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CU PRESS 說書中

1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NYCU PRESS 說書中
這是由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製作的Podcast節目,邀請您和我們一起輕鬆聆聽書的美好。「重磅閱讀」將聚焦書籍內容,邀請作者解析書中精華;「編輯朗讀書」則將精選書中章節或段落,用聲音說書的故事;「編編讀書間」則將訪談出版產業上、中、下游的夥伴們,分享跟書有關的大小事。 歡迎關注我們 YouTube頻道:NYCU PRESS說書中https://reurl.cc/Xl4MpE Facebook: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https://reurl.cc/pxW0ol IG:NYCU PRESS說書中 https://www.instagram.com/nycu_press_storytelli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EP13:第二季末特輯,聊聊25年來我們一起編的書還有發的瘋|feat. A波編
默默25週年了,這集會是出版社的感謝集?廝殺集?還是爆哭集呢? 雖然看稿時的辦公室總是陷入漫長的沈默,但麥克風打開就會聊到停不下來,畢竟25歲只有一次,時間不能重來, 究竟,A波編十八年來從零開始的編輯生涯,帶給生活什麼樣的養分? 這段路上又見到怎樣的風景? 發誓要逼哭A波編的法娘能成功嗎? 學術編輯背後的秘訣和辛酸一次講給你聽! 本集除了是二十五週年特輯,也是我們podcast第二季的尾聲,感謝所有收聽的人,下一季籌備中! 【本集來賓】 A波編 【本集精華】 ⭓ 25年來出版社的大進化,看A波編如何從賣教科書做到錄podcast? ⭓ 最痛的讓人成長最快,第一本被嫌棄的書,讓編輯出言發誓:____ ⭓ 編最久的書?編最趕的書?作者最多的書?出版路之最,一次說給你聽 ⭓ 最感動的,是耳聞出版社被__誇獎做得很好 ⭓ 感謝那些在這條路上陪伴的所有人,有緣再見
Tue, 26 Mar 2024 23:00:00 GMT
S2EP12:婚後也可以「聯誼」嗎?貴州村寨那些你想像之外的婚姻親屬關係|feat. 簡美玲老師
你能想像去敲敲心上人的窗戶,唱起山歌嗎? 延續上一集的「遊方」,A波編不免大驚「難道婚後也可以聯誼嗎?」,作為一個外人的老師又該如何去了解遊方呢? 雖然看似都是一群男女間的交友活動,其實交表婚脈絡下的遊方,是和現代的聯誼大不相同的,男女之間往來及婚嫁,還有著敲窗、私奔婚等等特別的方式。在這樣看起來浪漫的習俗下,似乎也潛藏著一股獨屬當地的煩悶情緒…… 本集,簡美玲老師要帶我們繼續深入探討田野中的見聞,也接著討論在書中如何去處理田野資料,重新反芻並思考其中日常的身體感與文化意涵。 就一起來聽聽你沒想過的貴州村寨生活,以及關於人類學的事吧! 【本集來賓】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任副院長 【本集精華】 ⭓ 「遊方」、「敲窗」、「私奔婚」這些看似浪漫的,究竟如何運作? ⭓ 結婚的人是「親戚」有關係嗎?一探「交表婚」下前人的生活哲學 ⭓ 面對別人的生活與習俗,人類學家該如何進入與詮釋? ⭓ 人類學如何傳頌故事,就像村上春樹所說「洞窟中的篝火」 【延伸閱讀】 《貴州東部村寨物語:Hmub人的日常、情感及語言》 《清水江邊與小村寨的非常對話》
Tue, 19 Mar 2024 23:00:00 GMT
S2EP11:成為人類學家之路,揭開貴州村寨的神秘面紗|feat. 簡美玲老師
這集我們邀請到和出版社超級密切簡美玲老師,要和我們談談在人類學的事啦 究竟一個人類學家是怎樣練成的,在這條路上又受到怎樣的感動和幫助? 在只有BB call還沒有手機的年代,就孤身前往貴州村寨蹲點,老師的田野又有什麼樣的發現? 正如同老師所說「人的故事是最吸引人的」,這集就讓美玲老師帶大家看見貴州村寨的奇妙物語吧! 【本集來賓】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任副院長 【本集精華】 ⭓ 成為一個人類學家的路,竟意外獲得家庭的大力支持 ⭓ 在只有BB call的年代,踏入山中小村寨,是因為山的召喚? ⭓ 平常想像不到的婚姻形式:婚後雙居的「不落夫家」與「交表婚」的婚俗 ⭓ 讓A波編一聽到就無法停下好奇的心,究竟「遊方」和聯誼有什麼不同? 【延伸閱讀】 《貴州東部村寨物語:Hmub人的日常、情感及語言》 《清水江邊與小村寨的非常對話》
Tue, 12 Mar 2024 23:00:00 GMT
S2EP10:流浪到他方,到印度德里看見不一樣的「難民」|feat. 彭皓昀
這集邀請到在竹東當閒人的皓昀,要來談談那些年在印度德里遇見的藏人們! 皓昀在陽明交大從電機系轉向族文所畢業後,目前從事他一直熱衷的拍攝工作,也在家鄉共同創辦了「竹東閒人」,策畫文史走讀。 我們這集將從他碩士論文在印度德里的田野談起,究竟他受了什麼樣的召喚才前往?究竟「難民」兩字距離我們的想像有多遠?身處異地又略微白目的他將遭遇何種危機呢(?) 或許正如同皓昀所說,他認為一篇論文並無法激起太多漣漪,所以想透過書籍的出版帶動更多的討論。這集也希望能讓收聽的人看見更多「難民」可能的面貌,從認識開始,了解他們的處境。話不多說,收聽請進! 【本集來賓】 彭皓昀 竹東閒人 《活為難民:那年的我,與印度德里的流亡藏人們》作者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 【本集精華】 ⭓ 不會說藏語,也能到德里藏人社區做田野嗎? ⭓ 在機場死不辦手機,沿路想辦都被拐去奇怪的地方?幸好能投宿__開的旅店 ⭓ 三個月的田野要怎麼做?當然是認真(?)聊天呀! ⭓ 什麼是難民?在MT(Majnu-ka-tilla)的藏人是如何「生活」? 【延伸閱讀】 《活為難民:那年的我,與印度德里的流亡藏人們》
Tue, 05 Mar 2024 23:00:00 GMT
S2EP09:別人的家族史總是比較好玩?談談口述歷史中的感動時刻|feat. 朱富國
本集的來賓是老朋友朱富國,要來談談口述歷史的技藝啦! 富國幫我們執行了兩本口述歷史的採訪編撰,從這個頭銜中就知道,口述歷史並非簡單的訪談和紀錄即可,更需要陪伴著對方挖掘自己過往的故事,梳理其中脈絡甚至需要許多考證的編輯功。 而究竟富國為了這兩本書做了多少功課? 在訪談過程中又是如何和受訪者變成「友達以上」的關係呢?請聽此集分曉! 【本集來賓】 朱富國 資深採訪編輯 《順天樂命:阮大年口述歷史》採訪編撰 《從茅寮細孲仔到臺灣創投天王:邱羅火口述歷史》採訪編撰 【本集精華】 ⭓ 為了寫口述歷史必須先閱讀創投聖經?必須先調查開會紀錄? ⭓ 口述歷史中的感動時刻,當硬頸鐵漢流下男兒淚 ⭓ 要怎麼在訪談中深入挖掘故事?不是只有簡單的提問與回答 ⭓ 別人的家族史總是比較好玩?約好要訪問對方家長的A波編和富國XD 【延伸閱讀】 《順天樂命:阮大年口述歷史》 《從茅寮細孲仔到臺灣創投天王:邱羅火口述歷史》
Tue, 27 Feb 2024 23:00:00 GMT
S2EP08:番外篇~書展特輯~雖然很拮据,還是要靠著手工藝去參展的出版社|feat. 法娘
今年2/20~2/25是台北國際書展,既然參展了就來聊聊書展吧! 雖然書展並不是我們出版社主要的銷售管道,但作為大學出版社,似乎還是要多花點力氣推廣,才不會讓這些優秀的學術著作被埋沒在書海中。 你說經費有限怎麼辦?那只好編輯們捲起袖子做手工,不計成本也要參展啦,請大家不要忘記我們~~ 【本集來賓】 本社扛霸子 A波編 資深菜鳥 法娘 【本集精華】 ⭓ 曲折的參展路徑,就跟閱讀的路徑一樣有挑戰 ⭓ 書展有什麼有趣的?咳咳,這個先不暴雷,大概是像禮物一樣的書吧 ⭓ 怎麼會想到要手工絹印提袋?其實印的都是編輯的辛酸啦! ⭓ 總之,有什麼想找我們聊的,還有很久沒見的朋友,就來書展玩吧~
Tue, 20 Feb 2024 23:00:00 GMT
S2EP07:提醒各位今天是什麼節日:初五,所以開工前就來談點愛情吧!|feat. 陳維平老師
本集的來賓是陳維平老師,老師除了研究興趣就和科技、性別與親密關係有關,也和我們合作出了《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 這集呢,我們將有請A波編回憶當年收到情書的心動時刻(?),從古早(欸)的交友與性別開始,一起聊聊現在的網路交友平台。究竟科技怎麼影響我們怎麼展現自我,怎麼去認識新朋友?其中又潛藏怎樣的危機和執得思考的部分呢?且聽本集分曉。 Q:欸,這時代愛情還需要教嗎? A:這本書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讓講台上的人,能夠更認識講台下的人在想些什麼,另外也想讓原本認為這些科技「理所當然」的人,能有從不同角度思考的機會喔!ฅ^•ﻌ•^ฅ 【本集來賓】 陳維平老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助理教授 【本集精華】 ⭓ 自我放棄的主編,決定從A(波)世代談到Z世代的愛情觀/關 ⭓ 編輯魂爆發——收到情書第一件事竟然是挑錯字? ⭓ 既要保持個人隱私,又要展露自我的網路平台,會如何影響交友? ⭓ 科技的矛盾:用來解決不安,卻又造成更多不安 ⭓ 科技中介下的親密關係是怎麼樣的?A世代又是怎麼看? 【延伸閱讀】 陳維平主編,《愛情必修學分:Z 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
Tue, 13 Feb 2024 23:00:00 GMT
S2EP06:人生跟做書就像馬拉松,那個背著書稿和研究到處跑的男人|feat. 蕭子健老師
本集的來賓是蕭子健老師,老師除了是與我們合作十多年的作者(也太久!),也是馬拉松跑者,而他近期熱愛的是騎自行車。文武雙全的老師,是怎麼被跑步給吸引的呢?在跑者的路上他又看見什麼風景? 而想「看得更遠」的老師改騎自行車後,又糾~境為什麼會像電影劇情一樣載著貨(書稿)四處跑呢? 當然我們還是要回頭談談我們的書,用幾個案例來思考研究試驗的倫理吧!ฅ^•ﻌ•^ฅ 【本集來賓】 蕭子健老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副教授 《研究、試驗與隱私》、《生醫訊號系統實作》作者 馬拉松跑者 【本集精華】 ⭓ 編輯和作者要認識______年,全場魔性笑聲才會停不下來 ⭓ 疫情期間的編書趣,作者交書稿還身兼外送員? ⭓ 運動風氣也是經營實驗室的重要一環,蕭老師的學生居然需要_______ ⭓ 老馬、初馬、自助馬,有什麼差別?馬拉松也有比較環保的方式! ⭓ 關於研究倫理,要注意哪些事?「他想___其實都可以,只是這樣會違法而已。」談研究試驗的案例,倫理與法規的推廣教育以及未來~ ⭓ 聊著聊著,決定出一本打造A波編成為超馬跑者的書(??? 【延伸閱讀】 薛美蓮、蕭子健,《研究、試驗與隱私》
Wed, 07 Feb 2024 00:00:00 GMT
S2EP05:在文學中看見「愛」,同志的文化研究要怎麼做?|feat. 蔡孟哲老師
這集一樣是孟哲啦! 上一集聊孟哲的求學經歷不小心就聊到忘記時間了,這集要來談《愛的認識論》和孟哲過去做的男同志研究啦!不管是從參與同志運動對研究的能量轉移,或是怎麼用文學/文化研究的取徑來看見同志的「愛」,又或者只是想聽一些diss,這集通通都有。 【本集來賓】 蔡孟哲老師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級教學研究教師,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人社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興趣為現當代文學研究、性/別研究及酷兒理論、文化研究及批判理論。 【本集精華】 ⭓ 文化研究到底在做什麼?很新鮮、刺激的研究想法 ⭓ 文學、電影、理論、調查、再加上反身經驗,變得有點太豐富的碩論 ⭓ 學術研究中對同志運動/反同團體的回應 ⭓ 官方文獻中對同志的「窺」與「癖」,乃至於在文學中找到「愛」的研究過程 ⭓ 當一個「吹」氣球的人,聊聊《愛的認識論》的書封 【延伸閱讀】 蔡孟哲,《愛的認識論》 蔡孟哲,〈愛滋、同性戀與婚家想像 《紙婚》的「殘/酷」政治〉 陳若曦,《紙婚》 許佑生,《男婚男嫁》 光泰,《逃避婚姻的人》 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 郭強生,《惑鄉之人》
Tue, 30 Jan 2024 09:26:22 GMT
S2EP04:從會計、社會學到文學研究?人生就是不停的遷徙|feat. 蔡孟哲老師
接下來這兩集的來賓是孟哲! 孟哲是我們多年的好夥伴,除了在文化研究期刊的合作,也在去年和我們出版了探討男同志文學的《愛的認識論》。錄音當天更是默默跛著腳從台北一路搭車走來,實在太感動了(其實可以請我們載啦)。 󠀠 這次終於有機會可以和孟哲好好聊天!而錄音時意外發現,孟哲跟A波編居然都是會計系畢業的,最後竟然是在出版社認識(???)總之這集我們要來回顧他的求學時光,看看孟哲是受到怎樣的召喚,才轉向一頭栽進這條學術研究的路。 󠀠 (下集要談書談研究,敬請期待!) 【本集來賓】 蔡孟哲老師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級教學研究教師,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人社院學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興趣為現當代文學研究、性/別研究及酷兒理論、文化研究及批判理論。 【本集精華】 ⭓ 人生很意外的瞬間?社會學系和文學的啟蒙 ⭓ 關於從會計系出發的這條求學路 ⭓ 那些被折磨的理想 ⭓ 台南人的舌頭@新竹? ⭓ 念很窮的碩班,是什麼讓孟哲不停發出來自靈魂深處的讚嘆 ⭓ Diss太多的孟哲直呼慘了??? 【延伸閱讀】 蔡孟哲,〈哥弟麻煩(Ge-DiTrouble)?台灣男同志情慾類型學初探〉 蔡孟哲,〈愛的「污托邦」:重讀男同性情欲小說〉 蔡孟哲,《愛的認識論》 還有,那些孟哲致敬的: 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 Eve Sedgwick,《衣櫃的認識論》
Tue, 23 Jan 2024 23:00:00 GMT
S2EP03:協商與校稿的漩渦,相殺之外一定還有相愛的部分吧!|feat. 洪文玲老師
聽到「協商」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 也許有些人會聯想到密室協商,也許有些人會害怕討論過程中的許多衝突與爭執,然而洪文玲老師就提到,「協商劇場」希望做到的是,要利用正向的、好的協商經驗,讓參與的人體驗到:協商是可以達到正向結果的。 本集我們邀請到和本社淵源頗深的STS好夥伴,也是《協商劇場》一書的主編洪文玲老師,一起來回顧這些年來從北美館展演到出版發生的大小事啦!除了磨了又磨的編輯過程,也包括當年參與學生背後的心路歷程,還有聊一聊那些只有在現場才看得到的事。 在選舉的激情過去之後,我們還能如何在公共領域參與大小事呢?或許協商劇場的精神與實踐經驗能提供我們不一樣的觀點哦! 【本集來賓】 洪文玲老師 海洋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 【本集精華】 ⭓ 那些年我們一起拖的稿,當一顆原石被琢磨兩年! 從催稿到反覆校對N遍後,竟然還會有錯字? 然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錯誤居然是___ ⭓** **劇場,不就是依照劇本演繹嗎?那麼協商劇場有什麼特別的? 不只是依照固定劇本演出的劇場 協商程序的腳本(流程)是固定的,大家的角色則像是參與一場「模擬」的協商 ⭓ 那些「特殊」的角色們:從白海豚、塑化劑、精子到核廢料 利害關係不只有人和人之間才有,萬物角色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參與課程的學生最不想扮演的竟然是___ ⭓ 所以,協商劇場到底在做什麼? 跳脫出原本的生命經驗和情景 參與觀看與提問的民眾也被「捲入」協商情境 當議題的利害關係人來到現場,演出者該如何面對? 延伸閱讀: 洪文玲主編/台灣科技與社會學會策劃,《「協商劇場」在北美館:藝術、科技與公眾參與的五場教學實驗》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2020 台北雙年展 x STS 協商劇場(完整版)/ 2020 Taipei Biennial x STS Theater of Negotiations (35m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_o867VVes
Tue, 16 Jan 2024 23:00:00 GMT
S2EP02:人生沒有用不到的資歷吧?就算被搶劫也是重要的一課|feat. 林嘉澍老師
上一集亂聊完嘉澍老師的求學生涯「前傳」,被老師笑說前傳通常都______。 (不愧是最喜歡損自己的老師) 󠀠 這集我們要來跟老師一起回顧英國留學時期,聊聊那些不論是驚險還是驚奇,總之算是收穫的東西。 󠀠 也因為這些和臺灣不太一樣的刺激,嘉澍老師從他的自身經驗出發,反思了許多在學術路背後的艱辛血汗,並持續關注留學地英國與台灣的高教處境。 󠀠 然後,在學術路上可以怎麼帶著笑容走下去,真的很重要啊!! 󠀠 【本集來賓】 林嘉澍老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專任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 󠀠 【本集精華】 ⭓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資歷,聽說項羽就換了三個工作(所以才會失敗嗎?) 󠀠 ⭓ 關於留學這條路 住在安全的社區卻意外遭遇凶險,原來是「節日」惹的禍? 很忙卻願意親自參與研究實驗被「電」的指導教授 󠀠 ⭓ 「人的背後都有血汗,甚至有很多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高教的處境艱難,與這本書的萌芽:時常覺得自己不配(其他老師真的太優秀),要幫像自己這樣的人發出聲音 關注台灣與英國高教的處境,英國甚至需要集體抗爭求生存。 老師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老師如果教得不開心,同學將來也不會走向教育的路 󠀠 ⭓ 還有一些不能大聲講的事 (◔౪◔) 󠀠 【延伸閱讀】 林嘉澍《此路不通?一位大學臭汗教師的學術人生漂流記》
