年留学复旦,遂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十年代涉足摄影,继而投身视频影像,创作甚多,涉及艺术社会各个方面。

【本期剧透】

6:35 八十年代初期跟后期很不一样,老安讲述自己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各地游荡和摄影的经历

12:24 止庵关于八十年代的北京记忆

14:34 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稍息”的状态,处于立正和放松之间,人的神情上有倦怠之感,又有对未来的张望

21:40 文化事件很容易引发热潮,帕瓦罗蒂来中国演出,把自己扮成京剧里的霸王

26:53 八十年代有被美化和误解的地方,文艺生活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31:18 精神上供不应求,但更供不应求的是物质

51:34 八十年代的北京就去小西天看电影、什刹海溜冰,止庵用小说还原了北京的日常生活史

1:10:16 八十年代时不关心文艺的人占大多数,但人对物质的要求里是有精神性的

1:15:51 八十年代就开始出现了社会分层,无数的机会和可能性浮现

1:20:24 老安说他自己经历过两次社会转型和经济繁荣,战后意大利和中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1:30:25 一个不会向后看的民族,也不会真正的向前看

1:35:03 八十年代是过渡时期,可能没有那么重要

【本期音乐】

扁舟弄影纵酒: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广告集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J411K7d5?from=search&seid=8320492345470801363&spm_id_from=333.337.0.0](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J411K7d5?from=search&seid=8320492345470801363&spm_id_from=333.337.0.0)

崔健:新潮

高胜美:往事只能回味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Mon, 21 Feb 2022 23:30:00 GMT
女性折叠: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主播的话】

刚刚过去的春节里,人们的注意力被两位境遇完全不同的女性所占据: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奥运冠军谷爱凌,铁链绕脖、被囚于室、连真实身世都扑朔迷离的八孩妈妈。人们为前一个她喝彩,也为后一个她疾呼。

我们尝试在这些看似纷杂的讨论中理出一些关键问题、也就我们看到的一些讨论给出回应。为什么这些关于阶级的讨论中总是包含着某种猎奇性:向下猎奇地观看他人的痛苦、向上猎奇地瞻仰着他人的特权?如何理解性别与阶级的交叉性?买媳妇是农村的“必要之恶”吗?这片土地上那些不合情也不合法但却存在了很多年的事务,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它们?为什么应该区分谷爱凌与“谷爱凌现象”?精英应该如何审视自身的特权?我们对他人又有着怎样的道德义务?

注:本期节目的录制时间为2月10日,那之后丰县妈妈事件又出现了新的讨论,不在本期节目的范围之内。

【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5:33 泛谈对三件事情的观感:丰县妈妈,女足夺冠,谷爱凌

7:29 山区女性的真实困境,不是打击了人口贩卖就能够解决的。与城市女性的困境很不一样,女性跟女性之间的悲喜也许并不相通

14:36 婚育市场的洼地,与经济发展的洼地,相互资源的交换和流动。农村男性娶不到老婆就会绝后,是“必要之恶”吗?

23:07 思维上的偷懒,不敢去想象一种更根本的改变

26:10 关于阶级的讨论中总是包含着某种猎奇性:向下猎奇地观看他人的痛苦、向上猎奇地瞻仰着他人的特权

30:40 桑德尔《精英的傲慢》:精英如何理解自身的特权?

35:50 对谷爱凌的讨论为什么无法去政治化?谷爱凌和谷爱凌现象的区别

42:25 为什么职业从事体育运动的,要么是富贵之家,要么是底层?中产为什么不敢博体育?

48:29 女性运动员过往被低估的商业价值与谷爱凌的突破性示范作用

52:22 对谷爱凌现象的描述和对谷爱凌的批评,是两条论述、并不冲突

54:18 谷爱凌一家三代女性是lean in和精英女权主义吗

56:20 阶级与性别议题的交叉性

【本期音乐】

片头: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 母亲教我的歌

片尾:儿童合唱团 - 奥林匹克会歌 (无伴奏清唱版)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Thu, 17 Feb 2022 04:32:13 GMT
不时重听|对话冬奥首金得主大杨扬,我们期待怎样的奥运会?

- 主播的话 -

东京夏季奥运会结束6个月之后,北京冬奥会来了。在6个月前,我们有幸与知名的中国运动员大杨扬进行了一次连线。2002年,大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在前几天的冬奥会开幕式上,她是最后7位火炬手之一,代表70后运动员在鸟巢奔跑,将圣火传递给了代表80后的运动员苏炳添。

6个月后,我们重新回听这通与大杨扬的奥运连线。这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她分享了自己对新一代年轻运动员的观察,聊到了女性运动员面临的身份挑战与困难。而她作为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也对奥运与城市、奥运与每一位市民的联系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当我们真正身处冬奥时,重听这次对谈,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 本期嘉宾 -

大杨扬,冬奥会冠军,国际奥委会前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3:26 大杨扬比较关注的一些赛事和运动员

6:21 中国运动员面对媒体的表达越来越自信的。

7:41 关于女排和苏炳添:超越金牌和奖牌,回到运动精神本身。

8:50 苏炳添的团队很专业,体育是一项科学,奥运会是培养体育爱好者的良好机会。

10:27 对女排失利的看法;“失败”对一项运动而言意味着什么?

11:58 如何看待女性运动员面临的挑战?新一代女性运动员的表达更自信,呈现更立体,人们也越来越包容。

14:54 “今年还有几位妈妈运动员,而我们那个时候连谈恋爱都不允许”。

17:22 什么样的条件让妈妈运动员成为可能?

21:44 对难民运动员群体的观察,难民运动员参赛是为了什么?

24:32 疫情对奥运会赋予了赛事之外更多的意义。

26:37 让大杨扬印象深刻的奥运会现场细节。

29:54 北京冬奥会是如何筹备的?19年前滑过终点的那一刻,19年后在家门口以服务者身份迎接各国运动员,冬奥会对大杨扬有什么个人意义?

35:20 奥运会与承办城市的关系是什么?冬奥会的筹备,如何让北京这个城市的市民更好地参与?

41:00 作为观察者而非运动员,在奥运会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48:42 从运动员到决策者,在各种角色的转变中,对体育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

50:03 运动员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什么参考意义?

- 本期音乐 -

片头:ロトのテーマ - 椙山浩一

片尾:パプリカ (2020东京奥运会应援曲)- Foori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09 Feb 2022 12:28:48 GMT
创作者 006| 王小曼、耿军:”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芒“

【主播的话】

平遥、成都、厦门、北京、上海,每年或大或小的电影节,吸引着爱电影的文艺候鸟。去年年底,我去HiShorts!厦门短片周晃了一圈,看了些片子,也遇到了很多老朋友。

令我产生好奇的,不是某位导演及其作品,而是这个平台本身,谁在组织、汇聚和呈现这些影像的内容生产力?HiShorts!的总策展人王小曼,在现场总是行色匆匆,亦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回到北京两周后,我拜访了曼姐,录制了这期节目。在她看来,HiShorts是一个内容生产力的汇聚地,相比如今互联网的内容逻辑,它更重视专业判断和同行评议,让好的内容得到尊重。

录制过半,导演耿军加入了我们的对话,我们在电影院现场找了个角落,继续聊电影创作。隔壁的放映厅里,几十位HiShorts!的导演正在看电影,当天是耿军《东北虎》的首映日。

耿军给自己的片子写了句歌词: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芒。

【本期主播】

孟常(@孟常)

【本期嘉宾】

王小曼,媒体人,HiShorts!厦门短片周总策展人

耿军,导演,2002年开始拍电影至今,新作《东北虎》刚刚上映

【本期剧透】

4:30 Hishorts!的”编辑思维“是什么?

8:40 王小曼更关心的是内容生产力

13:35 电影节在意观众吗?相比于行业评议

20:40 内容的生产力如何汇集,又往何处去?

25:05 如何区分短片和短视频?取决于被观看的语境

34:45 这些年创作者关注的议题有变化吗?

42:00 耿军导演加入

47:20 创作者之间的相互认同和支持很重要

53:05 耿军发了一条朋友圈:你们文化人都是弱势群体,尊重文化的地方必有光芒

56:50 为什么耿军说自己是“失败者”?

【本期音乐】

Alexandre Desplat-Mr.Moustaf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Mon, 31 Jan 2022 00:00:00 GMT
全世界的电费都在涨价,能源转型为什么这么难

【主播的话】

在应对气候危机的诸多讨论中,能源转型或许是其中最受瞩目又最受争议的议题之一。它一方面关乎国家实力、社会安全、大国博弈等宏大的话题,另一方面又与老百姓的日常民生紧紧相连。我们的世界面临着哪些能源问题?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解法?气候危机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绿党在近些年的崛起又将如何与之互动?

【本期嘉宾】

孙海燕,商业生态工作室总编辑(微信公号搜索:BusinessEcology)

理性批判,中德政治观察家(微博@理性批判)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6:16 是如何开始对气候领域产生兴趣的?

13:27 一个领域的基本面,是悲观还是乐观的

16:55 绿党为何能进入德国权力的中心?这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可能意味着什么?

18:21 瑞典的社会政治环境如何孕育了气候少女

27:06 德国公民如何参与气候政治

27:51 气候议题在中美欧几地的政治光谱和媒体呈现上有何不同的

31:38 德国既要禁核、又要去煤,如何保障能源安全?

40:47 不同国家选择不同的路线,能源禀赋也可能成为资源诅咒

48:29 绿色溢价的出现及各国的有趣实践

1:04:22 行动上的建议

【本期音乐】

片头:Red Garland Trio - Rain

片尾:蔡琴 - 抉择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Wed, 19 Jan 2022 09:52:14 GMT
性教育就是关于人的教育

【主播的话】

你接受过真正的性教育吗?不算少时记忆里的生理课。

有个现象想来惊悚,我们如今的网络充斥着性的信息和话语,无论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日常生活方式里的性实践、还是社会新闻里的性暴力。性似乎不再成为禁忌了。但与此同时,从60后到90后,我们已不能确切地讲清楚,自己是如何习得了关于性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全面性教育的内核不只是性知识,狭义上的身体与健康,还包含爱与关系和社会性别,它关注人的自我认知和生命教育。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北师大的刘文利教授,自80年代至今,她从事性教育研究工作34年,她通过教书、研究、公益、公众科普和推动立法,见证了中国社会在相关法律和观念上的变迁,也深知寸进之艰困。

在刘老师看来,性教育就是人的教育,缺失性教育的人是不完整的,而性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程度,也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性教育学者,从事性教育研究工作34年(公众号:爱与生命)

李清玥,“感性趣”青年性教育工作坊项目负责人,“好关系”亲密关系教育联合创始人,美国匹兹堡大学哲学与性别研究双学位,4年国内外性教育公益服务经历(公众号: 好关系)

【本期剧透】

5:30 不同世代接受到的性教育是不同的

11:15 今年在性教育的法律法规上取得了很多积极的进展

14:10 从法律到观念,性教育是如何落实到现有教育体系的课程里?

27:02 心理健康老师是在现有学校体系里实现性教育的可依靠资源

33:50 如今我们暴露在了海量关于性的信息和话语里

41:50 当性作为一种禁忌,性教育不仅是残缺的,还可能是误导性的

49:20 家庭是最早的性教育场景

1:01:20 很多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性教育的缺失,成年人也需要性教育

1:13:00 性教育是好的家庭关系的黏合剂

1:17:30 全面性教育可以有效减少性暴力和性别暴力

1:23:00 一个缺少性教育的人是不完整的

1:30:00 男性应该接受更多的性教育

1:41:00 性教育跟教育水平没有强相关性,所谓的社会精英未必就具有更进步的性与性别意识

【本期音乐】

Scala - I Touch Myself

Ezra Furman - Body Was Mad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Wed, 05 Jan 2022 13:17:52 GMT
不合时宜的年终来信:归来仍是少年,世界依旧广阔

【主播的话】

一转眼,2021已经走到了年末。这是不合时宜的第三年,疫情的第二年。我们三个经历了短暂的相聚,又重新分散在了世界不同时区。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依然能够和世界进行连接是一件特别又让人兴奋的事情。

写年终回顾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好在这一次是我们三个一起来写。回顾这一年,我们想从三个层面来“复盘”:个人、周围人、还有世界。今年过去,你个人的状态变好了吗?你周围人的状态变好了吗?世界呢?

我们三个围绕着这些问题聊了聊,也同样把这些问题抛给了今年来我们节目做客的十位嘉宾。

在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看理想的朋友正好发来了邀请,希望我们能通过电波参加他们正在举办的跨年活动——“时间的路口”。我们于是从他们的问题清单中也挑了一个回答:2021,你的年度关键词会是什么?

播完这期节目,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希望你们也可以,归来仍是少年;因为毕竟,世界依旧广阔。

【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00:05 孟常、若含和磬的年度复盘

31:41 2021,你的年度关键词会是什么?

39:13 庞颖的2021

50:52 方可成的2021

1:08:26 李子的2021

1:13:09 凉意的2021

1:25:40 李静睿/阿花的2021

1:26:45 Lisa/Zfka的2021

1:45:02 李梓新的2021

1:52:55 熊小默的2021

2:07:25 陈迪的2021

2:13:53 木遥的2021

【本期音乐】

山根麻衣,Seatbelts - Gotta Knock a Little Harder

The Beatles - In My Life (Remastered)

竹内まりや - Plastic Love (New-Remix)

菅野よう子 - Memory

The Horrors - Sea Within A Sea

SOIL & "PIMP" SESSIONS - Spartacus Love Theme

Pink Floyd - Money

Pulp - Common People

John Coolidge Adams - Hallelujah Junction - 1st movement

菅野よう子 - Button2

Claude Debussy - Clair De Lun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Fri, 31 Dec 2021 13:20:19 GMT
不时夜谈06 | 脱发也有公共性?我们的容貌焦虑与衰老想象

【主播的话】

年近/过三十,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这期节目我们从脱发聊起,男性脱发为何如此常见?它又为何被赋予了如此多的与性魅力相关的意涵?常老师给我们(独家)分享了他去医院挂号的经历,科普了背后的一些迷思。毛发对于不同性别的性魅力分别意味着什么?男性与女性分别有着怎样的容貌焦虑?我们还聊到了对于身体衰老的焦虑,背后的死亡迫近感,和新时代里对于养老的新想象。

【主播】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本期剧透】

2:59 最近各自的近况 

13:01 对身体衰老的感受:从对阳光的感知说起

15:50 早睡防脱发?常老师在毛发科挂号的经历

20:51 脱发为何也具有时代性和公共性?

29:36 为什么男性脱发会与性魅力挂钩?不同年龄的男性是否也有不同类型的容貌焦虑?

31:44 为什么坊间传言男性脱发还会与性能力挂钩?

34:06 对脱发的嘲讽源于对衰老的恐惧,有种死亡的迫近感

38:31 旺盛的体毛对女性的意味不一样,女性的容貌焦虑是具体而微的

41:56 容貌焦虑多大程度上来自于性吸引力的焦虑?

47:51 为何女性不管婚前婚后都需要美一辈子、而男性在退出了求偶市场后就可以不修边幅?“美人迟暮”?——关你屁事。

51:37 容貌焦虑背后的产业:是什么制造了焦虑? 

53:39 对身体衰老的恐惧,背后是对老年的恐惧

55:37 老年人在我们的社会里为什么是隐性的?

59:00 未来家庭的多元可能性

1:08:26 共同养老的可能性:老了住在一起,把《不合时宜》录到99岁

【本期音乐】

片头:ハセガワダイスケ,菅野祐悟 - 杜王町Radio

片尾:Pat Metheny Group - Last Train Hom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Tue, 21 Dec 2021 10:03:39 GMT
好好吃饭:食物是我们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 主播的话 -

我找来两位老朋友,聊聊「吃」。王恺刚出了本书,赞叹中国人爱吃、会吃。蒋寻刚从北京搬回巴黎,还在重建自己对城市风物的记忆。

“北京是美食荒漠”,天津交通台的主播因为这句吵翻了,我不知是否有人想为北京辩护,但令我感兴趣的是,北京何以至此?我们在都市里的生活何以至此?我再也不想吃外卖了,却也找不到下厨的动力,你也是吗?

或许是一种标准化、平均化的要求,毁掉了多样的街头食物景观,而外卖从来不承诺口味,它服务于效率——我们生活的本质。

这期并非旧日舌尖风物的挽歌,而是试图探讨,我们可以对「吃」的要求再高一些吗?可以在生活惯性的包围之下,做一点可能的反抗吗?在失去全部的感受力之前。

 

- 本期嘉宾 -

蒋寻,食物人类学研究者,法餐厨子

王恺,作家,前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我想我正在沉入一代人的海)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剧透 -

03:50 为“北京是美食荒漠”辩护一下?

16:30 现在好吃的食物都是在县城一级,闲暇可能是重要因素

24:10 人在城市里形成了标准的、平均的口味

31:00 小龙虾为何如此流行

34:12 随着时代变化,我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8:30 发现一家本地人才知道的小馆子,然后毁掉它?

49:20 天下苦外卖久矣,但做饭又没时间

01:10:35 反抗生活惯性,做一点微小的改变

 

- 本期音乐 -

片头:ゴンチチ - 朝

片尾:熊熊作业 - 和小贩一起在街头徜徉

 

- 延展阅读 -

《中国食谱》

《中国人超会吃》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17 Dec 2021 06:43:04 GMT
印度青年的追梦之路,如何让我们照见自己?

- 主播的话 -

印度如今有6亿2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为印度人口比例的一半。

联合国2014年报告称,“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轻人,这其中蕴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我们如何满足这些年轻人的需求和抱负,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印度青年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他们面对着“三无问题”:未受过教育、待业、没有工作能力,困境就此滋生。

这些印度青年所面对的困境,以及试图找到自我坐标的尝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为当下中国青年提供某种参考。而理解远方的青年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为我们反思自身提供思考的坐标系。

这是我们在本期节目里试图谈论这个熟悉又陌生国度青年一代的初衷。

 

- 本期嘉宾 -

罗瑞垚:自由撰稿人,常年关注印度事务,于2018-2021年间旅居印度班加罗尔。现居斯里兰卡

陈韵:西天中土项目执行人,从2010年起从事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艺术和文化交流项目

 

- 本期主播 -

若含 (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

03:02 从《印度青年狂想曲》开始聊起,为什么今天我们要来谈论印度青年,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03:17 《印度青年狂想曲》的基本介绍

06:00 在书中提到的七个印度青年的故事当中,哪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原因是什么?

09:43 瑞垚在印度旅居期间对于印度社会平等状况的体会以及职业分工上的性别差异

12:31 陈韵在进行中印文化交流活动相关的工作时,在艺术领域内接触到了大量的印度女性,女性在精英群体当中的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 

16:00 印度的阶层是如何划分的,种姓制度如何影响了性别在不同职业的分布

19:00 瑞垚采访本书作者观察到的最近几十年来印度女性生存境遇的变化

21:00 印度社会与中国社会现状的相似之处

23:00 印度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在哪些地方让我们看到了相似和不同之处

32:40 印度的政治现实对于年轻人和印度精英群体的影响。2019 年《公民身份法案》产生的现实影响。

38:40 我们三位各自在和印度年轻人交往时的感受和体会

43:00 印度年轻人好像时刻保持着一种朝气。但“印度年轻人也是生活在夹缝当中的一代人。“

56:00 世界不同国家年轻人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观察

01:06:00 在当下的国际外交大势的变化之中,印度的年轻人怎么看中国?

 

- 本期音乐 -

片头:Ananda Shankar - Light My Fire (Album Version)

片尾:George Harrison - Hare Krishna Mantra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08 Dec 2021 08:24:08 GMT
被「取消」的罗琳,被误读的「取消文化」

- 主播的话 -

上个月的哈利波特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原著作者J·K·罗琳缺席了,引发了不少关于“各方割席罗琳”的猜想。差不多同时,罗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的家庭住址遭遇了跨性别人士的曝光,并收到了人身威胁。

这是那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网络论战的最新燃料,跨性别人士与罗琳被放在了天平的两端,一端在情感上受到了伤害,一端在网络上遭遇了“取消”。

时光回溯到2019年,英国出台了一项关于跨性别者的新政,称跨性别者不需要进行变性手术就可以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另一性别。一位名叫玛雅·福斯特的英国女士公开反对了这项政策,因此丢了在智库的工作。罗琳从保护言论自由的角度出发,发声批评了这种解雇行为,但由此展开了与跨性别权益人士的这场纷争。

2020年6月,罗琳公开评论了一篇名为《为来月经的人创造一个更公平的后新冠时代》(Creating a more equal post-COVID-19 world for people who menstruate)的文章。该文旨在呼吁人们关注疫情之后的女性健康状况。但为了体现对跨性别人士的尊重,标题里并没有使用“女性”(women),而是用“来月经的人”(people who menstruate)来代指女性。罗琳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嘲讽,遭遇了猛烈攻击后,她又继续撰文表达自己对跨性别问题的看法。

罗琳发表的每一次言论都引起一轮新的论战。尤其是罗琳对于跨性别手术的看法,被进步人士认为是”恐跨“、”TERF“(排除跨性別的激进女权主义者)。文化界的不少人士、包括出演了哈利波特的几位主要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应该尊重跨性别人士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这也被解读是在婉转地与罗琳”割席“。

有人认为罗琳作为文化精英、顺性别人士,无视了跨性别群体遭遇的痛苦,被“取消”是“罪有应得”;但也有有人认为罗琳”罪不至此“,过度讲求政治正确、助长”取消文化“将禁锢言论自由。

但关于“取消文化”的思考却并不止于此。当我们在谈论“取消文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取消文化”作为一种话语,是怎么产生的?流传到简中网络上的关于“取消文化”的讨论,与西方语境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讨论“取消文化”,也需要同时讨论社交平台监管和劳工权益改善?

 

- 本期嘉宾 -

林垚:政治哲学研究者

林品:文学研究者

 

- 本期主播 -

王磬(@王磬)

孟常(@孟常)

 

- 本期剧透 -

04:13 主播简介罗琳“恐跨”事件的关键节点

11:32 作为多年的哈利波特研究者,林品如何看待罗琳被取消事件?哈圈内部对此又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24:18 林垚如何看待“取消文化”在西方的兴起?为什么说需要辨识清楚作为一套话语的“取消文化”?它与美国的左右党争、右派对政治正确的攻击有什么联系?算法又在里面扮演了什么作用?

44:37 如何看待简中舆论场对于政治正确的厌恶情绪?

48:07《哈利波特》为什么一直遭遇抵制?

52:24 简中舆论场上对政治正确的反感,三种情况

1:04:27 为什么被”取消“的似乎总是”不够进步的左派“?

1:12:47 如果立法禁止”取消文化“,也限制了人们“用言论反对言论”的自由。当讨论”取消文化“时,真正应该讨论的问题是,社交平台监管和劳工权益改善

1:21:27 如何理解”取消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小雀斑对于出演《丹麦女孩》的表态?

1:34:20 “觉醒资本主义”,不能只批判觉醒、不批判资本主义 

1:42:07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从顺性别人士的角度出发、以罗琳为中心来讨论这件事,一定是有所欠缺的。需要也从跨性别人士的角度来理解,共情他们的处境

1:45:15 对于每一个上网的人来说,该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参与网络讨论?

 

- 本期音乐 -

片头:John Williams - Hogwarts Forever!/Moving Stairs

John Williams - Platform Nine-And-Three-Quarters/Journey to Hogwarts

片尾:John Williams - Leaving Hogwarts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01 Dec 2021 02:54:23 GMT
从边缘议题到舞台中央:气候政治如何搅动了国际风云

- 主播的话 -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落幕了。如名字所提示的那样,这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了。从肉眼可见增多的极端天气,到国家间在谈判桌上的角力,气候谈判真的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吗?每年一次的气候大会,都谈些什么?

 

我们请来了气候议题的资深观察者李硕,他梳理了自己参与COP这十年来,国际气候谈判所经历的议程变化。从哥本哈根、巴黎到格拉斯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扯皮中试图推进共识的达成,明晰各方的责任义务。

 

气候危机的影响是长期且根本的,经济模式的巨轮也很难在朝夕间转舵。但也正是从更长的历史视角去看,我们才能看到环境运动给不同世代带去的巨大影响,气候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政治的核心议题。

 

我与气候,似乎太过于遥远,这一切跟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李硕没有给出绿色低碳生活的建议,他提到了同理心,那是我们现实世界一切闪光事物的基础。

 

- 本期主播 -

王磬(@王磬)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李硕,气候谈判观察员,绿色和平资深政策顾问

 

- 本期剧透 -

05:40 磬和李硕分享自己是如何关注起气候议题的

10:30 气候已成为国际政治间最重要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14:10 过去十年的气候谈判经历了哪些节点?从哥本哈根、巴黎到格拉斯哥

20:20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形成了三个主要成果,其中一个是气候资金

28:45 气候补偿:“损损”机制

32:10 会场内的谈判,会场外的游行

40:45 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历史上环境运动带来的影响

45:30 如果终结煤炭时代,有哪些可靠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

56:40 气候议题进程如何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

01:07:35 气候议题在中美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 本期音乐 -

Carlo Gesualdo,Noël Akchoté - 01-II: Caro, amoroso neo. (Prima Parte)

Symposium Musicum,Hans Leo Hassler - Ricercar a 4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22 Nov 2021 07:07:50 GMT
不时夜谈05 | 在大时代里过小生活,是可能的吗?

- 主播的话 -

本节目在经历了为期两周的断更之后,主播们又回来录节目了lol。

本期节目里,主播们对最近断更的情况表示了忏悔和道歉,并纷纷给出了各自的理由。照着夜谈的节奏,从防疫谈到气候行动,再谈到对当下公共生活的一些观察。

- 本期主播 -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孟常(@孟常)

- 本期剧透 -

03:09 常老师的面膜,北京的大雪

03:57 磬近两个月出差的见闻:从气候大会到黎巴嫩

09:31 主播们为什么要轮流道歉?

09:55 若含班上的同学确诊了病毒:对丹麦防疫的微观观察

13:15 漫谈国内最近一些防疫相关的新闻

20:04 为什么说防疫文化是被创造出来的?

21:46 气候行动跟防疫同理,国家之间陷入囚徒困境

26:38 今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紧迫感: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

29:11 让磬泪目的演讲:大卫·爱登堡爵士

33:54 若含关于气候行动的微观观察:为何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43:20 俞敏洪最近裁撤教学点的新闻,如何看待

46:33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仍然有能动性,不要丧失行动力

51:19 在大时代过小生活,人是割裂的吗?

01:00:02 磬在记者节的感慨

01:01:49 在国外带着来自母国的标签:摆脱标签、还是成为桥梁?

01:03:51 为什么大家都在纷纷退出微博

01:11:54 奥胡斯的联结

- 本期音乐 -

片头:三宅純 - Giraffe in Grenn

片尾:Radiohead - Sulk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Wed, 10 Nov 2021 11:50:24 GMT
吃瓜可能构成一种暴力吗?聊聊亲密关系的边界

- 主播的话 -

这期节目里,我跟 Steve 聊了下亲密关系的公共性和边界。

在这一次对话里,我们没有过多地围绕作为私人情感的亲密状态展开,而是回应了困扰着我们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亲密关系的公私边界。在聊天记录和吃瓜剧情被粗暴地抛入公共领域,一切都成了“公共”的,那么我们试图去描述和护卫的,是个体不应被裹挟与侵犯的私域边界。

围观本身是否会构成一种暴力?我们没有答案,只是勉力做了一次坦诚的沟通。

感谢天然膳食营养补剂“AG小绿粉”(Athletic Greens)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微信小程序搜索“AG服务” ,下单时用不合时宜的专属折扣码:BHSY:(“不合时宜”首字母缩写)。即日起11月30日Athletic Greens品牌全新升级的推广期内,用 “ BHSY ” 的优惠码购买12个月订购计划,可以免费赠送一个月加AG1小绿粉5天旅行装2盒。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史秀雄 Steve,独立心理咨询师,《Steve说》主播,著有《假性亲密关系》,译作《人生十二法则》

- 本期剧透 -

09:50 什么事情是有公共性的?有的公共性被谈论得不够多,有的则过多

20:10 社交媒体上的站队,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

30:10 人们吃瓜的好奇,可能是一种本能,亦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

39:10 现代人对于无聊的耐受性很低,需要事情打发时间

57:07 在亲密关系中,性别是一个“元问题”吗?

01:16:55 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困难而复杂的,首先要承认复杂性和灰度

- 本期音乐 -

片头:Ben Webster,Art Tatum - Where Or When

片尾:Radiohead - Weird Fishes/Arpeggi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Thu, 28 Oct 2021 09:55:47 GMT
好笑也跟审美有关,脱口秀的冒犯应该有豁免权

- 主播的话 -

脱口秀在国内火了。我们想要跳脱出广为流传的段子和争议,去理解脱口秀的内核: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艺术表达的形式还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城市文化?它从欧美进入中文语境后,经历了哪些适应和转译的过程?

我找到了单口喜剧演员 Tony Chou,从2013年的老书虫开始,他和他的朋友们是最早在国内推广单口喜剧文化的群体之一,很多脱口秀演员以登上他主理的”幽默小区“的舞台为目标。我们没有聊刚刚结束的脱口秀大会、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段子、风头正劲的演员。Tony认为,好不好笑只是及格线,脱口秀应该承载新的思考和视角,甚至关于“什么是好笑的”,也是审美的一部分。

脱口秀必然冒犯。它是边缘人通过讽刺对加诸其身的现实所进行的反抗,应该获得舞台上短暂的“豁免权”;它亦是言论市场的一部分,关乎个体表达和创作自由。中英文脱口秀的差异,本质上在于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不可能脱离它所处的社会文化。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Tony Chou(周托尼),双语单口喜剧演员,单口喜剧俱乐部“幽默小区”联合发起人,有8年的脱口秀表演经验,致力于在国内推广单口喜剧文化。(公众号:幽默小区)

- 本期剧透 -

03:50 为什么我想找Tony聊脱口秀文化,很多演员早期以上幽默小区的舞台为目标

06:50 电视起到了普及的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脱口秀

09:37 市场火爆:普通的脱口秀演员,周六一天可以赶10场演出

11:15 英文和中文脱口秀的区别,聊聊脱口秀在国外的起源

16:17 中文脱口秀内容像美国的50年代,市场像美国的80年代

18:13 脱口秀是为边缘群体提供的一种表达或反抗渠道

21:30 脱口秀在欧美社会文化里是舆论的一部分,它关乎个体的表达,好不好笑只是一个方面

23:53 关于什么是“好笑的”,也是审美的一部分

27:35 喜剧演员也是艺术家,ta的创作应该也是自由的,幽默是有豁免权的

31:05 欧美的脱口秀演员多是中年人

36:00 好笑只是及格线,脱口秀要提供新的思考和视角

37:50 Tony对池子印象深刻,他的表演浑然天成

52:14 美式脱口秀是基于英语这种语言的特质

1:03:08 说中文时又不自觉的自我克制,语言里有社会文化的code

1:06:38 脱口秀行业的边界要靠自己争取

1:11:57 没有冲突性的脱口秀根本没意思

1:13:14 在英文脱口秀里冒犯政治正确,是因为政治正确平日里得到了“保护”,但中文不同

- 本期音乐 -

Luther Allison - Big City

Roy Buchanan - Mrs. Pressure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Tue, 19 Oct 2021 11:03:38 GMT
不时夜谈 04 |我们生活在“后全球化时代”了吗?

- 主播的话 -

「后全球化」时代开始了吗?

我们三个试图从个体经验聊起,去审视「全球化」近些年来所遭遇的困境。大流行虽然造成了物理意义上的隔绝,但全球化热闹景象下的阴影,却早已有迹可循。

若含分享了刚到丹麦社会的感受,磬聊了在德国采访大选的见闻,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世界各地遇到的人,不管ta们有着怎样的族群和文化背景,多是该社会中受益于全球化的群体,因此也对此持有更积极的态度。但这里存在着明显的“筛选”机制。

疫情按下的暂停键,是否能够成为我们畅想一个更公平的全球化的机会?除了人力、资本和信息跨越国界线的流动之外,那些被受益于全球化的主流精英所长期忽视的群体,其声音和利益应当得到有效的回应。我们要一个更公平、更包容、更开放的全球化,而不是逆全球化。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若含(@_若含)

王磬(@王磬)

- 本期剧透 -

02:25 生活在“后全球化时代”的个体感受

06:00 全球化研究围绕如何跟中国打交道

09:39 在不能进行国际旅行时,通过阅读小说和跟具体的人交流抵达“现场”

14:50 你好,请问你的“疫情观”是什么

21:30 好像不管什么行业,大家都感觉过得烦闷,流动感缺失

28:00 若含分享在丹麦本土社会的一些观察

32:00 在丹麦找不到“新闻”

41:00 在全球化情境里接触到的各国的人,都是“筛选”过的,有幸存者偏差

51:00 逆全球化的趋势,可能是需要考虑到被全球化抛弃的人,追求一个公平的全球化

01:01:00 大流行是否会给我们反思和重塑全球化提供一个机会

- 本期音乐 -

片头:Art Tatum - Night And Day

片尾:Duran Duran - Save A Prayer (2009 Remastered Versio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Tue, 12 Oct 2021 09:52:08 GMT
当代女性写作:我们都曾假装看不到自己的性别身份

- 主播的话 -

2021年仍是被疫情笼罩的一年。病毒的危机之外,极端天气的威胁、阿富汗局势的剧变,又将我们的世界拉入新的危机。紧迫的现实亟待被整理和记录。在创作的领域,女性写作者的声音、态度和视角变得愈发不可或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锐而独特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回应现实的方式。

今年夏天的时候,我们与单读和JustPod联合主办了一场关于女性书写的对谈,嘉宾包括媒体人郭玉洁老师和的作家颜歌老师。她们均有作品被刚刚出版的《单读27》收录。

颜歌在中文世界已经出版过多部小说和小说集。她自 2016 年起开始用英语创作,在英文世界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用英语写作的《情陷亚历克斯 · 韦伦》,是2019 年爱尔兰图书奖年度短篇小说的入围作品,这次也以中英对读的形式在《单读 27》中呈现。

郭玉洁是长期进行非虚构创作的媒体人,也在近年来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探索。她被收录于《单读 27》中的新作《观音巷》,聚焦女性与代际,试图摸索并回归社会主义女性写作的脉络。

在这期节目中,位女性创作者向我们分享了她们眼中的女性写作,面临的机遇和遭遇的挑战。

- 本期嘉宾 - 

郭玉洁(微博:@郭玉洁)

颜歌(微博:@颜歌)

- 本期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04:30 从阿富汗女性的境况聊起:全球女性创作者共同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女性创作者如何去记录和认识她们所处的时代?