Tue, 09 Jan 2024 23:00:00 GMT
S2EP01:是資優生還是懷疑人生?反正我就是要當科學家啦!|feat. 林嘉澍老師
「NYCU PRESS說書中」正式回歸的第一集,出場人物一定要有代表性啊!作為合校後第一位在咱們家出版專書的陽明校區教授林嘉澍,居然說合校後最開心的就是有出版社(灑花),我們聽到這句讚美實在太嗨森,無法克制地直接把一集聊成兩集了啊! 󠀠 本集就來聽聽嘉澍老師到底對我們有多愛(欸)。 󠀠 嘉澍老師本人跟書裡的他一樣健談,想法也跟書裡的他一樣,很有個人風格哦!這集,我們先開聊「叛逆」青年的學習路——從牙醫學系畢業,為什麼選擇不走牙醫的路,反而一心想當科學家? 󠀠 嘉澍老師作為外人眼中的佼佼者,他所經歷的國高中求學、大學乃至高教研究和大家有什麼不一樣?而究竟身邊的天才們都在想什麼,他想的又是什麼?這集我們要來和大家聊聊身邊「怪咖們」的故事(包括嘉澍老師)。 󠀠 【本集來賓】 林嘉澍老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系專任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 󠀠 【本集精華】 ⭓ 投石問路還是以身試險XD?合校後陽明校區第一位在陽明交大出版社出書的老師 󠀠 ⭓「林嘉澍其實你滿爛的」­——那些績優學生的煩惱 國中第一名畢業,其實是撿到的?喊考得難的同學,結果都考得比自己好? 考試考差不敢跟父母親講,只好______?因為父母認為你是「龍傲天」 󠀠 ⭓ 被書養大的嘉澍老師,閱讀啟蒙是____小百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科學家(編按:請多買書給小孩看吧!) 󠀠 ⭓ 那些湊在一起的怪咖們:「(滅境)三途判」,啟蒙恩師、國術社學長。 大學想考研究所,在醫學院不好好準備考證照反而是個異類 大家都不想湊一腳的系學會,卻甘願當系學會會長 󠀠 ⭓ 醫師就該仁心仁術燃燒奉獻?「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平衡健康。」 󠀠 ⭓ 還有一些不能大聲講的事 (◔౪◔) 󠀠 【延伸閱讀】 林嘉澍《此路不通?一位大學臭汗教師的學術人生漂流記》
Tue, 02 Jan 2024 23:00:00 GMT
S2EP00:暖場集~那些年好看、好吃、搞笑又克難的什麼都敢試之編輯秘辛來了
距離上次PODCAST更新居然已經整整兩年,適逢出版社25周年慶,做書累了就回來錄音吧! 這季你會聽到: 上一季克難的辦公室錄音間秘辛、交稿順便代購或是走路看到編輯會轉彎繞走的作者、邊打工邊做研究和申請不到獎學金的學術人生、到偏遠村落做研究的人們,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對學術、出版、研究還有閱讀的熱愛。 丟掉那些「大學」、「出版社」、「編輯」的包袱,我們來聊聊一本書是怎麼完成的,這間有點愛玩的出版社在做什麼,作者又是怎麼把一本書孵出來的。 【本集來賓】 本社扛霸子 A波編 資深菜鳥 法娘 【本集精華】 ⭓ 25周年那些ㄎㄧㄤ事大回顧 Youtube第一集決定要做一些瘋狂的嘗試,跑去____家炒飯 傳說中的黃金炒飯會發光(後製) 難道要轉型做美食節目了嗎(並沒有) 節目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T1oA7APnY 竟然讓前行政院長親自下廚? 最後煎出一大盤長輩怕你吃不飽的______ 鄭重澄清:老師我們再窮都沒有賣掉你的墨寶 節目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s2aM5ilrE 談到美食,新竹的飯糰裡竟然加了萬惡的______ ⭓ 從youtube轉到podcast,充分發揮本社的克難精神 關冷氣開飛航模式的謎之密室錄音 竟然出現推理小說中的人型? 求錄音的老師心中陰影面積 請來各位作者老師先受訪後接主持一棒接一棒的重磅閱讀單元 (ㄓㄨㄚ ㄐㄧㄠ ㄊㄧˋ) 跟作者相愛相殺培養起的感情,以及那些不想再見面的(流淚) ⭓ 總之,我們重(很重要)棒(很棒)回歸啦!
Tue, 26 Dec 2023 23:00:00 GMT
重磅閱讀EP.22——走進客語世界,領略客家之美|特別來賓:賴文英
從前處在文化邊緣的客語,經過人們爭取母語權益的多年努力,終於得到主流社會的重視。本集邀請到專精語文教育研究的 #賴文英老師, 除了分享她是如何結合文學繪畫專長,活用於客語推廣及教學,也帶領各位更認識客語的特色和聲調美感。 🗺️客語根據區域衍生出「四、海、大、平、安、南」各式不同腔調,該如何從事語法的研究? 🧐融合 #四縣腔 及 #海陸腔 的「四海話」又是什麼? 🐣文英老師又是如何走出自我風格,讓客語教學充滿流行與創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我母語運動33週年 #本集來說客語 ----------------------------- 【本集金句】 「從事語言比較,就必須要了解各地的語法狀況,才可以知道自己的語言特色在哪裡。」 「用客語音樂的歌詞,來教客家話、學習客家音樂的背景,學生的接受度真的蠻大的。」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A波編 對談嘉賓: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兼任副教授 賴文英 【討論精華】 04:24 繪本《夜呱愛去哪?》創作歷程 10:55 客語語法的研究方法 15:56 客語繪本教學經驗分享 20:22 客語聲調特色與 #客家音樂 24:15 簡單客語教學 本集收聽時間:26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reurl.cc/Zj9O2l spotify:https://reurl.cc/43jRlK soundon:https://reurl.cc/EZ47YR KKBOX:https://kkbox.fm/2y0oF7 【延伸閱讀】 《臺灣客語語法結構變異新論》 作者:賴文英 出版日期:2021/08/18
Tue, 28 Dec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21——跟著社會學者來「解謎」,讓研究方法提煉為一門技藝|特別來賓:潘美玲vs.許維德
市面上已有許多談論 #研究方法 的書籍,帶領人們掌握蒐集研究資料的工具,卻還沒有這樣一本書,將客家與族群研究作為專精的關懷主題。本集邀請到《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主編潘美玲 和許維德 教授,除了介紹各式研究方法外,也大方嶄露研究者本人從事客家與族群研究的實例! 👥如何界定社會實在與歷史事實? 🗺過往較少談論的地理資訊系統,該如何應用在公共人類學上? 🧐研究方法這門學問,究竟是怎麼樣的技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家研究如何作為一門學問 #第一本針對特定領域的研究方法專書 ----------------------------- 【本集金句】 「你要先知道有什麼研究工具,你才能選擇研究工具。」 「會做客家跟族群研究的人,通常都比較是人文跟社會科學的學者,可是,我們應該要善用這些新興的工具,幫助我們開展跨領域的對話。」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許維德副教授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潘美玲教授 【討論精華】 06:49 #社會實在 vs. #歷史事實 11:07 過往研究經驗的反思與啟示 16:08 #歷史比較研究法 20:02 #地理資訊系統 在公共人類學的應用 24:23 本書對研究者的幫助 本集收聽時間:29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KKBOX:https://reurl.cc/431djR 【延伸閱讀】 《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 主編:張維安、潘美玲、許維德 出版日期:2021/05/25
Wed, 15 Dec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20——打開地圖,一同踏上全球客家之旅!|特別來賓:張維安教授
本集邀請客家研究專家 #張維安老師,談談《#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一書中所討論的各個面向。從全球客家研究的 #研究範圍、#研究者身份和社群,到 #台灣 各院所的發展現況,以最全面的角度,挖掘客家研究的各種尺度! 客家研究為何必須走出原鄉,以「全球」作為研究單位?從個案累積走向全球客家研究,思考的角度有何不同?從事客家研究的人大多具有相關血統嗎?為何那麼多日本人、甚至美國人加入研究的行列?台灣共有四所別具特色的客家研究系所,又是如何發展出各自的專業面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啟全球客家的視野 #全面性認識客家研究 ----------------------------- 【本集金句】 「如果說一門學問,都是那個族群的人在做,那一定是不會有發展的。」 「客家族群跟周邊的互動,其實是形成客家的理由。」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A波編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張維安研究員 【討論精華】 02:18 「全球客家」新視野 08:05 日本與美國的客家研究? 14:55 全台的客家研究相關院所 20:00 客家研究者的身份? 22:36 客家族群的恆變性 本集收聽時間:26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reurl.cc/Zj9O2l spotify:https://reurl.cc/43jRlK soundon:https://reurl.cc/EZ47YR KKBOX:https://kkbox.fm/2y0oF7 【延伸閱讀】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 主編:張維安、簡美玲 出版日期:2021/03/31
Wed, 01 Dec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9——歷史課本沒教過!以台灣為主體看台灣糖業史(下)|特別來賓:黃紹恆vs.朱華瑄
本集延續上集內容,透過 #黃紹恆教授 和 #朱華瑄教授 的對談,了解《砂糖之島》一書的研究精華,還有教授長期從事 #日治時期 歷史研究的經驗和反思。 教授的研究主軸,著重在一段最動亂的時代,他如何用有限的史料,以台灣人的角度,重新回到日本帝國統治下的台灣?針對台灣歷史研究的現況,該如何突破 #殖民研究 的盲點?又有什麼可以持續努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現代的台灣經濟史研究 #從朝貢貿易走入民間資本經營 ----------------------------- 【本集金句】 「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研究,在史料的處理上還不夠,特別是日文的資料,我們所掌握的並不是很多, 這事實上是跟我們整個戰後台灣學術發展的脈絡有關。」 「戰後開發中國家有個整體發展的困境或特徵,我們其實並沒有自主權,整個台灣的學術研究,其實都往美國去走,戰前台北帝大的學術傳統,其實並沒有傳承下來。」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朱華瑄助理教授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 黃紹恆教授 【討論精華】 02:40 教授的史料收集過程 05:13 如何突破「#日本特殊論」 07:05 日治時期台灣人的資本累積 11:00 台灣為主體的歷史研究 #發展困境 14:04 台灣歷史的矛盾與錯亂 本集收聽時間:17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KKBOX:https://reurl.cc/431djR 【延伸閱讀】 《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作者:黃紹恆 出版日期:2019/03/27
Wed, 17 Nov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8——歷史課本沒教過!以台灣為主體的台灣糖業史(上)|特別來賓:黃紹恆vs.朱華瑄
黃紹恆教授始終記得那時在日本,作為一名不知歸期的海外研究生,終日苦思著如何取得學位的漫長冬季。或許是冥冥之中的指引,某天在學生食堂吃過拉麵,如常走回研究室的路上,赫然發現明治新聞文庫中擁有豐富的《臺灣日日新報》史料,從此投身其中,日夜鑽研,終於發現前人未發掘的寶藏…… 本集節目邀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的 #黃紹恆教授,分享他勇闖 #東京大學、專攻 #理論經濟史 的求學歷程。讓我們一同聆聽,經濟系背景的紹恆教授,是如何研究台灣糖業史?而有別於過往的研究史料較為強調歐美資本的積累,紹恆教授又如何以台灣小農為主體,闡述專屬於台灣的糖業發展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授的七年東大求學記 #臺灣糖業發展的成長史 ----------------------------- 【本集金句】 「研究歷史,有時候就像坐飛機一樣,高度越高、鳥瞰越廣的時候,有些 #細節 反而就不知道。」 「所有的歷史研究,特別是在 #詮釋 方面,是需要一個廣泛的學習歷程。多念一點看起來沒有太大關係的東西,你就會對很多的歷史現象產生感覺。」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朱華瑄助理教授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 黃紹恆教授 【討論精華】 03:38 教授前往東大深造的契機 06:30 歷史系的經濟史 vs. 經濟系的經濟史 10:42 教授的 #研究秘方 13:39 《#砂糖之島》書籍導讀 20:35 從經濟系角度看 #台灣糖業史 24:15 台灣糖業發展的「必然性」? 26:26 日治時期的 #小農經濟 29:40 本書特別觀點 本集收聽時間:33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reurl.cc/Zj9O2l spotify:https://reurl.cc/43jRlK soundon:https://reurl.cc/EZ47YR KKBOX:https://kkbox.fm/2y0oF7 【延伸閱讀】 《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作者:黃紹恆 出版日期:2019/03/27 - #NYCUPRESS說書中 #台灣 #日治 #糖業 #經濟 #歷史 #研究
Wed, 10 Nov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7——回溯氣候變遷新聞的形成!媒體專家來解密|特別來賓:李美華教授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 等氣候變遷關鍵字,是這十年來不曾消退的熱門新聞議題,更關乎著全世界的安危。有沒有想過,與氣候變遷有所相關的資訊與知識,幾乎都是由媒體將科學新知轉譯成新聞後,才傳入你我的耳中。那麼,資訊究竟是從何而來?台灣的 #媒體現況 又是如何?能替大眾的認知造成多大影響力? 本集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系的 #李美華教授,除了分享她這十年來研究氣候變遷與媒體再現所產生出的傳播效果、理解媒體是如何進行風險傳播,也對「全球暖化否定論」有更近一步的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聞上的科學知識從哪來 #如果全球暖化是個假議題 ----------------------------- 【本集金句】 「在台灣,多數群眾的科學知識主要來源就是大眾媒體,那其中又以新聞報導是民眾最主要的知識來源。」 「國際新聞的研究領域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叫『馴化』的概念,也就是說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媒體,要將國際新聞以在地化的角度詮釋。」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A波編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系 李美華教授 【討論精華】 03:41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什麼?有誰會參與? 06:16 氣候變遷資訊哪裡來 10:33 台灣媒體產業現況 17:34 全球暖化否定論、懷疑論 23:47 傳統紙媒 vs 數位化新聞平台 25:34 從《±2℃》,看全球暖化新聞在地化 30:35 美華教授的研究動機 本集收聽時間:36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reurl.cc/Zj9O2l spotify:https://reurl.cc/43jRlK soundon:https://reurl.cc/EZ47YR KKBOX:https://kkbox.fm/2y0oF7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媒體再現與風險傳播》 作者:李美華 出版日期:2021/08/25