07:00 郭玉洁《观音巷》的创作背景,性别线索作为隐形布景的存在。

17:20 颜歌谈对于女性身份的写作自觉,对抗父权制书写传统的努力

23:01 批判只是一个开始,但要怎样去创造?颜歌小说《情陷亚历克斯·韦伦》提供的启示

36:03 如何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份并有意识

40:43 小说这种形式对两位女性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50:13 疫情之下,危机之中,给创作者带来了什么?

- 本期音乐 -

片头:

Billy Joel - Piano Man

Art Tatum - My Ideal

片尾:福禄寿FloruitShow - 玉珍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03 Oct 2021 21:55:39 GMT
“自由世界”最后的守卫者?默克尔的时代、遗产和争议

- 主播的话 -

在刚刚过去的9月26日,德国迎来了四年一度的联邦议会选举。这次大选受到高度关注,被视为德国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一次选举。执掌了德国16年的总理默克尔不再寻求连任,但谁来接班目前仍然扑朔迷离。

我们借着这个机会来聊了聊默克尔。被称为“自由世界的最后守卫者”的默克尔,在过去16年中以相对稳定的姿态执掌着德国,在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她是一个罕见的稳定器。从欧债危机到难民危机,再到气候危机、新冠危机,她带领德国走过了诸多坎坷,也见证了世界迈过重重关卡。

默克尔给德国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身负哪些载入史书的争议?又留下了哪些悬而未决的难题?

- 本期嘉宾 - 

徐和谦 财新传媒国际新闻部主任

- 本期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若含(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

05:05 为什么本次德国大选很重要?——默克尔即将卸任首相一职

07:40 我们从个人的角度对于默克尔感性的认识

11:30 从事国际新闻的过程中,默克尔在西方政坛是怎样的存在?

16:00 我们亲临德国大选的一些经历与感受

28:00 未来中德关系会如何演变?默克尔的政治遗产非常丰厚,其中也包括睿智的处理中德关系

30:00 默克尔的出身背景和她踏上政途的过程

36:00 默克尔凭什么可以四次连任?

40:00 默克尔妥协和平衡的执政艺术

41:50 从非欧盟国家的角度来看默克尔的执政方式

46:40 过去十几年,德国人总体对于现状是满意的以及他们投票的理念

48:00 默克尔执政下的德国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53:00 默克尔在疫情期间的动情时刻,这也反映了她在中文媒体上有趣的形象

01:00:00 默克尔对难民政策态度引起的争议

01:15:00 世界各国在近几年来对难民态度的转变

- 本期音乐 -

片头:Hank Mobley - Don't Get Too Hip

片尾:Hank Mobley -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27 Sep 2021 07:51:13 GMT
城市化的问题,可以在乡村振兴里找到答案吗?

- 主播的话 -

我们的城市出了很多问题,因此似乎乡村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返乡」、逆城市化、乡村复兴,成为城市化历史趋势下的另类景象。

这期节目是「JUSTREAD!夏日播客读书周」的其中一场直播,我跟欧宁、邹汉明两位嘉宾聊了聊乡村的消失和复兴。我一直有些困惑,都市生活仍是现代性神话的一部分,在人们仍争相去城市里安身立命的语境下聊「返乡」,乡村可以摆脱衰败、被景观化的命运吗?它是否只是中产人群休闲需求的外溢?乡村的宜居是可以实现的吗?

乡村会在不可避免的衰败同时,成为乡愁消费的载体吗?那些选择搬到城市郊区或村庄,组成新的聚落和社群的年轻人,有可能创造新的在地性吗?

最后,我们最近与 JustPod 发起了2021年中文播客听众调研,希望了解各位收听播客的习惯和兴趣。麻烦各位可以点击下划线文字直接进入问卷,或者在JustPod公号后台回复“调研”获取问卷链接,也欢迎转发给您身边其他收听播客的朋友,填写时间截止到9月30日哈。

- 嘉宾 - 

邹汉明,诗人,作家,《塔渔浜自然史》作者

欧宁,艺术家,策展人,作家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剧透 -

05:40 乡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吗?

11:53 欧宁回忆在碧山村庄的生活(有自然里的鸟叫虫鸣声!)

18:25 故乡是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城市仍然是现代生活的神话

24:20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缺乏了某种现实感

35:10 一种新的乡村共同体应该有立足一方水土的“地方性”和“时代性”,跟城市和其它乡村有所差异

39:30 近些年很多年轻人「返乡」,形成新的聚落和共同体,如何理解逆城市化?

50:15 很多社群有意识地在创造一种跟主流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会出现新的「在地性」

- 本期音乐 -

陈建年-乡愁

塞壬唱片-MSR,横山克 - 春弦

风潮唱片 - 银色山岗

Echoes of Nature - Birdsong

Dan Gibson - Cherry Wood Paddle

Zhou小喵的铲屎官 - 夏天的清晨,东北小山村里公鸡打鸣,好听的鸟叫

林生祥-远行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20 Sep 2021 13:10:57 GMT
人们缺少的不是思辨的意愿,而是思辨的工具和土壤

- 主播的话 -

在愈发综艺化和煽情化的奇葩说辩场上,辩手庞颖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身上鲜有煽情的细节和戏剧性的故事,只是用严密的逻辑和理性的思辨,拆解一个又一个的辩题。赛场内外,庞颖与BBKing詹青云多年的友谊也为人们津津乐道。阿詹说道,遇到进退两难、无所着手的反驳,阿庞“是我第一个会想到的人”。

事实上,在参加奇葩说之前,庞颖就已经是华语辩圈的风云人物,除了是一位知名的辩手,她同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辩论教练。最近,她在“看理想”上开设了一档节目——《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希望把她多年以来对辩论的思考传递给大众。

这期播客中,阿庞与我们分享了诸多宝贵的观察。从她如何与辩论结缘聊起,我们聊到了辩论的本质、目的和方法论。辩论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辩圈的人如何看待奇葩说、奇葩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又有怎样的意义?我们还聊到了中文互联网的环境,人们缺少的到底是思辨的意愿、还是思辨的工具与土壤?我们还聊到了性别,辩手会如何看待杨笠引发的争议?中文舆论场中这些关于性别议题的思辨,怎样才是正确的讨论姿势?最后我们还聊到了同温层,阿庞与阿詹的关系,线上与线下的联结,以及身在国外、同时保持同温层的一些探索。

- 嘉宾 - 

庞颖,奇葩说辩手,波士顿咨询公司管理咨询顾问(微博:@九爪小蟹)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3:38 我们跟阿庞之间“没有金钱关系”(lol)

4:01 阿庞在CH被cue的名场面:你有什么奇葩的约炮经历?

8:19 谈论思辨的节目,能够触达的是否只会是那些本身就已经有批判力和思辨力的人?

11:24 阿庞如何开始与辩论结缘?

14:52 奇葩说的节目上以理性和逻辑著称的阿庞,生活中会有情绪化的时候吗?如何把你的负面情绪用一种不攻击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情绪跟情绪化为什么不一样?

17:55 是不是任何人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成为辩手、还是说它更取决于天赋?辩手有哪些不同的种类?

19:39 为什么文科生会给人缺少逻辑的刻板印象?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吗?通过改善学科体制可以改变吗?阿庞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体验。

22:40 辩论除了校园里,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辩论的作用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是被窄化了?阿庞如何看待奇葩说?辩圈的人如何看待奇葩说?有人觉得奇葩说是发扬辩论、有人觉得它是玷污辩论。奇葩说是要做一桌不同口味的宴席,让没有人看到的菜肴被更多人看到了。参加奇葩说让阿庞更深地理解了人性,人理解事物的规律,人被操纵的规律。

28:27 怎么做到不被他人影响?只有体验之后,自己走过一遭之后,才能真正地坦然

30:49 奇葩说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意义?填补了公共生活的留白,拓宽了议题的边界,也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推广了复杂观念的图景。

35:40 如何看待微博的舆论场?如果没有受过“对事不对人”的训练,就会简单粗暴,二元对立,非黑即白。播客有收听门槛和筛选机制,但微博上两句话可能就抄家伙了。

38:36 舆论场上的怪相:如何理解辩与杠的区分?辩手与杠精的差别在哪里?杠精只拆台,但不试图去论证什么。非建设性地干事,而且没有建设的能力。

41:39 辩论赛上不能服输,但广义上的辩论是可以被说服的。与阿詹关于日常话题的辩论。

43:33 阿庞与阿詹谁更左?为什么在性别议题上,阿庞是阿詹的“导师”?

45:00 阿庞在性别议题上的发言,寻找这个议题上的公约数。男性和女性的差别,是教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是自我实现的预期。

49:51 在咨询顾问这样的男性主导的行业,女性需要先变成男性,才能开始为女性发声吗?

59:08 会被父母催婚催娃吗?跟家人辩论有用吗?辩论不是技巧,是真心实意。表达是比敷衍更尊重的方式

1:02:17 在国外生活多年,会感觉跟国内的价值观有断层吗?

1:05:38 是否存在全职辩手这样的一个职业?职业路径可能会是怎样的?

1:07:10 曾经作为土木工程师的阿庞到荷兰一游的经历

1:08:56 阿庞自己承认的天赋:做辩论教练。

1:12:53 如何看待同温层?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地方,适合生存,舒适、安全;但“在务实的一面之外,我有很务虚的一面”。

1:16:33 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如果抛除情绪、用思辨去拆解,该如何拆起?该如何绕出情绪的谜团?

1:17:45 思辨这件事,人们究竟是缺少意愿、还是缺少能力?“互联网上你不太能感受到真实人的温度,线下生活里很多人身边也没有高质量模板”

1:19:14 关于杨笠事件的反思:什么叫做极端?是立场极端、还是表达方式的极端?

1:22:30 大家现在不相信你只是在表达一个观点,而是一定要上升都站谁或者不站谁

1:25:16 微博上现在不允许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但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太正常了,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精准度极高的真理。

- 本期音乐 -

片头:Hank Mobley - Remember

片尾:Hank Mobley - Deep In A Dream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13 Sep 2021 10:04:38 GMT
「年轻」关乎的不是年龄,而是在时间流逝中勉力保护的天真

- 主播的话 -

又是一年开学季,若含远赴欧洲重回校园,我们借此机会聊了聊「年轻」。

当我们年纪尚浅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那种不确定的状态,而成年之后,却又无限地怀念18岁。我们从各自当下的状态聊起,我们跟自己的年龄和解了吗?活在自己当年想象的生命状态里吗?欣慰的是,我们似乎都并没有太多的年龄焦虑,若说遗憾,只希望当年撒的野再多一些、想做的事都去尝试一下。

「年轻」被捧上神坛;「年轻」亦被飞速抛弃。过度的社会化意味着早衰,我们在整体地告别天真。可以在年龄增长中设法留住身上的天真和好奇吗?我们想到一个刚刚离开的年轻人,胡续冬,他47岁,活得生猛而热烈。

人能够摆脱年龄带来的限制,其实多是有意识的选择,是主动的对外防御。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成熟,也是善良。

感谢珀莱雅PROYA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03:40 若含在欧洲重回校园的感受

13:35 好像欧洲的年轻人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跟教育体系有关

17:20 感觉前方迷雾般不确定,这其实正是年轻的状态,回望年轻只会后悔没有做更多的事情

20:30 我们各自跟自己的年龄和解了

35:20 胡续冬的离开让人慨叹,生命在于真正找到度过这一生的方式

40:50 过了30岁之后,更多的反馈和压力来自内心,反而活得更自由了

48:09 人跳脱年龄带来的限制,其实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是主动的抵抗

- 本期音乐 -

片头:Dave Brubeck - In Your Own Sweet Way

片尾:Tangerine Dream - Space Oddity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06 Sep 2021 03:53:09 GMT
我从哪里来:一场关于移民、文学、欧洲和身份认同的对话

- 主播的话 -

今天的这期节目是一期活动录音,是我们在今年八月份由JustPod发起的夏日播客读书周期间、与复旦大学的李双志老师开展的一场对谈。

对谈围绕着一部名为《我从哪里来》的小说展开,它在近两年斩获了欧洲文坛的多项大奖。小说的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是位从前南斯拉夫逃亡到德国的移民。

从这部小说出发,我们也聊到了很多更广阔的话题,比如移民文学与德国文坛的书写传统、欧洲社会面临的融合挑战,以及在一个日益分裂的世界里,文学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 本期嘉宾 -

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青年研究员,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学博士,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04:18 《我从哪里来》与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的简介,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13:07 欧洲的移民问题现状与移民文学在德国文坛的兴起

26:32 德国这样的非传统移民社会,在处理移民问题时的心态与美国可能有什么不同

37:18 文学可以在促进移民融合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46:37 用不同语言创作,语言对于融入社会的作用

53:58 德语文学的书写传统,与其他语言

01:01:54 移民文学在当代的兴起,是因为社会价值大于文学价值吗

01:07:07 中文作家在海外写作的可能性

01:10:41 观众 Q&A

- 本期音乐 -

片头:山本刚 -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片尾:Detlev Lais - Es wird ja alles wieder gut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Agai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30 Aug 2021 10:48:42 GMT
谁塑造了中国女性的脸:审美变迁、化妆自由与消费文化

- 主播的话 -

化妆,正在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里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从二三十代老上海的妩媚女妆,到文革时期的素面朝天,再到90年代中国重新融入世界后与国际时尚的重新接轨。从欧美风大浓妆,到日本时尚杂志带动的日系妆,再到韩剧流行带动起的韩星同款妆。妆容变化的背后,是时代风潮和流行文化的变迁。

近期,天猫彩妆周发布了Z世代前沿趋势“幻妆风格”,提到了“次世代幻妆”的六大趋势,分别是:东方赛博、甜丧学院、蒸汽梦幻、金属机能、千禧复古、斜杠中性。这些趋势各有特色,也各有其形成的背景,它们共同展示了一种时下的浪潮:时代的审美,正在从美得千人一面过渡到参差多态。报告指出,95后acgn人群认为,化妆是自我表达的一部分。

我们借着这个机会聊了聊“化妆自由”的话题。化妆,是女性自我解放、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还是男性凝视的一种途径?化了妆的女性是更自由了还是更不自由了?女性可不可以化很奇怪的妆?女性可不可以不化妆?如何理性看待与化妆及化妆品有关的消费文化?

本期节目由天猫赞助播出。

- 本期嘉宾 -

李子,科普博主,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04:23 我们各自对于化妆的个人经历:主播、嘉宾分别是什么时候接触化妆的?

16:07 对于化妆的复杂感受:现代社会里对于女性化妆的期待,化妆作为变美的工具与化妆给人带来的负担,如何平衡?

25:11 不同国家和社会对于审美会有不同的期待,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的女性妆容变迁,背后是时代风潮和流行文化的变迁。

30:08 天猫作为流行文化趋势的观察平台,发布了Z世代的美妆六大趋势:东方赛博、甜丧学院、蒸汽梦幻、金属机能、千禧复古、斜杠中性。我们分别如何看待?

48:23 95后的ACGN人群,有什么样的特质?圈层文化有什么特点?

58:18 化妆自由及其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化妆是女性自我解放、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还是男性凝视的一种途径?如何理性看待与化妆及化妆品有关的消费文化?

- 本期音乐 -

Francis Lai - Un Homme Et Une Femme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23 Aug 2021 11:54:04 GMT
为什么北京让人爱不起来?城市与生活的关系

- 主播的话 -

这期节目是城市系列的新一期。

我们与城市规划师,《城市象限》创始人茅明睿老师从生活了很久的北京聊起,聊到过去几十年来城市发展的变迁,也从微观的生活细节切入,聊了聊为什么在城市中很难找到菜市场?为什么北京是一个不适合步行的城市,并吐槽了中关村软件园的街道设计:)

我们也将城市这个话题延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与空间,聊到全球宜居城市的评选标准,中国的宜居城市以及在全人类面对的气候问题面前,城市设计该如何进行改进?

城市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对所处城市的观察与不满,也是对这个城市所寄予的一种期待。因为对每一个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城市工作的人来说,城市也意味着选择另一个“家”的样子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生活可能。

- 本期嘉宾 -

茅明睿,城市象限创始人、城市规划师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

6:30 为什么我们爱上了坐公交车?北京的公交车系统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方便许多,导航对公交出行成本的估算偏高

9:40 茅老师过去二十年生活在北京的感受,以及这几年来城市发生的变迁——市民内容的变化/ 环境质量的变化/ 小的生活空间的变化

12:00 2017 年前的北京老城也有过许多有趣的探索,在之后经历了衰退,市民性内容也逐渐衰弱

16:58 北京是一个“大气”的城市,但北京却不适合散步,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9:00 北京过去在街道治理上花费了许多资金,但并没有更适合市民步行这背后是决策者和普通市民价值取向的问题

24:20 把个体经营者的业态作为一种低端业态是一种非常落后的价值观

26:27 北京是一个咖啡店少,美容美发按摩店很多的地方吗?双井作为一个北京有魅力的社区,我们可以看到哪些业态的特点?

33:32 北京的 CBD 咖啡店并不少,但为什么北京的临街业态很少?城市街道没有为商业进行特别好的设计

34:38 为什么大家喜欢抱怨回龙观,因为回龙观背了中关村软件园的锅,中关村软件园的设计为什么那么差?

41:00 何为城市正义?在“数据与城市中”这个演讲过去几年后,这个词的内核与外延是否发生了变化?

50:06 菜市场的消失是一种“附近性“的消失吗?为什么说一个城市的菜市场可以反映那个城市人的特质和风貌。

1:01:40 我们如何客观看待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维度评选

1:06:00 当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之时,我们的城市设计和规划应当如何进行调整,并纳入哪些新的考量维度?

1:13:00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和工具资源,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分析和预测?

- 资源延展 -

2021 《Monocle》全球宜居城市排名

一席演讲《数据与城市》by 茅明睿

《透过数据理解生活》腾讯新闻

- 本期音乐 -

片头:Misty - 山本刚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商务合作 -

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 互动方式 -

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22 Aug 2021 12:58:59 GMT
创作者005 |王久良:你拍就是了,先拍下再说

- 主播的话 -

一周前,不合时宜受到 vivo 邀请,来到第十五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参与第二届 vivo VISION+ 超短片大赛首映暨颁奖礼。在西宁的最后一天,我们还顺便在青海湖边搞了个团建。

西宁的夜令人难忘,那里是影像创作者的乌托邦,有连场的放映、严肃的对话和北京朝阳区熟悉的气氛。在第二届 vivo VISION+ 超短片大赛首映暨颁奖礼上,我们也观看了所有入围作品。趁着这次机会,我们约访到本次 VISION+ 超短片大赛入围作品《水鬼》的创作者,同时也是我们非常欣赏的纪录片导演王久良。

谈话在王久良导演的酒店房间进行。新作《水鬼》依然延续了他对环境议题的关注,这也是他首次尝试用手机设备在水下进行摄影,手机作为新的创作工具有其独特优势,在节目中他也和我们分享了创作超短片的过程。

在五分钟内表达环境议题对一位成熟的创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这启发了他在参加完电影节回到草原后,继续用手机来监控和拍摄草原上动物的一举一动。

王导认可环境问题是他创作的「母题」,或者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源于他童年时在农村的美好记忆。而这些都在被都市生活所破坏和瓦解。在他看来,纪录片的社会价值要优先于艺术价值,纪录片真实的力量在于呈现问题、介入现实。

令我们颇感惊讶的是,王久良导演说他有很强的时间焦虑。他还有很多想表达的话,想拍摄的选题。与此同时,他认为年轻创作者不必着急,进步缓慢和缺乏资源都是必经阶段,正如这次 vivo VISION+ 超短片大赛中常被提及的那句话一样——“人人都是创作者”,你拍就是了,拍下再说。

我们被他的坦诚、纯粹和勤奋打动。这或许跟行业与领域无关,只关乎一个人对所爱之事的投入和热枕。

本期节目由 vivo 特别赞助播出。

- 本期嘉宾 -

王久良,著名纪录片导演

孙久胜, 超短片《水鬼》摄影师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7:55 王久良导演回答“为何拍纪录片“

14:10 摄影师被 cue 回答《水鬼》如何拍摄水下

20:55 王久良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来自在农村童年的美好记忆和感受

25:55 用手机拍摄超短片的经历

31:30 纪录片创作中真实的力量和对现实的介入

39:10 别纠结设备和技巧,你拍就是了,你先表达出来

45:10 想拍的主题太多,王久良说自己有年龄焦虑

48:40 年轻创作者真的不能急,慢就对了

58:40 纪录片的公共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有矛盾吗

65:20 跟拍摄对象的信任如何建立?可能只有耐心和等待 

73:40 直播和短视频等泛娱乐化趋势会冲击严肃的影像吗?娱乐也有正当性,但也需要警惕

- 资源延展 -

电影《我和我的章鱼老师》

IDFA: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超短片《水鬼》by 王久良 现可在 B 站收看

- 本期音乐 -

Echoes - Pink Floyd

Marooned - Pink Floyd

走在云雾的山路上 - 陈建年

The Sloth - Jasha Klebe/Jacob Shea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嘎嘎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07 Aug 2021 09:54:39 GMT
对话世界冠军大杨扬:奥运能否再粘连起一个破碎的世界?

- 主播的话 -

7月23日到8月8日,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行。相信许多听众朋友也都在关注着这场盛会。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特别的来宾,她是知名的中国运动员大杨扬。2002年,大杨扬夺得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的金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冬奥会冠军。退役之后,她又先后担任了国际奥委会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等职位,目前她还是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进行这场连线的时候,大杨扬刚刚结束她的东京奥运会之旅,正在酒店隔离。这一次的奥运会中,大杨扬的身份并非参赛运动员,而更多是作为一个服务者和一个记录者。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她与我们分享了东京奥运会的所见所闻,疫情之下举办奥运会的艰难和高光,对北京冬奥会可能提供的启示。我们还聊到了她的运动员生涯,艰苦的训练,转型的不易,还有女性身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是,当我们共同面临疫情这样的巨大危机时,当世界正在加速进入极化和对立的时刻,奥运精神还能再次把人类凝聚到一起吗?

- 本期嘉宾 -

大杨扬,冬奥会冠军,国际奥委会前委员,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4:46 “低开高走”的东京奥运会,越来越高潮迭起

5:27 疫情之下参加/观察奥运会,是否有一些特殊的体验?

7:39 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感受:空场状态下的“满”,疫情之中更加珍惜赛事的机会

9:16 大杨扬比较关注的一些赛事和运动员

11:05 中国运动员现在的风貌越来越好,面对媒体的表达越来越自信的

12:25 印象深刻的两个瞬间:女排、苏炳添,没有奖牌,运动员超越金牌和奖牌,回到运动精神本身。

14:40 苏炳添的团队很专业,体育是一项科学,奥运会是培养体育爱好者的良好机会。

15:11 对女排失利的看法:竞技体育里面胜败乃兵家常事。郎指导说,“女排的梦想基本上都实现了”,我相信是真的。

17:22 如何看待女性运动员面临的挑战?新一代女性运动员的表达更自信,呈现更立体,社会在进步,人们越来越包容。

19:24 “今年还有几位妈妈运动员,而我们那个时候连谈恋爱都不允许”

21:58 什么样的条件让妈妈运动员成为可能?不是为了金牌,但想再试一试。“我当年退役又复出,强烈地想要回到赛场的感觉:会诘问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再坚持一下?”“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26:12 对难民运动员群体的观察:难民运动员参赛,不是为一国而战,而是为体育精神而战。

29:06 本届奥运会在质疑声中开幕,被赋予了赛事之外更多的意义。

30:21 让大杨扬印象深刻的现场细节

33:38 再过六个月就是北京冬奥会,筹备情况如何?19年前滑过终点的那一刻,19年后在家门口以服务者身份迎接各国运动员,冬奥会对大杨扬有什么个人意义?

39:00 冬奥会的筹备应该如何让北京这个城市的市民更好地参与?

44:39 作为观察者去奥运会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47:03 从运动员到决策者,在各种角色的转变中,对体育的理解有没有发生变化?

51:34 运动员在压力很大的时候如何调整心态?

54:20 职业发展到现在仍然面临的挑战、接下来仍然想做的事情

- 本期音乐 -

片头:Take Five - Dave Brubeck

ロトのテーマ - 椙山浩一

片尾:パプリカ (2020东京奥运会应援曲)- Foorin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若含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06 Aug 2021 08:38:34 GMT
洪灾教会了我们什么:一份关于河南的声音档案

- 主播的话 -

这是一期特别的节目,也是我们节目开播以来第一次在最短的时间内,尝试用声音纪录片的方式来呈现和理解这次灾难。

节目分为五个章节——我们分别联系了奔赴前线采访的记者韩茹雪,在后方进行城市管网研究的媒体人孙凌宇,伦敦大学学院的气候科学教授克里斯·雷普利、城市规划专家,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城市象限的创始人茅明睿,试图还原灾难发生时的状况,同时也希望尽可能提供一些角度,来回答这场灾难为何发生?在未来我们又该如何杜绝极端天气造成的悲剧再度上演。

- 本期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 (微博 @王磬)

- 本期嘉宾 -

韩茹雪,《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孙凌宇,《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克里斯·雷普利(Chris Rapley),伦敦大学学院气候科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

茅明睿,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城市象限创始人

- 本期剧透 -

Chapter 1 一线记者口述

1:39 记者小韩口述河南郑州及卫辉等地的现场情况

Chapter 2 救灾信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流通?

34:17 城市信息系统专家对于社交网络救援信息有效转发的观点与建议

48:00 关于众包救援信息服务设想

Chapter 3 如何更合理的进行城市设计,为下一次受灾做更充足的准备

51:00 郑州市的“海绵城市”计划以及落实现状

Chapter 4 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的关联

1:00:00 科学界如何看待极端天气频发的现状

1:03:00 王磬在从事国际报道中,对全球媒体报道气候变化议题的观察-——在过去,不管是公众还是媒体给到的重视都不足够

Chapter 5 悼念每一位逝者

1:07:00 结尾

- 相关资料 -

冰点周刊《0501号地铁没有终点

南方人物周刊 《24 小时“救命文档”,众包或是当下灾情信息处理的最优解

- 本期音乐 -

Ólafur Arnalds - Saudade (When We Are Born) 

Ólafur Arnalds - brot

菅野よう子 - petal

坂本龍一 - ZURE

Ólafur Arnalds - ypsilon

Ólafur Arnalds - Epilogue

菅野よう子 - wilma

菅野よう子 - sayonaraba

Ólafur Arnalds - zero

Ólafur Arnalds - 20:17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若含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30 Jul 2021 02:26:05 GMT
一家社会创新组织的十年:在生活日常里做一个创变者

- 主播的话 -

2011年的6月1日,大厂里的体验设计师阿菜上线了一个博客,BottleDream,开始了他参与推动社会创新的十年。十年来,BottleDream(瓶行宇宙)激发了很多年轻社群参与创造、联结和改变,也见证了互联网和品牌助推下,可持续生活成为了热门的都市生活方式,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线性逻辑之外,应该有「可持续」和「商业向善」的视野。

毕竟,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个世界的问题,也都是人的问题。

对于阿菜个人而言,参与社会创新的“布道”,更多像是一场寻找生命意义感的修行。我找他来做客聊了聊,看来在人类实现那些“遥不可及”的发展目标之前,这件事他还会一直做下去。

- 本期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嘉宾 -

蔡延青(阿菜), BottleDream (瓶行宇宙)联合创始人,致力于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社会创新和践行可持续生活 (即刻ID:阿菜在瓶行宇宙)

- 本期剧透 -

5:35 一个大厂设计师,在2011年把 Bottle Dream 的博客上线

10:40 「MaD创不同」影响了很多参与社会创新的年轻人

15:00 社会创新是否容易落入沮丧和口号化?

18:00 在生活日常中做一个创变者

23:50 临期食品超市和“临期食品”版饿了么(too good to go)

30:00 做出改变的初衷是对「意义感」的需要

48:20 把社会创新的理念落在个体生命实践上,从人的意愿开始改变

1:03:00 画风一转,分享冥想小技巧

- 拓展内容 -

Too good to go

BottleDream 是一家致力于激发年轻人的创变力、推动商业向善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共益企业(B Corp)。我们通过联结年轻人、商业与社会挑战,共创社会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世界的美好改变。公众号:BottleDream

- 本期音乐 -

Dhafer Youssef - Sweet Blasphemy

Alisa Woody - Beauty of Divine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Unico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25 Jul 2021 23:55:59 GMT
私人的也是公共的:政治冷感、网络暴力与男性气质

- 主播的话 -

今年初,时评人陈迪在看理想上开设了一门名为《观念辞典——你身边的政治学》的课程。接下来的半年里,他降低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了这门课程上。

从《陈迪说》到微博上活跃的公共表达,陈迪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是中文世界公共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在。开课以后常有微博网友来问,你为什么不活跃了?对他来说,是希望从公共舆论场中暂时“后退一步”,“找一个稍微安静的地方、做一些更加努力的交流”,从广场转到教室,从分秒必争的时事评论转到抽丝剥茧的学术梳理。修习政治学出身的他试图在这门课程里厘清“一批我们一定会遭遇到的、也在相当程度上支配了我们如今公共观念生活的政治学概念”,因为“我们都比我们所愿意承认的更加政治,政治也比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更加无处不在”。

在这期节目里,陈迪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政治学、公共生活、简中舆论场、女权主义的诸多看法。我们都切身感受到舆论水温正在变烫,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公共空间里,做一个仍然在场的玩家是种怎样的体验?网络暴力为何盛行、政见不同的人该如何与对方共处?舆论场上的私人性与公共性,边界和交集分别划在哪里?作为对性别议题经常发声的男性表达者,又如何看待男性气质与成为女权主义者的男性?

- 本期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嘉宾 -

陈迪(微博@陈迪Winston)

- 本期剧透 -

2:57 最开始接触到陈迪的作品:异质感。穿西服打领带,对非常严肃的热点事件进行点评,互联网时代里的机构媒体底色。

4:34 日常生活里的陈迪跟视频里看到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一种视觉呈现?

7:48 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公共空间里,作为一个仍然在场的玩家是种什么体验?

10:54 微博开设半年可见“有点不好意思”,但“水温变得太烫了”。

12:21 光是说你认为某件事值得关心就可能成为招引火力的理由,“注意力本身就是有原罪的”。

13:55 从广场到教室:从开放平台到封闭平台的转换感受

16:13 表达时是否有一个想象的受众?

17:07 微博的角色近年发生的变化:曾经是“围观改变中国”,现在是“每天发现新战场”。

18:43 以职业身份进入微博,这个微博号的路径也正好是时代的社会空间对于言语的要求的变化轨迹。  

24:52 关于政治和政见:什么是政见?政见不同的人可不可以谈恋爱?政治冷感是OK的吗?

27:10 high politics和low politics的区分。中文语境下缺乏对于政治道德的讨论及对于宽容的理解。

30:48 网暴的时候为什么这么热情?大家对政治其实有旺盛的热情,只是无法辨识这是政治。

32:13 政治到底是一个好的还是不好的东西?政治是关于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应该如何去安排的想象 vs “你怎么这么喜欢搞政治”

35:40 如何看待政治学科在学术体系里的价值?

40:05 如何看待cancel culture?为何已经很难想象没有取消文化的时代?

45:40 现实里见到的人可以同时保持两种属性的互动:私人的和公共的。但在网上的互动只有公共性的一面,就会“每天发现新战场”。

49:37 权力感是很吸引人的东西,当他们挥舞着大棒让别人消失的时候是有英雄感,就会觉得距离真正的权力如此接近。

50:35 公共性和私人性的延展:政见不同的人是否可以约会/谈恋爱/交朋友?

52:33 真正的亲密关系无法包容对于“何为正义”的根本分歧

56:44 公共议题上的表态和私人生活的实践,不会是毫厘不差的。应该允许灰色地带的存在

57:51 对性别议题积极发生的男性们为何不愿自称女权主义者了?

58:55 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作为一种实践的指导,二者如何平衡?

1:00:52 德沃金的论述:异性性行为之于男人和女人的意义是不同的。男人通过性变得更加扩大了。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获得的快乐和实现感,不要让对于男性气质的需求去支配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1:08:36 如何看待批评: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就是投机吗?

1:14:38 如何看待阶级和性别议题的交叉性?

1:22:14 是否曾因为自己的阶级身份被攻击?

1:28:47 为什么要警惕过度把女性视为被压迫的客体、而不是一个主体的角色?

- 本期音乐 -

片头:The Seatbelts - Ny Rush 

片尾:Horace Silver - Song For My Father

- 制作团队 -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众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Tue, 20 Jul 2021 03:48:32 GMT
足球往事、前工业世界乡愁和遥远的童年

- 主播的话 -

欧洲杯和美洲杯结束了,你看球了吗?

借着这个足球的夏天,我们聊了聊各自的足球记忆,以及足球究竟意味着什么。令我们好奇与其说是足球本身,不如说是一种“反文化的足球文化”。

足球是一种乌托邦理想,它在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具有某种恒常性,它被寄予了无尽的情感和文化想象;足球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是族群情感和政治表达的平台,和平与争斗并存;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足球是遥远童年的召唤,让我们在一个算法和工业世界里,对个性、激情和纯真保有乡愁。

- 本期主播 -

孟常(@孟常)

- 本期嘉宾 -

李子,科普博主,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

王勤伯,体育记者,常驻欧洲,报道国际足球20年,通晓多国语言,出版过散文集《黑白梦华录》(1,2),译作《月光下的旅人》(微博:@Alain王勤伯)

- 本期剧透 -

4:30 静悄悄的欧洲杯:好像大家都不怎么看球了?

10:45 欧洲球迷被疫情压抑的热情被释放了

20:10 奥运会下个月真的…要开幕了吗?

23:03 聊聊各自的“主队”:曼联、博卡、巴西、阿根廷

26:50 很多球迷自带悲情色彩:情感投射和文化误解

35:20 在像我们这样的非足球强国,球迷都如何开启自己的足球记忆?

40:30 其实中超的收视率远远高于五大联赛,中超的球迷是真正的铁杆球迷

43:20 在地熟人社会里的足球文化,李子小时候看家乡重庆队的记忆

49:09 真正的球迷跟球队之间还是要“同呼吸共命运”

53:00 支持某支球队是很私人的情感寄托和联结

58:00 足球也难免是族群情感和政治表达的平台,和平与争斗并存

1:15:00 成年就意味着压抑,而足球能让人迅速跟童年和青春建立联结

1:25:30 在一个飞速变化的现代世界里,足球具有某种恒常性

1:31:10 以前的足球更纯粹吗?如何理解金元时代的足球

1:35:00 从表达、性格到踢球方式,工业世界全面淹没了个性,马拉多纳不再有了

1:40:00 足球首先反文化,其次才是文化,它还保持着文化的原始性

1:43:35 对于女性球迷的刻板印象是国内特有的?

- 本期音乐 -

片头:Nujabes,Fat Jon - Transcendence

片尾:Alton Ellis - I Am Still in Love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11 Jul 2021 22:34:20 GMT
文化浪潮退去后,还要有人留在沙滩上

- 主播的话 -

在过去的15年间,单向街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文化坐标:书店、杂志、沙龙、文学奖,文化的浪潮来了又去,这么一群人始终站在沙滩上,试图与时代发生对话。我们找来老朋友、《单读》主编吴琦聊了聊,他见证并参与了单向街这些年的起伏与探索,也跟他的伙伴们试图找到答案:一家有着人文态度和追求的商业组织,如何在青春期结束后,获得安宁与平衡。

我们从吴琦在单向街工作的个体经验聊起,并很快发现,一家文化机构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正是每一代文化从业者试图寻找自我坐标的历程,有人弄潮、失落,亦有人离去或坚守。但正如吴琦在节目中所说,不管趋势和浪潮如何来去,总要有一群人留在沙滩上,抱团取暖,寻求共识。如此,一间间城市街角的书店才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开放的对话才能继续。

这是一次并不简短、密度较高的对话,谢谢你的耐心。

- 本期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嘉宾 -

吴琦,《单读》主编,“螺丝在拧紧”主播(微博:@57)

- 本期剧透 -

2:00 一个崩溃的早上后:”你为什么还住在北京?“

8:40 吴琦回忆从传媒业转到书店业:有一个叫许知远的人加我

11:00 《单读》的编辑理念,以及如何跟时代发生互动

16:00 单向街的文化记忆和一家书店青春期的结束

32:30 做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什么体验

40:00 反转了:在单向街上班要求早上打卡

48:30 疫情之后,文化创作和人文精神对时代来说变得更“有用”了吗?

55:15 ”难过的不是趋势要淹没你,而是你发现身边没有人“

1:01:20 吴琦:行走的鸡汤发射机

1:03:00 时代的水温在变化,批评消失了,对话兴起了

1:12:30 面对泛文化的同温层,偏狭不应成为共同的价值

1:17:13 相比上一代人,我们这代泛文化的同温层在变少吗?有很多人离开了

1:27:30 吴琦:做过文化行业的人即使离开和转行,也会带去些不同

1:37:30 一家认真的独立书店对于一个城市的气质意味着什么

1:46:45 磬:一间家乡书店的启蒙和开书店的梦想

1:53:30 吴琦:我们还是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做

- 本期音乐 -

片头:Chick Corea - Windows

片尾:Chick Corea - Bouncing with Bud

- logo设计 -

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 -

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04 Jul 2021 22:44:47 GMT
Yes 和 No,关于性同意的迷思和讨论

- 主播的话 -

性同意(sexual consent)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有明确定义——它是指在发生性行为前,获得和给予对方明确的同意,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有针对法定性同意年龄的规定。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法律层面的性同意年龄开始聊起,讨论了在不同社会中关于性同意的规定。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性同意”这个概念的讨论落到实处,去指导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相处与交往。所以,我们在也花了很大篇幅聊到许多灰色地带中交往的原则,以及现实生活里的例子;同时反思了在我们文化中,如果男性要参与到性别文化的转变,为什么只是做一个“好人”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关于 Yes Means Yes 的讨论相较于现实有点理想化,但我们希望这样的期待和理想终有一天会成为某种普世的交往原则。因为归根结底,这不仅只是关于一个概念或运动,更关于人与人相处的尊重和真诚之道。

感谢“艾蔼计划”对本期节目的内容支持。

- 嘉宾 -

Alexwood(微博@哎伍德,@BIE的女孩 主理人|《别任性》主播)

- 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 本期剧透 -

1:23 开场,为什么我们要聊“性同意”这个话题

3:50 性同意这个概念有着明确的定义,它是指在发生性行为前,获得给予对方明确的同意,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有法定的性同意年龄

6:20 在有权力关系基础上,违反一方意愿进行的性行为也是犯法的。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界定。现实生活里,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和认定面临许多困境。

8:20 世界上只有 20% 的国家将性同意年龄划定在 14 岁

12:00 法律上对男童和女童的保护也有不同规定

16:00 这几年,性同意的看待视角也在逐渐发生转换——从男性视角到女性视角

17:00 从 No Means No 到 Yes Means Yes,人们对于性同意的标准和判断发生了变化

21:30 为什么 Yes Means Yes 是更为理想化的交往原则,为什么

25:30 一个真实的相处加分故事

27:00 Yes Means Yes 是真的矫枉过正吗?

30:18 法律和观念不是同一个东西,法律是底线,而观念是我们期待的现状。Yes Means Yes 是一种可供我们进行自我约束的准则

32:30 为什么性同意这个概念听起来简单,但一些男性在具体情境中觉得难以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36:00 Yes 和 No 的边界在哪里——以“喝茶”作为比喻

41:00 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和文化如何型塑了我们在两性交往中的态度

43:00 男性要真正参与到性别文化的转变中,为什么只做一个好人是不够的

47:00 防治性骚扰,从个人到机构我们能做什么

51:00 女性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被动思维,在表达 No 时更加肯定和直接。当然在一些具体情境中,表达 No 会很困难

55:00 说起来很多情境似乎很复杂,很模糊。但真诚的情意和尊重是能够传递到对方心里的

1:00:00 一些在偏见作祟下的情境,以及文化差异会造成的行为偏差

1:07:00 结尾

- 本期音乐 -

片头/片尾:Nothing's Gonna Hurt You Baby (From "Promising Young Woman" Soundtrack)

- 相关资料 -

《刑法中的同意制度——从性侵犯罪谈起》——罗翔

Keenan, Sandy. Affirmative Consent: Are Students Really Asking

Dimeo-Ediger, Winona. A plain and simple guide to understanding consent. www.dailydot.com. Daily Dot

Brogaard, Berit. Rape by Deception: Sexual misconduct by lying or withholding. www.psychologytoday.com. Psychology Today

电影《前程似锦的女孩》

- logo设计 -

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 -

若含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25 Jun 2021 05:48:48 GMT
世界难民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为何都与我有关?

- 主播的话 -

新冠危机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难民危机都被认为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的人道主义危机。每年的6月20日是联合国难民署确定的“世界难民日”,以此致敬因迫害和冲突而逃离家园的数千万难民的勇气。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为什么要关心难民?当我们在谈论难民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当今世界安置难民有哪些途径、挑战是什么?中文语境里的难民讨论,又有什么样的张力和特点?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为难民做些什么?......这期节目里将一一触及。

感谢“艾蔼计划”对本期节目的内容支持。

- 嘉宾 -

刘毅强,国际法促进中心主任,难民援助公益项目“共同未来”发起人,“前线电台”主播

- 主播 -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剧透 -

3:43 从个人经验出发,我们各自是因为什么契机关注到难民议题

18:56 中国人接触难民议题,往往要通过发达国家作为中介

20:05 关于难民的几种不同提法:当我们谈论难民的时候,我们在聊什么?Refugee, migrant/forced migrant, asylum seeker, internal displaced person. 

26:09 当今关于难民的国际体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二战结束后,难民署的扩大;战后的去殖民化过程;越南、巴尔干、阿富汗、乌干达、卢旺达、叙利亚...

32:33 当今世界安置难民的几种常见途径。误区:难民都是前往发达国家?其实大部分难民都是逃去发展中国家。

50:36 为什么需要修正对于难民的定义?

41:27 解决难民问题,当下的挑战是什么:“货物、信息、资金的流动非常容易,人的流动不易”。新的难民:气候难民、疫情难民

56:38 中文语境里的难民讨论

1:03:42 支持接收难民就应该“把难民接到我家里”吗?

1:11:45 中国人为什么应该关心难民议题

1:17:01 大凉山还有吃不上饭的孩子,为什么要关心叙利亚的难民?

1:20:11 “接触到的那些具体的难民个体,让我自己变成了更广阔的人”:几个关于难民的故事。

1:35:59 “重新拼凑他们支离破碎的生活”

1:37:24 我们普通人可以为难民做些什么

- 相关链接 -

“共同未来”

官方网站:http://www.commonfuturefund.org.cn/

微信公众号:commonfuture

微博:@共同未来项目

B站:共同未来项目

- 本期音乐 -

片头:坂本龍一 - Escape

片中:梅林太郎 - Heartbeats

片尾:Pink Floyd - Goodbye Blue Sky

- logo设计 -

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 -

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 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20 Jun 2021 09:35:33 GMT
阿那亚奇幻之旅:区隔、亚文化与中产归宿

- 主播的话 -

两周以前,我们几个去了趟朋友圈里经常刷屏的神奇之地阿那亚。由于打开方式比较魔幻,所以我们得到了一趟难忘的阿那亚之旅。

在这趟三天两晚的旅程中,我们宛若掉入了楚门的世界,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常常思考“我在哪、我是谁、我在干嘛”这类哲学问题。当然,也收获了很多笑声,感受了中产审美趣味,见识了亚文化时尚,蹦了一个high 迪,去了沙雕公园,还见到了“爱马仕”月亮……如果要进行一个简单的节目前情提要,我会说——在阿那亚的海边,我们被骗了钱,而熊小默捡到了四个手机。

这个难以被描述的地方,究竟是中产的乌托邦,还是一场海事蜃楼……最终,我们都会找到各自的答案。

- 嘉宾 -

熊小默 (微博@熊小默,《鱼的许愿》主播)

- 主播 -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3:00 为什么会约熊小默一起来聊阿那亚

4:18 我们是如何在阿那亚海边蹦迪上相遇的?

7:41 我们各自都是因为什么契机去到的阿那亚,以及这个地方最开始对我们的吸引力是什么?

10:22 住在阿那亚的园区外面和里面到底有什么区别,

12:30 阿那亚是个什么地方……实际上是个住宅小区

13:30 熊小默进入阿那亚第二天的体验

14:50 关于阿那亚背景的一个简单科普和介绍

16:00 王磬和若含的阿那亚旅行魔幻打开方式

21:20 阿那亚的“区隔”让我们不得不通过魔幻的方式进入这个地方

23:16 阿那亚园区里的房产价格和外面房产到底相差多少?

25:10 阿那亚为什么给人感觉像是“楚门的世界”

28:00 阿那亚园区外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33:00 阿那亚整个概念是如何打造起来的?

34:00 都是比较精致的地方,阿那亚和三里屯的区别是什么

37:30 不止是中国,全世界其实都喜欢制造区隔。比如“达沃斯”这个地方

41:09 阿那亚地产的发展背景补充

43:49 这里可以被称作为北方的大理吗?

45:00 我们在阿那亚参与 Zhaodai 蹦迪的亚文化体验

49:00 在派对晚上遇到过的有趣的人

55:00 阿那亚“粗糙”和“精致”并存的管理方式

1:00:00 抛除阿那亚人工建设的内容,我们在这里感受到的美丽

1:02:50 我们会希望生活在像阿那亚这样的地方吗?

1:14:14 我们阿那亚之行一共花了多少钱?

- 本期音乐 -

片头:菅野よう子 - Rush

片尾:雨先案内人 - おひさま (Instrumental) 

姜创 - 新闻联播片尾曲

- logo设计 -

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 -

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Mon, 14 Jun 2021 13:27:44 GMT
从独生一代到三孩政策:什么形塑了我们对于家庭的想象

- 主播的话 -

儿童节的前一天,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政府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国家终于开放“三孩”了,但网上舆论却是几乎一边倒地质疑。

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从公共维度探讨了对于生育问题的一些观察。为什么生育问题总是能引起如此大的舆论风潮?年轻人拒绝生育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不安?开放二胎之后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何仍要执行开放三孩的政策?要说服独生一代的80、90后去生育二孩、三孩,是否比60、70后更加艰难?

我们也分享了各自的成长经验。巧合的是,本期主播孟常和磬都来自非独生的家庭。成长过程中,拥有兄弟姐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是如何被长幼之差包装起来的?从《欢乐颂》到《我的姐姐》,“扶弟魔”的叙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焦虑?付出得多的一方一定是被剥削得更多的一方吗?该如何看待讨论中的性别视角与个人主义视角?我们今天对家庭的想象是如何被独生政策形塑的、它还有些怎样的可能性?

- 主播 -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 本期剧透 -

3:17 我们为什么想来聊聊三孩政策:公共的与个人的

4:25 看到三孩政策时,孟常感到了幽默甚至恶搞

6:45 人口学界的观点:二孩之后为什么是三孩,而不是全面放开

11:46 网络民意的一边倒与家庭想象的有限

14:44 姐弟关系里,姐姐无形中的家长角色

17:30 “扶弟魔”的叙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焦虑

25:25 家庭关系中,性别不平等是如何被长幼之别包裹起来的

28:39 关于兄弟姐妹,一种反个人主义的视角:为什么一定是多了一个竞争者、而不是多了一个联结者?

32:52 在欧洲看到的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34:14 父母需要有能够处理多子女关系的情感能力

41:23 跟家人的关系可以像朋友一样、也应该像朋友一样

47:41 在社会化的因素没有消失之前,为何仍然需要提倡个人主义

51:35 从父母的角度:生一个孩子是最经济理性的选择

54:56 与其说要改变生育观念,不如提倡改善社会问题

56:01 灵魂拷问:你会选择生两个孩子吗?

- 本期音乐 -

片头:Waltzes, Op. 34:No. 1 in A-Flat Major - Martha Argerich

片尾:Women - Nymano

- logo设计 -

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 -

方改则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 互动方式 -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05 Jun 2021 11:46:13 GMT
一杯咖啡里的生活想象

【主播的话】

我们都是咖啡重度爱好者。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从一杯咖啡聊起,早晨(或中午?!)睡眼朦胧时的提神,午后跟朋友同事的社交闲聊,或是在家给自己冲煮时的生活仪式感,它一直在。

咖啡不只是一杯饮料而已,从巴黎到纽约,它也是公共生活里的重要场所,提供真实的情感连结和思想碰撞。它似乎伴随着都市的精致符号而生,却又如街头巷口的包子豆浆铺一般散发着烟火气。咖啡还见证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把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农跟星巴克等品牌联系在一起。

感谢三顿半「返航计划」对本期节目的赞助和支持。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3:10 第一次线下见面是参加三顿半的“返航计划”

7:10 喝咖啡对我们各自意味着:提神、社交和生活里的仪式感

12:50 在欧洲疫情隔离中出门买咖啡带来的慰藉

16:00 巴黎左岸: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咖啡馆们

20:20 人人都有的“三店理想”:书店、咖啡店和花店

23:10 咖啡馆提供了宝贵的线下公共生活场景

26:40 咖啡文化和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史”

34:00 咖啡馆在意大利就像巷口的包子油条铺

39:00 咖啡和巧克力里的公平贸易视角

45:50 在旅行目的地,拜访本地咖啡馆是了解当地文化的途径

50:15 在陌生地方找到连锁咖啡店其实也是一种安全感

53:20 星巴克常年攻不陷意大利……但还是攻破了

56:50 可持续生活 tips:自带杯,去喝咖啡时带上自己的杯子

【本期音乐】

Limbo Jazz-Duke Elingto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若含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Wed, 02 Jun 2021 16:18:28 GMT
不时夜谈03|如何好好当个普通人(以及合体了)

【主播的话】

这是不合时宜成立一年多以来,我们三个首次线下合体的录制(撒花)

严格来讲它并不是“夜谈”,因为录制时间其实是在中午。但这个初夏的北京中午又是极其特别的,在略略闷热的798录音棚里,坐在麦克风前面的我们三个,没有提纲、没有主题地开始聊天。刚开始时甚至是有些拘谨的,我们可能都还不习惯录节目时可以没有延时地看到彼此,表达赞同时的微微点头、想要发言时嘴角地微微翘起、语流中的短暂沉默然后很快接上前仰后合的大笑...还有朋友,能见到面,能聊上天,真好啊。一个充满戾气、区隔、误解的时代里,我们的存在对彼此都有这样的意义。

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聊了老友相聚的感受,重回故里的观察,创作者与居住地的关系,以及在当代做一个普通人的意义。

--------------------

「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

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

【主播】

若含(微博 @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2:19 开头 我们终于合体录制了

3:27 第一次合体见面录制的感受

4:26 很多年的朋友再次见面的感受

8:57 三人合体的大型夸夸现场,为什么我们希望在人生不同阶段收到来自朋友的反馈

14:40 磬回国之后的体验和感受

18:00 孟常忏悔时间

20:40 关于“脱北者”的玩笑,我们对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感受

31:20 生活环境对于创作者来说影响到底有多大?

35:00 创作者个人的思考,以及关于书写对象的迷思

40:00 我们和故乡的关系、矛盾以及情感

46:50 要更加了解故乡,了解自己亲近的人应该切断与她们的共情而不是加强

53:46 我们聊了聊对普通学的理解,普通学和躺平学有什么区别?

56:20 如何好好做个普通人?

1:05:00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

1:06:00 真正重要的是,夺回我们对于普通的定义

1:10:00 普通可以是一个褒义词

1:18:00 最终,我们安生立命的东西是什么?

【本期音乐】

片头:Odd Ones - 菅野よう子

片尾:Sparkle - 山下達郎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29 May 2021 12:04:36 GMT
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可能是什么

【主播的话】

在520这天,让我们来聊聊亲密关系的多样性。

两人在真正成为「我们」之前,会经历各种试探、纠缠、幻想、磨合、诱惑、猜忌等等阶段,才可能成为「我们」。最终的「我们」不一定是美满或者被世俗所认可的结果,但前期的经历足够令人深刻铭记。「成为我们」也有很多种情况,可能是成为恋人、走进婚姻,也可能是其他的形式。

在婚恋观念日益开放的今天,亲密关系的多样性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期节目中,我们通过各自的体验,希望厘清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基本概念,也提出一些对于亲密关系的新鲜设想。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那些可能没有结果的情感劳动?那些没有导向结婚的亲密关系如何产生意义?亲密关系的最高级,除了婚姻还可能是什么?

本期节目由两性健康品牌冈本赞助播出。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5:21 年幼的时候,你们各自对于亲密关系和婚姻的想象是什么?影视剧里、或者周围人中,有没有让你们觉得是范式的关系?为什么?

6:15 小时候对爱情的想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文学作品,特别是三毛的小说。植入浪漫爱的观念,

8:56 影视剧一直在传递一种经典的、规训的样本,男女分别应该承担各自的性别角色,男性闯世界、女性守候。

11:04 恋爱脑是植入给女性的范式,男性则是要去赢得世界,赢得世界了就可以赢得爱情。

13:55 幼年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要不是金庸式的,要不是琼瑶式的。

16:50 在自己经历了真正的亲密关系实践之后,对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否仍然抱有幻想?在哪一些层面祛魅了、又在哪一些层面仍保留着初心?

21:02 仍然相信亲密关系中点亮你的美好部分,是缥缈人生中的一些亮光。祛魅的是,你爱上一个人是本能的,但要维持一段感情是需要智慧和理性的。

25:10 没有对亲密关系祛魅,但对婚姻祛魅了:为什么人们一边说着“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另一边又说“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

28:18 常老师的相亲角经历:彻底认清了,中国语境里的婚姻,跟感情和成长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33:48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结婚?结社生活的便利、无意识状态下就进入了婚姻。

34:55 对于亲密关系可以达到的终极状态,我们的社会很缺乏除了婚姻之外的想象。爱的最高级到底是什么?“我愿意跟你呆着”

38:36 心理学上讲的“爱的五种语言”

42:57 盖茨跟梅琳达这27年的关系有意义吗?如果只是一对普通夫妇呢?

47:23 人在生命过程中那些非结果、非导向性的东西,被否定了。“每一天都是真实的”,本身有意义

47:46 我们的文化很难去celebrate一场分手

52:29 两个人在暧昧期可能出现试探、纠缠、幻想、磨合、诱惑、猜忌,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如何看待暧昧期(dating)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中那些可能没有结果的情感劳动?

52:53 当前网络上婚恋的话语为什么趋于保守了?为什么有种泛道德化的倾向?与性别领域里的张力进入情感领域有什么联系?

55:24 网络话语在变得保守,但现实中在变得开放。性观念的普及,避孕技术的提升,dating文化其实更加盛行了

1:01:34 两性交往的时候,对关系有不同的利理解,怎么处理?灰色地带、暧昧空间怎么处理?

1:07:03 女生应该欲拒还迎?男生应该暴力表白?被性别剧本框住之后,很难真诚表达人和人之间的朴素互动。

1:09:12 没有最终导向结婚的亲密关系有没有意义、应该怎么产生意义?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Wed, 19 May 2021 22:56:15 GMT
气候变化、代际正义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主播的话】

「气候变化」似乎是只存在于媒体的国际新闻版、全球政经峰会和环保主义者口中的“危言”,跟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但对于本期嘉宾晓军来说,气候变化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从故乡山西的煤矿到现居地菲律宾的台风天。

从「气候变化」到「气候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问题如同一面放大镜,把原有的社会问题或不平等愈加凸显出来:研究表明,社会边缘人群更易受到气候危机的伤害。

我们邀请晓军来做客,从他十几年来参与和推动气候变化议题的感受和观察聊起,山西、北京、哥本哈根、马尼拉,他跟世界各地关心气候和未来的年轻人互动、协作,因为对于年轻世代来说,那听上去遥不可及的“盛世危言”,就是自己的未来——在尚无决定权的当下被决定了的未来。气候危机本质上就是人的危机。

感谢「艾蔼计划」对本期节目的内容支持。

【嘉宾】

王晓军,亚洲气候行动者组织创始人和总干事,前媒体人,现居马尼拉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2:15 晓军从山西老家的煤矿聊起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4:00 气候变化不只意味着气温变暖,也是更多极端天气的出现

9:00 气候变化的不可见性和公众关注度不高有关系

16:20 2021年迎来了气候议题的窗口期吗?

18:10 对于很多人来说,气候变化就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气候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

20:15 气候危机是个放大镜,社会既有的边缘人群更易受到气候危机的伤害

26:5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

31:00 科普环节: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怎么理解?为何要把升温控制在1.5度?

39:20 面对气候议题中的代际正义,年轻人如何做出改变

42:30 个体能在衣食住行上为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46:00 欧洲一些可持续和零废弃社群的实践案例

1:02:00 人们的观念在变化,是否可能倒逼品牌和行业做出结构性的改变

【本期音乐】

Armik - Gypsy Flam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huang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Mon, 17 May 2021 13:27:20 GMT
观念是暂时的,但生活本身是永恒的

【主播的话】

经常使用中文互联网的朋友对于“木遥”这个ID应该不会陌生。从早年的BBS到现在的微博,他一直活跃在中文互联网的舆论场中。他身上有着不少标签:北大数学系毕业、在谷歌做过工程师,是根正苗红的理科生,也是货真价实的文艺青年。多年以来,他在社交媒体上日常地、真诚地分享生活、工作、工作之外的许多体验,还有他对世界的看法。他微博里谈及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美国政治、比特币、冥想、健身、医美...也有不少日常生活的碎碎念。

这期节目我们从他近来的一项体验开始聊起。几年前,木遥前往蒙特利尔参加了一场为期十日的冥想内观营,在探索了自己的同时,也罕见地经历了一次濒死的体验。在这场从上海到纽约的连线聊天中,我们谈到了冥想与灵修、科学与宗教、表达与mansplaining、以及在当前的舆论环境里微博表达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木遥(微博@木遥)

【本期剧透】

3:23 木遥为什么拒绝了我们最初提议的另一个话题?

5:15 我们各自对冥想的了解和体验

9:10 冥想跟锻炼身体类似,是一个技能性的事而非观念性的事,内观是另一种形式的视力。

10:50 无神论者在剥离了宗教性的部分之后,冥想体验会打折吗

13:49 “内观营”的基本介绍

17:25 十天的“内官营”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23:41 木遥在十天里遭遇的情绪崩溃

29:38 感受到濒死的时候有后悔过吗

32:44 “我有在mansplaining吗?”

36:09 是如何开始意识到男性说教这件事?

38:02 男生小时候受到的训练,逞能是会被鼓励的

42:56 内观营之后,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佛家为什么把痛、苦分开?

50:55 工作以外的这些生命体验和探索是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念书为什么不该是成长的主要方式?

59:25 学校里并行的两套价值观:成绩和受欢迎程度

1:00:34 冥想在城市中产白领间流行,是否让它拥有了阶级属性和符号意义吗

1:04:51 在进入新体验时,怎么平衡自己的既有知识体系和新体验的关系?

1:08:54 木遥为什么希望更多谈论生活体验、而非价值观输出?

1:19:23 木遥如何看待自己微博的私人性和公共性?

【本期音乐】

Carpenters - Top of the world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木七果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08 May 2021 07:27:04 GMT
创作者004|坚果兄弟:现实荒诞,我想活得有尊严

【主播的话】

最近,艺术家坚果兄弟做了一项社会艺术实践——在山东淄博,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火锅鱼店”。这项艺术行动旨在用幽默的方式来反映当地河流严重污染的现状。

在近十年间,类似这样的艺术行动,坚果兄弟做了许许多多。而他最广为人知的艺术项目是在 2015 年所做的《尘埃计划》,那一年坚果兄弟在北京大街小巷行走了 100 天,将收集在吸尘器里的霾制成了一块砖,最后嵌入了正在施工的一面墙体当中,当年获得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如今,坚果已经不太想谈起曾经做过的艺术项目。事实上,如果你关注他的每一个作品,会发现那些艺术项目涵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环境、教育、反战到亲密关系,回答着关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基本问题。

与天马行空的艺术点子比起来,坚果在说话的时候显得非常不善言辞。但这期节目依然非常值得一听,他与搭档,同时也是优秀的策展人郑宏彬和我们一起聊了聊做艺术路上的感受、方法以及意义。

他说:“反抗是一种权利,而艺术对他来说就是反抗。”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坚果兄弟,艺术家(微博:@坚果兄弟 公众号:情况有点复杂)

郑宏彬,艺术家,策展人。曾与坚果共同策划反映小壕兔水污染事件、白石洲被迫拆迁事件等一系列艺术项目 (微博: @郑宏彬-)

【本期剧透】

8:15 坚果兄弟的艺术形式有点像是用艺术来写社评

9:00 宏彬:坚果兄弟希望把艺术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把一些大家已经麻木的议题,重新创造性地激活它

11:50 坚果怎么理解自己所使用的艺术媒介?

13:00 坚果最近的艺术项目:他们在全世界开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火锅鱼店。

14:00 淄博火锅鱼其实是重金属乡村巡演的一个号外项目

17:00 每次做艺术项目的一些常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然后有一些奇思妙想的地方也是大家共同群策群力的结果

20:05 类似的艺术项目点子是如何诞生的?

25:40 以白石洲的艺术项目为例

32:00 淄博火锅鱼项目的插曲——被米其林投诉

37:00 这些艺术项目最终导向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和艺术家自身的期待有出入吗?

41:00 小壕兔水污染事件以及后续的影响——可能不是具体的改变,而是一种朝向的改变

55:00 坚果和宏斌分别是如何走上艺术家之路的?

1:04:00 做艺术对社会现实本能的关注来自于哪里?

1:13:00 艺术家如何养活自己?

【相关资料】

坚果兄弟官方网站 

坚果兄弟:一席演讲—一个年轻人的理想生活

【本期音乐】

片头:Bobby Timmons - Moanin'

片尾:Bobby Timmons - Someone to Watch over M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01 May 2021 14:26:47 GMT
一位女性外交官和她的中国纪行

【主播的话】

90年代中期,20多岁的英国人 Caroline 来中国背包旅行,不会说中文的她,坐火车去了北京、西安、阳朔、广州等地。

2020年疫情期间,她以英国历史上第二任女性驻华大使的身份重访中国,开始了她新的中国旅程。她也有了一个中文名:吴若兰。

我们和《别任性》的 Alex 邀她录了一期节目,聊了聊她在中国的旅行、从家乡考文垂到剑桥的教育经历、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穿梭的思考,以及身为一名女性外交官,意味着什么。

【嘉宾】

Alexwood,”BIE的女孩“主理人,播客《别任性》主播

吴若兰,英国驻华大使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1:30 中文名吴若兰的来源

2:30 在中国使用社交媒体

4:30 90年代第一次来中国做背包客的经历

5:30 开始上夜校学汉语

7:50 90年代在中国旅行,不会讲中文,就靠 lonely planet?

9:45 做外交官之后,还能随意到处旅行吗?

12:28 春节在当地人家里过的

13:32 法语、德文、俄文,语言学习能力如何来的

16:20 关注女性教育权的议题,源于在考文垂长大的经历

17:40 母亲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18:40 英国议会30%以上是女性议员

20:40 在英国脱欧中,负责“不离开欧洲”部分的谈判

21:30 媒体如何呈现女性形象

23:10 作为外交官如何设计自己的着装风格和公众形象?

30:30 历史上第二位女性驻华大使

34:30 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经济衰退的影响

38:30 制定政策时需要更多女性的声音

41:30 如果一位女孩想成为外交官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un, 25 Apr 2021 12:56:03 GMT
不时夜谈 02|归来与启程

【主播的话】

时隔两个多月,不时夜谈终于回归了!

这期节目比较特别,它是我们在两个不同的夜晚分别录制完成的,中间相隔了一个月时间。为了让内容听起来更丰富,我们把两期夜谈内容剪辑到了一起,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听起来可能会有某种迅速跨越了时间的奇异感受。

本期节目是「不时夜谈」的第二期,我们聊了聊最近状态的变化、未来的计划、春节的大理旅行、对舆论环境的观察以及最近喜欢的电影和书。

———————————————————————————

「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

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

【主播】

若含(微博 @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上部

4:30 磬从海外回国的过程和难度

6:18 若含也要启程去欧洲念书了,但我们不会解散!

9:40 工作一段时间去念书会特别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希望尝试什么

17:11 我们重新聊了聊留学这个话题

29:00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无依之地》

下部

40:00 磬已经回来啦!撒花,隔离的感受。

51:32 我们对于上期节目“出育率断崖与老龄化”的一些反馈和补充

59:32 最近在舆论场上出现的“取消文化”背后是什么导致的?

1:09:11 聊完了严肃的,还有一些寄情山水的内容——大理之旅的分享

【相关资料】

电影:《布鲁克林》约翰·克劳利

    《无依之地》赵婷

书: 《回归故里》-迪迪埃·埃里蓬

【本期音乐】

片头:Breakfast in Bed-Jazzinuf 

片尾:The Magic Carpet-Jazzinuf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un, 18 Apr 2021 14:00:01 GMT
出生率断崖与老龄化,会倒逼一个善待生命的社会吗?

【主播的话】

本期是一期串台节目。串台主播是我们的老朋友凉意。

熟悉不合时宜的听友们可能会记得,去年我们曾录过一期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节目。凉意本人是一名非暴力沟通培训师。本期节目我们从一个今年以来引发关注的社会现象谈起:出生率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养老的讨论。我们从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聊到对于生育、女性处境、社会政策、养老很多问题。本期节目也可以在凉意的播客《超智游戏》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串台主播】

凉意(公众号:有点凉意;播客:超智游戏)

【本期剧透】

9:15 2021年初的“离婚冷静期”和关于出生率的一些数据

10:34 从我们各自的生命经验出发:为什么会关注养老问题

17:41 疫情下各国出生率都在锐减,全球减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22:24 如何理解生育率下滑、进入老龄化这个现象?

23:46 凉意为何觉得是掉进了“提问的陷阱”?

29:12 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不想生孩子了?

35:00 促使反思:我们生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40:26 不想我的太太因为生育而“坐牢”

49:03 能否接受孩子跟我们自己没有基因上的联系?

55:07 每个人都活成一个孤岛,缺失了传承的经验

58:53 男性人口学者讨论生育和女性,像是农户在讨论牲口

1:06:38 女性能够享受生育权利是她们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1:10:36 影视作品里的末日题材,重启社会的渴望是怎么来的

1:14:52 你们怎样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的?