Fri, 29 Oct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6——學校沒教到的科學態度,為何如此重要?|特別來賓:黃俊儒教授
本集再次邀請到 #黃俊儒教授,身為暢銷作家的他,除了是我們所熟悉的教育專家,這次更化身為科學型男,深入淺出地引領各位進入科學世界。#自然科學 是如何超越其他學科,成為學術研究的主流?作為一個「真科學」,究竟該具備哪些要素? 以往不被教科書重視的 #科學態度,並非僅是科學家所該擁有的素養,身為一般老百姓,若有科學素養的認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作用?如何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下次看新聞時,別再被各種陰謀論所迷惑,記得運用符合科學態度的思維模式來檢視社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熟悉的108課綱關鍵字 #知識能力與態度的集合體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reurl.cc/Zj9O2l spotify:https://reurl.cc/43jRlK soundon:https://reurl.cc/EZ47YR KKBOX:https://kkbox.fm/2y0oF7 【本集金句】 「科學之所以存在,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那就是尊重證據。尊重證據本身,就是一套科學方法;提出理論,則是科學論述的內容;而尊重證據對它提出的挑戰,就是科學態度。」 「每個人並不是擁有好的科學知識,就會有好的科學素養,還必須要有好的科學態度,並沿用好的科學方法。」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A波編 對談嘉賓: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黃俊儒特聘教授 【討論精華】 本集收聽時間:25分鐘 06:28 科學這門學科的誕生與壯大 09:27 如何界定科學、非科學 12:36 用科學態度選疫苗 15:43 從歷史影集看科學態度 19:25 當科學素養放入教育 21:50 科學素養與媒體素養 【延伸閱讀】 《科學態度 : 對抗陰謀論、欺詐,並與偽科學劃清界線的科學素養》 作者:麥金泰爾(Lee McIntyre) 出版日期:2021/07/28 - #NYCUPRESS說書中
Wed, 20 Oct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5——當科學遇上哲學性思考?人人都該擁有的科學態度|特別來賓:陳瑞麟教授
本集節目由中正大學哲學系陳瑞麟教授,帶領我們劈開時間之流,溯回千年以前,一同觀看日月星辰、丘壑山稜,在宇宙洪荒科學曖昧之時,認識人類理性之啟蒙,近代科學睜眼的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了解科學哲學的世界 #擁有科學素養的重要性 ----------------------------------- 你或許知道什麼是科學,也知道什麼是哲學,但當充滿探索與好奇心的科學遇上哲學性思考,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作為一個科學家,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廣大科學世界,又該如何將科學哲學的思維模式,實際應用於所學之中? 🔺本集節目內容一氣呵成,且瑞麟老師對科學哲學的詮釋分析太過精彩,考量收聽體驗決定不分割集數一次釋出,故節目時間較長,請務必收聽到最後喔! 【本集金句】 「自然哲學,其實是科學的前身。」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所該擁有的科學態度,除了尊重證據之外,也要對證據抱有某種『合理的懷疑』。」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A波編 對談嘉賓:中正大學哲學系 陳瑞麟講座教授 【討論精華】 •本集收聽時間:53分鐘 08:16 近代科學的起源與分類 15:39 科學哲學是什麼? 17:22 科學社群的運作機制?台灣的科學社群? 23:18 科學家該擁有的態度 29:46 科學究竟是什麼? 36:43 科學?非科學? 43:28 證據哲學與合理懷疑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KKBOX:https://kkbox.fm/0t053l 【延伸閱讀】 ▍《科學態度 : 對抗陰謀論、欺詐,並與偽科學劃清界線的科學素養》 作者:麥金泰爾(Lee McIntyre) 出版日期:2021/07/28 ▍瑞麟教授的粉絲專頁:@陳瑞麟的科哲絮語 ▍書單推薦 #關於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分問題 •陳瑞麟,〈【科哲絮語】占星學的巫術性與科學性〉,《想想副刊》, 2018 年 4 月 29 日。 •陳瑞麟,〈【科哲絮語】怎樣才算是科學?或者,一門學問的科學性程度有多高?〉,《想想副刊》, 2018 年 11 月 4 日。 •陳瑞麟,〈第三問 如何寫自然哲學與科學史?科學編史方法學的問題〉,《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八旗文化, 2020 年。 #科學哲學的理論與歷史: •陳瑞麟,《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群學, 2010 年。 •陳瑞麟,《科學哲學:假設的推理》,五南, 2017 年。 •陳瑞麟,《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八旗文化, 2020 年。 •陳瑞麟,〈當代科學哲學的發展〉,哲學新媒體, 2021 年。 •線上《華文哲學百科》「科學哲學」部分現有的每個詞條。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 •陳瑞麟,〈科學家的哲學思考,探討世界起源的科普書寫──《眺望時間的盡頭》〉,故事 StoryStudio , 2021 年。 •林義宏,〈科普能改變文化?中正陳瑞麟破解科普書籍暢銷秘訣〉,人文・島嶼, 2021 年。 - #NYCUPRESS說書中
Wed, 13 Oct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4——成為好老師的秘訣?教學方法大補帖!|特別來賓:黃俊儒教授
本集節目特別遠赴嘉義中正大學,邀請到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 #黃俊儒教授 來跟我們分享教研甘苦!節目一開始,老師就忍不住憶當年……遙想起20年前第一次踏進教室,感受到學生宛若與自己身處不同世界的冷漠目光……本 (讓小編不禁忍不住唱起:既然我們之間兩個世界,不再徘徊漫漫長夜,所有往事任隨風吹,忘卻全部癡心的誓言,這一切…..#資深老歌哽xd——記得的人+1) - 原來,身為 #教學實踐研究專家 的俊儒老師,也曾有段摸不透學生想法的沮喪與衝擊,那他是如何堅守至今,走出屬於自己的亮眼教研之路呢? 就讓我們快快打開頻道,一同聆聽俊儒老師這20年來是如何跨越鴻溝、打破與異溫層同學之間的溝通障礙?如何有效設計適用於學生的課程內容?而老師節目中也會跟我們暢談,總是被大家誤解的通識教育,其存在的價值哦! 歡迎所有在研究、教學、行政中打轉,被迫長出三頭六臂的老師在本集節目中一同取暖集。在日夜煎熬,在「不是向上提升,就是向下沉淪」的職場道路裡,你會發現其實還有許多道曙光照亮前方!來 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專家的的教育心法 #通識教育又有什麼用 --------------------------------- 【本集金句】 「通識課的好處是,我可以自己組織很多有意思的主題,然後在這個主題裡面,去滲透我要讓他們了解的東西。」 「現代每一個社會問題都非常複雜,幾乎每一個待解的問題都是跨領域的問題,真正前瞻、厲害的問題解決者,也一定就是擁有寬廣視野的人,那我們的通識教育就是在服務這件事情。」 - 【特別來賓】 本集主持:A波編 對談嘉賓: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黃俊儒特聘教授 - 【討論精華】 本集收聽時間:38分鐘 02:04 研究中教學,教學中研究 06:36 異溫層教學冒險 12:15如何設計課程,才能讓學生有共鳴? 21:54 老師們該如何走出挫折? 26:28 通識教育:無用之用的知識? 32:38 科學傳播 vs. 假新聞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KKBOX:https://reurl.cc/431djR - 【延伸閱讀】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 作者:黃俊儒 出版日期:2020/06/10
Wed, 06 Oct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3——從「機器人」談「全人教育」,羅伯特這次玩真的!(下)|特別來賓:郭文華vs.楊谷洋
本集承接上集,邀請專精醫療政策的郭文華教授,及多軸機器人專家楊谷洋教授,聊聊楊谷洋教授的新書《羅伯特玩真的?AI機器人時代的夢想進行式》(下集)。 #與「羅伯特」同行 機器人可以是牛肉麵師傅,也可以是旅館的接待人員,但是面試官、評審等需要「人性」的工作,也能由機器人來勝任嗎?當機器人逐漸步入社會、分擔起人類的工作,眼見人們見怪不怪,其中的社會風險卻不容忽視。人與機器人真有可能同行「致遠」?機器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與界線,該如何掌握?本集將帶給你屬於老師們的答案。 - 「在很多複雜的互動裡面,你要有一種這樣的聲音,彷彿不帶什麼情感。但是,你只有他也不行;你沒有他也不行。」 「陽明交大的博雅特色,就是人文跟科技混雜、一起進步,這當然就是另一種型態的同行致遠。」 - 本集主持: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郭文華教授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 楊谷洋教授 - 討論精華: 01:20 機器人與人的同行「致遠」 03:44機器人的中道理性、判定能力 08:27 機器人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10:53 人與機器人的相互性 18:07 機器人在教育上的角色 本集收聽時間:24分鐘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KKBOX:https://reurl.cc/431djR - 【延伸閱讀】 《羅伯特玩真的?AI機器人時代的夢想進行式》 作者:楊谷洋 出版日期:2021/03/16
Wed, 29 Sep 2021 00:00:00 GMT
重磅閱讀EP.12——從「機器人」談「全人教育」,羅伯特這次玩真的!(上)|特別來賓:郭文華vs.楊谷洋
#重磅閱讀再次回歸 #從機器人看見自己 本集邀請專精醫療政策的郭文華教授,及多軸機器人專家楊谷洋教授,聊聊楊谷洋教授的新書《羅伯特玩真的? AI機器人時代的夢想進行式》,「機器」為何逐漸成為「機器人」?機器人和人類智能是否可以相輔相成?更透過「機器」與「人」的本質,反思博雅教育的意義。 自陽明與交大併校後,博雅教育成為課程規劃中的一大亮點,即將聘任為兩校區博雅書院長的他們,除了對機器人抱有高度興趣,全人教育更成為近期的關注焦點。當AI人工智慧遇上機器人;當交大的電機資訊專業結合陽明的醫療專業,會迸出怎麼樣的火花? 「人應該要重新定位的是,作為一個專業而言,他在社會的責任是什麼?陽交在結合之後,強調技術研發之餘,還是要強調整個專業領域的社會責任。」 「如果我讓機器人做到某種極致,某些地方機器人再怎麼樣也辦不到,那個地方,就是人特別的地方。」 - 本集主持: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郭文華教授 對談嘉賓: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 楊谷洋教授 討論主題: 02:45 楊谷洋教授的出書淵源 04:22 雜誌《數位時代》與書籍《科技社會人》,讀者的不同設定 07:12 交大與陽明併校後,對新一代陽交人的期許 11:04 AI結合機器人的效用;陽交的全人博雅教育 15:17 當「機器」逐漸成為「機器人」 18:36 人類對於機器人的排斥與歧視 21:46 人與機器的結合 24:00 機器人的「越界」 - 本集Podcast時間:28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2 Sep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最終集——化學系都是多才多藝的天才!|特別來賓:陳俊太教授vs.陳羿帆同學
你有聽過教授用RAP介紹化學系嗎🤩 #想要的東西我們自己做 你也喜歡自己操控材料、做出一個新東西嗎?你也總對事物充滿源源不絕的好奇心嗎?大學學什麼最終集,邀請到來自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同時還身兼腹語師、脫口秀演員等多個身份的陳俊太教授,和學士班畢業後即就讀博士班的陳羿帆,除了讓大家對化學系有近一步的認識,更帶領大家了解他們多采多姿的愛好與生活! 應化系集結了每個好奇寶寶與發明家,是充滿觀察、實作與反覆驗證的科系。究竟化學實驗是在做些什麼、會很危險嗎?研發一個新東西的過程,會遇到怎麼樣的挑戰?與化學系、化工系和材料系所接觸的領域又有什麼不同?而要如何發揮自己強大的好奇心,成為像教授一樣多才多藝的人呢? 「我對任何未知的概念感到好奇。」 「我們會用不同手法去探測做出來的東西,因為我們一直在找不同的切入點,一直在想辦法去改變結構、想辦法去開發新的東西。化學系所做的科學研究,可以在很前端的地方,就對這個樣品或產品,有全面性的改變。」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陳俊太教授&博士班 陳羿帆 討論主題: 01:57 化學四大領域、與化工系的差異 03:22 教授與羿帆投入化學領域的原因 04:47 關於化學實驗 07:20 羿帆的實驗回憶 08:46 專題實驗甘苦談 11:33 化學的魅力 13:15 化學系與材料系的不同 15:27 適合讀化學系的特質、化學系和應用化學系的不同 17:38 化學系會不會很危險?! 19:28 了解化學後的生活習慣改變 21:56 羿帆決定學士後讀博士的原因 23:14 化學系的升學、畢業出路 24:50 化學與數學 25:58 教授的多元愛好養成之路 - 本集Podcast時間:30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hu, 29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11——讓經濟系來告訴你,如何做選擇!|特別來賓:劉瑞華教授vs.李亭妤同學
#研究經濟行為的科學 #全班一起來看盤 你懂經濟嗎?你有把握做出每個最妥善的選擇嗎?大學學什麼第十一集,邀請到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系的劉瑞華教授,和就讀大三的李亭妤,用最專業的口吻,帶領你進入經濟學的思考邏輯;帶領你進入選擇的世界。 經濟,一個新聞每天都會提及的詞彙,既熟悉又陌生。學經濟一定要數學很好嗎?學習經濟又會帶來哪些觀念與技能?除了分享經濟學知識,教授更給予高中生在選擇科系時的建議,以及亭妤經歷大學生活中各項選擇後的心得。各位新鮮人,請好好迎接生命中的每個選擇! 「做任何選擇,都要付出代價。」 「能夠賺錢的期望、對未來景氣的預期是樂觀還是悲觀,就變成現在經濟的問題。政策在處理的是,怎麼樣去改變人類的行為,讓從事經濟活動的大眾,能感覺到經濟在變好。」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清華大學經濟系劉瑞華教授&大三學生 李亭妤 討論主題: 00:47 經濟系在學些什麼 05:17 亭妤選擇經濟系的原因 06:22 選擇的「代價」、經濟所思考的面相 11:05 亭妤讀經濟系後的轉變 11:53 大一到大四的課程規劃 13:32 教授的經濟學講堂 18:05 如何應用所學? 20:52 經濟系的就業發展 23:32 經濟系與會計、企管、財金等系的差異 26:51 教授給高中生在選擇科系上的建議 30:10 亭妤給學弟妹的叮嚀 32:50 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的傳奇故事 33:55 如何了解自己、做好選擇 - 本集Podcast時間:3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ue, 27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10——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需要護理|特別來賓:陳俞琪教授vs.岳孜珈同學