【本期音乐】

La Mer (Beyond the Sea) – Avalon Jazz Band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后期制作】圆圆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un, 11 Apr 2021 05:12:51 GMT
反思性别刻板印象:练瑜伽的男性与打拳击的女性

【主播的话】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地狱。健身作为一种当代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年轻人的青睐,性别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发引人关注。

传统上人们认为,女性会更偏好柔软型的运动,如瑜伽;而男性会更偏好力量型的运动,如拳击。然而,天猫消费洞察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购买拳击手套、而越来越多的男性正在购买瑜伽垫。男性练瑜伽和女性打拳击的背后,既是跨性别消费的流行,也是中产健身方式的变化。

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各自的健身经验聊起,谈到运动里的性别刻板印象与污名化,健身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身体的关系。

本集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天猫联合出品。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1:43 我们各自的健身经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健康是一种什么感觉

8:19 成长过程中运动意识是如何崛起的 

11:53 足球爱好者社群与男性共同体

16:04 关于运动的性别刻板印象

18:18 孟常的瑜伽体验

23:53 会去上瑜伽课的男生很拉好感

26:24 不同的瑜伽类型和瑜伽课的“内卷化”

32:13 瑜伽的历史:最开始是贵族男性练,但为何后来不被认为是男性运动?

34:33 运动作为一种社交货币,联结社群的作用

38:22 报告显示,瑜伽又正在变成城市年轻男性的新爱好

40:55 打拳击的女性也在越来越多,一个硬币的两面

45:42 “不在框架内的自由感”,觉得这个人不受限

47:36 我们应该朝去性别化的方向去看待健身这件事

50:12 挥拳的时刻,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都有一种决定感

53:54 运动、消费、流行文化与平台的相互影响

58:07 运动带给我们心态上的变化:意识到身体潜力的魔盒

【延伸阅读】

天猫趋势中心联合青年志发布的《打造Z世代下的他品牌》

【本期音乐】片头/片尾音乐:Orbiting a single planet by Quantum Jazz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Wed, 07 Apr 2021 07:35:39 GMT
在有性别意识的亲密关系里,重写性别剧本

【主播的话】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女权主义者还是「直男」,抛开观念和言语,总是要活在具体的生活日常和生命经验里。所以,ta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ta们结为伴侣、组成家庭后如何实践?当「性别」从舆论场进入最亲密的场域,所谓的”对立“就被隐没、抚平了吗?如果伴侣双方都具备现代性别意识,可以给亲密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期节目邀请了两对伴侣进行对谈:沈老师和商老师,郭导和孟常。孟常和沈老师刚刚合作录制了一个专门聊社会性别的系列播客「在2021年聊性别」,即将在小宇宙上线,所以想趁这个机会邀请各自的伴侣来聊一期番外,看性别意识是否真的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以及为什么在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有性别意识。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郭容非 ,导演

沈奕斐,复旦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婚姻、爱情和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主讲人,「沈奕斐的播客」主播

商建刚,法律人,「沈奕斐的播客」主播

【本期剧透】

05:00 到底什么是性别意识?

07:14 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是女权主义者是怎样一种体验?

12:59 男性女权主义者可能吗?

18:04 存在“伪女权”吗?

19:40 性别意识可以如何改变男性?

25:30 性别意识如何化解亲密关系中的矛盾?

26:05 男人不给女人花钱是不够爱?

29:00 跳出性别规训让关系更轻松

37:30 女性更擅长整理家务,男性不该用化妆品?

39:00 没有性别意识的中年男性会很惨

50:20 职场中的性别歧视

64:00 在亲密关系中女性该起主导作用?

68:00 如何用性别意识处理两性差异?

74:00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有性别意识?

【延伸阅读】

如果你对系列播客「在2021年聊性别」感兴趣,可以在「小宇宙首页」和「沈奕斐的播客主页」看到这个付费播客的购买入口,首发一个月内都可以半价24.9元购买。现在节目已经更新到第6集,接下来每周一会固定更新2-3期,一共13集,提纲在购买页面上,可以去详细看看和试听。

【本期音乐】

Mystery Of Love - Sufjan Stevens

Just Like Honey -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后期制作】阿澄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Tue, 06 Apr 2021 04:45:49 GMT
创作者003|李静睿:只有日常生活是不够的,人需要公共生活

【主播的话】

有八年时间,记者李静睿冲在新闻的一线,报道变幻的大时代;随后十年,作家李静睿“躲”进了虚构的世界,写起小说;在互联网上,她以“阿花”而被人熟知,分享生活,评述世事。

本期创作者系列,我们请来了关注已久的“老朋友”阿花,聊聊她这些年从记者到作家的学思历程。阿花还是会羡慕那些还在做记者的朋友,而自己做了“逃兵”,远远地用小说进行表达,她说,作家自有其公共责任,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记者提供事实,人是不能够被日常生活淹没的。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若含(微博:@_若含

【嘉宾】

李静睿,作家,著有《慎余堂》《北方大道》等。(微博:@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本期剧透】

03:41 从阿花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慎余堂》的创作聊起

15:10 小说创作的周期很长,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惶恐和不确定感的

17:00 家乡是滋养和影响作家很重要的因素,作家很难抗拒

18:00 全职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2:20 阿花:很怀念做记者的那段日子,08年经历了重大的精神转变

28:00 很羡慕和尊重还留在一线的记者朋友

34:00 面对复杂的大时代,如何平衡躲进书斋和公共发声?

35:00 公共生活需要专业的机构和记者提供事实,只有观点是不够的

39:00 写作的公共性

44:00 警惕被日常生活淹没,并不是占据主流的生活范式就值得追求

46:00 家庭和育儿生活对知识人意味着什么?

53:00 阿花如何回应当代生活的现实焦虑

55:10 阿花聊如何跟伴侣探讨观念

【本期音乐】

片头:月-いろのみ

片尾:呼吸-いろのみ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02 Apr 2021 21:24:18 GMT
看机器猫长大的80后,成为了最焦虑的父母

【主播的话】

我们又聊了教育焦虑。一直以为这是离我们三人很遥远的“社会议题”,直到最近才意识到,那些加入”教育军备竞争“的年轻父母中,已经悄然出现了我们同龄人的身影。 而80后们,正处于ta们的30-40岁,全副武装投身在这个时代的苦与乐里。

这是一期和播客“问题青年”的串台,我们邀请了「少年大不同」主理人陈瑜,探讨教育在当代的问题和可能性。陈瑜是记者出身,后来长期从事青少年及其父母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很多一手的教育观察和家庭案例。一个前来寻求帮助的孩子曾对她说:爸爸妈妈活得不幸福,我不要过那样的生活。

如果我们这代为人父母者希望改变“教育”的底层代码,可能在想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之前,需要先问问自己,希望度过怎样的一生。

需要持续自我教育和成长的,是每一个成年人。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Lisa,「问题青年」主播,「青年志」创始人,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

陈瑜,「少年大不同」主理人,去年开始做「少年发声」栏目,亲自采访了20多个孩子。

【本期剧透】

04:05 今天学历贬值给家长和社会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本质原因是今天“唯分数论”、“唯金钱论”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主导,家长似乎已经被裹挟到无从思考。本质上就是不能接受孩子是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06:45 上升渠道流动性的下降带来整个社会分化,传导到了教育领域,导致教育资源进一步集中倾斜和分化。

12:44 中上收入和高学历家庭通过激烈的鸡娃竞争,意图完成精英的自我复制。

17:39 学历不代表一个家长的格局和眼界。

21:02 不同代际的家长是否会呈现出对教育的态度的不同?80后家长的焦虑性是更猛烈的。

28:22 如果把孩子当作品来塑造,他们的情绪和心理会有很大压力,因为谁都不能背负另一个人的期待。

30:52 但凡有闲暇时间的孩子,都有自我探索的可能,会生发出相应的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40:32 为什么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学业至上”的观念,家长变成辅导员,亲子关系的疏忽,对孩子情绪关照的缺失,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

54:29 爸爸妈妈应尽职责,可能是要去挖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环境和资源,最后让他去成为他自己。

59:01 作为家长,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如何在未来过上一个好的人生,而不是帮助TA考学和就业的。

01:00:50 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一是要培养孩子构建幸福的能力,二是TA的自我实现以及与他人的共建。

01:03:28 我们现在聊到关于教育的焦虑,其实都是在对教育进行采购。

01:18:01 认识到教育系统中的异化,真正意识到它是不对的,就不会再焦虑是否“比别人强”,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有毒的、被异化的。

01:20:51 在这条唯一的轨道上恶性竞争,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者。与其花费全部精力拼命奔波,不如接纳孩子做一个“普通人”,培养他的特长,让他有对自己这个人的自信。

【延伸阅读】

《爱、金钱和孩子》[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 (Matthias Doepke) / [美]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美] 劳伦·A·里韦拉

【本期音乐】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Pink Floyd

Melancholia - Godmode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后期制作】王黎子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02 Apr 2021 11:43:29 GMT
创作者002 | 彭剑斌:我从来没有准备好要成为一个作家

【主播的话】

彭剑斌生于湖南。高中原本是一个成绩优异的理科生,爱上文学后,突然一发不可收拾,果断弃理从文。

读大学时,他一直默默写,既不给人看也不发表。毕业后在贵州成为业务员,他的小说集《不检点与倍缠绵书》就诞生在穿梭于不同地点间的路途中。在我们的对谈中,他提到过去从没想过自己的作品会被发表,会成为一个作家。创作最初只是单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与获得第六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者”提名的彭剑斌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的漫谈。从他的家乡湖南聊到书写对象贵州,从他的文学启蒙谈到作方法,这期节目尝试回答:文学可以为我们关照人类提供一些怎样的想象。

【嘉宾】

彭剑斌:著有《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3:10 从彭剑斌的两部作品《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不检点与倍缠绵书》聊起

7:15 在贵州“写诗”是一种很少人尝试,并且也很特别的事情

9:50 作者所指的书里的“南方语言?是什么,如何应对语言的欧化问题?

13:00 彭剑斌分享自己的文学启蒙经历

17:18 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样的意义?

21:43 作为一个创作者,作家如何去处理和潜在读者之间的关系?

26:20 文学创作的冲动来自于哪里?作者会区分公共表达和私人表达吗?

32:00 我们各自的文学启蒙经历,抽屉文学对那一代青年的影响

34:00 北大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小说家而是培养文学批判家,评论家

40:52 家乡对于创作者的影响是什么?文学上的帮助是什么?

50:14 当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你的触觉会变得钝化。流动和漂泊的感觉就不会那么敏锐

1:03:00 写作的时候对于不构成重大意义的细节产生感知。“写作遵循生活的动向,语言也是生活世界里的语言”

1:17:00 “在 20 多岁时,我在写作上很有优越感,等我到了 30 多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别人写得不好,是因为生活过得比较好。ta 们在生活上是成功的人,而我是失败了的人。”

【本期音乐】

片头曲:Sonata in E Minor, BWV 1023: Adagio ma non troppo - Davitt Moroney

片尾曲:Sonata for Viola da Gamba in G Minor, BWV 1029: II. Adagio - Jordi Savall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26 Mar 2021 21:57:59 GMT
记者、女性、异乡人:关于身份认同的一次漫谈

【主播的话】

在一个杂草丛生的世界里,成为记者是一个有些偶然又有些必然的事件。在意外成为一名驻外记者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女性榜样。我们在记者的职场上拓荒,在异乡人的挣扎里书写,在女性身份带来的恶意与善意之间反思与寻路。是这些女性同行和女性榜样一直在提醒我世界的广阔,和成为人的广阔。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lulu:某中文媒体的国际版主编,常驻布鲁塞尔,专长跨境的国际报道,“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报道中国”。

Indie:某国际媒体的驻美记者,兼有中文报道和英文报道,文字、广播、电视均有涉猎,“给中国解释世界、向世界报道中国”。

【本期剧透】

5:06 围绕我们共同关心的三个身份:女性、记者、In-Betweener

6:27 你们如何对“成为一名记者”产生兴趣,现在所从事的细分工种是什么

10:09 新闻是一扇传送门,通过这扇门去接触到不同的人

13:46 哪些女性记者对你们产生了榜样式的影响(role model)

17:57 如何看待“讲故事”(storytelling)的魔力和吸引力?

23:06 成长过程中是在哪些时刻体认到自己的女性身份

27:32 来自年长女性的恶意有时候可能是最伤害女性的

30:43 出国多年之后,如何弥合与国内家人之间的认知鸿沟

33:17 中国与世界的摩擦,驻外记者往往最先感受到水温变化

37:14 对中国身份的认同、对出国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

44:59 我们各自对于好新闻的定义

49:58 中外媒体上存在“时差” 

51:29 如何看待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的个性化表达

1:00:06 选择出国旅居:在他乡看到的都是给故乡的启示

1:07:49 探索去中心化的生存方式,寻找离散现实里共通的人类体验

1:09:13 驻外记者 vs 移民作家的角色变化

1:11:05 向中文读者解释世界,为世界报道中国,可以不矛盾

1:18:38 何伟的报道里很少出现美国,但中国记者似乎都难避免“China obssesion”

1:25:29 初心问题:为什么到现在还在做记者?

1:33:56 三十岁对你们各自来说意味着什么?

【延伸阅读】

lulu一席演讲《在边界,在孤岛》

【本期音乐】

The Newsroom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加入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19 Mar 2021 21:35:01 GMT
成为母亲:关于育儿、母职和女性生命叙事

【主播的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母亲“要么被框定于只属于女性的生命叙事,要么被赋予了过多的社会化阐释。当它与当代生活里的焦虑叙事合流,育儿围城内外的人,态度似乎都变得暧昧起来。

过去的观念已然陈旧,新的共识还在路上。真正重要的是,它对于女性自身来说,意味着什么。当一个现代女性决定成为母亲,她会进入怎样的情境:孕期会很难熬吗?会产后抑郁吗?伴侣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陪伴吗?要付出事业上的代价吗?

抽象的观念需要具体的生命经验去确认。我们去找年糕妈妈聊了聊,她是最早在互联网上活跃的母婴育儿博主之一,也联结了无数的中国家庭和妈妈群体。糕妈最近刚出了书,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怀孕和育儿的经历,与我们一起反思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父亲的育儿职责,以及一种良性的、父母平等参与的育儿实践。

本期节目由不合时宜与年糕妈妈联合推出。

【嘉宾】

年糕妈妈(微博:年糕妈妈)知名母婴育儿博主,著有《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0:42 开场,年糕妈妈介绍,知名育儿博主,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你的人生不该为怀孕让步》

1:40 为什么我们会关注生育和育儿这个话题,过去的观念是陈旧的

3:40 作为一名医学生,为什么会走上育儿博主这条道路?

4:43 在育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惑,因此展开了寻证和大量搜索资料的学习过程

6:10 当成为一个挑战大众常识的孕妇之后,糕妈收获到的惊喜和遇到的挑战分别是什么?

8:10 如今社会上有哪些关于生育的陈旧观念,比如孕期不能喝咖啡,不能有性生活,这是真的吗?

10:21 大众对于怀孕母亲的判断和谬误通常来自于哪里?

12:10 成为母亲就等于牺牲吗?

14:37 糕妈在怀第一胎和第二胎时完全不同的体验和心态

16:15 糕妈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也赋能了更多女性

20:11 女性如何去抵抗社会的规训,经济独立很重要 28:00 生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30:00父亲在育儿当中承担的角色,应该如何与男人共同分担育儿职责

33:00 欧洲的制度如何保障父亲承担更多育儿职责 39:00 如何转变伴侣对待育儿的态度

48:00 东亚社会丧偶式育儿的现状

51:00 女性的第二轮班

53:00 年糕妈妈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和抵抗育儿焦虑的方法

56:00 生活即教育

1:01:00 怀孕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糕妈自己的经历—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设限

【本期音乐】

片头音乐:Springish by Gillicuddy

片尾音乐: Passing Fields by Quantum Jazz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12 Mar 2021 21:54:09 GMT
不合时宜X小声喧哗:我们想在荧幕里看到什么样的女性形象(下)

【主播的话】

这是两期 3.8 妇女节特辑节目。

今年二月份,《小声喧哗》与《不合时宜》的六个女主播在 Clubhouse 上联合主持了一个房间,邀请大家来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荧幕女性形象。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有近五十个听众分享了看法。我们把这些看法记录了下来,并整理出了六个大类的“建议”: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希望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怎样的女性形象?

人们想要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扩展自己生活的蓝本。我们想要看到和我们讲同一种语言、拥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来演绎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全球流行文化产品井喷的今天,我们依然如此依赖中文的影视作品,并渴望其中出现更多我们想要看到的形象,特别是更真实的、更丰富的、更具能动性的女性形象。

这次特辑节目就围绕着这六个大类展开。在这场跨越五个时区的对谈中,我们梳理了 CH 的讨论素材,回顾了我们各自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并从普通观众(而非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期许。这些期许,有的可能已经正在落地,有的可能离现实还很远,听上去像是“对着星星许愿”。

但我们仍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真。哪怕只是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哪怕只是出现在网文里。我们这样喊出来,希望有人可以听到,有人可以开始书写。

【主播】

若含(微博@_ 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Izzy (微博@ lzzy-伊贼)

Afra (微博 @Afrabot)

Ina (微博 @靠谱青年 Ina)

Diaodiao

【本期剧透】

2:45 我们希望看到现代空间里不被奇观化的少数民族女性

7:40 少数民族女性不应只是被想象成来自异域的性资源

10:36 少数民族不只是出现在古装剧里作为工具人,也应当更多出现在都市剧里

11:20 认识到少数民族争取荧幕代表的合理性,肯定他们“被看见”的需求

15:30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女性视角的创作,用女性视角的镜头语言,探索“女性凝视”

20:54 想要看到“向上打破天花板”、“向下踢碎下水道”的女性形象

22:03 向上突破:女性如何通过探索个人生命的经验变成更丰富、更宽广的人?

29:28 向下突破:想要看到“恶女”,有娱乐性的无因女反派,不要在男性的注视下出场

37:19 向下突破:想要看到道德不完美的女性,小三作主角的影视剧,不要让打在小三脸上的那一巴掌打掉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复杂情感的可能

【本期音乐】

片头曲:Drop Point - Bryan Teoh

片尾曲:Hold on a Sec - Bryan Teoh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un, 07 Mar 2021 02:50:27 GMT
不合时宜X小声喧哗:我们想在荧幕里看到什么样的女性形象(上)

【主播的话】

这是两期3.8.妇女节特辑节目。

今年二月份,《小声喧哗》与《不合时宜》的六个女主播在Clubhouse上联合主持了一个房间,邀请大家来分享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荧幕女性形象。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有近五十个听众分享了看法。我们把这些看法记录了下来,并整理出了六个大类的“建议”: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希望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怎样的女性形象?

人们想要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得扩展自己生活的蓝本。我们想要看到和我们讲同一种语言、拥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来演绎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全球流行文化产品井喷的今天,我们依然如此依赖中文的影视作品,并渴望其中出现更多我们想要看到的形象,特别是更真实的、更丰富的、更具能动性的女性形象。

这次特辑节目就围绕着这六个大类展开。在这场跨越五个时区的对谈中,我们梳理了CH的讨论素材,回顾了我们各自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并从普通观众(而非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期许。这些期许,有的可能已经正在落地,有的可能离现实还很远,听上去像是“对着星星许愿”。

但我们仍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真。哪怕只是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哪怕只是出现在网文里。我们这样喊出来,希望有人可以听到,有人可以开始书写。

【主播】

若含(微博@_ 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Izzy (微博@ lzzy-伊贼)

Afra (微博 @Afrabot)

Ina (微博 @靠谱青年 Ina)

Diaodiao

【本期剧透】

2:35 开场介绍,为什么我们会录制这样一期节目

7:43 想要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

12:09 《Eighth Grade》呈现了非常真实的少年形象,在国内呈现不同年龄层青少年的剧集还有《少年的你》《过春天》以及《隐秘的角落》等等

18:43 CH 上有一位听众分享到希望呈现像自己妈妈这样的成功女性

24:37 我们希望看到的不同年龄段的真实女性更多在荧幕上呈现,一方面是年龄和外貌上的真实,第二是她们所面临的情境的真实

30:34 想要看到更多女性友谊与互助的作品

34:45 女性友谊这个词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

36:56 友谊这个概念对于女性来说都是很晚的概念,不仅是女性之间的友谊,也包括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友谊

38:26 想要看到更多正常的女性身体/形象

42:23 为什么在中文世界荧幕上特别缺乏长得像正常人形象的演员

46:10 对美的无限追求甚至会影响到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追求

【本期音乐】

片头曲:Drop Point - Bryan Teoh

片尾曲:Hold on a Sec - Bryan Teoh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 》,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06 Mar 2021 04:11:55 GMT
反家暴路上的20年:法律、观念与女性情谊

【主播的话】

即将到来的三月,是中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五周年。我们邀请了妇女权利工作者冯媛老师来到我们节目,她同时也是「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的发起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和推动性别平等。

在20年前,她开始呼吁制定反家暴法,随后自下而上推动立法15年。在家暴法正式颁布后,她所在的「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每年都会发布关于该法律实施情况的监察报告。

在本期节目当中,我们和冯媛老师共同厘清了家暴的形式,家暴形成的原因以及大众对家暴事件当事人普遍的误解。冯媛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几十年来在一线进行倡导和服务的心路历程,终止家暴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要保持愤怒、希望和行动。

希望这期节目也能把能量传递给你们。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冯媛,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发起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发起人

【本期剧透】

2:30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中国的反家暴现状情况,梳理和总结;疫情也使得全球家暴情况变得更加严峻。为什么“家暴”话题需要不断被提起,不断被重申

3:48 马金瑜的案件,折射了大众对于家暴受害者普遍的误解

7:53 家庭暴力的形式有很多种。家庭暴力在任何一个社会和文化当中都存在,我们没必要强调一个人是什么族,或是来自什么地方,这样容易给这样的人群贴标签

11:36 不管是大众还是从事妇女权益的专业人士,在这几年间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

13:10 如果爱用一种剥夺权力的方式来表达,那么也是一种“暴力”

15:06 家庭暴力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 20%-60% 之间。目前中国的现状如何?

17:35 在进行一线援助时,会如何给这些前来求助的人解释“暴力”的概念,求助者是否会出现对于“家暴受害者”标签的抵触心理?

21:12 马金瑜的案件当中,为什么大众总是会想象一个“完美受害者”的形象?为什么谴责受害者是不对的。

25:46 公众舆论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暴力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为什么说这样的讲法是欠妥的。大家应该强调的应该是“任何时候终止家庭暴力都不晚”。

31:45 “有毒的男性气概”为什么和暴力是有关系的。男性气概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主张强权的,但也有一些果断、勇敢、担当的品质。我们如何正确去看待。

35:35 施暴者是否拥有一些共性?是否也有他们的无奈?

38:56 暴力之所以变得普遍,与从小缺乏情感教育有关

40:58 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为什么是一个里程碑?

47:24 中国《反家暴法》实施五周年,执行情况如何?有哪些局限性?

52:35 人身安全保护令,现实中为何有的受害者“不知道、不愿用、不敢用?

55:24 欧洲和国际的反家暴经验:性别平等做得更好的国家,反家暴现象少一点

1:03:08 从domestic violence到gender-based violence,从家庭暴力到亲密关系暴力,用词改换意味着什么?

1:10:42 联合国的SDG5.2目标,具体来说有哪些内容,我们距离实现它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1:17:00 作为援助者,如何在个人层面消化暴力事件中的丑陋面向,并把负能量转化为行动力?

1:26:31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遭遇类似的暴力事件,我们可以如何进行帮助?

【本期音乐】

片头曲/片尾曲:If I Can't Dance It's Not My Revolution by Quantum Jazz

【延伸阅读】

*** 关于反家暴的求助信息 ***

为平反暴力热线:15117905157(推荐求助拨打)

微信求助号:equality-beijing

邮箱:equality-cn@hotmail.com

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官方网站:http://www.equality-beijing.org/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26 Feb 2021 22:05:23 GMT
我们沉迷网络的一周里发生了什么?

【主播的话】

在这期节目当中我们聊了过去几周内热门的一款产品。同时也回顾了近几十年来互联网发展变革的趋势。

具体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听节目吧。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Flypig,广告导演、产品设计师(微博@flypig

【本期音乐】

片头曲:Autumn Leaves-by prima

片尾曲:Olimpica- by Roberto Cacciapagli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19 Feb 2021 21:36:30 GMT
学院里的资本主义:今天的大学还是象牙塔吗

【主播的话】

上个月的一篇刷屏文《985高校青年教师,身不由己追热点》引起了人们对于青年学者生存现状的关注。高校劳动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术界是一个特殊的劳动雇佣行业。在今天,大学仍然是象牙塔吗?资本主义的逻辑如何渗入高校的结构?身处其中的青年学者们有怎样的抗争可能?社会该如何合理地看待学者的身份?今天的年轻人还应该选择做学术吗?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焦姣,美国史青年学者,现在国内某高校任职

杨阳,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在国内某高校任职

骆斯航,留美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本期剧透】

5:43 嘉宾各自结合经验讲述学术体制近年来出现的变化

25:56 对家境不够好的学生,是否会劝退他们走上学术道路

42:19 学院资本主义与高校公司化的过程

48:49 冷战对美国文科制度造成的影响

53:50 学院资本主义在英国的情况

57:38 中国学者只能做中国相关的研究吗?

1:17:55 高校劳工组成工会,会是出路吗

1:33:33 如何合理地看待学术劳工的身份?

【延伸阅读】

《985高校青年教师,身不由己追热点》

《学术劳工,联合起来》

《慢教授》

《兼任下流:流浪博士何處去》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Wed, 10 Feb 2021 22:05:00 GMT
我是谁、我们是谁:历史的本质与意义

【主播的话】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为什么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我们”如何在世界中辨认出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谁、“他们又是谁”?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贯穿了学者施展的治学生涯。学生时代的他决定从学习工科转向学习历史,希望通过历史学的工具弄清楚这些问题。那时施展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生,所以中国才是今天这个样子。于是他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去看”,硕士学的是英国史,希望搞清楚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读了三年之后他意识到,用资本主义解释中国是完全不够的,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主题其实是革命。所以他决定再“到革命的大本营去看看”,博士在北大研究了法国革命史。

今天,施展因其对中国史的研究而为大众所熟知。他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开设的课程《中国史纲五十讲》为他收获不少拥趸。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史研究把中国人压缩成了汉族人,其实是个巨大的误区。他的研究将边疆史与中原史都纳入了中国史的范畴,试图尝试重新回答“究竟何谓中国”。

在2020年的一本新著《破茧》中,施展写到:关于历史的记忆,实际上就是一个族群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深刻回答。历史学家如何记忆,这个民族就会如何记忆。历史学家的记忆,并不是对一个整齐划一的完美世界的描摹,而是要记录下真实世界的各种多愁善感,各种自生自发,各种无可奈何,各种不尽完美。生活的意义就在那种不完美、不整齐当中,倘若一切都是完美的,那就像一场永远都不可能输的游戏,意义也就干涸了。

这期与施展教授的对谈中,我们从历史学的意义出发,聊到个体如何建立历史观、历史教育如何成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中国民间对于历史叙述的焦虑感、网络世界中存在的信息茧房、内卷、西方的中国研究等多个问题。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施展:知名历史学家,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微博:施展世界)

【本期剧透】

3:09 从工科转去学历史的前因后果

6:48 要了解当今的世界,为什么要回到历史中去

12:16 作为普通个体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历史观

15:24 德国学校里如何教授历史课

17:25 历史的公共建构该通过怎样的机制去完成

26:46 “封装式思维”会愈演愈烈吗

31:51 挑战了“我们是谁”,挨骂吗

35:31 左宗棠在清末的两件大事 

42:20 民间正面临历史叙述的焦虑感:我们到底是谁?

43:13 信息茧房,算法伦理,数字公正

50:05 重大技术变迁引发的剧烈社会变化,历史早就演过了

54:00 如何看待内卷

1:03:12 如果要选一个“xx主义”的身份,你的答案是什么

1:06:00 对西方的中国研究怎么看待?

1:10:14 人文学科精致化之后,对于年轻研究者的建议

1:14:27 打破信息茧房的办法

【延伸阅读】

《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施展 著

《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 著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05 Feb 2021 21:44:06 GMT
不时夜谈 01|爱情真香,及其他

【主播的话】

「不时夜谈」是我们的一档新栏目,在这档栏目中我们想回归老友之间轻松漫谈的氛围。相比于以往的节目,在「不时夜谈」里,我们会更多的谈论个人近况,近日见闻和感受,书、电影与音乐的推荐。

总之,每期节目没有特定主题——笑声较多,干货较少……收听需谨慎。我们之后会在周中不定期更新这个栏目。

本期节目是「不时夜谈」的第一期,我们聊了聊亲密关系与个人成长。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剧透】

4:52 薛定谔的离京

12:12 爱的公共性与纵身一跃主义者

16:55 为什么需要“ego消消乐”

21:20 Qing:关于感受力,人生意义,线性主义

26:40 孟常:纵身一跃之后,如何重新理解弗洛姆、巴迪欧、韩炳哲?

28:16 孟常:有了爱情之后,会恐惧吗?

30:07 若含:从关系状态进入独处状态的体会

40:50 孟常:失重、发烧、低到尘埃里?

43:25 主播互夸环节:快速获得幸福感的方式是真诚地赞美对方

01:13:43 最近在读的书、看的剧、见的朋友、去的地方、体会到的新东西

【相关资料】

播客:The Tim Ferriss Show

电影:《雾中风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书:《单身女性的时代》-丽贝卡·特雷斯特

《爱的三重奏》- 阿兰·巴迪欧

《爱与之死》-韩炳哲

【本期音乐】

片头曲/片尾曲: New York Jazz loop by foolboymedia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酿鱼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29 Jan 2021 21:34:50 GMT
反思过劳时代里,「工作」的意义

【主播的话】

在今天这个时代,超时工作,日夜加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唯有每一次弹入窗口的新闻,会提醒我们——这不对,也不应该。

在今天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的发起人 Suji Yan,以及零工经济领域的研究者阿克加,一起聊了聊过劳时代下人们的处境以及解决之道。早在 2019 年,在程序员领域早已掀起过一场反对过度加班的“运动”,并且以 Suji 等人为代表提出了针对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制约方案,即「反 996 软件授权协议」。

这两位的背景很具代表性,前者是一位技术从业者,而后者更具社科视角,他们从不同领域出发补充了对 996 这个话题的思考维度。

最终,我们回到「工作的意义」,聊了聊闲暇的重要性。这期节目或许并不能迅速改变我们的现状,但若你仍有一些选择权,至少可以在下一次做选择前,问问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Suji Yan,反 996 许可证(Anti 996 License)发起者

阿克加,数字劳工领域研究者

【本期剧透】

2:00 2019 年 996 iCU 项目发起的背景介绍

8:09 反 996 许可证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对于企业是否有约束力

18:35 阿克加前段时间做外卖员的经历,为什么说“多等几分钟,少点几次外卖”这样的说法很虚伪?

25:45 Free Labor(免费劳工)和 Player Labor(玩工),零工经济下算法如何放置诱饵让人们无休止加班

33:00 是否有能够约束互联网公司的方式

40:00 国外的一些实践:比如美国加州的 AB5 法案(规定大部分零工经济从业者应该被认为是公司正式雇员,享有合法权益)

50:38 当算法出现问题,我们有可能为算法和技术加入伦理维度,从而矫正算法吗?

55:00 为什么说我们还是应该警惕对大公司一边倒的讨伐声

58:16 零工经济劳工现状为什么难以改变?根本原因是什么?

1:13:00 对我们来说,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墨官儿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23 Jan 2021 08:34:50 GMT
摆脱中产的教育和育儿焦虑:重新定义「何为教育」

【主播的话】

十年前,32岁的媒体人李梓新创办了「三明治」,试图理解自己和身边那些三十岁上下、不安分地尝试探索和创新的朋友。

如今,李梓新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身处国内教育焦虑的漩涡中,而三明治也已成为了一个“十年都没火”、却在特定人群中颇有口碑的媒体和教育机构,试图通过写作和创意表达工作坊,帮助中国的少儿和成年人探索自我、独立思考。

有感于近年来围绕都市中产家庭的教育和育儿焦虑,我找李梓新聊了聊。时常在媒体上撰写文章分析教育现象的他,如何理解当下的「教育焦虑」?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如何构建起一种”反焦虑“的叙事?身在系统里又不被系统局限,这在当下中国真的走得通吗?

在谈话的最后,他指出了破除当下教育焦虑“谜思”的根本性思路:重新定义「教育」。如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我成长,父母能够真正接受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幸福、有价值有特点,但是不那么”成功“的人吗?能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剥离了家族对阶层和”成功“期望的命运吗?

教育漩涡中的局中人如何作答,我不知道,或许身处于这「焦虑年代」的每个人都可以去思考:在“成功”叙事的围追堵截之下,一个人如何找到自我、如何独立思考和如何表达,还重要吗?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李梓新,媒体人,「三明治」创始人,播客「新气集 ThinkAge」主播

【本期剧透】

04:00 三明治做了十年,李梓新从30岁到40岁

08:00 每一代年轻人中都有不安分和积极探索的人,新的世代起点更好

11:40 当年三明治关注和联结的那些30岁上下的年轻人,现在都去哪儿了?

14:00 没有太强目的性,纯粹享受做事快乐的驱动好像越来越少看到了

19:10 年轻世代更不敢“折腾”,可能是因为六零七零后父母作为改开一代普遍比较“强势”,年轻人很难有“议价能力”并更独立地成长

23:00 小镇青年的生命状态可能更平衡?

27:00 对教育资源的焦虑可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外部时代一直在变化,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32:00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怎么进入系统又不在系统里?李梓新对教育和育儿的理解

35:00 不被焦虑感支配,首先要掌握信息权

39:00 父母可能需要一点“不走寻常路”的勇气

41:50 更根本地,我们可能要重新理解和定位「何为教育」

44:50 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人,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探索ta身上的独特性

45:20 三明治希望探索如何让一个人通过阅读、写作和创意表达获得个体的成长和认知

48:40 当下的孩子们,中文比英语基础更差,因为传统语言教育是失败的

51:00 没有完美的教育,英国美国的教育也未必就最好,教育中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

54:50 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拷问:父母能否不把家族阶级和财富的预期放在孩子的“成功”上,相信ta们有自己的命运

1:02:00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面临的课题:如何找到自我、如何独立思考和如何表达

1:13:00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男性和女性共同承担育儿责任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播客公社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16 Jan 2021 13:10:21 GMT
当我们谈论自由主义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主播的话】

在日益撕裂的公共空间中,“自由主义”是一些人战斗的口号和高举的旗帜,也是是另一些人批判的对象和嘲讽的靶子。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自由主义的身影存在于几乎所有大事件的讨论中:新冠疫情下,国家防疫与个人自由的讨论;美国大选中,左右派对自由主义的双重攻击;法国伊斯兰与世俗化争论中,自由主义与宗教的纠缠;还有女性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碰撞……

尽管自由主义是一个如此高频出现的概念,但要说清它的内涵却并非易事。自由主义到底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如何形塑了我们当今的世界?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徐曦白,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译者,欧美政治媒体作者(微博@小白的鹦鹉螺)

张新刚,高校学者,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

【本期剧透】

6:12《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一书简介

10:39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500年形成的一套非常严格的国家制度的安排,需要把它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来对待

14:10 自由主义在当代被限制得很狭隘

14:59 美国大选中,自由主义为什么会同时遭遇来自左右派的攻击

20:04 自由主义的极简历史

26:55 自由主义可以怎样帮助我们理解疫情之下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35:57 自由主义在欧洲与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对话关系

43:08 自由主义在中文世界有怎样的接收史?

53:04 中国语境下对于自由主义反思与西方语境有什么不一样

55:41 在个人自由和福利国家之间做选择,这是一个伪命题

55:42 性别维度为何被自由主义者漏掉了 

1:03:19 政治学为何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延伸阅读】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09 Jan 2021 05:24:46 GMT
选择联结和共情,是不想世界被丛林法则占领

【主播的话】

你希望这个世界是温柔的、还是残酷的?

在2020年的末尾,方可成跟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新项目“放晴公园”,开篇词里写道:“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打开手机看消息总是感到沮丧:灾难、瘟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以及越来越脆弱的地球。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互联网上遍布着黑暗的力量:评论区被喷子占领,认真友好的交流让位给宣泄和攻讦,公共讨论被关闭,令人走向自闭。”

对于这些现象,“放晴公园”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太需要一个光明的角落,照亮人心之中的美好一面,让人与人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结,互相守望,互相支持。”

从博客时代的公共发声,到发起致力于学术科普的“政见”、再到创立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的“新闻实验室”,“建立联结”始终是方可成的关键词。哪怕在遭遇了中文世界残酷的的网络暴力之后,他也没有因此走向消沉或是走向犬儒,而是更加坚信“联结”的重要性:如果世界就是温柔与残酷两种价值观在竞争,我们将需要更多的联结与更深的共情,才能不让世界丛林法则占领。

这是我们在2021年的第一期节目。希望这期与方可成的对谈,能给你迎接新年所需要的希望、勇气、力量。

【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方可成:传媒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放晴公园”主理人(微博@放晴公园)

【本期剧透】

06:21 做学者与做记者,焦虑有所不同 

08:00 2020年并不是突然变糟糕的,而是早就埋下种子

11:13 坏消息太多,新闻头条标准变高

13:13 如何消化负面新闻和由此而来的负能量

17:05 大多数人其实没必要比别人早一秒知道新闻

20:12 新闻是有偏向的,它并不是像镜子一样地反应真实世界,而是更像哈哈镜

23:27 媒体的两难:特朗普下台后流量下降了

25:47 调查报道只是新闻的一个功能,新闻的作用有:scrutinize,inform,dialogue,entertain等

27:07 “解困式新闻”:乐观&悲观+行动&不行动,构建的坐标轴

31:17 如何看待丧文化

38:30 从政见到新闻实验室到B站,如何看待联结

43:52 如何看待对方阵营里的联结

45:09 被网暴之后心态的变化

48:41 为什么想做“放晴公园”

51:46 海外华人在2020年的境遇: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57:49 对2021的展望

【本期音乐】

片头音乐 - Always With Me - Spirited Away (Piano)

片尾音乐 - Forever Young - Joan Baez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01 Jan 2021 22:20:33 GMT
新年特辑:不合时宜里的2020

【主播的话】

不寻常的一年就要过去了,也是「不合时宜」陪伴我们彼此的一年。

2021年会怎样?没人知道,但无论世界如何,我们都要按照自己的生活叙事行进,都需要爱、自由、同理心和不合时宜的勇气。

这是一期帮我们剪辑的小伙伴 Brook 主动提出制作的特辑,里面有这一年里「不合时宜」的一些声音:亲密关系、科技向善、美国大选、身材羞辱和凝视、华语电影里的女性形象、多元的爱……如果你对哪一期感兴趣,可以再去细听或重温一遍。

新年快乐。播客里见。

【本期音乐】

环境录音来自NNOUU

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坂本龙一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Thu, 31 Dec 2020 14:49:24 GMT
我们与服饰的关系,时尚与审美的变迁

【主播的话】

在我们曾经的节目中,探讨过我们与城市的关系,我们与房子的关系,我们与宠物关系。而衣服作为一个日常中最为常见的物件,我们与它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在挑选每天穿什么——这样一个再日常不过的选择背后,折射着人们什么样的心理和社会思潮?在这一期节目当中,我们与两位淘宝 iFashion 品牌旗下的时尚主理人畅谈了关于世界各地时尚文化的特点,以及如今中国时尚的趋势变迁。主播 @孟常 也分享了他曾经创立时尚品牌的经历。

本期节目由淘宝赞助播出。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王逅逅,淘宝 iFashion品牌店 Other Store 主理人(微博@王逅逅) 

席林鸿,淘宝 iFashion 品牌店易碎商店主理人

【本期剧透】

02:55 开场介绍

03:33 嘉宾们分别都是因为什么契机进入了时尚行业

09:22 林鸿家族三代制衣的故事,父母那一代更敢穿吗?

10:38 当年轻的设计师们进入服装产业后,在审美和选择上会有什么不同?

12:00 穿衣自由真的存在吗?

14:15 林鸿在日本留学期间所观察到了“穿衣自由”

16:50 人们对于衣服的选择在过去几年当中似乎越来越保守了,但同时也更加去中心化了。

19:42 逅逅最早开始从事时尚博主的故事

23:31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饰文化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日系服饰文化对于国内年轻人的影响?

27:12 日系风格比较杂糅,法式风格更加简约,而纽约的穿衣风格就更倾向于把野心穿在自己身上

32:10 欧洲的时尚文化特点

39:58 中国本土的时尚风格变迁

51:00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穿真维斯和美特斯邦威了?

58:37 中国的时尚和其他地区时尚的区别,在供应链上会有很大的区别

66:36 日本服饰文化的特点以及传递的社会心理

68:45 时尚对于我们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万冰冰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26 Dec 2020 08:20:57 GMT
在理性完胜荷尔蒙的时代,相信青年的生命可能

【主播的话】

2010年前后待在北京的时候,我认识了 Lisa 和 Zafka,还有ta俩身后的青年志社群。

彼时的青年志是很多青年文化社群的节点,聚集了很多不安分的年轻人,ta们办沙龙、做公益、间隔年,试图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世界。奥运年前后的北京仿佛是某种希望的起点,人们迫切地希望拥抱全球化和互联网,与此同时也有风险与危机在涌动。

2008年,Zafka和Lisa在家里的客厅创办了青年志,ta们是伴侣,也是创业伙伴。十二年过去了,时代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青年志还在持续地观察和研究青年文化,同时也帮助全球商业品牌理解中国年轻人。令我好奇的是,这些年来ta们眼中的时代是怎样的?Zafka 还是那个愤怒的青年吗?在青年的主体性已经模糊、无数力量在争夺定义「何为青年」的当代生活里,谁是青年?在焦虑压倒了一切情绪的2020,还能做青年吗?整整十年后,令人感受复杂的2020年末,我再次拜访青公馆,找 Zafka 和 Lisa 聊了聊。

我们聊到了青年的生命实践、匮乏感和恐惧感、人的反思和成长、阶级焦虑、后现代文化、亚文化、商业向善、消费主义、日常反抗、后浪和内卷、资本和系统,这是一次长达三小时的漫长对话,也把问题抛给了所有人:在理性完胜荷尔蒙的时代,你还相信个体的生命可能吗?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Lisa,青年志联合创始人,青年文化研究者(微博@青年志 Youthology)

Zafka,青年志联合创始人,声音艺术家和实验音乐人

【本期剧透】

03:00 结识青年志缘于Zafka一次有关青年的TED演讲,青年志是什么

04:21 2008年是历史性的一年,希望和迷茫交织,青年志也诞生于这一年

06:00 很多年轻人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消费的选择打开了视野

09:10 不能简单说奥运之后的时代往上还是往下走了,时代的变化是复杂的

12:40 当年的青年刚刚开始意识到自由和生命的无限可能,Gap Year 探索和各类沙龙社群开始兴起

13:50 2013年前后房价高企,分化开始出现

20:00 青年志试图帮助商业品牌理解中国青年,但这两年开始反思,消费是否成为了青年人唯一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25:19 这段Zafka说得非常精彩,25:00-35:00全程高能。你仍然相信个体的生命可能吗?

30:00 免于匮乏和恐惧感,相信自己是富足的,才能出现有创造力的生命叙事。理性完胜了荷尔蒙。

33:00 个体价值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一次次去寻找,中年会危机,青年也危机,反思能力最重要

35:00 这十年来,青年志的那些年轻人都去哪了?“勇敢者”变少了吗?

37:50 对艺术、学术和流行文化界缺乏想象力感到失望

40:00 有些年轻朋友其实更早地探寻到了生命意义和价值

43:00 退出当代生活是一种选择吗?能身在这个系统游戏里同时又找到自己的秩序吗

50:00 摸鱼哲学和日常反抗

54:00 纯然的身体状态和生命直觉是珍贵的,理性叙事反而是复杂的

59:00 没有什么所谓的亚文化了,边缘文化反抗主流文化的二元叙事被无数个多元文化群体去中心化了

65:00 这十年来,商业品牌如何理解并影响了中国的青年?

75:00 消费在某种维度上是有”合法性“的,问题在于”度“

79:00 商业向善和美好企业计划,对资本和消费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

81:00 Zafka近年对性别意识的反思

85:00 Lisa和Zafka二十年的亲密关系实践

【延展阅读】

《独异性社会》

【本期音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This is The Morning Show - Carter Bruwell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19 Dec 2020 10:27:20 GMT
《王冠》之下 英国王室的前世今生

【主播的话】

大热剧集《王冠》第四季刚刚结束。这一季中讲述了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历史,以及黛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之间的恩怨情仇。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对英国王室非常了解的嘉宾做客。我们一起探讨了这部剧背后的历史史实,以及关于《王冠》这部剧集台前幕后的故事,希望你也能听得过瘾。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嘉宾】

麦教授(微博@麦教授 Max)政治学博士在读

安洳谊,影视行业研究员

【本期剧透】

4:50《王冠》剧集优秀的地方,主创、细节的拿捏

8:13 菲利普亲王在真实历史上是一个经常爆雷的角色

9:40 《王冠》这部剧中对于王室繁文缛节的还原非常逼真

11:35 网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一部剧集,贯穿了世界历史的故事

14:12 英国王室历史介绍,从 13 世纪的《大宪章》聊起。在英国王权一直是比较衰落的状态

16:12《大宪章》的一些具体内容

16:52 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二世沉迷于听布道

18:10 詹姆斯一世,共主邦联时期 

19:07 玛丽二世与威廉三世   

31:00 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恩怨情仇

32:48 撒切尔夫人所在的托利党的历史沿革

35:19 “王室特权”究竟是什么?政府和王室之间的关系,在仪式和文字上面必须尊崇王室的地位

39:00《权利法案》和《大宪章》构成了目前君主立宪的规则

41:50 英国王室如今在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44:30 麦教授在英国第一次见到女王的情景和感受

47:00 英国王室这几年对于婚姻和传统的看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48:00 英联邦所有大学毕业时会有王权权杖出现,代表君主在场的意义

50:00 当伊丽莎白二世退位,王室会面临危机吗?伊丽莎白二世的作风很符合前现代国家的特质。

52:00 卡米拉、黛安娜和查尔斯王子之间的轶事

61:00 新一代王室成员有哪些变化?/撒切尔夫人的历史争议,这部剧中女性角色是否意味着更宽松的性别观念?

68:00 开放式问题:如果让你选择成为王室成员中的一员,你会选择谁?

【相关资料】

王室历史沿革部分时间线参考:

亨利八世(1491-1547) ——因为婚姻问题与天主教决裂,建立英国国教(安立甘宗或圣公会),属于新教的一支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童贞女王”,无子嗣,于是传位于苏格兰的远亲

詹姆斯一世(1604-1625)——原本是苏格兰的国王,继承英格兰王位后苏格兰与英格兰形成共主邦联。是天主教徒。

查理一世(1625-1649)——与英格兰国会反目成仇,于是英国内战爆发,被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击败,最后被斩首。

查理二世(1660-1685)——从小流亡于欧洲大陆,后来克伦威尔死后被迎接回英国继承王位。一生名义上是新教徒,死前皈依了天主教。

詹姆斯二世(1685-1688)——查理二世的弟弟,中年放弃新教皈依天主教,遭到国会猜忌,最终引发名为“光荣革命”的政变,流亡法国。

玛丽二世(1689-1694)与威廉三世(1689-1702)——玛丽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从小受新教教育,并嫁给新教国家荷兰的执政威廉。在英格兰国会的请求下玛丽与威廉带领军队登陆不列颠,驱逐了自己的父亲/岳父,继承了王位

【本期音乐】

The Crown Main Title - Hans Zimmer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CC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11 Dec 2020 22:14:16 GMT
未来生活001 | 用消费为一个想要的世界投票?

【主播的话】

双十一过去了,双十二马上到。当买买买变成无意识的狂欢,过度消费已成当代生活的症候。

但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完全不消费,消费主义也非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这是反思的现实前提。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我找来两位好友,从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物品全生命周期角度,聊了聊「新型消费观」:消费教育、用消费投票、有机棉、减少购买(Buy less)、以及户外爱好者社群如何获得自然教育等等。

现代社会罢黜了公共意义,消解了个体的公共责任,人被异化为只剩下生理需求,这是消费社会的思想背景。在一件商品的全生命周期(LCA)中,制造和废弃阶段对消费者隐形而不可见,却产生最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这是消费社会的组织形式。

本期嘉宾杨致远最后一段话说得太好,分享在这里:“过有态度的城市生活,就是试着建立自己的购买标准,了解自己购买的物品,尽可能长久地使用它,找到生命中一些购物之外的事情去做,那才能带给你更深层的精神上的喜悦。消费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为了生活而消费,而不是为了消费而活着。”

这是「未来生活」系列的第一期。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Eric,户外爱好者,Patagonia品牌负责人

杨致远,工业设计师,旧好商店联合创始人

【本期剧透】

10:30 当代生活决定了我们很难做到不消费

11:30 消费主义不是中国特色现象,消费社会的根源在于现代社会罢黜了公共意义、人被异化为只剩下生理需求

18:45 如何通过消费进行消费教育

24:30 Patagonia:做保护地球的商业,是因为一群户外爱好者对自然真切的爱

28:00 1994年,Patagonia决定全面使用有机棉

30:00 Worn Wear计划,衣服坏了就拿去修补

32:00 潜水、冲浪、登山爱好者对环境恶化的感受是直接的、真实的

38:00 产品全生命周期(LCA):制造-使用-废弃,但制造和废弃阶段对消费者是不可见的,却产生了最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49:00 最早的摇粒绒衣服

55:00 能够频繁在二手商店看到的品牌说明品质过硬,价格稳定

65:00 物尽其用是对一个物品最大的礼貌

71:00 我们可以用消费投票吗

82:00 重建我们对消费的理解

【本期音乐】

片头曲:Michael Jackson - Heal the World

片尾曲:HIB,五六 - 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28 Nov 2020 07:03:27 GMT
万玛才旦:我关注人的孤独、苦难和一些基本的境况|创作者系列

【主播的话】

作为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藏地导演,万玛才旦的创作“集中展示了现代藏人精神生活的深层状态”(媒体评论),且持续影响着藏地年轻的电影创作者们,甚至有论者称他开启了「藏地新浪潮」。万玛才旦最近的三部电影《塔洛》《撞死了一只羊》和《气球》均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在新片《气球》于11月20日公映之前,我们邀请他来节目做客,聊了聊这些年的创作思考。

万玛才旦的创作里反复出现轮回主题,他说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只要试图描述藏地生活就无法避开的「现实」。这些年以万玛才旦为代表的藏地电影创作中,都有了去宏大叙事的趋势,而更多呈现藏地真实的生活日常、刻画人物和内心,也邀请更多观众放下前置的“猎奇化”滤镜。万玛才旦说他的创作里一直有种「孤独感」,这跟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

万玛才旦既是导演,也是小说家。事实上,《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都改编自他自己的短篇小说,令我好奇的是,这个既会写小说又能拍电影的“文艺青年”是如何炼成的?

在这期节目里,他回忆了自己如何受到八十年代文学浪潮的滋养,儿时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岁月,当小学老师时写的第一篇小说,及至开始电影创作时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

这是「创作者」系列的第一期。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万玛才旦,导演、编剧、作家(微博@万玛才旦-pematseden

王小笨,北方公园主笔

【本期剧透】

05:45 创作缘起:从十几年前北京的一只红气球到《气球》

09:00 为什么《气球》里有性别意识的觉醒,却构不成反抗:信仰和现实如何抉择?

14:30 万玛导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轮回”主题

18:00 导演万玛的创作有没有母题?

24:45 万玛导演:形式即内容,写小说和拍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互有帮助

28:10 电影里对话太重要了

30:55 八十年代后藏语的现实主义文学和诗歌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36:40 又写小说又拍电影,那么文艺青年万玛才旦是如何成长的?

42:20 如何看待「藏地新浪潮」和藏地年轻的创作者?

45:00 受到伊朗导演的影响

47:00 藏地题材的创作去宏大叙事,接近日常和内心

【本期音乐】

片头曲:Michel Legrand - Vivre sa vie

片尾曲:Georges Delerue - Les Chevaux du Fer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21 Nov 2020 05:13:14 GMT
我们一岁啦: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50期

【主播的话】

2019年11月7日,在一顿南京大牌档和许多个微信电话之后,《不合时宜》播客成立了。

那时我们三个人开玩笑:看看能坚持多久?第一期节目的名字就是《「不合时宜」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100期》。

如今一年过去,我们已经做了50期(此处应有掌声)。

这一年里我们收获了很多的喜爱、关注和支持,但也被下过节目、遭过谩骂。我们建立了起数百人的听众群、志愿者群,登上了《经济学人》,还被多个播客平台推荐过首页。我们在节目中披露的个案,带来了一整个公益行业对于性别议题的重视,并作出了系统性的改革。

正如我们的名字一样,在节目中我们谈论那些不合时宜的人类、事物与生活方式,也关注社会中那些拨动你我神经的新闻事件和文化议题。 

觉得好像已经走了很远,又觉得好像才刚刚出发。

11月22日下午,我们将在北京举办一场不合时宜一周年的线下派对,欢迎你来玩。报名方式请详见不合时宜微信公号的最新推送。

ps,本期节目结尾处有来自听众的彩蛋。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5:40 第一期番外是如何录制出来的?

07:10 孟常:还没有能力去描述和回忆2020

08:07 《不合时宜》播客是孟常所有side project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个吗?

09:09 若含:听到观众发来的语音留言,关键词是“联结”

11:05 若含:2020年把我变成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13:18 若含:在节目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然后发生了什么

18:40 磬:通过播客的形式,讲述个体经历,推进公共讨论

19:37 孟常:对985相亲局这期节目的补充观察,为什么呈现不同的观点是如此重要

27:40 统一回应:几个常见的批评

30:00 孟常:为什么大家要喊我常老师?

32:47 由一顿南京大排档开启的播客旅程

35:40 磬:做播客减小了我对自我暴露的恐惧,克服记者的中立强迫症

39:27 用价值观筛选对象是比tinder更好的机制,《不合时宜》要不要搞相亲局?

45:54 回顾最初起名的艰难:「不合时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47:12 全球听众发来的语音情书,十个听众与不合时宜的故事

【本期音乐】

片头曲:I Think of You - Rodriguez 

片尾曲:Go west - Pet Shop Boys

片中: What A Wonderful World - Louis Armstrong

【延展资料】

本期cue到的节目:

《番外:「不合时宜」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差100期》(2019.11.7)

《过了6年,我终于说出这个秘密》(2020.4.18)

《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2020.10.30)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13 Nov 2020 21:36:20 GMT
在士绅化的废墟上,重建城市想象

【主播的话】

本期我们继续来聊”城市与人“。

”士绅化“是都市发展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中产阶级侵入内城,把原本属于底层人群的城市空间占据。由于地价和租金都上涨,旧社区的原住民不得不迁出。

在这一期里,我们从创造了”士绅化“概念的英国聊起,聊到柏林与谷歌的纠纷、士绅化带来的伊斯兰化,聊到阿姆斯特丹城市创新的”甜甜圈模式“,还有丹麦的阶层混居。

孟常详细回顾了他所亲历的一场士绅化:香港西环。没有了修鞋修钥匙的小门店,只有整齐划一高楼大厦的香港,国际社群与老社区的烟火气,真的无法兼容吗?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士绅化?士绅化在带来隔阂和驱赶的同时,是否也能提供一些新的关于城市的想象?废墟上到底可以/应该建立起些什么?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剧透】

03:45 “城市与人”系列的初衷

07:45 士绅化的概念

09:30 欧美士绅化的发展脉络 

15:09 “谷歌滚出柏林”的前因后果

17:00 如何科学地看待士绅化?发展视角vs文化视角

19:15 孟常亲历的香港西环士绅化

27:16 “全球城市”的兴起与柏林难题

38:39 国内士绅化与国外有何不同

48:12 新的实验:阿姆的“甜甜圈经济“模式

57:56 阶级混居的可能:丹麦为什么是个童话国家?

【本期音乐】

片头曲:Home - Gabrielle Aplin

片尾曲:Tony's Letter - Michael Brook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06 Nov 2020 22:13:47 GMT
都市里的相亲焦虑和婚恋观

【主播的话】

相亲节目、相亲网站、相亲角、相亲局……相亲并非新鲜话题,却总以各种形式刷屏。人们围绕婚恋所产生的困惑和焦虑,真实地呈现了当代都市生活的图景和心理。

文艺作品里都在歌颂爱情,现实生活里却在标签化相亲。相亲局中人试图通过婚恋再次确认或提升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竞争位置,无论这个标签是财富、职业、户口、还是学历。焦虑在蔓延。

但我对“985相亲局”这样的现象仍有困惑,更好的教育和更宽裕的资源难道不是该给人带来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吗?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把都市男女推向了如同二十年前报纸征婚广告版的「标签化相亲」?过去二十年间,随着性别意识的进步(如果有的话),都市里的婚恋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请来沈老师和相亲局的组局人,试着把相亲现象背后的观念理一理。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沈奕斐,复旦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婚姻、爱情和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主讲人(播客:沈奕斐的播客)

月亮,相亲平台创办人

【本期剧透】

04:00 985相亲局刷屏的背后

07:30 都市人群为什么需要相亲

13:30 婚恋焦虑是真实的,但相亲的时候为什么要给人贴标签?

17:10 相亲局的组织者月亮回应争议:为什么985的标签是有效的

22:50 国内的社会焦虑是客观存在的,小镇做题家不希望因为择偶导致自己现有的生活水平下降

25:30 沈老师:要对标签化警觉,更好的教育和经济能力理应带多的选择自由

35:30 爱情发生的条件是好奇和差异,而非相似,标签门槛阻碍了爱情的发生

56:20 相亲局上的景象:男性要高于1米7,女性要低于30岁

1:03:40 爱情跟相亲的区别就在于,人还是有感性的、非物质性追求的一面

1:12:30 随着社会变迁,相亲现象中的性别意识有了哪些变化?独立现代女性更被接受了吗?

1:25:00 社会发展推着男女两个群体往两个方向走了,但性别角色没有变化,因此需求才会错位

1:30:00 催婚和生育年龄焦虑

【本期音乐】

片头曲:Got to Be Real - Cheryl Lynn 

片尾曲:Way Back Into Love - Hugh Grant/Drew Barrymor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30 Oct 2020 21:58:05 GMT
重塑敌友: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世界

【主播的话】

再过两周,美国就将迎来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这场选举将给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在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又是怎么样看待这场选举的?这期节目里,我跟两位朋友:美国政治观察家Talich和俄罗斯观察家宾路尘聊了聊美国大选的国际影响。

本期节目是由不合时宜与《美轮美换》播客联合制作的一期特别节目。欢迎对美国大选感兴趣的听众朋友们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关注《美轮美换》播客,了解最一手的大选观察。

【主播】

王磬(旅欧媒体人,微博@王磬) 

Talich(美国文化爱好者)

路尘(俄罗斯政治长期爱好者,微博@路尘_把名字改短) 

【本期剧透】

03:00 欧洲为什么之前不看好拜登?欧洲人的桑德斯情结。

12:20 欧洲主要国家对于美国大选的基本看法是怎么样的?三种情况

23:50 如果Trump连任,欧洲准备如何迎接接下来的四年?

30:45 Trump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

42:00 为什么美国频频爆出乌克兰相关丑闻?

1:07:15 如果拜登当选,欧美关系还能回到过去吗

1:19:50 俄罗斯事务与欧洲事务的媒体、智库推荐

【相关资料】

Brookings Seminar: Foreign policy and the 2020 election: Implications for Europe

Cargenie Moscow Center

Meduza

euronews

Politico Europe

Financial Times

Bruegel

European Policy Centr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lich、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24 Oct 2020 04:32:12 GMT
同性恋的污名、想象,以及现实

【主播的话】

这期我们从“成都MC” 事件引发的舆论争议,系统聊了聊性少数群体在国内被审视、消费和污名化的复杂处境。

一方面,性少数群体现实中的生存和权益空间在收缩,另一方面,公众对TA们的想象又带着猎奇、美化或误解的滤镜。那些更符合主流文化审美、迎合异性恋生活方式的“阳光中产好gay”赢得了赞美,可另一方面,很多同性恋也被这种内部的审美霸权压制和伤害。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诚恳地回应了围绕性少数群体那些流行的争议和误读,也梳理了几十年来同志权益运动在国内的变迁与发展。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Alexwood,「BIE别的女孩」主理人(微博@BIE别的女孩 ) 

杨一,忽左忽右、去现场主播(微博@杨一1

小铁,北京同志中心主任

【本期剧透】

03:50 网称成都 MC 事件梳理:文章剽窃、同志狂欢季、HIV 传播、性少数性空间的(再一次)压缩

11:10 这次曝光透露出的两面性:一方面性少数的可见度在网络上受到控制和压制,另一方面,猎奇的目光也更加强烈,“为什么同样性质的大部分异性恋场所却被保护得很好?”

13:10 同志群体对性行为接受度更高,这是一个迷思吗?“同志群体可能被所谓的公序良俗约束更少,而对性爱的表达更接近性爱本身,但是异性恋之间的玩法一点都不少,但是因为同性的关系,让性行为在大众眼中显得特别而已”,这其实就是一种性的霸权

17:10 关于性等级和学者 Gayle Rubin 提出的 Charmed Circle:处于内环的性行为是 “好” 的 sex,外环是 “坏” 的 sex(具体请自行查找这个概念);而曾经被视为 “坏” 的 sex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在这个等级上发生变化,比如婚前性行为的接受度在变高,以及一些好 gay 们虽然是同性恋,但是性实践上因为很 “乖”,在这个性秩序上也可以 “提高地位”

20:10 迎合异性恋生活方式和审美的同性恋们:阳光中产同性恋(阳光积极正直好gay,简称阳积正),以及 heteronormativity 和相对的概念 homonormativity;事实上很多同性恋也被这种内部的审美霸权压制和伤害,比如 “娘” 的、不够健美的、不符合 “主流” 形象标准的 —— 而这可能恰恰是异性恋主导社会的同化结果

27:50 异性恋想象中的同志都是绝美和妖娆的?“你长得这么平凡,怎么可能是 gay”;“gay 都很有品味,都好看” 这个迷思是一个双刃剑,在 “正面化“ gay 的同时,也会边缘化不符合 “标准” 的 gay —— 这种过度的(自我)美化或许正是性少数群体不够被接纳的信号

34:30 同理,lean in 式的 “女权主义” 也可能导向同样的等级:这么艰难的环境,我可以克服还可以成功,为什么你不可以?

37:10 “gay蜜” 这个称呼的背后,可能是边缘身份的 “姐妹” 同盟感,但也可能只是一种社交货币

41:50 性少数和女权运动之间的互动和张力

42:50 本国同志运动权益进步一览1:苏联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变迁

50:00 关于同志的线下场所的重要性:关于东单公园、“渔场”、“干点”、“湿点“、前 app 时代,“彼此识别” 和 MC 之类的线下空间

56:50 可男同性恋之外,拉拉和跨性别又有什么线下空间呢?这其中的性别差异在哪里?(强行插播一下,我们的月份派对 “鸡兔同笼” 正是给女孩及性少数打造的社区空间,本月派对就是10月22日下周四!详情请看今日次条推送!)

61:10 对于性少数来说,“本来就没有几个(能够彼此识别的)安全空间,现在还越来越少”,尤其对于年长的同性恋

65:50 本国同志运动权益进步一览2:去罪化,95年民营互联网发展和世妇会,民间组织的发展,2000年后的同志社群,2010年后组织的专业化,2014年后空间的进一步紧缩以及机构的进一步垂直化;性少数至今仍处于 “政治贫困”,但是同时,已经有很多案例推动了法律公正的进程

71:50 关于 “扭转治疗”,在本国仍非常普遍,在 “西方” 也没有断绝

75:30 “身份认同要好”(即自我认同自己的性少数身份且出柜),为什么这一点对于很多性少数公益从业者在伴侣的选择上很必要?

76:50 但是 “出柜” 这件事尤其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更加复杂:一定要踹开柜门吗?“你想要达到的并不是改变老一辈对于 lgbtq 的认知,而是让 ta 们接受你这段(同性)关系”;“出柜出不好,也是对家人的伤害”

85:10 形婚和骗婚的区别,以及形婚和多元成家的关系

86:00 出柜的重要性和迂回可能(提及吉野贤治的著作《掩饰》,由朱静姝翻译);各种失败的出柜经验

95:20 “一个足够接受自己身份的性少数 个体,是绝对不会选择骗婚的”

96:50 安全性行为和自我认同程度是相关的,“身份认同低的性少数个体,抗击社会压力能力会相对低,自我效能感也会比较差,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 ta 对安全性行为的实践”

99:00 “HIV 尤其在中国不是一个同性恋的问题,异性恋感染人数也非常多”;以及关于 PrEP(HIV 暴露前预防)

【本期音乐】

片头曲:Setting Sail - Various Artists,Gary Clark,John Carney 

片尾曲:People Talking - Robert John Ardiff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17 Oct 2020 14:46:55 GMT
往期回顾 | 在旅行的未知里 重新确认自我

【主播的话】

本期节目首发于2020年4月11日。

在不能旅行的日子里,我们怀念可以满世界跑的日子。过去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世界当今的面貌却让人意识到,这些理所当然让人想念,也值得珍惜。

这期节目我们从记忆中的意大利出发,聊到了这些年中印象深刻的旅行记忆和我们对旅行本质的思考。去过几十个国家的@孟常 聊了聊自己在过去十年间发生变化的旅行观。

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

希望这期节目能为无法出行的听众们,带去美好的想象和自由的清风。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02:40-11:42 我们对于意大利的记忆和印象

11:42-15:47 身处欧洲的 Qing 聊了聊欧洲目前的交通现状

17:08-21:11 去过的旅行地和你是否有意思是不能划等号的

22:00-24:00 旅行最迷人的部分是丢入那些未知的经验之中

24:00-27:14 为什么我们说 Tinder 是最好的旅行 App

27:14-30:10 Qing 印象深刻的旅行——拜访齐泽克之外收获的友谊之旅

30:10-34:27 Ruohan 印象深刻的旅行——和一群天南海北的同龄人游学

34:48-43:24 与人同行和独自出发

43:24-结尾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我们钟爱记者式的旅行

【延伸资料】

《午夜降临前抵达》 刘子超

《旅行的艺术》 阿兰·德波顿

现代主义绘画大师 爱德华·霍普

【本期音乐】

Amerigo - Patti Smith

Stay Alive - Jose Gonzalez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09 Oct 2020 22:11:06 GMT
关于女性处境,自由生活的一次漫谈

【主播的话】

这次节目算是一次关于哲学、文学与现实生活的漫谈。我和胡桑老师从最近读过的一本名为《送奶工》的女性主义作品聊起。这本书是 2018 年的库克奖获奖作品,由北爱尔兰作家安娜·伯恩斯创作。讲述的是一个 18 岁的女孩,仅仅是因为她喜欢边走路边读书,而被一个代号叫做“送奶工”的人跟踪。结果在整个社区被人们诋毁。那些原本应该拯救她的亲人却熟视无睹。

这两天,在微博上看到拉姆的新闻以及和女性有关的一系列暴力事件,深感这背后隐秘的联系,只是现实比小说还要残酷无数倍。

我们在节目中谈到小说中的一句话:“如果没有人对你的身体施加暴力,没有人用赤裸裸的语言公开侮辱你,没有人露出嘲弄你的表情,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发生,你又怎么可能遭到什么也没有的攻击呢?” 这几天让我感到无比讽刺的是,在现实中,即使是遭遇了严重的身体暴力,也可能等于什么也没发生。

女性的处境需要不断被提及、被反思。每个人都应当大声疾呼,否则我们每个人都会持续不断地身处在所有或隐形,或显性的暴力之中。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嘉宾】

胡桑,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译者、诗人。作品有《惶然书》《赋形者》(微博@胡桑

【本期剧透】

03:00 《送奶工》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介绍

07:30 书中几个有趣的主题:为什么书中的人物都没有名字?为什么女性在社区中无法被拯救?