#學護理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你想要當護理師,服務大眾;但你也怕血、怕打針?大學學什麼第十集,邀請到來自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的陳俞琪教授,和就讀大四的岳孜珈,娓娓道來成就一名專業護理師的歷程,及背後的努力與血淚。究竟四年扎實的課程與實習生活是如何?讀護理系和讀護專有什麼差異?除了當醫院中的護理師,護理系學生還有哪些出路? 從事醫療工作時,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情緒波動,學習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情是最重要的。如何面對親友的擔憂與質疑、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如何在醫療環境中生存、成為家屬的支柱?跨越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自我調適後成長,這就是屬於護理系學生的考驗。 「我喜歡護理,我喜歡醫學,我喜歡幫助病人,我喜歡病人在我的幫助下成長,我喜歡我的專業。」 「在學習護理的歷程中,是在學習調適自己的心情。第一步是先幫助到自己、幫助家人,未來畢了業、去工作,就可以幫助更多人。」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護理系陳俞琪教授 &大四學生 岳孜珈 討論主題: 01:21 護理系的打針培訓 02:43 學生們如何克服心理恐懼、加冠典禮 05:02 護理系課程與實習規劃 09:57 孜珈選擇護理系的原因 10:20 讀護理的男性? 13:40 醫療場域中的尊重 15:27 教授護理路上的心路歷程 19:58 面對旁人的質疑、孜珈的未來規劃 23:58 孜珈的實習經驗 25:05 「不適合護理」的學生 29:07 適合護理系的特質 32:33 護士?護理師? 34:17 孜珈記憶深刻的課程:大體老師、兒科實習 35:39 護理師的內心調適 37:44 護理系的面試 41:39 教授推薦書籍 - 教授推薦書單: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 校園書房 /出版 張文亮 /著 https://reurl.cc/raGvGr 📖《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 博思智庫 /出版 王秋雯, 吳思葦, 吳凱榛等 /著 https://reurl.cc/l0ryKY 📖《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博思智庫 /出版 Daniel, 史天音, 吳佳玲 /著 https://reurl.cc/l0ryKY 本集Podcast時間:4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Fri, 23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9——法律是沒有仇恨的學科!|特別來賓:王文杰教授vs.劉映姍、王首雁同學
#擁有超強記憶力 #處理全世界最複雜的事情 你也想要伸張正義嗎?大學學什麼第九集,邀請到來自政治大學法律系的王文杰教授,和就讀大四的劉映姍、王首雁,來分享他們對於法律的滿滿熱忱。為什麼會想學習法律?法律到底在學些什麼?該怎麼記下一本又一本的法條?而接觸法律後,又會對自我的思考模式、人格特質帶來哪些改變? 看社會新聞的時候,你有沒有懷疑過,法官怎麼會做出這樣的判決?法律真的對好人壞人都公平嗎?法律,不是解決仇恨的工具,是為了解決社會上所延伸出的所有問題,讓每個當事人都能得到最妥適的法律對待,才是法律工作者的信念。而念法律系就只能當法官、律師嗎?本集通通替你解答。 「法律只有累積,沒有奇蹟;法律是邏輯的鋪陳,是一個高度邏輯的教育訓練,而不只是刻板的記憶訓練。」 「這是一個非常理性的判斷,判斷基礎不在於法官個人的喜怒哀樂,而在於它所看到的證據,以及對構成要件的剖析、檢視。」 「是我們在使用法律,讓法律有很多很多的生命力。」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政治大學法律系王文杰教授 &大四學生 劉映姍、王首雁 討論主題: 01:52 背條文?修法要重新背?刻板印象大澄清 07:17 法律人的人格特質 09:33 成為一個理性客觀的人 13:07大眾對法律、法律系的存疑 17:28 首雁、映姍對於未來職業的想法 19:30 如何和其他專業作結合 24:10 教授、映姍、首雁就讀法律系的原因 32:19 首雁就讀法律系前後的想法落差 34:03 法律工作者的信念 36:11 教授推薦書單 - 教授推薦書單: 📖《民法總則》 王澤鑑/著 https://reurl.cc/a5bLpZ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健康世界/出版 邁可.桑德爾/著 樂為良/譯 https://reurl.cc/L0zMA9 📖《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王澤鑒/著 https://reurl.cc/qmjNr3 📖《司法之路:法律人的生涯探索與抉擇》 元照/出版 蔡碧玉/著 https://reurl.cc/0D8EG9 📖《批評官員的尺度》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A.路易斯/著 何帆/譯 https://reurl.cc/WEZDgZ 本集Podcast時間:38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ue, 20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8——個個都是動作專家!物輔系的學習日常|特別來賓:周立偉教授vs.劉士賢同學
#你也喜歡運動嗎 #成為運動高手的秘訣 你夠了解你的身體構造嗎?人體的動作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大學學什麼第八集,邀請到來自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與輔助科技學系的周立偉教授,和就讀大四、身為多年游泳選手的的劉士賢,一同來分享又酷又神秘的物輔系。平時在學些什麼?如何將所學應用於自己的興趣,更藉此幫助到家人朋友?而輔助科技又是什麼呢? 物理治療究竟是用什麼方式照顧病人?你可能也聽過復健師、職能治療,那這些又和物理治療有什麼差異?什麼樣特質的人適合學習物理治療?而教授也分享了他寶貴的臨床經驗,平時得和病人有長期接觸的物理治療師,除了照顧病人的身體,病人的心理狀態也是很需要關切的,快來聽聽他們的經驗談。 「物理治療師工作的內容是,利用一些評估的方式,了解病人動作功能的障礙。」 「我們著重在人體動作的重建。用各種物理的因子,來幫病人做治療,目標是恢復他們動作的功能。」 「你喜歡與人互動和相處、藉由幫助別人得到一些成就感,那你就會非常適合這項工作。」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周立偉教授 &大四學生 劉士賢 討論主題: 00:39 物理治療師的工作 01:36 物輔系在學什麼?肌動學? 04:58 士賢的物理治療經驗 06:12 物理治療與復健科、職能治療等的不同 08:27 學習物理治療的好處 10:10 教授的臨床經驗 12:36 了解病人心理的重要性 14:34 未來工作規劃、輔助科技? 17:35 士賢與教授就讀物輔系的理由 20:02 適合物輔系的特質 22:23 士賢對學弟妹的忠告 24:35 物輔系的國際實習 26:48 教授推薦書單 - 教授推薦書單: 📖《你需要復健嗎?:物理治療面面觀》 健康世界/出版 物理治療學會/著 https://reurl.cc/GdYVav 📖《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商周/出版 丹尼爾‧李伯曼/著 郭騰傑/譯 本集Podcast時間:29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
Wed, 14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7——讀中文系會餓死?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特別來賓:高莉芬教授vs.詹珮蓉、楊鎮宇同學
#神話學訓詁學聲韻學現代文學 #只有讀中文系才會知道的事 說到中文系,你會想到什麼?閱讀四年永無止盡的文言文古籍?大學學什麼第七集,飄著滿滿的仙氣,邀請到來自中文系的高莉芬教授,和分別就讀碩三及大四的詹珮蓉、楊鎮宇。中文系究竟有什麼魅力,讓珮蓉一往情深,一讀就決定投入七年?讓鎮宇在選指考的志願時,直接填滿全台三十六間中文相關科系? 中文系與從小上到大的國文課可不一樣,不只接觸文學而已,還有語言、思想,以及應用。究竟課程上會有哪些規劃?聽起來神秘兮兮的神話學,到底在學些什麼?學長姐們又愛又恨的聲韻學,又是在研究些什麼?這些從中文系所培養出的獨特思維模式 ,又能轉換成哪些可運用的個人能力?絕對不用擔心畢業後會餓死! 「大學教育很重要的精神是,培養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可以用的人。」 「其實我們是訓練一種能力:語言運用的能力、語言詮釋的能力、詮釋文本及符號的能力,甚至於創造符號的能力。」 「一個科系並不是對應的職業,甚至於可以創造很多職業。」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政治大學中文系高莉芬教授 &碩三學生 詹珮蓉 大四學生 楊鎮宇 討論主題: 01:03 中文系在學些什麼? 03:08 珮蓉就讀中文系前後的想法落差 04:26 鎮宇所領悟到的中文系、神話學 05:35 鎮宇在中文系的心路歷程、聲韻學 08:00 台文系、中文系、和華文系之間的差異? 11:08 學生們最喜歡及最害怕的科目 13:02 讀中文系的徬徨?與家人的衝突?未來出路? 18:10適合讀中文系的人? 21:37 珮蓉的備審、面試經驗 25:02 鎮宇、教授傳授面試技巧 27:37 教授推薦書單 29:47 學長姐給學弟妹的鼓勵 - 教授推薦書單: 📖《一首詩的完成》 洪範/出版 楊牧/著 https://reurl.cc/9ZL0md 本集Podcast時間:31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07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6——不要再誤解!小時一定要讀書,長大才能當記者啦!|特別來賓:魏玓教授vs.黎奐雲同學
#你也受不了一成不變的工作嗎 #你想藉由傳播的力量改變社會嗎 你喜歡看電視、看電影嗎?你喜歡創作嗎?你有想傳達給全世界的事物嗎?大學學什麼,第六集邀請來自傳播與科技學系的魏玓教授,和遠從馬來西亞來台灣讀書的黎奐雲同學。傳播究竟有什麼魔力,讓魏玓教授從機械系畢業後,決心投入新聞研究所?讓傳科系成為奐雲在申請大學時,她第一且唯一的選擇? 傳播是個又大又廣的領域,什麼樣特質的人適合讀傳播?我們又能從大學課程中學習到哪些技能?從實作中學習,是傳播課程中特別注重的概念,來聽聽學長姐們的實習經驗談,畢業後又能做些什麼?而媒體業總在社會中引起不少爭議,本集也分享了他們對於這個產業的看法。 #本集金句 「讓大家都看得懂,本來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傳達給別人之後,要對這個社會有用。」 「你的創作到底好不好,這倒是其次; 比較重要的是,要讓我知道,你為什麼要做這個創作?這個創作帶給你什麼?你當初的目的是什麼?」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魏玓教授 &大三學生 黎奐雲 討論主題: 00:44 教授、奐雲還有A波編進入傳播領域的原因 03:23 傳播各相關科系的不同 07:27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傳播科系的真諦 11:26 傳科系的課程規劃 13:01 奐雲最印象深刻的系上社團、課程 15:55 傳科系的實習、畢業製作 19:55奐雲來台讀書的歷程、選校? 23:39 傳播科系的就業 28:30 奐雲的備審經驗談 29:50 傳科系所要的特質、教授印象深刻的備審作品 32:38 奐雲進入傳科系前後的想法轉變 34:52 傳科系的團體面試 36:09 傳科系所能帶給學生的、課程模組設計 39:18 奐雲推薦媒體平台、教授推薦書籍 - 奐雲推薦媒體平台: 💡《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 💡《風傳媒》https://www.storm.mg/ 教授推薦書單: 📖《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群學/出版 吉見俊哉/著 蘇碩斌/譯 https://reurl.cc/8yz9LX 本集Podcast時間:43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hu, 01 Ap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5——牙醫系學生都要兼具美術與幽默細胞?!|特別來賓:林嘉澍教授vs.連聖豪同學
#你知道牙醫系要學雕刻嗎 #為什麼只有牙醫系獨立於醫學系 你害怕看牙嗎?大學學什麼,第五集邀請來自牙醫系的林嘉澍教授,和連聖豪同學,分享他滿出來的課表,從基礎醫學、牙科專業教育到臨床見習、實習的歷程,當然更免不了學習拿雕刻刀、如米開朗基羅般的刻石膏訓練,一同揭曉成為一個專業牙醫師的學習之路。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牙醫師?牙醫師也需要團隊合作嗎?聽聽教授分析面試牙醫系的學生時,究竟看中哪些人格特質呢?而最初申請志願填了牙醫系、醫學系和電機系的聖豪,也分享了他選擇牙醫系的考量。至於畢業後除了當牙醫師還能做什麼?牙醫系、口腔衛生學系和牙體技術系之間,又有什麼樣的不同? #本集金句 「把高中三年、甚至是更往前做過的任何事情都看一遍,檢視自己的人生軌跡,知道所做的事情,背後是不是有什麼故事,而這故事是可以打動老師的。」 「如果一個同學可以把他的人生軌跡,和他覺得成為一個醫生該有的特質,特別是心理素質,所串聯在一起,就會讓我們更相信你是適合當醫生的。」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 林嘉澍教授 &大三學生 連聖豪 討論主題: 03:21 牙醫系各年級課表安排 04:34 為什麼牙醫系會獨立於醫學系? 07:48 牙醫系各年級學習重點 10:15 教授的求學歷程 13:02 聖豪選擇牙醫系的原因 14:30 備審面試準備經驗談 16:42 牙醫系學生需要具備的特質 20:55 牙醫師的多元發展 22:46 牙醫系、口腔衛生學系和牙體技術系之間的不同 24:39 記憶深刻的備審資料 27:58 聖豪最有興趣的科目 28:49 談談看牙醫、舒眠治療?! 32:05 教授推薦書籍 - 📖教授推薦書單: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https://reurl.cc/g8NV0p 本集Podcast時間:3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ue, 30 Ma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4——歡迎來到交作業大學!從入學到畢業的電機生活大公開|特別來賓:黃育綸教授vs.許雅柔同學
#電機系的面試很快樂?! #教授的不藏私備審準備秘訣 大學學什麼,第四集邀請來自電機工程學系的黃育綸教授,和剛從法國交換返國、目前就讀電機系大四的許雅柔。電機系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夢幻科系,但大家真的知道電機系都在學些什麼?會碰到哪些方面的專業知識?畢業後除了進園區,還可以從事什麼工作?身為資深前輩的她們,一同聊聊學習中的酸甜苦辣,也向大家介紹電機系上非常豐富的學程規劃。 非常在乎自傳與讀書計畫的教授,分享了審查多年備審資料的心得、模範案例,更親自公開身為考官的選才標準,曾在一堆競賽中拿過獎真的很重要嗎?讀書計畫應該要怎麼規劃?究竟什麼樣的備審資料才是教授想看到的呢?在面試過程中,能與教授、學長姐互動的團體面談更是一大亮點,為什麼要舉辦團體面談?又是如何從中判斷出教授想要的學生?收聽本集,讓你對學測面試不再迷惘。 「從課程當中去找到我的興趣,最後研究所就有一個方向。」 「電機跟其他科系的學生,我覺得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他們幾乎是軟硬通吃,整個課程的設計就是把他們推向那個方向。」 「你就是你嘛,你到底做了什麼事情,你就好好的把它陳述出來就好了。」 「你要知道,你要去的那個學系,他所需要的人才,大概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如果你在這邊有一點點萌芽,那我們就知道可以很容易地把你訓練到那個地方。」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黃育綸教授 &大四學生 許雅柔 討論主題: 00:53 雅柔的法國交換之旅、讀電機系的契機 02:45 電機系學程規劃、從大一到大四的心路歷程 07:33 電機系的獨特能力 10:47 適合讀電機的特質? 12:13 備審資料的準備要點 18:41 如何突破迷惘、找到未來方向? 20:00 電機系的團體面談 23:40 教授看備審面試、多年經驗分享 28:38 學校資源的重要性 31:21 雅柔、教授推薦書籍 - 📖教授推薦書單: 《印度之旅》 https://reurl.cc/0Dm299 📖雅柔推薦書單: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https://reurl.cc/OX6pjR 本集Podcast時間:3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hu, 25 Ma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3——疑?大學教的「社會學」跟高中「社會科」完全是兩碼子事?!|特別來賓:潘美玲教授vs.李怡臻同學