11:20 女主和准男友之间真挚的感情,在整个社区看来反而是出格的

12:39 分享我们各自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和现实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16:44 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是几千年来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前我们没有渠道在网络上集中的讨论和展示出来

20:15 若含分享自己作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压抑瞬间

24:10 胡桑老师在成长经历中目睹到的对于女性个体的压迫

25:50 胡桑老师的学思经历,以及他对于女性主义身份的思考

33:37 Trevor Noah 的故事,母亲在培养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孩子上所发挥的作用

35:47 意识形态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男性也同样被男权社会的法则所压抑

36:29 北爱尔兰是整个英国最保守的地方,作家所处的环境和他们作品内容间的联系

37:32 传统力量对于现代人的束缚无处不在,但在具体历史成因上还是有所不同

41:37 爱尔兰岛上为什么能诞生如此之多的文学巨匠?

46:19 为什么欧洲文学让我们感到洗敬?

46:48 作为哲学老师,胡桑老师如何看待年轻人是否自由的问题?

48:26 曾经是一个美学时代,现在是一个伦理时代

51:00 享乐主义在年轻人中渗透得很快,正因为单纯所以困惑

52:27 若含补充:困惑还来源于可能性不断在变少的一种现状

55:00 我们曾经许诺的自由的未来没有实现,而且加剧了困境

55:31 从哲学眼光来寻找人的自由可能在哪里?

61:35 我们需要更久远的、更绵延的力量——1)一个更自由的人需要学习经典:心智训练 2)不要孤独地活着,力量在连接中形成 3)谦逊,不要动用权力的力量

63:11 亚里士多德:沉思的生活

67:08 写诗也会让人更自由

【相关资料】

安娜·伯恩斯《送奶工》

特雷弗·诺亚《天生有罪》

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

丹尼尔·克莱恩《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本期音乐】

片头曲:This Feeling - Alabama Shakes 

片尾曲:Che m'importa del mondo - Rita Pavon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02 Oct 2020 21:42:32 GMT
中文写作者多去看世界,未来也会有自己的《纽约客》

【主播的话】

数月之前我们曾聊过一期关于旅行的节目。里面提到了旅行作家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里的一句话,引起不少听众的共鸣:

“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刘子超本人,聊了聊旅行文学的方法论。如何成为一名旅行文学作家?如何设计一趟严肃的旅行?如何与旅行过程中的陌生人迅速打成一片?如何应对旅行时的孤独时刻和危险时刻?中国的旅行作家可能有怎样的财务支持?为什么旅行文学对于崛起中的中国非常重要?

我们还谈到了中文写作者在这个加速时代里的独特角色:“这是一个中文写作者机会很多的年代。你写的东西在中文世界里都没人写过。年轻作家应该多出去走,用脚步丈量世界,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纽约客》。”

(欢迎去爱发电或微信公众号打赏,请我们喝杯咖啡)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刘子超,旅行作家,著有《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的旅程》《午夜降临前抵达》《沿着季风的方向》(微博@刘子超

【本期剧透】

4:23 刘子超是如何从记者走上旅行作家道路的

5:55 疫情以来在国内重新旅行有什么样的新经验

7:05 “圈地现象”:旅行变得越来越困难,是旅游而不是旅行

12:03 被人工制造出来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特色

14:32 欧洲的反游客、反增长浪潮

17:45 “开发”与“过度开发”的平衡点?保留旅行的可能

18:40 对旅行的见解在消退,为什么?

19:05 “他们的生活,哪怕再遥远,也与我有关”

20:40 抱着写作目的去旅行 感觉会不一样

23:26 哪些是旅行之后、作为旅游者想再去一次的地方?

24:47 一趟严肃旅行之前的准备流程有哪些?

27:27 决定要将一段旅程写成作品,有什么样的框架?

29:00 对一个地区的理解积累够了,才会安排去旅行

31:05 旅行作者的春秋笔法?

33:34 旅行写作与记者采访不一样的地方

35:40 “跟任何一个人的接触都不会白费”

35:52 旅行中遇到陌生人,是否更容易贴标签?

36:38 “旅行永远是尽力找最佳的过程,但它可能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最佳”

37:41 语言是问题吗?中亚人为什么普遍英语好?“苏联解体后想抓住一个新世界”

38:38 “写作是找到能跟你做有效交流的人”

40:38 被全球化抛弃的中亚,人们对未来有愿景吗

41:19 在中亚的中国痕迹?“中国是隐形的存在,影响在生活的暗流之下”

45:05 一个“游手好闲”的中国人

46:41 旅行时是否是更“打开”的状态?有新的人设吗?

47:26 旅行中的孤独时刻和危险时刻

52:16 采访对象对于被写进故事的回应

54:13 大潮还是在往前走,但我们现在正经历回调

56:36 回到家以后的写作节奏?亚寒带体质

58:55 旅行文学者的财务支持

60:03 中文写作者的黄金时代?用脚步去丈量,未来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纽约客》

【本期音乐】

片头曲:She Was Running - Max Rich

片尾曲:A Day at a Time - Ellie Goulding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25 Sep 2020 21:44:50 GMT
速朽的时代里,连音乐也是996化的

【主播的话】

我们厌倦了哪个乐队更牛X这样无聊的口水仗,想要(假装)客观地聊聊音乐审美这件事,或者说,音乐的「金线」在哪里。

找来了两位朋友,都在音乐行业深耕了十几年:孙大猴左手拨和弦玩乐队,右手写行业的深度报道;包大师十几年前就开始写乐评、做电台,近年还参与修复和转录过几万多张黑胶,发起了一个很酷的音乐计划,闲时在知乎上评论跟音乐有关的争议话题。

两位都爱音乐,也懂行业。

所谓“好“音乐是客观的吗?什么样的音乐人才能成为传奇、在音乐史上不朽?一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当然跟见识有关,乐评人做出批评,要进入艺术史和风格体系中去。听众未必关心,毕竟不管什么样的音乐,”喜欢就好“,但人却又往往忍不住要参与孰优孰劣的争论和互踩,每个人都发出声音。对于包大师来说,音乐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有多复杂,是要看”合不合适“,而评价一个人音乐人的成就,要站在艺术史的维度,看TA是否在自身音乐风格上探索得足够远、是否影响了其他的音乐风格、以及是否对TA所处的时代产生足够的影响。

在包大师和孙大猴看来,这不是一个音乐的时代了,人们连耐心听完一曲古典音乐的”时间“都没有,音乐都”996化“了。都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音乐或艺术的山峰上攀爬是很苦的,音乐人要么疯掉要么撑不住,而最终还在持续表达的人,要坚持用自己的审美尽可能影响更多的人,哪怕不被主流喜欢、不能挣足够多的钱。

真诚的音乐永远是时代的表达,是基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做出的回应和记录。与其说去缅怀已然过去的文化黄金时代,不如回过头来望向我们所处的时代,无论写作、言说、雕塑、绘画、设计还是音乐,你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它吗?你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吗?

(欢迎去爱发电或微信公众号打赏,请我们喝杯咖啡)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梁源,江湖人称包大师,写乐评十六年,知乎争议博主,黑胶音乐平台”2496“主理人(知乎@梁源)

孙大猴,洗浴时间主唱,音乐媒体”街声“主笔

【本期剧透】

03:00 介绍嘉宾

07:00 音乐有客观标准吗?「金线」在哪里?

12:30 若要比较两个乐队哪个更“好”,乐评人首先得懂两种风格,在一个公平的坐标系里去比较,否则就是偏向大众审美的吃香,流行音乐永远会“赢”。

14:20 编曲没有复杂不复杂,只有合适不合适。

17:00 听懂音乐这件事要对人有包容心,人随着时间、见识和际遇的变化,一些听不懂的音乐可能突然“听进去了”。

20:00 乐评人要深入风格和历史的多个体系评价,这件事可能跟听众没关系,喜欢就好。

22:25 孟常:以前听不懂罗大佑哪里好,四十年后才进入他所歌唱和批判的情境。

25:30 包大师:要选出“最重要的X首华语音乐”“最重要的X位华语音乐人”,艺术史的角度是第一位的。

26:55 举例分析:周杰伦究竟在音乐史上什么位置?

35:00 什么样的音乐人可以成为传奇?可能是要运气好……因为水平过线的很多。

37:45 包大师:这不是一个音乐的时代。

39:50 音乐永恒是时代的表达,不能脱离你的生活,这个时代属于永恒的东西是什么?雕塑、音乐就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艺术发展是需要痛苦,也触及到(人内心)绝对的痛苦。

41:30 嘉宾当年对音乐人失望,因为他们都不够努力,把自己当艺术家而不需要苦练技术。

43:20 中国大城市现在的状态不能像十几年前一样让人从容地活着了,做音乐或艺术是很苦的,你能撑得住吗?

45:45 人们可能只是没听过五条人这种音乐,两位嘉宾都安利了玩具船长。

46:50 一个“XX天掌握古典音乐”的时代,你还有“时间”听古典吗?996的时代产出996的音乐。

50:00 现在点击量最高的音乐是什么样子?后台数据让人大跌眼镜。一切都下沉了。

52:00 音乐不再能影响时代了,但时代周期也缩短了。

54:00 忆当年:十几年前纯粹听音乐做音乐的那群人那些事。

59:08 写乐评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1:01:00 怎么总感觉当年的老歌比现在的新歌好?是对过往的美化吗?

1:06:20 孙大猴:人得活着,你活着就要表达,音乐人也是,哪怕永远不会获得很多人的认可或主流成功,但你要坚持表达自己认同的标准、价值和审美。

1:12:00 流媒体、看现场和买黑胶:黑胶复兴了吗?

1:17:00 响度战争

【本期音乐】

片头曲:Learning to Fly - Pink Floyd

片尾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Pink Floyd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19 Sep 2020 07:36:05 GMT
谷歌工程师眼中的外卖骑手与科技向善

【主播的话】

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跟嘉宾赵智沉聊了他创办的纽约文化沙龙以及与沙龙有关的文化。今天这期节目的嘉宾仍然是老赵。除了是沙龙的主人,老赵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谷歌的一名软件工程师。

几年前,当996的工作文化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巨大争议时,老赵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述了为什么谷歌这样的公司不实行996工作制。我们于是跟老赵聊了聊在谷歌做工程师的体验,以及中美科技企业文化的不同。

而正当我们正在剪辑这下半集节目的时候,一篇关于外卖骑手生存现状的调查报道在朋友圈里刷了屏。报道里详尽地展示了作为食物链底端的外卖骑手们如何在平台、资本、算法、消费者和监管的夹缝中求生存,有的人甚至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于是,我们与老赵又进行了二次连线。算法真的可以中立吗?科技真的可以向善吗?以人为中心的算法,为什么这么难?我们对科技的乌托邦想象中,又折射了多少对现实的焦虑?

本期节目由新世相赞助播出,如果大家对沈奕斐老师的爱情课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光之来处】,回复【不合时宜】既可获得课程购买链接。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嘉宾】

赵智沉,谷歌软件工程师,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微博@赵智沉) 

【本期剧透】

2:27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读后感

4:0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消费社会里人如何被异化成只有一个向度

6:03 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机,而是钟表,人的行为被时刻表规训

8:50 怪兽不会自我修复,必须有外部力量施压:多米诺披萨在美国的诉讼案

11:32 算法会如何理解“我愿意多等五分钟”的善意?如何理解“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

22:50 在大公司里工作可以避免被异化吗?在谷歌的工作体验

26:27 硅谷公司为什么可以不用996?国内科技企业为什么不得不996?

30:45 谷歌的公司文化与其他硅谷公司有何不同?

32:47 “科技乌托邦”幻想在近几年的坠落,为什么?

39:40 谷歌的搜索服务,到底应不应该付费?

42:13 “谷歌什么都知道”——是用户需要知道这件事吗?

46:02 越来越多的媒体认为是谷歌抢走了它们的广告,该怎么办?

51:43马斯克最近的大新闻:科技向善的进度和科技发展的速度是否匹配?

【相关资料】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谷歌工程师自述:为什么谷歌不实行「996」工作制?》

【本期音乐】

片头曲:Charlie Chaplin - In The City

片尾曲:Lauren Daigle - Almost Huma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Nik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Wed, 16 Sep 2020 07:29:11 GMT
多元的爱:在嫉妒和同喜的漩涡里

【主播的话】

在之前围绕亲密关系进行讨论的节目中(爱的艺术和亲密关系的公共性、非暴力沟通),我们道尽了寻找爱、陷入爱、失去爱的思考和困惑,也尝试去学习如何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进行真诚而有效的沟通。

那么,在现有爱的选项之外,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吗?我们是否能在自我、ta者和爱的缠绕之间实践出新的想象空间?有没有可能“爱和自由”兼得?

于是我们邀请老朋友、《BIE 的女孩》和《别任性》的主理人 Alex 来做客聊多元的爱,Alex是酷儿和性别理论的学术研究者。在节目结尾处,播客 《忽左忽右》和 《去现场》的主播杨一路过(来找我们玩),他作为开放关系的酷儿实践者也做了非常精彩的补充。因此这期成了意料之外的三档播客联动。

跟之前的很多期节目一样,我们聊完之后反而更困惑了,觉得议题比想象中更复杂(如沙龙那期节目的嘉宾赵智沉所说,这反而是好事)。无论多元的爱还是开放的亲密关系,绝非能够完美解决传统单偶制关系中那些烦恼的“Easy 模式”,恰恰相反,它给那些先锋的实践者带去了更多现实和精神上的挑战,传统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仍会存在并无限放大。开放关系是人面对自我内心真实感受而非外界规范的努力,是对更复杂、更非标准化的亲密关系的探索,也自然对其实践者提出了远远更高的要求:沟通、尊重、同理心,还要与嫉妒心作战。有人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解放,也有人只是打着幌子的伪信徒。

在你下道德或事实判断之前,可以先听下我们这一场掰开揉碎了的客厅畅谈。

【主播】

若含(微博@Ruohan_zzz)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Alexwood,「BIE别的女孩」主理人(微博@BIE别的女孩 ) 

杨一 ,忽左忽右、去现场主播(微博@杨一1

【本期剧透】

02:43 开放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答:其实不是一种关系)

05:38 大家对于开放关系的两极化的态度:美好的幻想和 “渣” 的污名,为什么都不对?

07:30 人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进入开放关系?(答:都不一样,可能是原生的感情需求,也可能出于更价值取向的尝试 —— “为什么不行?我就想看看行不行”)

09:13 开放关系有一些基础原则(坦诚、尊重、同意),但具体规则该是什么样子,是由关系的参与者(无论是几个)共同制定的,可能永远动态

10:00 为什么关系中(性别)权力平等是一个真正良性的开放关系的前提:如 “换妻” 这种 “开放关系” 有什么问题?

14:00 开放关系可能是怎么被提出的?什么阶段能 open?

15:43 开放关系反而是比单偶制更复杂的更艰难的亲密关系?

16:28 也的确不乏以开放关系为名,行性骚扰之实的某些(男)人,尤其是知识圈和艺术圈,他们的杀手锏通常为(对女孩说):“没想到你这么保守”

20:10 关于嫉妒,不嫉妒可能吗?什么时候可能?关键词:“同喜”—— 我们并非只可能为了伴侣嫉妒,也可能为了 ta 们快乐而开心

23:33 来了来了,说说萨特和波伏娃这对著名的开放伴侣(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俩人的例子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复制的)

26:00 为什么现实操作中,(异性恋)情侣谈开放关系那么难?或者说想谈论另类关系很难?

30:13 另外一些名人的开放关系例子,如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这个女人的故事太精彩了);以及林徽因的关系可能也有这种色彩

31:28 为什么很多男人不能接受自己的女性伴侣找其他男性对象,但如果新的对象是女性就又可以了?

35:28 异地恋情侣其实可能出于陪伴的情感需求更有动力进行开放关系, 两边不耽误听起来挺好,但可能有什么隐患?有一个主伴侣的开放关系是不是更稳固一点?

41:00 觉得现有一对一关系难以经营/令人厌倦,这恐怕不是打开关系最好的出发点,因为这时候的心态可能就是想分手(但有点舍不得),那么开放了也就很可能导致分手;开放关系从来不是一个 easier way out,而是反而要付出更多

42:43 如果只是在 dating 状态,date 多于一个人需要有道德包袱吗?需要坦诚 “交待” 吗?

45:53 lgbt酷儿的亲密关系是否对排他性的异性恋关系,或对打开 heteronormative 的感情模式有所启发?heteronormative 怎么理解?这和多元成家又有什么关系?

50:30 酷儿又应该如何定义?(在我看来,泥塑就是一种酷儿化实践)直男可以是酷儿吗?(“直男” 在社会话语中已经不再指向生理性的性别/性取向描述,而是指某种心态/审美/思考方式)

55:00 有些良好的开放关系反而能让原有的关系变得更亲密,质量更好,为什么?The ONE 是一个迷思,真的有 “另一半” 这么回事吗?亲密伴侣真的应该并可以实现我们所有的情感需要吗?

59:00 杨一加入对话,作为酷儿的开放关系实践者,分享为什么他跟现任选择了开放关系(“不安全感反而是来自偷偷摸摸的遮掩”);同志圈很多 couple 对与开放关系有什么异于直人的理解和操作?

65:13 很多酷儿人群对感情的建立只能靠自己和伴侣去制定属于自己的原则和规则,因为已经在社会观念和法律上被排除在直人主导的世界之外了(“既然我的性取向已经是弯的,那我愿意让我的价值观(比异性恋的感情观)更往前走一步,不妨一试”;“不过很多中国的同性恋人群对感情和家庭的观念是很保守的”)

70:00 只是为了心里好受,或者跟对方扯平而自己也去开放和打炮,这种开放关系可能也会破产

72:13 “人是有玩够这一天的,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不要压抑”,很多人的中年危机可能就是因为觉得 “白活了”

【拓展阅读】

《开放关系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作者Alexwood

【本期音乐】

片头曲:Owe You Nothin’ - Robin Loxley Ja 

片尾曲:Que Sera Sera - Doris Day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CC、Nik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Sat, 12 Sep 2020 04:38:36 GMT
公共沙龙:一场流动的思想盛宴

【主播的话】

创立《不合时宜》这个播客的愿景之一是:我们三个主播都希望能搭建一个在线沙龙,把身边有趣的、不合时宜的朋友都邀请来播客里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点。

我们都被沙龙这种形式深深地吸引:它带来思想的自由交锋,也促成知识的慷慨交换;哈贝马斯曾盛赞沙龙在建构公共空间里的重要作用。历史上的欧洲,沙龙曾扮演打破阶层壁垒的角色,文人不只为皇室而作诗;今天的全球各地,各式各样的沙龙仍然在努力地打破各种壁垒,学科的、智识的、立场的......

接下来这两期节目的嘉宾是一位真正的沙龙主人。物理博士赵智沉是谷歌的一位软件工程师,2013年他用业余时间在纽约创办了“纽约文化沙龙”,至今已经举办了近两百场活动,嘉宾横跨各行各业,从量子物理专家到脱口秀演员再到政治学家,几乎无所不包。

这期节目里我们将重点聊聊沙龙文化:在海外做华语沙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为什么是纽约这座城市?组织一个沙龙需要怎样的条件?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要来重谈沙龙精神?

下期节目里我们还将继续跟赵智沉的探讨科技相关的话题,谷歌工程师的工作体验,科技的善与恶等。Stay tuned。

【主播】

若含(微博@Ruohan_zzz)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嘉宾】

赵智沉,谷歌软件工程师,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微博@赵智沉) 

【本期剧透】

02:05 开场介绍,嘉宾介绍: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赵智沉

04:18 纽约文化沙龙的内容以及缘起,北大元培的影响

09:12 Qing参与纽约文化沙龙的体验和感受

10:55 纽约文化沙龙为什么会刻意避开实用话题的需求,为什么在赵智沉看来,元培学院当时的计划是失败的?

16:45 赵智沉在物理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求职工作的历程和心得

19:45 印象最深刻的沙龙故事是什么?做沙龙对于我们个人的改变

24:30 沙龙的历史:最早来自 16/17世纪的法国,含义就是大房子里的待客厅

27:55 在我们各自心目中,是如何理解沙龙精神?

35:42 播客也像是一个在线的沙龙

36:00 沙龙在历史上打破知识壁垒的演进历程

39:25 在海外做一档话语沙龙的挑战和机会

45:00 对于想做沙龙的朋友的建议

【本期音乐】

片头曲:Long Lost Penpal - Hello Saferide

片尾曲:Miss Misery - Danny Elfman

【相关资料】

《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哈贝马斯

《谷歌工程师自述:为什么谷歌不实行「996」工作制?》

Black Lives Matter系列讲座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Fri, 04 Sep 2020 21:49:35 GMT
白俄罗斯的“二手时间“

【主播】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孟常(微博@孟常)   

【主播】

路尘,俄罗斯观察家(微博@路尘_把名字改短) 

【相关资料】

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二手时间》

【本期音乐】

This Is Not A Song, It's An Outburst: Or, The Establishment Blues - Rodriguez

Sugar Man - Rodriguez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 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28 Aug 2020 21:53:16 GMT
谁画下这天地:我的城市和我

【主播的话】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南方北方,都市小镇,国内国外,生命日常经验在城市里反复上演:劳作、创造、享乐、揾食、爱恨。

罗大佑早年在歌里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被裹挟在现代城市化的浪潮里,迁徙和离乡,不知所措和疏离无着的情绪,很多人现在才慢慢体会到。

我们三个人都居住过一些城市,也告别过一些。湿润的广州、让人爱恨交织的北京、静谧的北欧小镇、自由之城阿姆斯特丹、“杂种”香港……很自然地,我们聊起了这些城市,以及我们有关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一个最该被谈论却又少有提及的问题:城市是为了什么?为谁而造?城市是谁的城市?

是“人”,真实、脆弱、有情、有生命力的人。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地理解这一点,那么有关城市的一切想象就无从谈起,城市亦不过是砖瓦和楼墙。

这是「城市与人」系列的第一期。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关注公众号: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主播】

若含(微博@Ruohan_zzz)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3:00 为什么要来聊城市,城市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5:20 我们这代人和城市的关系是很特殊的

6:45 我们三个不同的城市居住体验

9:30 若含在广州居住的体验,以及参与 NGO 的经历

17:00 Qing在欧洲莱顿和北京居住的经历

25:36 孟常在丹麦奥胡斯和阿姆斯特丹的居住体验—城市就像一个森林公园,把城市建在自然里面

34:52 聊一聊我们对北京城市的共同记忆

37:04 虽然在北京的生活越来越久,对城市也有了掌控感,但仍然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38:23 2017 年冬天关于北京很深刻的一次记忆

44:14 说起北漂,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概念,一种意象

45:32 城市是为了谁而建的?

47:16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沿革——《城记》王军

49:09 如今胡同还是不断在消失,梁思成曾经对于北京的想象

56:14 我们对于附近消失的理解,如何在巨型城市中,重建自己的生活半径

【相关资料】

《城记》王军

《城市》罗伯特·帕克

【本期音乐】

片头曲:I Can't stop loving you - Ray Charles

片尾曲:There'll never be Good-Bye - Minako Obat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21 Aug 2020 21:36:44 GMT
在加速“暴力”的世界,聊聊非暴力沟通

【主播的话】

录制完《爱的艺术和亲密关系的公共性》后,我们常常会收到听众留言。

我开始意识到亲密关系这个课题,在我们过去的学习经历里是如何匮乏,而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又是多么巨大。

回到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父母、家人和孩子。而家又是最小的公共生活单元,它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幸福感。

前段时间,打开微博就看到发生于家庭中的各种恶性事件,愤怒却又无能为力的感受常常占据我的思绪。那时,我想到了一位朋友凉意。他是一位非暴力沟通的专家,同时也是亲密关系的教育工作者,几年前参加他的工作坊,那次经历让我对于爱的艺术,有了不同的理解。

这期节目,我带着许多人的困惑与凉意做了探讨。其中包括我们如何邀请另一半共同承担家务?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面对亲密关系中自我主体性丧失的担忧?

在这个加速暴力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获得保持 Peace and Love 的勇气与智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justpodmedia.com/shows/theweirdo ]

【主播】

若含(微博@Ruohan_zzz)   

【嘉宾】

凉意(公众号:有点凉意,启盒练爱)

【本期剧透】

0:00-5:20 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恶性伤人事件越大越多,我们该怎么办?

5:24-11:50 从教育工作者和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如何去看待这类恶性事件?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如何正确理解这类事件。

11:50-14:00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极端行为?

14:00-16:00 有时候恐惧是一种集体心理的确认

16:00-20:10 凉意从一位新闻研究者转型为亲密关系教育者的经历

20:10-22:33 非暴力沟通如何影响凉意的人生?

22:48-29:23 担心在关系中丧失主体性该怎么办?如何走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常见的困境。

29:23-30:30 若含的困境和经历分享

31:03-33:11 如何邀请另一半加入到家务劳动中来?非暴力沟通的案例分享

33:11-34:09 当我们在说直男癌时,到底是在说什么?该如何与对方沟通自己期待中的改变

34:12-39:53 如何让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成为你的合作者,而不是和你抬杠吵架的人?让概念落地模拟对话。

39:55-44:44 到底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44:44-51:00 了解非暴力沟通的理论很容易,但要实践和应用确实很困难的。

51:00-54:50 非暴力沟通中的代表动物“长颈鹿”和“豺狗”,我们如何应对社交网络上的暴力和敌对?

56:45-65:00 如何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和父母沟通?

65:13- 66:10 发展出完整的自我对构建良好关系很有益处

66:17-结尾 亲密关系是最微小的公共生活实践 Again

【本期音乐】

Sail - AWOLNATION

This Feeling - Alabama Snakes

【相关资料】

《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卢森堡 

《爱的进化论》 阿兰·德波顿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失城》黄碧云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14 Aug 2020 18:57:14 GMT
我们聊了乐夏,又做了自以为是的流行文化批判

【主播的话】

这期我去了北方公园的办公室做客,跟木村拓周和老月亮聊至深夜才散。

北方公园专注报道和记录流行文化与独立乐队,参与录制和采访了这两季《乐队的夏天》。我们很自然从新一季《乐队的夏天》聊起,刚播出两天,五条人上热搜、破圈。我去的时候,老月亮正为刚出街的五条人报道而纠结,她得到的时间很短,觉得“采砸了”。

我们肆意“臧否”了一些乐队,包括五条人为何破圈、重塑是否高级,很快聊到了国内乐队的挣扎和纠结:说好的不(屑)上综艺呢?而一些独立乐队的矛盾心态,或许跟地下 rapper 前两年的境况有同构之处:接受娱乐资本的游戏规则,藏起棱角,接受被主流世界改造、剪裁和化妆后的艺术呈现和表达方式。随后我们聊到了整个音乐工业的现状,乐队如何养活自己,以及摇滚乐和说唱进入中国的历史时间节点,是如何决定了它们完全不同的样貌,而跟其文化语境的割裂又何其相似。

玩乐队究竟穷不穷?国外搞音乐的年轻人是怎么活的?朴树窦唯真的很“落魄“吗?南方是一种怎么远离中心的文化意象?或许,公众长期以来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想象仍趋贫瘠,才造成对创作者持续错位的情感投射。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木村拓周,流行文化媒体“北方公园”创始人 (微博:@北方公园 NorthPark) 

老月亮,北方公园音乐领域作者

【本期剧透】

2:00 做客北方公园,聊下这两季录制和采访乐夏的经历

5:00 为什么老月亮采访完五条人之后感觉“砸了”

8:00 五条人和重塑两种姿态,但是都破圈了,为什么?

11:00 很多独立乐队表示拒绝上综艺,为什么这一季乐夏来了?很多现场乐迷的水平有所提高

13:00 什么是土摇?上一季冠军新裤子的风格

16:00 重塑的音乐高级吗

18:00 乐队该不该参加乐夏的纠结,破圈还是坚持

21:00 周云蓬对于乐夏的批评,独立音乐的初心和挣扎

23:00 主流综艺和商业世界对于摇滚乐和说唱的“改造”,剪刀手意味着“与魔鬼的交易”

25:00 摇滚、街舞、嘻哈和脱口秀的综艺化

26:35 Hip-pop 进入中国的时间跟摇滚乐年代的历史时间错位,背后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

28:41 说唱和黑人文化

30:00 中国摇滚乐是80年代的孩子,说唱可能是奥运时代的孩子

31:00 做乐队真的穷吗,需要多少钱?

32:30 老月亮和木村关于摇滚乐和说唱的 battle

35:00 地下Rapper 的反叛被主流收编了吗?好像原本也没什么批判性

38:30 从音乐工业来看,中国乐队的生存状态究竟怎么样?万青、周云蓬、刺猬

44:15 全世界搞创作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么

48:23 为什么要强调音乐人读书?因为社会不读书

50:00 小镇文艺和草根音乐,其实五条人们的音乐跟草根无关,审美和思想是都市性的

51:00 说到五条人和九连真人,”南方“是一种怎样区别于北方的文化意象?

57:20 五条人像都市嬉皮士,本雅明的漫游者

60:00 又聊到城市性格和人的生活状态

61:34 朴树窦唯“落魄”的符号化背后,是公众对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想象贫瘠,情感投射错位

【本期音乐】

片头:林生祥,《有无》

片尾:重塑雕像的权利,《T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 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

Sat, 08 Aug 2020 03:15:49 GMT
身材羞辱、外形攻击和凝视:什么定义了我们眼中的「美」

【主播的话】

CK的大码模特、漫展上穿JK制服的女生、被老板贬损外形的 Yamy,我们几乎时刻被有关身材、外貌和衣着的舆论争议包围着。“身材羞辱”(Body Shaming)不只被社会文化用来定义和规训我们,也的确被很多人内化为了“本应如此”的生活范式。

为什么人们反感肥胖?什么样的外形才叫好看?美丑是客观的吗?我们有没有穿衣的自由?

在本期节目嘉宾李子看来,这些议题并非只是个人偏好或生活日常而已,而是交织着复杂的社会观念、文化符号和时代印记。李子是一个活跃的科普博主,她的写作和学术研究很多都与社会和科学观念的变迁相关。

我们聊了身材羞辱、外形攻击、男性凝视,以及其间的文化、性别、阶级和时代因素。我们甚至回顾了“穿衣自由”、“健身是中产阶级的新宗教”和“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吗”这些互联网舆论场上的“经典论战”。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观念背后的文化心理是相通的。

没有人的身材或外形是完美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健身或整形达人,我们该如何接纳或放过自己?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s://theweirdo.fireside.fm/donation

国内听众也可以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TheWeirdo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李子,科普博主,科学松鼠会成员,佐治亚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博士生(微博:@李子李子短信)

【本期剧透】

2:40 开场

5:16 从前段时间的 CK 大码模特争议开始聊起

9:30 如何回应大家对于 CK 大码模特不健康这样的一种质疑?

10:12 应该放在一种 Context 下去讨论具体话题,在美国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

11:00 展示每并不一定是要宣扬什么理念,而是展示一种需求。美也是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定义

12:18 CK 模特这样的事情在过去也一直有,商业品牌也需要收编新的社会观念和趋势

13:14 一部分人对于大码模特的反感,可能是国内对于过度“政治正确”的反感。

14:24 不管是什么地方,人们对于身材肥胖的恶意似乎总是无处不在。

15:25 到底是什么塑造了我们对于肥胖本能的反感。

15:48 原因:人们对于不正常事物天生的排除,肥胖在很多文化里是与很多不好的个人特质相关的,比如贪吃,不自律。

18:20 日常生活中对于肥胖人群的 Micro-aggression 会慢慢压垮一个人。

19:24 回忆在成长过程我们遭遇过的身体羞辱

22:58 约翰·伯格《观看的方式》女性在看自己和看其他女性的时候,也使用的是男性视角

26:58 越来越多人喜欢小鲜肉,男性似乎也开始被“凝视”了?事实是这样吗?

31:10 审美可以多元化,但是潮流永远是在那里的

34:00 网红脸有什么错?努力变好也是一件要被批判的事情吗?

35:00 个人产生的需求也是社会规训的一种结果,也和社会范式和技术的基础设施有关系

37:13 什么塑造了我们对美的理解

40:29 我们对于 Yamy 这个事件的观点

44:00 为什么东亚女性对于自我身材的要求那么严苛?

51:00 不仅中国女性没有穿衣自由,其实男性也没有

54:22 在健身风潮流行之下,我们有没有不健身的自由?