#你會後悔讀人社系嗎 #社會學到底在學些什麼? 大學學什麼,第三集邀請來自人文社會學系的潘美玲教授,和就讀人社系大二的李怡臻。陽明交通大學是全台唯二擁有人社系的學校,本集替大家揭曉:充滿神秘感的人社系到底在學些什麼?與其他相關科系的差異在哪?而接觸社會學後,又替她們的人生帶來哪些啟示? 一直對台大政治系一心一意的怡臻,最後卻意外就讀了人社系,從一開始的徬徨不安、沒有目標,到從人社系豐富多元的課程中,摸索出自己的學術興趣,與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誰說讀人社系出社會後一定找不到工作?經過這兩年,讓她開始用更不一樣的視野,看待自己的未來。 教授除了用各種生活化的例子,讓大家快速了解究竟何謂社會學外,更分享許多關於學測面試的看經驗、看法,提供即將步入面試大關的同學們,精實而具體的建議。能吸引教授的,往往不是學習歷程光鮮亮麗、受過專業面試訓練的學生,如何將自我生活經驗,化為人生經驗的累積與成長的養分,才是教授最在意的。 「社會學就是在研究當前所有的生活現象,但是當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背後,其實是哪些因素造成的,而他可以不那麼理所當然,其實是社會學一直在探究的過程。」 「其實社會學就是你往外發展的基礎。我們的資料是社會,我們的對象是人,人會改變,怎樣透過這麼善變的對象去了解社會現象,那是有一套程序的。」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潘美玲&大二學生 李怡臻 討論主題: 00:30 教授的求學歷程 04:16 社會學是什麼? 09:52 怡臻進入人社系的過程、人生重心 12:52 人社系學生的出路 15:32 人社系的課程 17:08 怎麼樣的人適合人社系 19:37 從旁惶到確立興趣,怡臻的心路歷程 22:03 社會學系、社工系等系與人社系的差異 23:41 人社系的面試要點 29:52 怡臻的未來? 31:12 交大國際志工團 33:59 教授好書推薦 37:36 怡臻好書推薦、人社系帶給她的意義 - 📖教授推薦書單: 《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 https://reurl.cc/Q7amvZ 《芭樂人類學》https://reurl.cc/pmYoGb 📖怡臻推薦書單: 《教室外的公民課:從思辨、對話到公民行動的啟蒙》 https://reurl.cc/YW3Qlx 本集Podcast時間:38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ue, 23 Ma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2——不只是要會讀書!醫學系學生的人格條件大觀|特別來賓:嚴錦城教授vs.黃昱潔同學
#醫學系真的比較賺嗎 #成績好就該去讀醫學系嗎 大學學什麼,第二集邀請來自醫學系的陳永昇教授,和就讀醫學系大五的黃昱潔,以最沉著穩定的氣質,聊聊教授與學生對於升學準備與醫學系的看法,也特別介紹了陽明醫學系各組間的差異。究竟什麼樣的人適合就讀醫學系?要如何準備醫學系的備審資料和面試?而教授們又是怎麼審查備審資料的? 身為三類學生的第一志願,在媒體和補習班的渲染之下,醫學系似乎成為菁英們考大學的不二之選。但教授一再強調,並不是所有成績好的人都適合念醫學系,家長更不該一味地將孩子塑造成父母心中的理想,能發掘自己心目中的志向,盡全力朝著目標邁進,才是最重要的態度。 學習之外,如何調適自我心態,得以克服繁重的課業壓力,也是醫學系學生不可不面對的課題,從小就對自己有極高要求的昱潔,也是在就讀醫學系後,才更找到兼顧自我要求與身心健康的方式:越早認清自己的個性、找尋心目中的生活樣貌,能助於調適自己的心態;除了追求完美,更要懂得取捨。 「醫學系面試的第一個任務,不是選適當的,而是在剔除不適當的。」 「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四個字,真、實、簡、要。」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教授 嚴錦城&醫學系大五B組學生 黃昱潔 討論主題: 01:02 昱潔就讀醫學系的理由、有興趣的科別 02:40 適合醫學系的人格特質 04:46 醫學系的面試程序、印象深刻的問題 08:00 以教授觀點談學測面試 15:05 昱潔的陽明生活:學業、社團 18:57 如何調適心態、保持身心健康 20:57 教授的教育觀 25:37 身邊朋友的重要性 28:58 備審資料與面試準備要點 33:42 陽明醫學系各組差異 39:00 給醫學生的系列科普書籍 - 📖教授推薦書單:《醫學的藝術:融合科學、藝術與人性關懷的醫療》 https://reurl.cc/ZQ4qyl 本集Podcast時間:43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hu, 18 Mar 2021 00:00:00 GMT
大學學什麼EP.01——資工系都會修電腦?人人在寫程式的時代來臨!|特別來賓:陳永昇教授vs.劉子齊同學
#資工系真的都會修電腦嗎 #那會比較容易交到女朋友嗎 ✨NYCU PRESS說書中新企劃—— 大學學什麼?🤓 剛考完學測,面對全國一千多個校系,正在苦惱志願序的你,真的知道大學都在學些什麼嗎? 看著成績單出來,比小孩還焦急地翻閱科系相關資料的父母,真的夠了解A科系和B科系之間的差異嗎? 還是,你就是很好奇,那些你曾經想讀的科系;那些你從沒聽過的科系,到底都在學些什麼? 蛻變成陽明交通大學的出版社,每集邀請來自同個科系的教授和學生,透過輕鬆的師生對談,替各位帶來最新鮮也最真實的學系介紹、經驗分享,當然還有教授與學生們的過來人甘苦談! 你有什麼特別想了解的科系嗎?也歡迎聽眾敲碗許願,讓我們一起揭開各個科系的神秘面紗~🔮 - 大學學什麼,首集邀請來自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的陳永昇教授,和就讀大三的劉子齊,從兩位的就學背景、學習經歷、接觸資工領域以來的心路歷程,到關於大學、關於學習的想法,一起來聽聽他們心目中的資工系! 除了學業,玩樂更是大學生活中的一大重點,同時身兼學生會長的子齊,究竟如何兼顧學業與個人事務,突破偶爾的挫折與不安,讓大學生活多采多姿?除了學習,我們還能在大學生活中獲得什麼? 而申請大學過程中最難以捉摸,同時也是高三生考完學測後最頭痛的,莫過於備審資料要如何準備了!教授在此現身說法,公開適合就讀資工系的特質,也分享他最印象最深刻的備審資料。 「起步稍晚也沒關係,我們最看重的還是長程的賽跑,先把數理的能力扎實好,後來也可以快速的往前衝刺。」 「展現出想要進資工系的決心,告訴評審委員你有多想要進資工系,並且做了哪些準備。」 「認真可以解決一切!」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教授 陳永昇&資工系大三學生 劉子齊 討論主題: 02:06 資工系在學些什麼? 02:59 資工系與資管系的差異?就業方向? 04:20 為什麼會選擇資工系? 05:32 無處不在的程式語言 07:27 對於資工系的想像?讀資工系後的感想? 08:45 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就讀資工系?如何拓展資工知識基礎? 10:27 除了課業外的大學學習 12:59 最有印象的一門課? 14:48 教授的資工之路 16:21 子齊的入學歷程 18:02 備審資料怎麼寫?最印象深刻的備審資料? 23:41 大學生的本分?如何邊玩邊學習? 26:49 給資工新鮮人的書單 28:59 學長給學弟妹的叮嚀 31:09 誒~彩蛋?! - 📖教授推薦書單:《人工智慧來了》 https://reurl.cc/l0NZl6 本集Podcast時間:32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ue, 16 Mar 2021 00:45: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6——白髮老總來開釋:談了兩年的書展戀愛,究竟何時開花結果?
本應在這幾天盛大舉行的台北國際書展,卻因為疫情考量,很遺憾地必須取消,或許接受人們無力改變的現況,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振作後重新出發的Apple編,本集邀請原先會和交大出版社合作聯展的群學出版社劉鈐佑總編輯,聊聊歷年來參與書展活動觀察與心得;聊聊得知書展停辦的當下心情;也聊聊對於未來書展狀況的想像。 作為台灣社會科學書籍的出版龍頭,群學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順遂,創社後經歷三年多猶豫不安的空白期,劉總編總算下定決心跨出第一步,陸續推出社會科學系列著作,穩扎穩打地茁壯群學出版社。關於社會科學書籍的銷售,劉總編也累積了一套策略,他認為出版社必須和書店作適度的溝通,才能抓到契合的讀者,並在書展與讀者面對面接觸,了解讀者真實的感受,將銷售和閱讀作最合適的結合。 「並不是因為進書展而銷售,而是群學進了書展,也帶一些人進去書展裡。」 「我們的書很難在實體書店買到,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我們的錯,是因為那個書店賣不出去。書店如果可以主動一點,去尋找那些適合的讀者。」 「以前大家都只是覺得社會科學很新鮮,基本上認為這好難懂,會把腦筋弄壞。漸漸的,書開始賣得出去了,獨立書店老闆書看得很多,看我們的書看得很快樂,他就有辦法把我們的書賣出去。」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群學出版社總編 劉鈐佑 討論主題: 01:34 關於書展停辦 03:57 台北國際書展之外的銷售方式 08:11 小出版社進入書展的目的 10:54 如何突破出版社創社憂慮 14:28 嘗試出版的第一本書、群學的經營理念 16:09 劉總編在群學以前的工作 19:07 如何銷售群學的社會科學書籍 24:08 群學出版品的「門檻」 25:31 多年參展的觀察與心得 30:53 明年書展? - 本集Podcast時間:3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Fri, 29 Jan 2021 02: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5——美豬開放吵翻天,法律觀點怎麼說?|倪貴榮教授
台灣食安議題,一直是新聞中的熱門話題,攸關著人們三餐日常的安全,究竟是誰決定我們吃什麼?民眾要如何得知、參與政府的決策?這之中又關乎什麼政治因素,或國際關係的介入?最近美豬進口更是鬧得大家人心惶惶,萊克多巴胺是什麼?為什麼政府要進口添加萊劑的豬肉?而各國又是如何看待萊劑的添加標準? 食品安全是個科學問題,本集邀請科技法律研究所的倪貴榮教授,透過法律政策的觀點,聊聊食品安全與風險治理,以及大家最在乎的美豬相關議題。食安治理的風險分析分為「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與「風險溝通」三個面向,身為消費者的義務,是對食安資訊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判斷能力,才不會輕易地被媒體帶風向。 「其實我們大眾對風險溝通的制度、基本概念與知識並不熟悉,也往往是忽略的。」 「我們常有一個觀念,風險溝通就是政令宣導,實際上不是單向的政令宣導,而是雙向的意見交流。」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倪貴榮教授 討論主題: 01:32 誰決定我們吃什麼? 04:16 從法律層面看待美豬進口 07:35 政府對於食品政策的作為 09:35 台灣對萊克多巴胺的管制流變 13:26 各國的萊劑標準 15:56 加工食品的標示管理 21:04 食安風險分析制度 23:54 消費者要如何保障「食的安全」? 25:21 對於政府、法律面的期待 27:58 《食品安全與生活: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 延伸閱讀: 《食品安全與生活:吃的抉擇‧台灣聯大的九堂通識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mqqZZV momo:https://reurl.cc/a55aVG - 本集Podcast時間:29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0 Jan 2021 00:00:00 GMT
[Podcast]重磅閱讀EP.11——《蔡明亮的十三張臉》 | 特別來賓:林建國vs.孫松榮
「電影當然有一個很科學的、觀看跟聆聽的方式,但很多時候還是要去創造出一個概念來,跟影像對話。」 「電影是電影,可是電影學術研究,其實是在重新創造出我們對這些作品的一種新的討論方式。 」 「台灣電影在產業上的密度是高的,可是相對來講,一個論述沒有辦法產生的時候,無法讓台灣電影有一個更持久、更有深刻性跟某種生根的紮根,其實蠻可惜的。」 本次重磅閱讀單元榮幸地邀請到新書《蔡明亮的十三張臉》的主編,來自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的孫松榮教授,與交大外文系副教授林建國,進行一場充實而精彩的對談。 長期閱讀蔡明亮導演相關研究論文的孫教授,有感於台灣缺少一本對導演的每一部作品,進行完整分析與討論的學術性專書,也希望此書能成為一種台灣電影研究方法學的構成。 台灣的電影研究,似乎處在一種寄生的狀態,停留於外文、傳播及藝術學門的期刊之中,沒有成為固有的學科,更沒有一個長期發表的空間。比起中文圈,英文世界對於蔡明亮的研究反而來得更加深入與多元,期許透過此書,讓電影研究成為學術研究的一個選項,讓台灣導演與作品透過論述而紮根,進而產生作用與影響力。 本集除了對蔡明亮的創作歷程與價值進行深刻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兩位教授與蔡明亮導演皆是馬來西亞人,透過「異鄉人」的角度,談論故鄉與親人在蔡明亮心中的意義。 - 本集主持:林建國教授 特別來賓:孫松榮教授 討論主題: 00:47 本書編著來由 04:35 論文挑選的標準、過程 11:37 電影研究在中英文世界的差異 15:57 法語區對蔡明亮電影的研究 20:02 設想的讀者群、對本書出版後的期待 22:36 對中文世界電影研究發展的看法 29:37 蔡明亮作品在台灣的接受歷程 36:20 蔡明亮與故鄉馬來西亞 38:22 蔡明亮作品性質的多元轉變 44:02 蔡明亮對孫教授的影響 - 本集Podcast時間:4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3 Jan 2021 00:17:24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4——奔向飛魚文化與惡靈傳說的島嶼|郭良文教授
本集邀請傳播研究所的郭良文教授,來聊聊他所熟悉的蘭嶼。教授所指導的兩位碩士生,著手蘭嶼相關的論文與數位典藏計畫 ,因緣際會之下,他開始來到蘭嶼這座充滿文化風情的世外桃源,更跟族人良好接觸,取得了合作和信任,與交大出版社陸續推出近十本蘭嶼相關書籍,內容注重民族主體性,涵蓋語言文學傳承、動物生態、文化意涵、族群認同、傳播媒體等多元面向。 達悟族是全台原住民中,保有最多傳統文化的一個部落,然而蘭嶼本身是沒有文字的,母語更處於慢慢被遺忘的狀態。苦於沒能將傳統文化好好流傳下去的方法、設備資源和能力,郭良文教授經由國科會計畫案,用數位典藏與書籍出版的方式, 以當地人的角度,用心紀錄下蘭嶼的每個面貌。 「我們到蘭嶼做的研究、事情,不是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目標,而是站在當地人的立場,真正的和他們一起,幫助他們。」 「 透過交大出版這些書,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開始,讓大家從故事、小說、歌謠、笑話、傳說,或是生態文化的內容 ,慢慢去了解這個有趣而充滿故事性的文化。」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郭良文教授 討論主題: 01:21 蘭嶼的歌謠 03:27 前往蘭嶼的契機、印象、研究計畫 05:40 蘭嶼的文化意涵 06:59 社會的禁忌和規範 13:03 祭祀儀式 16:04 傳統男女分工 18:01 外來物的侵入:核廢料、研究者 21:18 到蘭嶼做研究的心路歷程 23:02 蘭嶼系列合作出版品、數位傳承 27:30 招飛魚季 - 本集Podcast時間:30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06 Jan 2021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3——交大出版社年終大亂講?一家三口終於到齊了!
#為什麼交大出版社會開始製作podcast? #狐狸先生去哪了? #最多聽眾敲碗的編輯辛酸史!!! 🎊年末特別節目:交大出版社歲末年終大團圓🎊 —— 2020年的回顧 & 2021年的展望 你對出版工作者的想像是什麼?選書、聯繫作者,編輯書籍、校對書稿,還是充當斜槓青年,除了錄音錄影、當Youtuber、企劃節目,還要連夜做設計稿、展場規劃,甚至還得動手做木工、粉刷牆壁?交大出版社,一個閒不下來的出版社,隨時都在做新的嘗試,串起跟出版、書籍、閱讀、學習有關的人事物,挑戰大學出版社的極限。 製作podcast節目對A波編來說,是漫長編輯工作的轉換,與來賓訪談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們對出版的熱愛、對研究的投入、對教學的熱忱,還有對交大的熱情,這些滿滿的能量,不只激勵了出版社的夥伴,也希望能成為聽眾們的力量。 今年交大出版社的三大嘗試,除了podcast節目,結合曾推出過的生命教育相關書籍,和台中邊譜書店合作舉辦一系列的講座,獲得熱烈的迴響;在誠品R79所展出的編輯大富翁,介紹一本書從編輯到出版流程,更投入了滿滿的辛酸史;年初因為疫情不幸取消的書展,經過一年沈澱和規劃,讓人更期待著明年的攤位與講座活動!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自己反而獲得很多能量,我當然也希望,因為我採訪、聊天的關係,能把這些能量,傳遞給我們的讀者們。」 「 編輯都會有一種健忘症,假設一本書進來,也預期到會有很多細節和狀況,但這本書的主題很好、內容很好,還是會很想做好這本書。」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交大出版社編輯 建安、行銷專員 芷芃 討論主題: 00:55錄製podcast的契機、神秘的幕後團隊 04:16 podcast各單元介紹、印象深刻的部分與收穫 08:10 與邊譜合作的生命教育講座 10:27 歷年誠品R79書展、編輯大富翁 12:54 編輯辛酸史 17:57 波折的2020書展計畫 19:50 2021台北國際書展、與群學出版社的合作計畫 25:51 2020出版書籍回顧、書展活動預告 - 本集Podcast時間:32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30 Dec 2020 00:00:00 GMT
[Podcast]重磅閱讀EP.10——《她不住在竹籬笆》 | 特別來賓:羅烈師vs.易星萍
「每個人走在人生的路途中總會遇到很多困境,困境的當下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會很迷茫、痛苦,但是如果走到最後,之所以變成甜的,是因為經過沈澱跟醞釀,還有獲得了一個好結果,用一種更正向、後設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切。」 「這是一個移民的過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節奏,尊重每個人的個體發展, 只要不抗拒,只要這個根願意扎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其實最終都能成為真正的台灣人。」 本次的重磅閱讀單元,邀請來自客庄的高中老師易星萍,與羅烈師老師一同對談,以女性視角和女性觀點,介紹這本關於外省女性在客家庄的生命故事,《她不住在竹籬笆》。 曾就讀交大第一屆客家在職專班的易星萍,因為想更了解母親的成長背景,追尋自己的根,身為國文老師的她,決心投入相對陌生的客家研究。頭一次進行社會科學領域的書寫,對她來說充滿掙扎與挑戰;將論文改寫成供大眾閱讀的書籍,又是第二次的煎熬, - 故事女主角江奶奶,自信、優雅而自主,是一位從上海嫁到台灣客家庄的移民女性。教育對她而言,就像一雙翅膀,帶著她飛過高山與大海,也帶著她飛過生命中的難關,無論來台後的生活多麽的貧窮,都堅守著孩子一定要受教育的信念。 移民的特色,是淺根,而在一開始甚至是沒有根的,他們嘗試在異鄉扎根,隨時有可能因為現實的壓迫而擊倒。但也就是因為根淺,相對而言也沒這麼多宗族體制的壓迫,其實是可以很自由的掙脫束縛,有更多的機會,走出與尋常女性不同的路。 - 本集主持:羅烈師/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特別來賓:易星萍老師 討論主題: 01:54 本書介紹、出版緣由 06:36 女性們的深刻故事 08:48 江奶奶的生命歷程、教育觀 13:45 外省移民的處境、影響 18:15 書寫論文過程中的掙扎 20:59 書寫前後的收穫 26:06 出書後的逸事 - 本集收聽時間29分鐘 #客家庄 #外省移民 #女性生命故事 《她不住在竹籬笆》 本書記述民國38年自中國大陸輾轉來臺、非軍系背景的外省女人江志如的生命史,透過她的口述,從而理解她過去的生活場域、主觀的經驗感受、日常行動與實踐,以及她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 她如何以自己的步調融入臺灣這片土地,為何與本省人(客家人)靠得這麼近?如果像她這樣的外省人已在地化,還能再被視為「外」省人嗎?她的故事,為巨變的時代寫下屬於女性溫柔卻擲地有聲的註腳。 - 書籍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0yK5Z 誠品: https://reurl.cc/ygpKzO 三民:https://reurl.cc/6l1bAV MOMO:https://reurl.cc/OqlRlX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3 Dec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2——來去美濃開書店!?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大福
本集,A波編為了《返鄉的妹仔們》新書發表會,來到位於美濃的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從前代代務農的美濃,長輩們總鼓勵後代要好好讀書,擺脫辛苦的勞動生活,讓人口比例不算高的美濃,獲得博士之鄉的美稱,然而,卻也使得美濃面臨農家人口流失、農地大量賣出的危機。 從前在大城市中辛苦生存的大福,在一次返鄉替家中傳統產業做年糕時,感慨著父母的老化,便毅然決然地辭職,回到美濃經營柚仔林書店,關注地方議題、農作產業,用書店主人的立場,守護著美濃的田地,傳承對家鄉的記憶。柚仔林書店每週更舉辦讀書會給國高中的學生們,希望美濃的孩子學習閱讀的方式,透過文學作品、新聞與電影,讓閱讀能夠改變一個人。 「我覺得閱讀本身是可以改變人生基因的另外一個機會,可以去重構對某些事情的認知、看法,刺激我們思考的能力。」 「 我會期許我的書店,可以成為美濃的文化承接點,除了把知識傳遞下去, 還想告訴美濃的孩子們,可以透過書店的方式去閱讀。 閱讀本身不限縮於文字的閱讀,還有影像的閱讀,而生活本身也是一種閱讀,如果可以透過生活驗證出書中的道理,那就是閱讀方式的一種學習。」 ▷美濃的事,從書店開始,我們是柚誌。 https://player.soundon.fm/p/3e2ab2ee-83bc-4a05-a6c1-1db50c396085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柚仔林合和學堂書店店長 大福 討論主題: 00:54 大福名字的由來 02:50 沒有招牌的柚仔林、書店經營方式 04:44 大福老師的教學生活 05:38 開書店的緣由 08:17 大福最近看的書、求學生涯 10:00 返鄉青年的心路歷程 17:06 美濃是博士之鄉? 21:32 對於柚仔林的期許 26:44 與國高中生的讀書會 30:36 柚仔林的podcast節目-柚誌 - 本集Podcast時間:33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6 Dec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1——交大榮譽教師的下課十分鐘教學撇步 | 陳永平
上週的Sunai將國際志工團帶入柬埔寨,而這週的來賓陳永平教授,則是透過交大的科技與社會中心,和各學院的老師組成「新竹凸透透志工團」,立志走遍新竹,義務性地為新竹縣各國中帶來演講,更走入偏鄉,替孩子們帶來難得的實驗課程,至今累積至少五十多所學校。透過介紹控制科技的歷史演進,與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培養孩子們對於科技與社會議題的興趣。 得過三次傑出教學獎的陳永平教授,也分享了他在教學上的體悟與小撇步:捨棄讓學生們昏昏欲睡的投影片,透過完全的板書授課,用黑板跟學生作問答、心得分享;而下課十分鐘更是關鍵時刻,重視每個休息時刻的輕鬆問答,與同學們交集出緊密的師生關係,成功地讓原本睡一片的通識課,變得充實精彩,而充滿生活連結。 「 『教學』跟『教學生』是全然不同的,教學可以全心投入,好好準備講義、把自己的專業教好,久了就不會困難;但當你面對每年都不一樣的學生,他們要面臨的問題、所重視的東西也都不一樣。」 「現在的學生慢慢曉得,不是只需要培養專業而已,而更需要多元化的攝取,重視科技發展狀況、實作課程的訓練,與自主學習的素養能力。」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陳永平教授 討論主題: 01:13 走入國高中校園的科技社會課程 03:34 推廣科普教育的進程 06:10 從高中校園走向偏鄉,走向國中的「新竹凸透透志工團」 09:45 在國中的課程規劃、教課經驗 16:20 從投影片轉至板書教學 18:11 初開通識課的失敗體悟、課程規劃的調整 21:54 與學生在課堂互動的重要性 26:33 學生近年來的轉變、所重視的東西 32:13 108課綱、自主學習能力與多元化教育 36:31 老師明年的計畫? - 本集Podcast時間:38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Tue, 08 Dec 2020 23:58:57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10——那一年,我們在柬埔寨扛磚頭 | Sunai
#東南亞國際志工團熱情招募中! - 說到柬埔寨,你會想到什麼? 是充滿異國情調的旅遊勝地?是驚悚卻又新奇的蟲蟲大餐? 本集嘉賓Sunai,除了是交大服務學習中心-東南亞國際志工團的計畫負責人,更身兼導遊、領隊、替同學們解決生活大小事的保母、要上街買菜的廚工阿姨… 東南亞國際志工團的最大任務,是替當地小學建造新的生活空間,結合交大建築研究所、土木、文化研究等專長領域,與台灣義築協會的支持,展開以「建築」為主要服務模式的實作型海外志工計畫。學生們透過一學期的服務設計訓練,當然還有專業的木工培訓,整個團隊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將平面的構想,動手打造出可供當地人上課、集會的場所。 參與志工團的過程,總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約好的當地焊工在開工前夕臨時爽約、沒有沖水系統的簡易馬桶、一次又一次的停電……。跳脫一切在台灣習以為常的生活步調,學會調適心情、順應環境變化,不只是替當地帶來服務,更交織出滿滿回憶、收穫與祝福。 「純粹的勞動,會讓你覺得自己真實的存在。」 「這段旅程就像一段生命儀式,在過程中跟自己重新相處,也跟當地人相處。未來可能再也不會回到那個村落,跟當地人相處、工作的經歷,都是生命中很重要很重要的回憶。」 ▷深入了解東南亞國際志工團 https://www.facebook.com/nctuasean ▷志工申請流程與資訊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HuNNF_OVbpWOCu1znfELHWvT-9UVyrHltxFJBYrOx22T5ug/viewform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林幸萱 討論主題: 01:33 對於柬埔寨的想像 03:32 柬埔寨的市場、買菜回憶 05:46 國際志工團核心概念 07:51 介紹在地合作學校 10:13 柬埔寨志工團的建築任務、前置作業 12:57 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 17:05 柬埔寨志工團最初的願景、想像 20:23 學習過程的成長 23:21 在柬埔寨當地的文化衝擊 25:40 整趟旅程的收穫 31:27 疫情之下的新計畫 33:41 新血招募 - 本集Podcast時間:3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02 Dec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9——我與電影相遇的美好時光|張靄珠
#久久無法忘懷的好電影 #金馬獎預測結果 #《梁山伯與祝英台》#《日子》#《消失的情人節》#《海角七號》#《悲情城市》 - 這集,A波編邀請曾與交大出版社合作過兩本書的張靄珠教授來聊電影,從在紐約大學念戲劇博士時,她陸陸續續開始寫戲劇、小說及電影方面的探討。不特別挑選電影種類的她,年輕時容易受到悲劇情節的觸動,稍有年紀後更著迷於喜劇中對於人生的深刻描繪。而此次錄音正好在金馬獎之前,教授當時的預測結果是:__? 從童年時印象最深刻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探討同性別觀眾與演員之間情慾流動的可能性,到今年金馬獎中張靄珠教授特別留意的《日子》、《消失的情人節》、《親愛的房客》,以及故事說得特別出色的《海角七號》,總能從不同的電影之中,品嚐不同的人生;而在劇院觀影,除了能專注享受電影本身,更能與處在相同時空背景的觀眾們,產生預料之外的共鳴與交集。 「大家在同一個電影院觀影,是在同一個時空中共享著相同的歷史記憶、感情結構,也承擔著共同的歷史創傷。」 「呈現一部深刻的喜劇,是很困難的。喜劇若要通透人情世故,混合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一點自我反思的幽默感作調味料,變化出讓人難以形容的滋味,得以超越一般人的七情六慾,也考驗著導演看待人生的高度。」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張靄珠 討論主題: 01:45 《梁山伯與祝英台》 05:55 電影研究與留學時光 11:37 2020金馬獎 12:38 蔡明亮、《日子》 16:24 《消失的情人節》 21:36 喜歡的電影類型、選片 24:48 難以忘懷的愛情電影 26:46 電影的魅力:說故事和影像 27:49 魏德聖、《海角七號》 29:12 《悲情城市》、觀影時與劇院觀眾間的共鳴 37:07 新書預告:《蔡明亮的十三張臉》 - 本集Podcast時間:40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5 Nov 2020 01: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8——化學系的殺蟑秘訣跟物理系不一樣?|裘性天
#源源不絕的好奇心! - 這集,A波編邀請到來自交大應化系的裘性天教授,在交大待了近三十四年、更擔任主任秘書長達八年半的他,對於交大的成長與改變瞭若指掌,從以電機、資訊管理為主的純理工大學,慢慢轉變為擁有人文、藝術等多元領域的大學。 長期與學生一起用餐的主秘,透過輕鬆而平易近人的閒聊,了解當下年輕人的語言、習慣、感興趣的事物,更藉此減少對同學想法的誤判。多年下來,跟同學的年齡差從個位數聊到近四十歲,年年身處於一群學生之中的主秘,總有自己永遠與同學們一樣年輕的錯覺。 隨著電腦資訊產業的逐步成長,從撥接到無線網路,主秘一路追隨著最新的網路資訊,直到現在仍是網路使用高手,連網購都難不倒他。透過二手交易平台,更重拾年輕時的攝影興趣,隨身帶著相機穿梭於校園之中,記錄交大每個特別的瞬間。 「社會上對於教育的投資很多,但很多同學都不曉得該如何運用。」 「人要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才會去探索,探索後才有機會了解事情的真相,或是各種角度的呈現。」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裘性天 討論主題: 01:58 主秘的交大生涯 03:40 交大的改變與成長 06:33 主秘與同學的午餐之約 09:25 交大學生的變化 13:42 電腦資訊發展歷程 19:11 網購經驗談 22:36 校園建築與攝影秘境 27:36 校園動植物與生態環境 - 本集Podcast時間:33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8 Nov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7——是流浪博士,還是自由教師?過來人這樣說!|周文鵬
#成為博士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 這集,A波編邀請到交大出版社的永久社員夥伴,漫畫博士周文鵬,來談論一個充滿禁忌的話題—流浪博士與兼任教師。 從研究所以來一直是兼任教師的周文鵬,三個月前剛獲得專任教師的身分,回想這段兼任教師的的生活,雖然也有疲倦的地方,但只要對空閒時間有所想像與規劃,可以拿來消化所有想做的事情,與其將兼任教師看待為流浪人生,不如當作能夠協助大學教育推展的SOHO族,也就是現在熱門的斜槓話題。 教書與做研究,是周文鵬一直以來最喜愛的事物;將作研究時挖掘到的知識,透過統整並消化成能與大家分享的內容,並與學生討論、互動,使身心靈獲得滿滿的充實感。身為人文科系的博士,他也擔憂過學科與出路的關係,藉由掌握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與技能,往各種方向運用的他,在思考上也獲得了新啟發。 「若將讀書理解成一種能力,那這個能力對你而言可能覆蓋到哪些事情?」 「讀書後來會被用上的不見得是資料本身,而是在蒐集、消化或使用整個資料庫過程所習得的某一些技術。」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周文鵬 討論主題: 00:46 來賓介紹 03:02 身為中文博士可以做的事 06:47 以自身立場看待流浪博士與兼任教師 11:48 翻轉「無薪假」的寒暑假 15:07 上班時間放鬆與偷懶的定義、平衡 20:30 兼任講師生涯 25:20 成為專任教師後的體悟 34:40學科與出路的關係 38:52 讀博士的必要性?學術訓練的用途? - 本集Podcast時間:4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1 Nov 2020 00:00:00 GMT
[Podcast]慢朗讀EP13:農民工與新工人(下)