61:00 没有人的身材是完美的,我们该如何接纳或放过自己。

【本期音乐】

Nothing's Gonna Hurt You Baby,CAS

This Is For My Girls,Michelle Obama,Janelle Monáe,Kelly Clarkson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分发】恒一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31 Jul 2020 21:11:43 GMT
被定义的浪姐和易脸冷漠的对话

【主播的话】

这是一期很轻松欢乐的节目。

浪姐赛程过半,我们也成为了每周等着节目更新的忠实观众。在大家已经把浪姐聊了个遍后,我们也不能免俗地加入到了浪姐讨论中。

这期节目,我们从一档衍生节目《定义》入手,聊了聊主持人易立竞独特的访谈风格和国内其他人物访谈者各自的特点。当然,也包括我们对浪姐这档节目的看法。

节目最后,我们对之前在微博收集到的听众问题进行了回应。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形式,欢迎给我们留言或写信。我们也会在之后的听众信箱环节里挑选一些进行回答。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请我们喝杯咖啡:https://theweirdo.fireside.fm/donation

国内听众也可以通过爱发电:http://afdian.net/@TheWeirdo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40 开场,浪姐已经被聊了很多遍,我们为啥还要聊?

4:30 我们各自 Pick 的小姐姐是谁,以及理由。

10:16 张雨绮的外貌被男性所喜欢,而性格却为男性所惧怕。为什么?

11:08 张雨绮的大女人形象,在近几年越来越少出现

13:30 《定义》这档访谈节目的介绍

14:19 易立竞的采访风格和其他娱乐记者有什么不同?

19:00 我们通过这档访谈节目看到了人物更立体的一面,万茜、伊能静的例子

21:55 张含韵如何在这档访谈节目中呈现出自己

23:14 易立竞“冒犯式”的采访风格

23:58 易立竞冷峻的犀利感

25:35 其他国内访谈记者的风格,陈晓楠、杨澜

26:58 《定义》节目中的疏离感是很独特的

28:00 采访中,访谈者是否需要在场?易立竞采访节目背后的逻辑与思路

35:30 许知远和易立竞采访风格的相似之处

40:13 浪姐这档节目的优点和槽点。

42:25 Qing 对于浪姐这档节目的想法,一些批评的错误在于过于用进步话语去套,而忽略了它呈现出的新内容

50:00 张雨绮如何打破了“男性凝视”这套叙事?

55:13-结尾

1、平时很努力的摄入之后会感觉需要一段贤者时间/垃圾时间。你们是怎么度过这段时间的?

2、三位老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拖延症吗?想知道老师们是怎么处理工作当中负面情绪的呢?

【本期音乐】

平沢進,ロタティオン (LOTUS-2)

But U,NINEONE#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at, 25 Jul 2020 03:15:08 GMT
一个中国男性要成为女权主义者 到底有多难

本期嘉宾是知名青年学者、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候选人林垚(林三土)。

三土老师因其在中美公共议题上的积极发言而被公众熟知。朋友圈里的他同时还是一名“晒娃狂魔”。他曾这样在公号里写到女儿的出生对自己性别观念的影响:“长平说过,‘自从女儿来到我的生活中,我对女权主义的思考,不再只是一个男人的愧疚与难堪,更多了作为父亲的愤怒。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男权在奸笑。我每天给她讲的童话,读的绘本,她所生活的世界,以及我自己在家庭及家族中的地位,到处都是她成长的陷阱’… …如果说爸爸对女儿有什么特殊的、无可替代的疼爱,那就是:为了她,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女权主义者。”

学者、丈夫、父亲、女权主义者的身份之间,该如何周旋?如何在实践中与同为学者的妻子分担育儿责任?男性是否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当我们宣称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时、我们到底在宣告什么?

【主播】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林垚,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候选人

【本期剧透】

3:49 男性“会带小孩”是种什么体验?

8:31 跟同为学者的伴侣怎么分工?是否经历了磨合期?  

9:43 双方都有将现实抽象化的能力,会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吗?

16:01 学者couple在吵架时会互相扔理论吗?

17:46 是否有被问过,如何平衡学者和爸爸这两种身份?

21:14 常老师为何“有点后悔”曾经公开宣称自己是位女权主义者?公开表达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和体认这一套观念之间的区别?

22:40 当我们宣称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时、我们到底在宣告什么?

25:16 土师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理论和实践

29:40 作为中国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是一个排毒过程。  

33:15 土师曾经也有过mansplaining moments

34:50 男权社会也是对男性的压迫。但为何仍要用道德话语去动员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

36:01 父权社会是双重压迫,它压制了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又不同程度地压制了不同性别的自由选择。

41:00 公共讨论中戾气越来越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大环境越来越逼仄

45:40 取悦女性用户正在成为资本争相竞逐的事。男性成为女权主义者,是在赶时髦吗?

47:10 男性虽然不拥有女性的个体经验的,但缺少这一块拼图并不影响你成为女权主义者的盟友 

51:29 美国女权主义者内部是否也存在分化?会不会被开除“女权籍”?

55:17 不够愤怒的女权主义者,公共讨论的正确姿势

59:52 土师的育儿焦虑

【本期音乐】

Por Una Cabeza,Thomas Newman

Hush,Little Baby,Various Artists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Sun, 19 Jul 2020 01:37:40 GMT
夹缝中的独立纪录片:情怀、政治与商业

【主播的话】

本周,我们与那位在豆瓣蹲守着,给观众发下载链接的导演蒋能杰聊了聊天。

我们谈到了纪录片工作者的生存窘境,也聊到蒋能杰导演拍摄纪录片的初衷和那个经典问题——创意工作者,该如何平衡面包与初心之间的天平?

与此同时,身在欧洲的主播@Qing 分享了欧洲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的发展状况。节目最后,导演分享了给纪录片入门拍摄者的建议。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24 登上了豆瓣热榜的《矿马尘》,导演为什么要通过给豆友私信来传播片子?

4:46 从事公益纪录片拍摄十几年了,空间是不是越来越逼仄?

7:41 《矿马尘》一片拍摄了近十年,中间有没有想过这个片子可能会不成?

10:30 为什么会一直坚持辛苦拍片——因为“对社会还有愤怒,还有表达的欲望。”

11:59 尘肺病变成一个具有一定政治性的疾病。过去十年间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在发生。

20:51 拍摄中感到困难的部分——没钱没设备,画质不好。也有恐惧。

24:36 拍家乡的纪录片,在保持感性的同时也要理性

26:38 创作者的营生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吗?

29:22 要做纪录片,是不是把赚钱和理想完全分开了最好?

31:17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在中国和国际上的不同含义,中国纪录片参加国际影展后的“出口转内销”

34:22 国外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制作的挑战。欧洲的公共媒体发挥的作用

35:52 《二十二》的票房成功,中国纪录片观众也正在形成之中吗? 

40:09 如何平衡公益性与大众传播性之间的难题?

42:00 导演开始拍摄纪录片的故事——如何从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转型为纪录片导演?

45:10 《矿马尘》如此高的关注度,导演觉得是哪些地方打动了年轻的观众? 

48:20 如何建立跟采访对象的信任?

54:51 如何应对社会新闻带来的无力感和焦虑感?

【本期音乐】

如果我现在,高旗超载乐队

珍重,叶倩文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10 Jul 2020 21:05:11 GMT
被高考改变的人生和无法改变的命运

【主播的话】

从山东考生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说起,我们聊了聊各自关于高考的回忆,高考带来的机会与压迫,困境与未来。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4:23 若含对高考的代入感:特长生的加分谜团

8:57 高考真的是最公平的制度吗?

10:00 孟常为何没有特别强烈的代入感?

15:55 争取每个人公平参加高考的权利,为何仍然是必要的?

20:38 高考大省向高考弱省转移的“高考移民”

22:45 不公平的制度最终就是让所有的受害者互害

22:55 为什么被替代的大多数是女生?

24:53 高考只是把制度性的不公稍微稀释了一点

27:50 偷换了人生之后,施害者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太多

30:28 十几年前媒体圈的小镇青年现象到今天的小镇做题家

32:45 高考状元为什么许多到最后都看上去”泯然众人了“

40:50 新一代的名校毕业生,反而更向往体制的生活,为什么?

42:33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的启示,全球教育不平等的挑战

45:57 网络教学极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仍然需要学校?

46:16 日本、欧洲的分级考试制度,是否可以提供借鉴?

50:57 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

【延伸资料】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音乐】

Something in the Way ,Nirvana

Dead Poets Society,The Royal Philhar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Fri, 03 Jul 2020 21:04:06 GMT
垃圾都去哪了:重新认识我们随手丢弃的生活

【主播的话】

继上海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也悄无声息地启动了。

这一期我请来了被朋友们称为“垃圾百科”的 Mia ,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垃圾」——这个我们都市生活中避而不谈或视而不见的存在,在被丢弃掉的那一刻,都去了哪呢?城外堆积如山的垃圾跟城里琳琅满目的购物商场,似乎形成了某种绝妙的对照。“你是什么垃圾?” ,或只是一句纯粹技术性的表述,也暗含着令人不安的观念和情绪。

垃圾的问题,就是城市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放心吧,我们并未在节目里提及该如何准确的分类,这不过是每个人都要付出的一点学习成本罢了。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张淼,社会企业“R立方”创始人,专注垃圾议题的科普和咨询。(微博:@CrazyMia

【本期剧透】

01:18 北京也开始垃圾分类了,受疫情影响有些滞后

03:07 上海推行了一年,效果怎么样?

09:05 为什么这时候推垃圾分类?那就是垃圾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

12:00 对垃圾的观念转变,邻避效应

13:13 荷兰垃圾分类的情况

24:12 垃圾都去哪了?后端是怎么处理的

31:34 洋垃圾禁令和垃圾流转的链条

35:19 如果没有拾荒者,垃圾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42:24 谁应该为垃圾分类买单

58:00 消费主义和现代生活

【延伸阅读】

一刻talks | R立方创始人张淼:我的朋友叫我垃圾百科

王久良:《垃圾围城》、《塑料王国》

胡嘉明、張劼穎:《廢品生活》

【本期音乐】

Smoke on the Water

魔法公主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26 Jun 2020 22:00:00 GMT
正能量的悲剧:教育的现实和可能

【主播的话】

在被缪可馨离开的新闻刷屏之际,我们临时决定聊聊教育。

教育树人,也毁人;它意味着无限的可能,也暗藏着根本性控制和改造的企图。

什么是正能量?缪可馨和钟美美都被教育说要表达“正能量”,我们的综艺、影视、书本中也要求体现“正能量”。或许“正能量”的反面从来不是“负能量”,而是「多元」,是一个有杂质、灰度和噪音,可以提出问题、讨论观点并容忍异见的空间。

我们从教育的本质聊到了教育的困境。身边的80后、90后也已到了为人父母的生命阶段,整个社会似乎充斥着一种叫做“育儿焦虑”的情绪,我们还有可能从兴趣班、学区房、国际学校的叙事和系统中突围吗?换句话说,一种现代的、保护开放性和好奇心、鼓励求真向善、让人成为人的教育,还有可能吗?

或许答案在每一个当下和未来的父母手里:你希望孩子活在怎样的世界,拥有怎样的生命实践,你就会选择相应的「教育自救」:是守护ta们的正直和好奇,还是接受和迎合现实?

这是个残忍而令人纠结的选择,你怎么看?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3:01 从繆可馨小朋友的新闻说起

5:26 我们幸存了下来,但我们其实不知道身体里死掉的那部分是什么

6:01 钟美美的搞笑视频被正能量视频换下

6:58 正能量的反面不是负能量,而是多元

8:57 互联网一代,今天的小学生理应更开阔和批判吗

10:50 生产正能量已经变成了一条产业链

11:22 群里点赞的家长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15:00 这一代孩子成长的丰富性和单调性

16:00 郑渊洁把我从童年的正能量黑洞里拉出来

18:26 身边同龄朋友的学区房强迫症 

20:51 家长不点赞的囚徒困境

22:32 多挣钱能减少在丛林里被伤害的可能性

24:28 教育自救、带着孩子搬到大理,然后呢?

26:09 学校教育不完美,根子上还是要靠父母

27:33 美国电影Captain Fantastic里的乌托邦

29:12 周轶君《他乡的童年》里呈现的芬兰教育

34:35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怎么被教育出来的?

36:30 被规训之后,一种可能性永远地被杀死了

39:04 孙悟空越早地被带上紧箍咒,对孩子越好?

41:12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是如何躲过了枪林弹雨?

44:13 阅读的重要性和儿童作家的重要性

47:45 父母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是金钱上的

【本期音乐】

In the End,The Cranberries

Dying In the Sun,The Cranberries

【延伸阅读】

美国电影《神奇队长》(Captain Fantastic)

周轶君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意大利童书作家Francesca Cavallo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Sat, 20 Jun 2020 03:45:00 GMT
时代不同了,今天的年轻人还应该去留学吗

【主播的话】

突然延长的民航“五个一”政策,不只带出了无数个滞留海外的心酸故事,也将留学生这一日渐争议的群体再次推到台前。

差不多同时,美国一名共和党议员向国会提议,要禁止美国向所有从中国来的学生发放STEM签证,以避免美国的科技机密被窃取。这个议案虽不一定会通过,但它无疑展现了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强烈的敌意。

这几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让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讨论出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新面向。一方面,留学生在中文网络上越来越容易挨骂了,过去普遍被认为是光鲜的、积极的留学生的形象,这两年却往往变得很负面;另一方面,中美脱钩,各国民粹的崛起,排外情绪的高涨,留学生在留学目标国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这些受到“五个一”政策影响的留学生们,一方面可能面临签证到期、生活费耗尽、买不起回国机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遭遇国内的网友辱骂,说他们是遇到了困难才想到祖国、回国就是“千里投毒”。

哪怕是单从经济角度来看,留学恐怕也已经不再是一项合算的投资了。剧变之下,还要去留学吗?

在这一期里,我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聊了留学带来的影响。哪些经验是不可替代的?为什么选择了欧洲而不是美国留学?跟不同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人要如何相处?如何看待中文互联网上对留学生的敌意?在全球局势剧变的情况下,留学生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28 从“五个一”说开去

6:13 孟常微博下涌进来的几千条评论

11:17 在国际企业工作了,若含为什么还想出国留学

14:24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风靡折射父母对留学的积极看法

17:52 最开始吸引孟常出国留学的原因是什么?

24:46 为什么数据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已达拐点”?

28:44 日本在国外的留学生为什么很少?

33:46 人的生命状态有无限可能,留学使我看到这一点

37: 40 本科毕业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出国留学,更有的放矢

42:39 留学提供的这些新经验,通过别的途径也能得到吗

46:40 跟外国人交朋友:世界公民爱跟世界公民一起玩儿

49:29 留学生涯里最痛苦的经验是什么?

54:50 在全球局势剧变的情况下,留学生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本期音乐】

The Passenger—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Honey Take My Hand—Cody Francis

【延伸阅读】
财新专栏 陈志文《留学山顶已到,将出现明显拐点》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12 Jun 2020 22:00:00 GMT
华语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主播的话】

原本是想请选凝来聊台剧复苏和台湾电影的,但她主动提出说,想梳理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近年来频繁被讨论的女性电影。

从姚晨去年的《送我上青云》到郝蕾刚刚上线的《春潮》,我们少有地从荧幕上看到了真正从女性视角出发的女性角色,而在香港,新晋获奖的《金都》也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香港女性形象。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年影视作品中呈现出的女性主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在影视创作中突出强调女性主体性?而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从巩俐到章子怡,华语电影中的女性角色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又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思潮?

我问选凝,宫廷剧中的大女主和职场剧里的霸道女总裁,还不足够现代独立吗?

她说,“自然”的状态就是男性的视角。说到底,你怎么表达女性,就是如何呈现边缘的、夹缝中的、被时代忽视的群体,那些最微小的、没有话语权和能见度的人。

而这些,其实远不止于性别意识的维度,考验的是个体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贾选凝,专栏作家,影评人,台大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本期剧透】

1:00-4:40 北京、香港、台北,选凝的三城记

4:45-6:05 影评人是种什么样的身份?看电影不是主观的吗?

6:08-9:40 台剧复苏了吗?《谁是受害者》《我们与恶的距离》

9:40-12:40 为什么内地的现实主义剧集都不那么“现实”?

12:45-19:00 女性电影的创作,从《送我上青云》聊到《春潮》

19:00-27:38 为什么要强调女性自觉和女性主义?因为“自然”的状态就是男性的视角

27:40-31:00 香港金像奖新晋获奖的《金都》,呈现了怎样的女性角色?

31:00-34:00 闲聊了一会儿两岸三地的性别意识

34:00-36:45 香港电影小制作和现实主义的现状

36:50-40:00 华语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思潮?张艾嘉,胡茵梦,巩俐,章子怡,张静初

40:00-48:20 松散地聊了余虹的自我意识、娄烨的女性主义视角和影视剧里大女主的问题

48:25-53:10 你怎么表现女性,就是如何呈现生活中最微小和边缘的群体

53:20- 选凝在台湾教的一门课和相关电影推荐


【本期音乐】

 明明,林忆莲

Part Of Me, Part Of You ,Glenn Frey


【延展信息】

《卧虎藏龙》

《金都》

《谁是受害者》

《我们与恶的距离》

《送我上青云》

《春潮》

《蓝》

《斯托克》

《82年生的金智英》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Sat, 06 Jun 2020 11:15:00 GMT
消费主义包围之下,我们和物品的关系

【主播的话】

很多时候,我们拥有的并不仅仅是物品本身。而是我们和物品的关系。

为什么购买一件物品,选择一个品牌。背后折射的可能是我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态度。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仨严肃探讨了各自的消费理念,以及消费主义本身的利与弊。

当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拥有物品的昂贵程度和数量并不与幸福成正比时,或许就是我们回归生活本身,去思考“什么对你最重要?”这个问题的时候。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02:17 我们和物品的关系折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此时此刻所处环境周围有哪些物品

07:26 我们分别讲了一下各自的消费观

11:45 孟常的二手物品消费理念

13:30 消费文化符号的倾向背后的心理因素

16:30 为企业价值观买单消费行为

18:12 所谓的“公平贸易”和“道德消费”后的缺陷和问题

29:13 道德消费的极端案例

29:48 国内的可溯源农业和有机食物

30:10 关于“买的正义”的一种思考

32:00 人们如何通过审美和品味进行身份区分?

34:28 优衣库被抢购的 UT 背后产生的“平等的幻觉”

35:00 消费主义的另一面: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36:21 Qing 的极简生活方式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38:00 荷兰社会的“抠门”氛围

39:00 消费文化没有高下之分,消费主义也有积极的一面。

45:00 在北上广务工的群体反而是消费主义的反面

47:08 人们的消费习惯有时并不取决于收入,而是你所处的圈子

51:00 那个经典的消费谎言——昂贵的钻石

54:10 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故事

【本期音乐】

Joey-Concrete Blonde

【延伸阅读】

皮埃尔·布迪厄 《区分》《区隔》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Netflix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29 May 2020 22:00:00 GMT
创意工作者,初心和面包可以兼得吗?

【主播的话】

创造性的工作带有一定光环。它往往代表“被异化”的反面。人们能从中获得价值感和内心的满足感,甚至少拿点钱也乐意选择这类工作,而不是在大公司里做螺丝钉。但阅文集团的霸王合同事件,让人们管窥了创意产业里赤裸裸的剥削链条。似乎没有乌托邦。

更早些时候,我们也聊过大V知识分子的带货问题。对普通的创意工作者——写作者、艺术家、音乐家、画家、甚至还有播客制作者——来说,保持初心地创作,和追求面包牛奶,两者之间必然是矛盾的吗?

这一期里,我们从各自的经验出发,聊到创造性工作的本质、机会与挑战。若含和孟常为何决定离开“看上去其实创意性不低”的全职媒体工作?仍在全职码字的Qing又如何平衡职业写作与个人写作的关系?大公司里的员工、体制内的一把手,这些工作是否完全没有创造性?创造性一定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吗?如何在日常工作里避免被异化?坚持纯粹的创意工作,是否一定意味着要活得清贫?越来越多的创意工作者开始拥抱的“无条件基本收入”到底是什么?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03'48 孟常和若含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全职媒体职位的?

08'16 Qing为何会选择来媒体全职码字?

12'16 理想状况是要把内容创作与面包脱钩,做不到怎么办?

14‘40 什么样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哪些元素?

22'57 创造性标准:是否抵达了人类新的情感或经验

29'47 李银河:评上职称之后才真正自由

33’32 谁来养活内容创作者?

36‘15 知识博主卖电动牙刷的背后:硬广和软广

39’35 李子柒的视频,创造性几何

41‘09 根源是我们能不能找到生命中真正有热情的事情

44’50 无条件基本收入会不会成为内容创造者的福音

49’38 快手上的播主,滴滴如何异化了司机的生存状态

53‘44 如果现在实现了无条件基本收入,你会做什么?

【本期音乐】

Generational Synthetic - Beach Fossils

Dreaming with you - 椅子乐团The Chairs

【延伸阅读】

刘易斯·科塞《理念人》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22 May 2020 22:00:00 GMT
爱的艺术和亲密关系的公共性

【主播的话】

这一期我们聊了爱和亲密关系。

这是个似乎人人有话可说、常被谈论,但又绝无定论的话题。我们也没有答案。因为当谈论亲密关系,就是在描述我们自身那难以捉摸和无法定义的存在状态。人的自我、博爱和无私,人的欲望、偏狭和恐惧。

人类需要的与其说是亲密关系,不如说是更广泛意义上小共同体的陪伴。因此,亲密关系成了最微小的公共生活实践。它复杂而令人困惑,是自我和主体性感受激烈冲突的实验场。但它又如此迷人,让我们在动态的开始和结束中,速朽和永恒之间,感受到一些活着的欢愉和慰藉。

你理想中的亲密关系什么样?在微博上找我们聊聊吧。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1:00-5:09 Qing:疫情给亲密关系带来了什么变化?加速了很多伴侣的决定

6:02-8:02 亲密关系内里包括了很多元素,这种陪伴跟与原生家庭或朋友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8:10-10:00 若含:与其说我们需要亲密关系,不如说更需要社群和小共同体的相互支持

10:20-14:47 孟常:从最小公共生活实践到信仰之跃,这些年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14:50-18:05 爱的成长论 vs 宿命论

18:10-22:15 开放试错的门槛和无条件给予的爱:摆脱主体性崇拜

22:20-25:05 人的自我和主体性

25:06-27:30 孟常八年来的的反思

27:30-30:30 有哪些时刻你感觉自己更(不)需要亲密关系

30:35-38:00 爱的排他性和开放关系

38:05-44:00 爱的速朽和永恒

44:00-50:00 亲密关系只是一件私事吗?它的公共性

50:00-55:00 爱的政治学:孟常的“特洛伊木马”论

55:00-end 我们理想中的亲密关系

【本期音乐】

Take it easy (Eagles)

春夏秋冬 (张国荣)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Sat, 16 May 2020 11:30:00 GMT
我们为何从演唱会聊到了明星的公共参与?

【主播的话】

距离 Together At Home 已经过去两周时间,最近国内的“相信未来”义演也刚刚落幕。

这期播客中,我们还是以此为引子聊了聊全世界的明星、艺术家们在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其中,一个我们觉得可以称之为典范的人物,自然是这次全球义演的组织者 Lady Gaga。

最终我们还是回到了国内公共舆论场,探讨明星偶像在面对公共议题时的态度?以及在面对公共事件时,为什么名人们变得越来越失语?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08 我们对于 Together At Home 这场演唱会的观感

7:45 孟常对于这场全球义演失望的原因

8:50 为什么觉得这场演唱会不适合和当年那场 Live Aid 进行比较

10:23 我们可能处在一个过渡期——80 年代那套大家想为之奋斗的东西,现在已经成为了建制的一部分

12:25 把这场演唱会和 Live Aid 相比,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13:53 聊一聊明星本身 Lady Gaga,为什么我们觉得她身上体现着时代精神

14:47 安利一部关于 Lady Gaga 的纪录片《五尺二寸》

15:40 Lady Gaga 和抑郁症抗争的过程,以及她被性侵的经历。

19:07 回到国内的公共舆论场,聊聊国内明星面对公共议题的态度

19:30 为什么明星发声明总喜欢说:对不起,占用了公共资源??

23:10 为什么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用类似于全民捉奸的方式来批斗一个明星的不道德行为

24:10 除了关注明星的事情之外,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公共空间?

26:00 我们欣赏的明星偶像——姚晨

27:50 另外一个值得安利的明星——袁立

30:30 明星们选择背后的无奈与环境压力

35:33 明星们不表达是因为他们不能表达,还是没有观点?

37:25 商业化下流水线的明星,是无法摆脱既有局限的吗?以 TF Boys 为例

【本期音乐】

《Modern Love》(David Bowie,Live at Live Aid)

《Smile》 (Jimmy Durante,The Very Best Of Song)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08 May 2020 22:00:00 GMT
歧视与被歧视的全球化

【主播的话】

病毒的全球化也带来了歧视的全球化。亚裔在海外遇到当街怒怼,黑人在广州被麦当劳拒绝入店,武汉人在全国遭受冷眼相对,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面对灾难,感到了自身脆弱的人们树起了更多的边界,试图通过区分“我们”和“他们”,来筑起安全的幻觉。

平等,是一种价值观,但不是一个工具。这一期中,我们从广州黑人被驱逐聊起,谈到低端全球化,谈到种族讨论在美国与欧洲的不同,谈到我们各自与种族歧视打交道的经历,最后再回到中国人的种族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学习、定居,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上的移民输出国向移民输入国转变。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转变?中国社会准备好了吗?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3’45 在全中国种族最多元化的城市广州,若含的居住体验

5’29 麦高登、重庆大厦与低端全球化

9’07 黑人在广州的境遇 vs 中国早年前往海外谋生的移民

11’30 外国人来华绿卡引起的争论,中国人擅长种族歧视?

12‘34 对外来者的陌生感 ≠ 对外来者的敌视感

15’15 种族之外还有很多标签,户籍、性向、阶级

17’37 三里屯暴力事件,中国女性因为有外国男友被砍伤

20‘31 孟常在微博转帖帮广州黑人招募志愿者,遭围攻

22’22 在美国,种族角度是所有政策制定无法绕过的问题

23’42 荷兰从黑彼得到彩虹彼得,种族视野需要启蒙

29’00 欧洲民粹主义的崛起,病毒被认为是外来者入侵的故事

30’35 香港的种族歧视案例:菲佣的困境

34’40 在中国的黑人:你是美国来的黑人吗?

39’30 欧洲社会疫情下的另一面:歧视亚裔、相信阴谋论

47’17 危机中想找替罪羊:“人群中找到那个犹太人”

49’40 平等,是一种价值观,不是一个工具

【延伸资料】

麦高登《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荷兰黑彼得(Zwarte Piet)争论

苏美智《外佣:住在家中的陌生人》

【音乐】

《Black or White》(Michael Jackson)

《Ebony and Ivory》(Paul McCartney)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Sat, 02 May 2020 07:00:00 GMT
罗永浩、许知远和带货时代的他们

【主播的话】

罗永浩坐在直播镜头前,认真地夸一支圆珠笔。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我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想起自己当年在牛博网写下的那些东西,以及那个似乎半个世纪之久远的博客时代——公共言说和公共媒体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看老罗带货就觉得观感不好呢?我承认,这或许出于对(前)知识人的某种期待,但更多还是时代浪潮下知识人的边缘化带来的沮丧感。

就像许知远在十三邀上抛给马东的那个问题:你喜欢这个时代吗?知识分子只有拥抱和抗拒两种选择吗?我想对于马东和罗振宇们来说,问题从来不在于娱乐的形式和通俗的表达,而是你是否还会严肃地对待知识生产和创造,表达的内容是否背离信奉的观念。

知识分子当然可以选择商业变现,但根本上决定一个知识分子身份的,还是你对时代现象和公共事件是否持续发声。闷声发财,不是我们对知识分子的期待。

知识分子跟他们的时代之间,是一种持续紧张的关系。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1:30-4:20 孟常看老罗坐在直播镜头前有种幻灭感

4:30-7:40 王磬:知识分子的身份不是终身的,何况直播也有行业门槛

7:45-12:20 许知远和马东在十三邀上的对话:5%和95%的受众

12:20-14:15 奇葩说拓宽了公共言说的边界,而罗振宇只是售卖知识焦虑

14:16-18:00 真正的知识分子跟时代和体制是紧张的关系,重大事件发生时声音不能缺席

18:00-20:10 贩卖焦虑不是知识人所为,只是知识贩子

20:20-24:35 罗永浩不肯正视,自己最擅长的还是营销

24:36-28:50 许知远同款拖鞋,道长同款背包,知识人变现的尴尬

28:52-33:00 知识分子就应该甘于清贫,不能获得财富吗?并不是。

33:00-38:20 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和商业化之间是会有冲突的

38:50-45:20 你的观念和行为之间要自洽,很多时候是抵抗不了时代的物质欲望

【音乐】

《Fallen Angel AKA Broken Arrow》(Noel Gallagher's High Flying Birds)

《Everything Will Flow)》(Suede)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https://weibo.com/u/7339347374?is_hot=1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24 Apr 2020 22:00:00 GMT
过了 6 年 我终于说出这个秘密

【主播的话】

Qing:

这是一期关于“她”和”她们“的节目。

过去几年之中,我们听到了许多来自“她”的讲述:她可能是好莱坞辛勤打拼的演员,遭到食物链顶端的骚扰;她可能是中国知名高校里的学生,遭到导师的掠食;她可能是遭遇强暴开启诉讼、却始终不能以真名示人的华裔女生。

今天的这位她,是我们的主播,我们的好友,若含。

法律不总是在场,但”她们“的讲述,本身就是意义,本身就是赋权。感谢勇敢的”她们“。

若含:

“6年前,我被性侵了”

这6年时间中,我经历过许多挣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度无法接受“我被性侵”的事实,也苛责过自己为什么当时不奋力逃跑或更有防人之心……

我知道,许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也会像当时的“我”一样自责。那个时候的“我” 对于“性同意”没有概念,也不知道“醉酒”不应该成为一个女生遭到性侵的理由。

我只是从小被教育,一个女孩子出门在外,应该多多小心。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该如何小心,小心什么,尤其当女性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师长和前辈时。

直到最近两年“Me Too”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我看到许多勇敢的女性站出来讲述她们的故事,在她们的叙述中,我找到了面对这件事的勇气和力量。

因此,我也决定说出自己的故事,是因为我希望把这份力量传递下去。

尤其当我目睹最近的事件,更觉得心痛。在我 20 岁时,当面对和自己权力关系不对等的人时,都会一度感到迷失,甚至精神崩溃;更何况是那些未成年的、被精神操控,没有庇护之所的女孩。我也惊讶和愤怒于一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种种困难,性骚扰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

当然,也不是没有积极的方面,比如我们在节目里提到的哈维·韦恩斯坦,终于获刑入狱;伊藤诗织在日本赢得了诉讼;以及最近的新闻,台湾导演钮承泽被重判。

这一切,是因为女性打破了沉默,越来越勇于发声。所以,我们要说话,要拿回叙述权。要教育更多的男性“未经同意的性行为”就是犯罪,而非苛求女性成为“完美受害者”。

如果我的故事能够启发到哪怕一个女孩,放下对自己的苛责。又或者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这份力量就算是传递下去了。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3'10 从韦恩斯坦在监狱里感染新冠说起

6'15 沈阳事件给北大同学带来的反思

9'20 鼓舞了若含的意大利女演员故事

12'00 华裔女生Chanel Miller和Know My Name

15'05 伊藤诗织的故事,报案过程的艰难

17'40 若含首度公开讲述

19'14 为什么过去了这么久还要再来讲述

21’29 当时发生了什么:我为什么没有更激烈地反抗?

30'40 过去几年里,那天晚上的细节,从来没有离开过

31'18 Morning Show:受害者内化了自责

37'04 掠食者的控制手段与话术

39'38 反抗了之后,然后呢?

42'01 那些期待完美受害者的人才是有病

44'10 性侵案里,取证太难了

48'30 如果你感到,你也正被同一个人骚扰,请微博联系我们

【延伸资料】

《From Aggressive Overtures to Sexual Assault: Harvey Weinstein’s Accusers Tell Their Stories》By Ronan Farrow 纽约客报道

《Know My name》Chanel Miller

《黑箱》伊藤诗织

【音乐】

《Departure》(Max Richter)

《Elephant Woman》(Blonde Redhead)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17 Apr 2020 22:00:00 GMT
在旅行的未知里 重新确认自我

【主播的话】

在不能旅行的日子里,我们怀念可以满世界跑的日子。过去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世界当今的面貌却让人意识到,这些理所当然让人想念,也值得珍惜。

这期节目我们从记忆中的意大利出发,聊到了这些年中印象深刻的旅行记忆和我们对旅行本质的思考。去过几十个国家的 @孟常 聊了聊自己在过去十年间发生变化的旅行观。

刘子超在《午夜降临前抵达》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真正的旅行绝不仅是见证美妙的奇观,同样应该见证沉闷与苦难。仅仅是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生活”,就足以令内心辽阔起来。”

希望这期节目能为无法出行的听众们,带去美好的想象和自由的清风。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2:40- 11:42 我们对于意大利的记忆和印象

11:42-15:47 身处欧洲的 Qing 聊了聊欧洲目前的交通现状

17:08-21:11 去过的旅行地和你是否有意思是不能划等号的。

22:00-24:00 旅行最迷人的部分是丢入那些未知的经验之中

24:00-27:14 为什么我们说 Tinder 是最好的旅行 App 

27:14- 30:10 Qing 印象深刻的旅行——拜访齐泽克之外收获的友谊之旅。

30:10-34:27 Ruohan 印象深刻的旅行——和一群天南海北的同龄人游学

34:48-43:24 与人同行和独自出发

43:24-结尾 我们为什么要旅行?为什么我们钟爱记者式的旅行

【延伸资料】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现代主义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

【音乐】

《Amerigo》(Patti Smith)

《Stay Alive》(Jose Gonzalez)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10 Apr 2020 22:00:00 GMT
那些远行的人 长眠之地

【主播的话】

今年的清明节很特别。瘟疫的全球风暴之下,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

前几天看到一条意大利新闻:在重灾区贝加莫,当地的一名神父因为感染而过世,小镇上的居民自发地前去给他的灵车告别。我的一位意大利朋友评价说,这些居民也并不是不知道危险,但可能意大利小地方的人社群意识太强了,所以觉得有更重要的东西。

我在那个时刻意识到,当死亡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是不会亲眼见到的。但有不少围绕着死亡产生的仪式感,比如领取骨灰盒,比如去给灵车送行,这些仪式发生的时候,死亡的过程其实已经结束了。但正是通过这些仪式,我们能够感知死亡。

在本期里,我们谈论了那些围绕着死亡的仪式:葬礼、上坟、墓地,中西方对待亲人死亡的不同态度,以及我们各自想象中的死亡是什么样的。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04:15 我们所旁观的死亡,自己和他者的痛苦

06:07 死亡是为了确认一个人曾经存在过吗?