慢朗讀|農民工與新工人(下) 本集朗讀書籍:《農民工與新工人:當代中國階級問題研究》 博客來:https://reurl.cc/3LbRQX 誠品:https://reurl.cc/WL8yYZ momo:https://reurl.cc/r8KojZ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n0lyMe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今天為大家朗讀的是《農民工與新工人:當代中國階級問題研究》,編者分別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的人類學博士潘毅,以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孟捷。 這本書主要談論的新工人階級,是中國社會生產關係和制度變革的產物和主角,如同縮影一般,提示三十年改革以來造成的社會衝突與矛盾。 這集朗讀的是【在當前中國開創一種抗爭的次文體:工廠裡一位女工的尖叫、夢魘和叛離】中的一個段落,【阿英的痛處:身體與社會之間】,以女工阿英為敘述視角,訴說她成為女工的歷程,在工廠工作的狀態,和自身處境的懷疑、衝突與醒悟。 📱本集收聽時間 11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8 Oct 2020 00:00:00 GMT
[Podcast]慢朗讀EP12:農民工與新工人(上)
慢朗讀EP29|農民工與新工人(上) 本集朗讀書籍:《農民工與新工人:當代中國階級問題研究》 博客來:https://reurl.cc/3LbRQX 誠品:https://reurl.cc/WL8yYZ momo:https://reurl.cc/r8KojZ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n0lyMe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今天為大家朗讀的是《農民工與新工人:當代中國階級問題研究》,編者分別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的人類學博士潘毅,以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孟捷。 這本書主要談論的新工人階級,是中國社會生產關係和制度變革的產物和主角,如同縮影一般,提示三十年改革以來造成的社會衝突與矛盾。 這集朗讀的是【階級的形成:建築工地上的勞動控制與建築工人的集體抗爭】中的一個段落,關於著中國農民工的剝削與恨,乍聽之下離我們很遙遠,卻能藉此連結台灣勞工權益的爭取,和勞資雙方的保護、執行與抗爭。 📱本集收聽時間 18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1 Oct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6——讓年輕人走進書店,撞見一本觸動你的書:邊譜書店|阿四(廖英良)
#走進書店,尋找意外! - 這集,A波編邀請到邊譜書店的阿四來節目談天,身為交大校友的阿四,首先分享自己徬徨讀完四年資工系,透過空閒時間大量的接觸閱讀,誤打誤撞尋找出人生道路的過程。一直想傳遞理念影響社會大眾的阿四,從嘗試電台主持人,經營長達24年的東海書苑、到將東海書苑轉型成年輕人為主要客群的邊譜書店,進而探討如何在生活中推廣閱讀?如何讓年輕人走入書店? 有些書店經營的是品牌,靠著品牌吸引人潮;而獨立書店經營的是人,擴大一點就是整個社區,比起推廣特定的書籍,更著重於提供客人一個親近書、取得書的管道。走進書店,撞見那本觸動你的書,尋找改變思考模式與生命的意外。 「很多人說年輕人都不讀書,當書店開了,當書店符合年輕人的需求,人就會進來了。」 「推廣閱讀的最好方式,就是讓閱讀回到我們的生活周遭,最好的,就是到處有書店,大家隨意就可以走進書店,讓書店重新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邊譜書店 阿四(廖英良) 討論主題: 01:14 阿四的求學生涯 08:26 成立書店的使命 16:12 阿四的閱讀取向 21:50 書店選書方針 26:14 揮別東海書苑的歷程,與成立邊譜書店的理念 32:02 邊譜書店的位置、建築特色 36:50 推廣閱讀的方式 39:23 獨立書店與一般書店的差別 42:16 關於開一間書店,關於人生的道路 49:15 尋找那本觸動你的書 - 本集Podcast時間:55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4 Oct 2020 04:00:00 GMT
[Podcast]重磅閱讀EP.09——《客家民間信仰》|特別來賓:許維德 VS. 羅烈師
「三山國王與其說是客家人的信仰,不如說是來自潮州地區的信仰。」 「經由移民過程,一個信仰的落地,就會產生在地化,影響周邊信仰的人。」 說到「民間信仰」,是庶民的精神依託,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扣連在一起的,可先將其他制度化的宗教放在一旁。在客家地區常見的信仰,例如三官大帝、教科書上耳熟能詳的三山國王,還有一般庶民最接近的伯公(土地公),以及當代最常論述的義民信仰,而媽祖和觀音,更是普同於閩客漢人族群的共同信仰。 「義民信仰、三山國王信仰是屬於臺灣客家的特有信仰」的論述正確嗎?本集的來賓羅烈師老師,分別分析義民信仰和三山國王信仰興起的原因、在台灣社會壯大和在地化的過程,並詳細介紹伯公信仰、媽祖信仰等民間信仰代表神祇與客家族群的關聯。 本集主持:許維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特別來賓:羅烈師/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討論主題: 1:32 客家民間信仰代表神祇 4:42 義民信仰的興起與壯大 11:32 義民信仰的地域性 15:10 書籍收錄論文介紹 19:03 伯公信仰的意義與變化 24:54 三山國王與客家的關聯 32:01 媽祖與客家的關聯 39:55 阿師的客家宗教、東南亞研究之路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客家 #民間信仰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義民信仰 #伯公 #三山國王 #媽祖 #宗教研究 本集收聽時間46分鐘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7:客家民間信仰》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耗時2年,邀集12位各領域客家研究學者共同主編。第7輯《客家民間信仰》本書以三山國王、媽祖、三官大帝、土地公及義民爺等主神信仰為主要論述範圍,從地方社會與族群兩個層次,討論臺灣客家信仰的特殊性。 書籍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2gzn1r 誠品: https://reurl.cc/VXN9Ay 三民:https://reurl.cc/Ez4Axm MOMO:https://reurl.cc/7o7agD
Wed, 07 Oct 2020 00:00:00 GMT
[Podcast]重磅閱讀EP.08——《客家、認同政治與社會運動》|特別來賓:張維安 VS. 許維德
「相對於美國的黑白分明,台灣的客家認同政治,是隱晦而隱形的,而這也正是客家運動念茲在茲,要去爭取打破的。」 「黑人的命也是命,而客家人的文化也是文化。」 「認同政治」一詞廣泛使用於人類學和社會學之中,聽起來簡單日常,卻又難以作出準確定義,描述在不平等或不正義的大脈絡下,以認同類別的運用,作為表達其政治宣稱、意識形態,或引發社會和政治行動的工具,最終目標為主張其群體獨特性和歸屬感,並獲得權利和責任。 #為客家做點什麼 #如何維護客家文化 什麼是認同政治?本集的來賓許維德老師分析認同政治的定義,並將此概念運用在客家運動所追求的訴求。這是一條漫長的路,究竟要做到多大程度的客家認同,值得大家深思。 本集主持:張維安/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特別來賓:許維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討論主題: 2:23 對書籍主題的初心、想法 4:33 什麼是「認同政治」 11:19認同政治個案:法國頭巾法案 19:13 台灣與美國的認同政治 25:38 客家運動的爭取訴求 28:17 客家與還我母語運動 32:45 本書各篇收錄內容 36:01 具爭議性的客家認同事件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客家 #認同政治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社會運動 #還我母語運動 本集收聽時間40分鐘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5:客家、認同政治與社會運動》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耗時2年,邀集12位各領域客家研究學者共同主編。第5輯《客家、認同政治與社會運動》本書以臺灣客家為主要探究對象,希望能夠回答一些和「認同政治」或「客家認同政治」相關的基本發問,從「什麼是認同政治?」到臺灣客家的認同政治,在從社會運動走向公共政策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後果? 書籍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3LepAj 誠品: https://reurl.cc/9XRLAn 三民:https://reurl.cc/WLvMYD MOMO:https://reurl.cc/8nNLA7
Wed, 30 Sep 2020 00:00:00 GMT
[Podcast]慢朗讀EP11:石岡婦女921災後的「歸零」與「重生」
本集朗讀書籍:《歸零與重生:石岡婦女921災後生命歷程》 博客來:https://reurl.cc/Z7Xq5W 誠品:https://reurl.cc/4mQveD momo:https://reurl.cc/EzGLM0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0OEl0K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今天是921,對許多人來說至今依然是心有餘悸的一日。儘管隨著事件遠去,但災難造成的創傷已然成為台灣社會共同的印記。今天我將為大家朗讀的是劉宏釗老師所著《歸零與重生:石岡婦女921災後生命歷程》一書。 劉宏釗老師是台中土牛國小輔導組長,除了見證921地震災害的發生,也積極參與了當時的重建工作。而在這本《歸零與重生》中,更紀錄了石岡地區的客家婦女,在經歷災害的考驗下,如何在地方特有的伙房與父系繼嗣群體的限制下,突破社會的規範,從家屋內傳統客家食物的廚房手藝出發,通過傳統美食工作的展演,轉換生命的舞台,重新詮釋女性角色與主體生命實踐的意義。
Mon, 21 Sep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10:納粹德國時期下的兒童安樂死
本集朗讀書籍:《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 博客來:https://reurl.cc/9X1Gyj 誠品:https://reurl.cc/140Z7X momo:https://reurl.cc/e8W37b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OqEAn7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今天為大家朗讀的是《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這本書,作者是德國史專業的歷史學家,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歐洲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伊迪絲‧薛弗 。這本書翻查歷史檔案發現,一直以來被人們所稱頌的亞斯伯格醫師,在納粹德國時期,或許參與於精神病患兒童安樂死體系之中。接下來要朗讀的這個段落,便是在德國執行兒童安樂死的屠殺機構,斯皮格朗的兒童診所裡面的情況。 📱本集收聽時間 13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6 Sep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編編讀書間EP.05——閱讀新竹這本「書」:或者書店|陳添順
#我們聊到什麼,居然讓Ben眼眶泛淚? - 這集,A波編邀請到鴻梅文創的創辦人Ben來節目談天,我們從或者書店談到Ben的求學與戀愛歷程,也談到鴻梅文創接下來的發展計畫。不能否認的是,這一路的夢想實踐,需要很多經濟實力的支持,但能堅持往這條無法立刻獲得收益的路上邁步前進,相信是擁有一個對家鄉有情、柔軟的心,而這些投入也的確將為新竹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面貌。 商業與夢想,能否取得平衡呢?當我們從眼睛的「讀」,到耳朵、嘴巴、鼻子的「讀」,五感體驗能否帶給我們更多內在的觸發呢?身為一位科技人,Ben跨界成立藝文基金會、開書店,接下來還要改裝影博館、開風旅,他對新竹的眷戀,將在本集節目娓娓道來。 「#當我們去拜訪第一任、第二任屋主後代,九十幾歲的老人家看到我們這麼用心在發掘他的歷史、用心對待這間房子,這位老先生甚至在我們面前用九十度躹躬感謝我們團隊……」 ─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或者書店/鴻梅文創董事長 陳添順(Ben) 討論主題: 01:00 從問路而萌生的開書店契機 05:00 跟「網友」成為志同道合的夥伴? 08:56 究竟是誰把書店取名叫「或者」 15:40 從「道德重整」合唱團開始的戀愛故事 20:20 新竹影博館即將轉型為美學教育基地,還要變身餐酒館? 27:10 與「新竹第一間百貨」相遇 37:30 閱讀,整個新竹 ─ 本集Podcast時間:37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09 Sep 2020 00:00:00 GMT
[Podcast]重磅閱讀EP.07——《客家與文化公民權》|特別來賓:許倍銜VS張維安
「我做學術也是一種運動,從知識、從理性、從分析出發的理性社會運動。」 「客家人沒辦法只為客家而努力,要把整個國家多元文化的機制建立起來,客家才有安身立命的社會條件。」 除了從迷因(meme)哏圖去誤讀客家人,你對客家人有想像嗎?客家研究擴及到全球,在全球客家人研究當中,牙買加的客家人既不會客家語言,有些甚至外表也不是既定的華人臉孔,然而他們對客家仍有深厚的認同感。 #為客家做點什麼 #學術也是一種運動 客家人從何時開始現身的呢?解嚴後的臺灣,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開始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其中包含「還我母語」的公民運動。為客家族群除了積極參與倡議,本集的來賓張維安老師則是以投入學術研究去建構臺灣的客家學。 本集主持:許倍銜/交通大學建築所副教授 特別來賓:張維安/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討論主題: 1:12 臺灣客家研究選輯的出版背景 3:38 各輯內容及遺珠之憾 7:33 什麼是「客家文化公民權」 12:56 選文依據,文章的先後順序的特別安排 17:36 為什麼會踏上客家研究之路 21:25 沒有專給客家人的經費,因為客家無法認定!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客家 #誰才是客家人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文化公民權 #理性社會運動 #客家文化政策 本集收聽時間34分鐘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6:客家與文化公民權》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耗時2年,邀集12位各領域客家研究學者共同主編。第6輯《客家與文化公民權》文化公民權不僅僅是母語復興,更觸及文化政策與公民權的落實,本書並借鏡德國文化國與文化公民權的建構,這些需要國家有代表性的文化機構去推動。從家庭裡的語言傳承到社會對於客家文化的理解與接受,書中為多元文化重新定義。最後,將客家帶入媒體傳播裡,客家族群如何凝聚,並從中找到認同。 書籍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Ez74nm 誠品: https://reurl.cc/N6j4p9 三民:https://reurl.cc/pydrmb MOMO: https://reurl.cc/r8xr1x
Wed, 02 Sep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9:我是母親 也是父親
本集朗讀書籍:《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 博客來:https://reurl.cc/N6XaVm 誠品:https://reurl.cc/j5qdb2 momo:https://reurl.cc/14gQDG 三民書局:https://reurl.cc/OqXbd9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今天為大家朗讀的是《求生意志:愛滋治療與存活政治》這本書,作者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系的教授João Biehl。他在1992到2005年期間,在巴西薩爾瓦多進行有關巴西國家愛滋政策的民族誌研究。透過田野調查與攝影的方式,紀錄了一名在卡薩的愛滋病患收容之家中不同患者的生命故事。接下來朗讀的段落,便是作者與一名患者胡瑟的採訪片段。 - 📱本集收聽時間 14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6 Aug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4——從「反」到「返」的苑裡人書店:掀冊店▏林秀芃、劉育育