10:18 孝文化把死的庄重性给异化了

12:25 仪式有其荒谬的成分,但悼念权利不该被剥夺

14:40 对于死者,问题不是该如何去忘记,而是如何去记住

18:04 个人记忆与公共记忆里的死亡,都被生者回避谈论

23:00 欧洲的墓地文化,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27:15 欧洲处理死亡多与宗教有关,中国是家族里的事

30:00 我参加过的中国葬礼和欧洲葬礼

32:05 如果有一天你死了,希望怎么样被埋葬?

36:30 死者希望被记住 vs 死者的隐私权

38:15 法国前总统在临死前的“完美安排”

43:21 死亡是一件非常随机的事情,无法安排

46:25 生命本身就是倒推的,活在当下

【音乐】

Bang Bang You're dead(Dirty Pretty Things,Waterloo To Anywhere)

Til Death Do Us Part(The Kinks,The Great Lost Kinks Album)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Sat, 04 Apr 2020 10:00:00 GMT
这一代欧洲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主播的话】

疫情仍在持续,欧洲身处漩涡中。

你或许已经从社交媒体上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到了欧洲疫情的惨烈和那些似乎不合常理的防疫措施。耸动的标题和截图或许是出于事实,但由于缺少细节和背景信息,阻碍了我们对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意大利死亡率这么高?德国做对了哪些事情?英国的“群体免疫”靠谱吗?很多人心里都留有疑问:为什么欧洲不照搬中国经验?

在这一期里,我跟住在欧洲的两位媒体人朋友聊了聊,覃里雯老师住在德国柏林,你们已经熟悉的主播王磬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

我们希望跨越流行病学的那些术语和举措——你们已经从钟院士和张医生那里听到很多了,去探讨欧洲的公共文化和社会制度,是如何根本性地决定了各国的抗疫政策。

联邦制下央地的制衡关系、公民自我管理的原则和权责分明的政治文化等等都共同形塑了欧洲如今的局面。欧洲内部对此有大量的反思和批评,而批评文化才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纠错机制。

这期的信息量很大。跟上一期的日本和新加坡一样,我们希望能够对各国疫情进行真实的描述和坦诚的讨论,而那些数字和政策表象之外的社会肌理和文化语境,才是帮我们抵达事实,摆脱偏见、无知和刻板印象的关键。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覃里雯,媒体人

【本期剧透】

1:00-11:20 欧洲成为了疫情的中心,王磬介绍了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国的整体情况

11:30-18:00 德国跟意大利都是老龄化社会,为什么德国疫情控制得相对较好?

18:20-24:00 欧洲的央地关系,联邦制下的各负其责

24:00-26:15 一开始看欧洲的防疫措施也有点着急,后来了解了细节反而比较放心

26:15-29:30 恐慌来自于保障不足和信息不透明,这代欧洲人没经历过如此大的安全威胁

29:40-32:00 民主社会治理下的“缓慢”和自治原则,为什么不能照搬中国的经验

32:00-37:10 其实欧洲各国内部对于本国防疫举措有很多批评,媒体监督是纠错机制

37:10-42:50 荷兰、瑞典、丹麦这些国家真的“躺平”了吗,其实政策思路是一致的

42:51-44:40 为什么我们不太接受批评?是一种部落本能

44:41-45:59 疫情下的文化刻板印象,是因为不了解细节

46:00- 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都面临逆转的挑战


【音乐】

Salut d'amour op. 12(Edward Elgar,The Romantic Cello)

Baby You're a Rich Man(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 The Coverbeats,The Beatles Greatest Hits (Cover))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Tako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27 Mar 2020 10:00:00 GMT
封城之时,他决定不登上最后一班离开的列车

【主播的话】

本期嘉宾是《金融时报》驻华记者Tom Hancock,他报道中国已有十年。

他是最早进入武汉报道的外国记者之一,在即将离开时却意外遭遇封城。他没有登上离开武汉的最后一班火车,而是选择留在武汉,继续记录这座城市的日常。数日之后,他乘坐英国的撤侨飞机离开了武汉。刚刚结束在英国医院隔离的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聊了聊武汉、李文亮、WSJ记者还有中国的未来。

本期内容不便更多文字剧透,全都在音频里了。

【主播】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嘉宾】

Tom Hancock(推特:hancocktom)

【本期音乐】

In My Secret Life

Newsroom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06 Mar 2020 23:00:00 GMT
疫情之下,一场大型的创伤疗愈

【主播的话】

疫情之下,焦虑恐怕是每个人的常态。信息的洪流之中,我们都是孤岛吗?负面信息过载的时代,要如何建立积极的信息过滤机制?在公共参与的同时,作为个体的我们该如何自处?

这是一期关于疗愈的节目。请来了我的好朋友、创伤疗愈师Jess。本期节目也将在Jess创立的灵修播客《神爱玩财》里播出。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Jess(新浪微博:@神爱玩财Jess) 

【本期剧透】

4'11 负面信息过载的时代,一个记者的therapy session

10'50 疫情年代的微信朋友圈不再分组了,突破次元壁

14'45 你有信息过滤机制吗?

17'36 信息洪流中的孤岛感

19'50 对抗无力感:量力而行,知道力在哪里

25'38 对世界悲剧的同情心,你也会给予自己吗?

27'50 疫情之下,是一场大型的社会疗愈

31'5 有边界感的帮助方式:助人之前,先关照自己的需求。

32'20 找到和解:打破隔离,接受不同

38‘20太阳底下无新事:疫情暴露的只是社会中已有的脆弱

39'20 冥想的力量:相信灾难底下有礼物

46'00 社群的力量:个人和集体并不是二选一,积累正反馈

51'00 现代人的分离感,是意识里的幻想

【本期延展】

《人类觉醒宣言》

【背景音乐】

Blowin' in the wind

奉献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联系我们】

关注“神爱玩财”:在喜马拉雅、网易云搜索“神爱玩财”;微信公号里搜索“神爱玩财”

关注“不合时宜”:新浪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网站 https://thew eirdo.fireside.fm/ 

Fri, 28 Feb 2020 22:00:00 GMT
生于 2020 年的江山娇 | 讲真

【主播的话】

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番外节目「讲真」,在这个系列的节目中,我们会对当下热点进行快速评论,也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更多和我们个人兴趣相关的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疫情仍焦灼,我们却关注到了江山娇。

江山娇是虚拟的偶像,也是现实的人物,从她上线的那一天起,就已跨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跟我们的生存经验和情绪认知连接了起来。

防疫一线,绝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是女性,但是女性卫生用品却迟迟未进入物资援助的清单。

宣传话语里,头发和生理期都成了可供权力差遣的性别符号,一彰一隐,都是为了加固已有的权力结构。

在这样的现实张力之下,江山娇被公众赋予了新的叙事生命,她成为了面向不公正的性别关系发出抗议声的 icon。2020年生的江山娇,就是每一个挣扎在现有性别结构下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江山娇。

【本期剧透】

一条微博引爆舆论,女权主义者们顺势接过江山娇的形象,把中国女性长久以来所受的压抑和苦楚通过这么一个icon表达出来,发出了对不平等的控诉

在中国做一个女性究竟有多难?我们成长过程中究竟会经历什么?

江山娇成了中国版的金智英

作为男性,做一个女权主义者为女性发声的困境

【延展推荐】

《82 年生的金智英》

纪录片《月事革命》

【本期音乐】

《82 年生的金智英》OST

《摇摇晃晃》

《江山娇》/翻唱处处吻 @卢殃

《江山娇光头记|五十五问》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shen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Tue, 25 Feb 2020 11:00:00 GMT
在自我隔离的日子里

【主播的话】

这段时间,许多人应该都和我们一样隔离在家。在这样特殊的“战时状态”,我们仨也经历了很多个无眠的夜晚,以及愤怒和心碎的时刻。

这期节目里,我们远程聚在一起聊聊了最近的生活与思考。当时的我,以为事情已经糟糕到尽头,直到李文亮医生逝世那一天,我觉得有一些东西在我内心彻底改变了。

在隔离的这段时间里,我重读了《病毒星球》《血疫》《事实》,也重温了当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看了很多传染病相关的纪录片。似乎没有哪个时刻比当下,更渴望了解更多关于瘟疫和病毒的知识。一边在读过去历史,一边看着当下的新闻,我常常觉得很恍惚。乐观点想,如果和当年的西班牙流感,黑死病相比,人类在医疗技术上真的进步了很多。但我没法儿以此安慰自己,去平息这次的愤怒、悲痛和不理解。

更没法忘记 2020 年冬春之交,那些在绝望中死去的人,那些被抛弃的人,那些被裹入时代漩涡里的人。我庆幸自己的家人没有受到影响,我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但我会怀着这份“幸存者的愧疚”去永远记住那些善良的、勇敢的普通人。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我们三个的春节分别是怎么过的?

-关于海外华人受到歧视的一些探讨

-人们日常纠结和困扰的那些事情,在真正的灾难面前就像一场恩典

-这段时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件

-“全球突发事件”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陷入“肺炎恐慌”当中,我们该如何做?


【延展信息】

《病毒星球》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NCP 生命支援


【本期音乐】

Don’t Cry-Guns N’Roses

Don’t Stop-Glee Cast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shen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14 Feb 2020 15:00:00 GMT
春节自救指南

【主播的话】

这期节目的录制是在一月中旬。当时我正在准备接下来一周去瑞士的出差、和出差之后回国过春节的计划。在海外留学和工作,我已经十年没在老家过春节了。跟小伙伴们一聊起,大家似乎都有那种面对回家过节又爱又怕的感觉,于是攒了这么一期节目。

那个时候,我们对武汉正在蔓延的疫情一无所知。我没想到,随之而来的疫情大爆发,会让我不得不取消回国的计划。也没想到,2020年开头的这一个月,会过得如此艰难。

现在回过头来听,这期节目里提到的许多地方,真的是...太矫情,太不合时宜了。当时的我们抱怨着往年回家过年的种种恐慌,没想到两周以后的春节,五百万武汉人被迫离乡,不计其数的武汉人因为旅行限制没法回家,还有那么多因为染病得不到救治而天人两隔的悲惨故事。

像是几个谈论“第一世界的烦恼”的人,突然一下子被抛到了第三世界的语境之中。这个过程来得那样快。快到一期节目都还没有完成后期制作,天色就已经全变了。

但我们思考再三,还是想把这期节目发出来。是一种自我反省——战争与和平的距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也希望提供陪伴——在这个不太平的新年里,每个人都不是孤岛,我们理当更珍惜和家人共处的时光。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在此时显得更为重要。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5:17 春节让我们感到恐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1:11 我们这一代人与上辈人之间的代际冲突

12:40 随着年岁增长,我们逐渐明白了那些隔膜背后的原因

14:16 虽然我们都近乡情怯,但许多优秀的作品却都来自于家乡

18:04 春节这个时间点,有一种要和身边的亲人交卷的感觉

19:00 常远怒怼相亲角的幕后故事

24:12 我们和父母那一代人难以言说的许多话题

27:00 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 和春节之间的联系

29:15 父母对我们的“逼婚”和其他期待背后的原因和矛盾是什么?

35:00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的苦恼,以及为什么应该多与父母真诚沟通?

42:00 今年如何和父母更好地沟通和相处,我们的一些方法

49:00 2020 年我们仨的新年愿望

【延展信息】

Marshall Rosenberg 《非暴力沟通》

费孝通《乡土中国》

【本期音乐】

《Everyday》 - Carly comando

《Hero》 - Mariah Carey

《Fix You》 - Coldplay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张莉萍 & 西米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Wed, 29 Jan 2020 15:00:00 GMT
气候女孩 Greta 和她的时代

【主播的话】

谁是Greta Thunberg?

瑞典高中生、环保运动家、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沉默而执着的瑞典女生不仅席卷了欧美气候政治圈,还在全世界的社交媒体上成为了极具争议的存在。有人称赞她的道德勇气有如圣女贞德,也有人怀疑她的言行背后有着搏出位的动机。

这一期,我们试图去梳理和还原“Greta现象”。或许在这些争议和幻象之外,真正重要的是去问,为何陷入泥潭的全球气候政治需要这么一个少女英雄?为何年轻世代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事关他们「未来」的议题更加敏感、愤怒?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瑞典女孩的性格和言论,都不得不承认,她其实只是在“复读”一些气候领域的早已有之的共识和科学常识。如《时代周刊》的报道里所说,她“并没有魔法”,打赢气候变化的战役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Greta是一个刺耳的警告,是闯入这个时代的宴会、揭穿歌舞升平假象的示威者,她把我们面临的严峻气候挑战甩到了全世界舆论的面前。

国内的主流舆论群起而攻之,或许是我们讨厌被指出糟糕的现状,我们本能里就不喜欢那些制造异见和“麻烦”的人。

【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02:00 谁是Greta?何时开始听说她的?

06:13 人们对她的争议更多停留在标签层面,而不是她究竟说了什么

07:40 为什么年轻世代更关注气候变化?Greta提高了气候议题的声量

11:00 Greta说得有道理吗?或许只是说了些科学界的共识

13:00 Greta特别的性格和患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经历反倒让她成为了坚定的行动者

17:45 气候变化的常识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20:15 Greta的出现冲击和推动了早已陷入泥潭的全球气候政治

25:00 发展与环境是冲突的吗?什么是发展正义和环境正义?

29:13 孩子们登上政治舞台,号召政客领袖们关注环境并非孤例

29:45 2020 年对于各国解决气候问题来说都是特别关键的一年

34:40 我们身边人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时候,可以做什么?

42:30在西方和中文语境下,为什么对于异议的声音和人群的态度差异如此大?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官网:https://theweirdo.fireside.fm/ 

Fri, 17 Jan 2020 15:00:00 GMT
食物和人类:关于「吃」的文化、道德和谜思

【主播的话】

人是会吃、擅思考、爱享乐的动物。

似乎是由于离本能太近,我一度以为,「吃」是最不需要讲什么道理的人类活动:吃就完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食物似乎触达了我们生存的本质:考古学家通过食物遗存来想象远古人类的社会风貌,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用跟「吃」相关的仪式来确认秩序和关系,到了现代,「吃」又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

蒋寻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还是个热爱法语、从伦敦跑到巴黎学商科的女生。后来,她说她决定正式做个厨子。此言一出,巴黎那些或普通或名列米其林的餐厅后厨里多了个蓬头垢面的中国女生,切、洗、煮、烹,我眼见她吃了不少苦。再后来,她说她要做个食物人类学的研究者——她已经不再只满足于做饭这个手艺活儿了,她要更深入地理解「吃」这件事——或者说,通过「吃」理解人类。

米其林榜单的发布一次次引起追捧和争议,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决定成为素食主义者,而环保主义者们声称,吃肉者们”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碳排放,要为气候变化承担责任。我们决定找蒋老师聊一聊。

食材跟地域有什么关系?一个地方的食物好不好吃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吗?为什么法餐和日料给人感觉那么”高级”?如何讲好一个国家美食文化的叙事?好吃究竟是主观还是客观?美食文化的传播取决于文化话语权吗?吃素就更健康更有道德吗?人造肉究竟靠不靠谱?

食物关乎感官和创造力,也本质上决定着我们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食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本质上跟重要的人共同分享的那些生命中的美好时刻。吃什么、怎么吃,其实就是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那个就着大闸蟹和毛豆、喝着小酒的夜晚,我们聊了很久很久。希望你也能找个放松的时刻,拿杯小酒,加入我们这一期的餐桌吧~

【本期勘误】

经过一些朋友指正,本期节目在聊到18:00左右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事实性错误,现经核查后做出说明:四川是产盐大省,产井盐,自贡被称为“盐城”。因此吃辣主要还是因为产辣椒、遮腥味,并非用来替代盐。我们错了,我们以后注意,恳请大家继续监督!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蒋寻 《味之道》常驻嘉宾,美食行业从业者,曾在法国学厨

【本期剧透】

2:28-9:35 吃究竟代表着什么?美食评论家是什么样的职业?大众对于美食届有很多误解

9:35-13:20为什么优秀的人类学家,都喜欢用食物来研究人类?

13:20-24:00 地理环境、人文性格与食物是如何互相影响的?食物背后象征着阶级和历史变迁,由于瘟疫导致啤酒和红酒的诞生

26:00-30:00 学厨的原因/ 为什么学习做法餐之后,我反而无法再进行评论的工作了?

30:00-40:00 做菜好吃的秘诀是什么?就是追求各种化学反应,为什么水煮在中国是高级的烹饪方法?

40:00-48:00 最后,作为中国人我发现自己真正不会做的是中餐,把越多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48:00-1:00:00 日本成功将东方文化价值输出到西方,这是为什么日本食物受到国际认可的原因。美食是文化和经济的一部分

1:00:00- 1:16:00 中国的文化断层情况太严重,杭州其实有很多和日本很像的审美意识形态

1:16:00- 1:30:00 关于吃的正义,怎么吃才是对的?所有的沙拉、健身、素食其实是一个相当美国的概,From farm to table 是怎么来的?

1:30:00-结尾 不存在绝对的食物正义,绝对正义就是吃得杂,一个社会的多元程度越高可能会活得更幸福

【延展信息】

纪录片《食品公司》

纪录片《主厨的餐桌》

《第三餐盘》丹·巴伯

《杂食主义者的两难》迈克尔·波伦

【片尾音乐】

La Vie En Rose 

Sun, 05 Jan 2020 09:00:00 GMT
膝下无子 猫狗双全

【主播的话】

这一期节目,我和好朋友@ Siyu 还有@思聪,一起聊了聊自己和身边那些推迟婚育,却终日沉迷吸猫撸狗的年轻人。

“如果说养狗是养小孩的预备役,那么养猫就是预备役的预备役。“

“猫和人的共生关系就好像是你们彼此之间签订了一个契约,人类负责给猫喂食、铲屎,猫负责……猫可能什么也不负责。”

”在一套单一的价值观之下,选择不一样的道路,并不是说你毅然走了自己的路,你就能快乐的生活了,而是周围的人会试图去同化你、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同化你,这其实是一种很强大的暴力和压迫。”

“若要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提供自身的多元性。否则Ta不光在社会上要遭到单一价值观的审视,回到家里,你还是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他,孩子真的会挺伤心的。“

没有人能拒绝猫,也希望大家不要拒绝这一期充满了智慧、温柔和爱的节目。

【本期剧透】

01:15-03:30 本期节目的背景介绍

03:30-17:00 为什么我们想养猫?养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17:00-19:00 猫咪在人群中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

19:00-25:00 现代人养猫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

25:00- 27:00 养宠物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

27:00- 28:30 阿兰·德波顿《你为什么会和一个错误的人结婚》

29:00- 30:00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选择宠物来陪伴而不选择人来陪伴?

30:00-39:50 养孩子和养宠物最大的区别

39:50- 46:00 这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不完美,除非你能活明白才不会伤害下一代

46:00-结尾 完全不想养孩子的人是怎么想的?想象一种全新的未来社会新形态

【本期音乐】

片尾音乐 Derek Clegg 《On To You》 

Fri, 20 Dec 2019 12:00:00 GMT
跟两个患过绝症的朋友,聊了聊死亡与存在

【主播的话】

这一期我跟三位朋友聊了聊疾病、存在和死亡。我一直对死亡观这个话题感兴趣,因为我自己一直是被死亡意识驱动的人,这些年来亲身经历过亲朋好友的离去、也在媒体上无数次旁观过他人的死亡。

这是个相对私密的话题,它意味着沉重、无奈以及我们众所周知的忌讳;它也是个关乎每个人的公共议题,无数的因素决定了我们的社会或文化如何理解生命、如何面对死亡。不管直面还是回避,所有的生命都是向死而生的。躲不开,也逃不掉。

过去的这一年,我先后得知身边两位好友被诊断出癌症,她们都是勇敢而豁达的人,又对自己存在的状态和生活的世界有着难得的清醒。于是我们决定坐下来,坦诚地聊一聊生与死。无论是我们边喝酒边录音的那个夜晚,还是重新去听这期节目,对我来说都并不轻松。但我想,正是那些加诸于死亡之上的神秘和恐惧感,以及我们主动或被动参与建构的避讳文化,才让我们很少有机会去真正思索自己的「死亡观」,也远离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这一期是跟播客节目《别任性》联合制作的,内容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生死观、安乐死,可能产生不适,提醒大家谨慎收听。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本期嘉宾】

Alexwood, BIE别的“别的女孩”主编,《别任性》主播;Kiva,纪录片导演,媒体人;郭锦泓,独立艺术家,写作者。

【本期剧透】

02:40:近几年注意到更多年轻人面对生死关的消息,包括高以翔

04:10:常年 “健康” 人类 Kiva 的癌症诊断经历

08:20:常年 “不健康” 人类郭师傅的癌症诊断经历,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精神的癌症)的偏见,“得到这个诊断的时候,终于不用天人交战了。“

10:40:“医生说你有病,和你有精神问题,得到的态度不一样。精神问题是因为你矫情。“ +《疾病的隐喻》

13:20:“为什么会得癌?“ 之后的自责和羞辱,癌是个人的问题还是生存环境的问题?+《人间失格》

19:10:得到诊断后,“反而是我在安慰别人”,女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因为共情更 “懂事”,做更多的情感劳动。

23:00:经历过这个疾病的 “警告“,她们也没有改变生活方式 “好好做人”:“除了做自己,我也做不了别人啊。”

30:20:“没有所谓的无限的明天,也没有所谓初心,只有此在“ +《金刚经》+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33:30:我们和身体的关系:生病后,对身体的态度的确发生了变化,并不是更爱惜,而是更同在更信任,“以前对身体的感知只有美不美这个维度,那是一个负担。”

38:40:生命的 “有限性”,我们会忘记:线性人生真的正当吗?为了40多岁当上华为的经理每天996真的合理吗?

43:00:“活在当下” 到底是什么意思?+《正念冥想》

44:40:关于死亡的随机性,Kiva 作为13年美国波士顿爆炸现场者的体验:“幸存的命运感和得 ‘绝症’ 的限度感是两回事。“

47:30:Kiva 得到诊断后,将精力投入到哪,是更关键的问题:和具体而微的生活发生关系,喝咖啡不是为了提神,就是为了喝咖啡,工作不做到完美也没事,不被所有人喜欢也没事。

51:50:郭师傅的 “两面性” 生存:革命性和虚无感。“我到今天终于接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我也终于知道自己不会跟这个世界走在一起了。“ + 陀思妥耶夫斯的《罪与罚》

58:40:常远和 Alexwood 如何看待生死?一个做好准备坦然面对,一个因为恐惧,所以极限体验人生。

62:20:“有一种教育很重要,但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那就是每个人该怎么孤独地去死。” 其实或许独自死去才更有尊严感。

65:35:郭师傅由胡波的去世引出的究极问题:“我活得很用力,但我同时对生命非常厌倦。“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对生命意义的见解)+ 生命在死亡后还能继续?

68:00:社会文化对死亡的顾忌是我们和父母聊一些必要话题的阻碍,以及得病长辈的知情权 + 电影《别告诉她》

71:00: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特殊的身份:“我爸妈只有我”。

73:30:“爱” 就是愿意彼此亏欠。

74:50: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我不是你们想要的孩子。”

78:35:强行拉回到琼瑶和她的公开遗嘱,“不要插管,不要心脏复苏,不要祭奠“ 等等 + 台湾《自主权利法》+ 电影《血观音》

83:50:Kiva 插管的经历:“你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给世界制造麻烦的躯体“。但是和父母的生物性联结也由此强化,因为这种时候他们的角色没人能替代,护工也不行

86:25:郭师傅:然而也不是每个人的亲子关系都可以这样和解,“如果看过你裸体生出来的父母都切掉了和你的联系,那么什么还可以燃起你对世界的一些联系?” + 让·埃默里,“人类有死亡的自由”

88:30:“生命自主权” 下一步就是安乐死 ,“死亡也成了一种权利” +傅达仁的安乐死直播

92:10:中国文化对 “死” 的避讳,和对 “孝” 的绑架

93:00:嘉宾推荐:健康心理学 + 哥伦比亚医学院的 “死亡课” + 让·埃默里的《变老的哲学》、《罪与罚的彼岸》、《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 “偶尔治愈” 公众号

【延展信息】

健康心理学

哥伦比亚医学院的 “死亡课”

让·埃默里的《变老的哲学》

《罪与罚的彼岸》

《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

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

“偶尔治愈” 公众号

《别告诉她》

傅达仁安乐死直播

琼瑶遗嘱事件

生前预瞩推广协会

【本期音乐】

Life

One Love

It's A Wonderful Life

Do What I Do

Condolence 

Tue, 10 Dec 2019 09:00:00 GMT
火人节:这场大型生活实验只存在七天

【主播的话】

六七年前在欧洲时,我第一次听身边的朋友提起「火人节」。

对于那些向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嬉皮士文化的朋友来说,火人节似乎意味着某种复杂的情绪:它传承了叛逆和打破常规的精神,却又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主流,成为只属于少数人的昂贵体验。

火人节这两年在国内也“烧”了起来。对于不曾到过黑石城的人来说,它永远只是关于狂欢、另类体验和乌托邦实验的想象。究竟什么是火人节?在这一期节目里,我找我的朋友Eric聊了聊,他是国内最早接触和参与火人节的人之一,这些年去遍了世界上各大festival,一直致力于推广Festival Culture和户外旅行体验。

在给《Wallpaper》杂志的撰稿里,他这么写道, “在内华达州炎热多风的沙漠边缘,阳光像沸腾的糖浆。每年夏季,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这个原本的贫瘠之地,自发搭建一座只存在七天的城市。在第七天,人们将城市烧毁,不留痕迹,如此年复一年。这是一个超然于现实世界之外充满慰籍的世界。”

在这个北京的秋天里,我跟Eric在他的工作室聊了几个小时,他打破了我很多对于“火人节”的刻板印象,也分享了自伍德斯托克以来那些有着鲜明文化元素的那些festival——日本的Fuji、英国的怀特岛、美国的Coachella……

在他看来,这些“有文化的festival”不同于常见的音乐节或嘉年华,它们本质上是一座有着独特世界观和美学态度的pop-up city,更是一场让我们有机会暂时从现实生活抽离、尽情进行自我探索的生活实验。

对了,火人节和节目里聊到的那些值得一去的festival,都即将开票(qiang)了;) Have Fun!

【本期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  

【本期嘉宾】

Eric Chen, 摄影师,story-teller, 户外生活方式爱好者,The ALFA Adventures 的联合创始人,曾担任 Patagonia 等户外品牌中国品牌和市场总监。

【本期剧透】

03:25 究竟什么是火人节?

05:39 一座只存在七天的“城市”

07:10 火人节给我带来的冲击——重新思考Default World(默认的世界)

19:20 去火人节的都是什么样的人?从嬉皮士到硅谷

25:00 Burner和自我探索:你究竟是谁,而不是做什么职业

28:25 围绕火人节的神秘和猎奇都来自不了解它的人?

31:20 在一座新的”城市“,赋予不同词语新的意义

35:10 火人节不只关于疯狂:学习自我探索,以及不要过界

40:00 在火人节典型的一天

48:00 全世界的Festival Culture:不是show,而是一场生活实验

54:30 实用干货:该如何去火人节?

【延展信息】

Tomorrowland(比利时 )

Fuji Rock(日本)

Wonderfruit (泰国)

Glastonbury(英国)

Isle of Wight(英国)

Iceland Airwaves (冰岛)

Fusion (德国)

Coachella (美国)

Holy Ship(船上)

Region Burn(以色列、南非、丹麦...)

【本期音乐】

《San Francisco》

《Woodstock》

《After The Gold Rush》 

Fri, 29 Nov 2019 15:00:00 GMT
三十年后在欧洲寻找柏林墙

【主播的话】

严格来讲,这期其实我不算主播。因为它其实是我做客另外一档播客“剩余价值”的一期节目,和我一起来录制的还有另外两位媒体人,张之琪和傅适野。

适野在微信上联络我想做这期节目时,我人还在柏林出差,做关于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的报道。正经的采访和理性的分析,其实在报道里头也都写了不少;但个人的观察、感性的认识,却还没有机会仔细梳理。看到适野扔过来密密麻麻的播客提纲,一方面激发了不少表达欲,另一方面其实还是有些紧张。做嘉宾和做记者,对我而言,毕竟是很不同的角色。

在今天,柏林墙的概念在文化符号层面、现实层面和城市景观层面分别有什么意义?中东欧地区的民粹主义势头为何愈演愈烈?后冷战时代出生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父辈对历史又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这些宏大的问题之后,我们还分享了从文化新闻与国际新闻出发、可能会分别有些什么不同的报道角度;以及对我而言,向中国读者讲述欧洲的意义。

希望你们也会喜欢。

【本期主播】

张之琪(新浪微博@Zzzzzhiqi)

傅适野(新浪微博@ssshiye)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剪辑】

剩余价值

【本期剧透】

08'52''当我们谈柏林墙的时候,我们究竟谈的是什么?

12'35''民粹主义今天为何在铁幕东边重新崛起?

21'19''统一之后的东德和改制之后的东北具有某种镜像关系

27'27''国内媒体对于柏林墙倒塌30周年的报道是偏历史向的

39'58''参访史塔西总部,看到了前数字时代监控的极致形态

42'44''中国读者讲述欧洲的意义

【延展信息】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气球》《窃听风暴》《无主之作》

【本期音乐】

片头:Kurt&Elisabeth, by Max Richter, 电影《无主之作》原声带

片尾:Hey Jude, by Beatles 

Fri, 22 Nov 2019 04:00:00 GMT
从伦敦生活说起:新女性的挣扎与成长

【主播的话】

今年早些时候,被许多朋友安利了英剧《伦敦生活》。兴奋地找来看,开头的几集却始终被一种“不适之感”所包围。

故事围绕着女主Fleabag以及她与身边几个人的关系展开。女主几乎搞砸了所有的事情,她把自己从身体到情感的各色烦恼,不加修饰地全抛给了观众。不得不说,我是有些措手不及的。

但等到我把两季都刷完、对这部剧彻底“路转粉”的时候,它已经是今年艾美奖的大赢家。编剧+主演菲比也从一个小圈子里的偶像成为了好莱坞的新宠。

我跟另两位主播若含、孟常一起聊了聊,这部剧为什么打动了你?生活里一地鸡毛的真相,你真的有勇气去直面吗?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剪辑】

若含,Qìng

【本期剧透】

02’50‘’ 为什么隔了这么久我们还想聊《伦敦生活》?

04‘47’‘ 为什么会被这部剧打动?

34‘16’‘ 这部剧的“女权”底色

39‘34’‘ 影视剧中的男性角色

41‘15‘’ 禁欲是一种新性感吗?

【延展信息】

美剧《百年酒馆》

电影《送我上青云》

黄阿丽 美国脱口秀演员

【本期音乐】

《This feeling》—Alabama shakes

【特别感谢】

Logo 设计师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师雷雷(ins: iso_ray)

视觉设计师 Tarry Wu 

Thu, 14 Nov 2019 15:00:00 GMT
偷渡者往事

【主播的话】

今年十月的一桩死亡货车案件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从最初被认为是中国人,到最后确认为越南偷渡客,这些遇难者身份认定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我们的主播 Qing 曾在第一时间赶往了英国萨塞克斯郡的事发现场,另一位嘉宾少远则来自于中国有名的偷渡之乡,她说家乡偷渡的往事,就是一个寻找魔戒故事。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而我也相信,她们带来的不同叙述视角,会拼凑出一个关于偷渡群体更完整、更具体的故事。

【本期主播】

若含(微博:@X_Ruohan

【嘉宾】

少远,自由撰稿人,前公共政策记者。专注于城乡变迁、女性、教育等非虚构写作领域域。

【剪辑】

若含,Qìng

【本期剧透】

02’13‘’ 英国货车事件现场见闻

10‘58’‘ 少远自述

35‘42’‘ 欧洲回访曾经的偷渡者

【延展信息】

金色冒险号事件

著名蛇头 郑翠萍

梁文道《八分》39 名偷渡者之死

【本期音乐】

《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

《亚细亚的孤儿》

《新鸳鸯蝴蝶梦》

【特别感谢】

Logo 设计师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师雷雷(ins: iso_ray)

视觉设计师 Tarry Wu 

Thu, 14 Nov 2019 09:00:00 GMT
番外:距成为“主流电台”还剩 100 期

这是《不合时宜》正式开播前的小番外。纯属我们三人的吹水闲聊,方便大家认识我们。

【主播】

若含 

孟常 

王磬

【本期剧透】

0’00‘-8’25‘’ 我们仨的独白介绍

8’25‘‘-32‘12‘’ 为什么叫不合时宜?我们对于这档节目的期待

【特别感谢】

Logo 设计师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师雷雷(ins: iso_ray)

视觉设计师 Tarry Wu 

Thu, 07 Nov 2019 09:00:00 GMT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