#聽著會不自覺微笑與找回正能量的一集 「我們不應該因為閱讀人口少,而不去開一間書店。」 「也許你腳可以扎根的地方,就可以是你的家鄉。」 那天,一個酷熱的日子,A波編鑽進藏身苑裡巷弄間的「掀冊店」,想對這位於鄉村的 #獨立書店 有更直接的認識。 在拜訪掀冊店前,知道有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來到(回到)苑裡做了許多社區營造工作,在 @苑裡掀海風 團隊成立四年後開起書店,一間舊倉庫改造的、很巷子內的書店,辦了很多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活動,不僅是年輕孩子們閱讀學習的地方,還意外成為長照2.0版的社區安全網?更重要的是,還有許多「串連」:串連外地的苑裡青年返鄉分享所學、串連在地的農夫提高農作物曝光,每一次走讀、每一場藝文活動,都讓苑裡開始 #不一樣。 ─ 苑裡的土木師傅說,我來幫你們除壁癌;小吃店老闆說,你們要開書店,我沒法幫忙除壁癌,但我可以提供三十人志工午餐。還有苑裡鄉親免費為書店設計的「海波浪」造型的書櫃…… 「我很期待這間書店的誕生」 「這不是我們的書店,(掀冊店)是這個地區、所有人的書店」 - 本集「編編讀書間」很開心邀請到團隊發起人秀芃及育育來節目分享,帶給A波編對於地方、對於閱讀、對於社區營造的許多啟發、學習與感動,精采的內容、滿滿的人情故事也邀請大家完整收聽。 本集主持:A波編 特別來賓:苑裡掀冊店 秀芃、育育 討論主題: 2:31 從「反」到「返」,我們用「苑裡掀海風」重新認識地方 5:34 有一陣子,我遺忘了自己的母語…… 15:00 一本書,帶孩子進入一個世界;八百本書,帶孩子看到八百個世界 22:00 開書店前,跟房東作了三小時簡報? 26:35 救了阿媽一命,還成立「苑裡教『芋』部」? 40:30 播放得獎紀錄片、女性影展,先用影像吸引青少年進書店 43:40 勇於拍桌子、吵到底的直性子溝通 ── 後記:在錄音鍵關掉後,我們聊到在這滿滿熱情背後,是否遇過什麼困難?秀芃跟育育不約而同給了相同答案,令人無奈,但不意外。不過,基於本社政治中立,就不在此公布了。只願希望大家都能堅持理想,一起繼續在某些不可能中,挑戰可能了。#扛爸爹 本集Podcast時間:47分鐘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19 Aug 2020 00:00:00 GMT
[Podcast]重磅閱讀EP.06——《巷口3067:一場擾動與連結新竹舊城的教育實驗》▏特別來賓:張玉佩vs.許倍銜
你有來過新竹 #東門市場 嗎? 你知道東門市場是新竹市第一座公有市場嗎?成立當時不僅是全台面積最大的市場,還是新竹第一個有「#手扶梯」的商場,地位就等同於今日的「#巨城」啊!是一家大小採買各式食品、舶來品的逛街勝地。 這兩年,這座老市場一樓有許多新的、舊的小舖進駐與轉型,吸引本地、外地的朋友前往大啖美食。可是在滿足五臟廟後,你有沒有循著已停擺的電扶梯上二樓、三樓,看看那些陳舊卻特別的老店家呢?你,了解這座市場、認識新竹舊城多少呢? 本集節目由交大傳科系張玉佩老師主持,邀請到《巷口3067:一場擾動與連結新竹舊城的教育實驗》主編許倍銜老師,分享師生團隊如何結合設計、科技、行銷傳播三大領域構成團隊的核心力量,透過學校課程、藝術展演、手作體驗、空間改造等方式,與新竹舊城、東門市場的店家與居民連結、互動?希望以這場擾動與連結地方的教育實驗,為其他對地方創生、地域活化、大學社會責任等議題感興趣的讀者,帶來一些觸發。 本集主持:張玉佩/交通大學傳科系教授 特別來賓:許倍銜/交通大學建築所副教授 討論主題: 2:41 東門市場,就是40年前的巨城啊! 7:13 3所大學X N個系所=大學生走出校園投入舊城活化 12:20 里拉琴的狂想曲 16:30 「光纖人」邀請你走上東門市場3樓? 24:45 為什麼書名叫《巷口3067》? 30:55 如果你也想投入地方再造……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東門市場 #里拉琴 #交大音樂所 #交大建築所 #巷口 #新竹舊城 本集收聽時間34分鐘 《巷口3067》 書籍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AqER8p 誠品:https://reurl.cc/Nj5ZXq 三民:https://reurl.cc/R4Kb0z MOMO:https://reurl.cc/D9NZvN
Wed, 12 Aug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8:蘭嶼動物生態文化
本集朗讀書籍:《蘭嶼動物生態文化》 博客來: https://reurl.cc/D9WyDO 誠品: https://reurl.cc/ZOYAzV momo: https://reurl.cc/GVMENG 三民書局: https://reurl.cc/O1xAL9 延伸閱讀:《雅美族鳥類文化》 博客來: https://reurl.cc/g7L21V 誠品: https://reurl.cc/lV3o2l momo: https://reurl.cc/0oYXKA 三民書局: https://reurl.cc/nzW1Av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你對蘭嶼的印象是什麼,是一大片耀眼的藍,還是紅白相間的達悟族拼板舟。 在蘭嶼這座遺世獨立的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是他的迷人之處,孕育獨特的達悟文化息息相關。 過去達悟的文化傳承是以口述來代代相傳,但現在,語言在主流文化強勢的影響下,不僅嚴重的流失,而且有斷層的現象。 因此,透過文字的整理出版,對保留達悟文化絕對是刻不容緩,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從小在蘭嶼長大的王桂清,在《蘭嶼動物生態文化》這本書裡,便和我們分享了飛魚傳說、螃蟹咬魔鬼、人魚娶妻等傳統故事與文化意涵。 這一集的慢朗讀要為大家郎讀書中的一篇文章,談到黑鰭飛魚——天神的魚。 - 📱本集收聽時間 8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05 Aug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重磅閱讀EP.05——《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2》▏特別來賓:林宗德vs.林文源
「用更不一樣的角度去看科技,以及科技與社會的關係。」 「#傳統是最現代的……活的文化在種小米的過程被重新復興起來。」 - 本集我們特別邀請《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第一集及第二集的兩位主編,來介紹這兩本書的誕生及重點內容。交大出版社一直深耕台灣STS領域書籍的出版,想知道什麼是STS,又為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面對科技問題時,我們該如何理解更多?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又有哪些努力中,或已經成功的公民參與例子?面對食安風暴時,我們如何理性面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因應之道?《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給了我們引導與促進更多思考。請聽兩位老師本集的導讀。 本集主持:林宗德/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特別來賓:林文源/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清大圖書館館長 討論主題: 什麼是STS 台灣案例、故事取向、圖像引導 隱藏版的精髓:漫畫不只是漫畫 大學生打敗SNG車?小學生戰勝空污? 餐食上的食物是怎麼來的?核食、小農、海龜 什麼!市面上的小米粥是假的? STS關鍵詞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STS #公民參與 #漫畫 #食安 #空污 #核災 #飲食文化 #核食 #風險治理 #小農 #海龜 #營養午餐 #小米方舟 #原住民 本集收聽時間34分鐘 書籍連結: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2:餐桌上的食安風暴》 https://reurl.cc/621XoV 《寫給青春世代的STS讀本1:直擊公民參與第一現場,揭開科技社會的矛盾真相》 https://reurl.cc/AqQXVE
Wed, 29 Jul 2020 1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7:返鄉青農的苦茶油之路
本集朗讀書籍:《傾聽獅潭》 博客來: https://bit.ly/35EY6MK 誠品: https://bit.ly/2WbX9IL 讀冊: https://bit.ly/2YI48uK 三民書局: https://bit.ly/2YI49Pk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近幾年,為推動客庄經濟,台三線被政府策定為「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各地不僅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也激起許多對在地人、事、物的想像與探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三線是一座考古學的現場,也是博物館陳列室,在不同政策的推動下,容納不同人群流動、相遇、離開又重新整合。 先前我們朗讀了《傾聽獅潭》這本書裡面一個客家水粄店的故事,這一集則要跟大家來朗讀這本書裡的另外一篇文章,返鄉青農的苦茶油故事。 - 📱本集收聽時間15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2 Jul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3-2舊城轉角的老屋書店生力軍:玫瑰色二手書店──阿金、Los
「活在這個時代,應該問的不是我做的事情有沒有未來,會不會被取代,而是該去問我要怎麼做,才能讓未來有我們,有書店。」 「我們只是這個物件(書)的暫時保管人。」 「不要對書店有制式的想像……想要看畫、看電影、聽音樂,都有機會可以踏進書店。」 「我們開的書店有人喜歡,有一種自己的靈魂有人欣賞的感覺,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地方。」 - 🌟part1精采內容: 1.從苿莉二手書店入門到精進綜合技 2.在被雷打到的瞬間:「來開一間書店」吧! 3.萬一我們吵架該怎麼辦?啟動「暫停鍵」 4.人口統計、生育率、單行道、蹲點 🌟part2精采內容: 1.串連鄰近店家舉辦各式活動 2.二手書店店員的一天 3.書裡藏著的是?紙條、情書、飛機票、鈔票 4.當暢銷書來到二手書店 🌟本集特別來賓:阿金、Los/玫瑰色二手書店 玫瑰色二手書店 地址:新竹市北區集賢街19號 電話:03-5230331 📱本集收聽時間 47 分鐘📱(分上下兩集播出) 請鎖定NCTU PRESS說書中【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Podcast 編編讀書間】節目介紹 書店是維持一個城市溫度的存在,是提供閱讀體驗與文化記憶的場所。 我們很好奇,開一間書店究竟有什麼魅力? 在偉大的理想外,會不會有些不為人知,引誘他們開店的神奇力量。 主持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播出週期:每月一集
Wed, 15 Jul 2020 04:05: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3-1舊城轉角的老屋書店生力軍:玫瑰色二手書店──阿金、Los
「活在這個時代,應該問的不是我做的事情有沒有未來,會不會被取代,而是該去問我要怎麼做,才能讓未來有我們,有書店。」 「我們只是這個物件(書)的暫時保管人。」 「不要對書店有制式的想像……想要看畫、看電影、聽音樂,都有機會可以踏進書店。」 「我們開的書店有人喜歡,有一種自己的靈魂有人欣賞的感覺,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地方。」 - 🌟part1精采內容: 1.從苿莉二手書店入門到精進綜合技 2.在被雷打到的瞬間:「來開一間書店」吧! 3.萬一我們吵架該怎麼辦?啟動「暫停鍵」 4.人口統計、生育率、單行道、蹲點 🌟part2精采內容: 1.串連鄰近店家舉辦各式活動 2.二手書店店員的一天 3.書裡藏著的是?紙條、情書、飛機票、鈔票 4.當暢銷書來到二手書店 🌟本集特別來賓:阿金、Los/玫瑰色二手書店 玫瑰色二手書店 地址:新竹市北區集賢街19號 電話:03-5230331 📱本集收聽時間 47 分鐘📱(分上下兩集播出) 請鎖定NCTU PRESS說書中【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Podcast 編編讀書間】節目介紹 書店是維持一個城市溫度的存在,是提供閱讀體驗與文化記憶的場所。 我們很好奇,開一間書店究竟有什麼魅力? 在偉大的理想外,會不會有些不為人知,引誘他們開店的神奇力量。 主持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播出週期:每月一集
Wed, 15 Jul 2020 04:00:00 GMT
[Podcast] 重磅閱讀EP.04——《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特別來賓:魏玓vs.張玉珮
#讓長官聽到後退避三舍的書名? #在同志當道世界裡的「去性別化愛情」 #11位BL遊戲玩家的私房話 「這是性別教育的重要參考之作,尤其是家有青少年的家長,可以以一種更開放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青少年的次文化,進而避免親子衝突。」 - 🌟本集主持:魏玓/交通大學傳科系教授 🌟特別來賓:張玉佩/交通大學傳科系教授、《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作者之一 討論主題: 📢 那個從「徐若瑄寫真集」學習觀看女體的年代 📢 榮恩與哈利波特是BL!?那石內卜跟? 📢 異性戀為什麼想看男男戀? 📢 以BL文本突破「性教育」既有框架 📢 從電玩《咎狗之血》來挑戰玩家選擇權? 📢 攻受之間的想像與閱讀 - 【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男性愛 #電子遊戲 #角色扮演 #一本為了產生暴動而誕生的色情研究專書 #撼動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性別秩序 📱本集收聽時間47分鐘📱 📚書籍連結:https://reurl.cc/Aqvoad 《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張玉佩、邱佳心/著。 暴動,是想要挑戰、鬆動、瓦解穩固的既有社會秩序,透過暴動引發對於社會體制的反思。本書暴動的對象,是性別論述體系。本書鎖定在男性愛、女性向的色情遊戲,以「言說暴動」的觀點,來討論此種特殊媒介特質存在的各種暴動潛能。 第一種暴動潛能,是在互動敘事的數位遊戲面向。超文本小說的數位敘事特質,隱藏著何種閱聽人選擇的權力?數位敘事者如遊戲設計方,如何將性別權力關係或者是性別角色預設,置入到新的數位敘事之中? 第二種暴動潛能,是在女性閱聽人的情慾暴動。同人誌文本在台灣出現將近二十年頭,因為欣賞此種「異於常人」的文本風格而被視為是社會次文化群體。此種翻轉女性近用色情媒介的男性愛作品,如何幽婉地成為女性情慾凝視的對象? 第三種暴動潛能,是在情慾取向的性別暴動。除了女性接近色情媒介的權力外,男男相戀、激情性愛的畫面,是如何衝擊著異性戀為主的社會體制?此種衝撞如何潛藏在次文化社群…
Wed, 08 Jul 2020 04: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6:鄧啟福親述戰爭下的生命故事
本集朗讀書籍:《無求常安:鄧啟福口述歷史》 這一集我們特別邀請到 #鄧啟福校長本人 來替各位讀者朗讀他的生命故事,分享《無求常安》書裡揪心又動人的段落。聽老校長娓娓道來中日戰爭爆發時,烽火歲月下與家人千里逃難的深刻記憶,以及大時代下的無常與無奈。 鄧啟福生長於日軍鐵蹄下的中國,為避烽火,千里迢迢從湖北來到雲南壘允,小小年紀就經歷千里逃難,途中痛別親人,失去所有手足,看遍生死流離,儘管環境艱困,仍能隨遇而安。來臺後勤奮向學,因緣際會趕上留美熱潮,進入美國最頂尖的貝爾實驗室工作。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本集總收聽時間 18分鐘 鄧啟福是臺灣第一位民選大學校長,任職期間致力於交大校園擴建,奠定今日交大校園的規模。整編新增系所,強調人文教育,成立全國第一個電機資訊學院,設置人文社會學院,建立e化圖書館,以求交大邁向完整綜合大學之目標,可謂引導交大走向世界一流大學之總舵手。本書翔實記錄鄧校長的人生故事,以及他走過風雨的人生,展現一代知識分子樸實謙讓的風範。 瞭解更多可點擊下方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L3rnvL 誠品: https://reurl.cc/E7lb8K 讀冊: https://reurl.cc/yZNK1O 三民書局: https://reurl.cc/z8RKy6 -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Nam0Rn
Mon, 29 Jun 2020 11:14:28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2:北埔老樟樹下的人情味書店:藍鵲書房──陳萬成、高美玉
「好書像酒,愈沉愈香。當我們選的書,被客人買走時,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阿萬哥 「書店就像文化廚房,它的存在,就是一種價值。」──美玉姐 - 📱本集收聽時間 38 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書店是維持一個城市溫度的存在,是提供閱讀體驗與文化記憶的場所。 我們很好奇,開一間書店究竟有什麼魅力? 在偉大的理想外,會不會有些不為人知,引誘他們開店的神奇力量。 本集精采內容: 1.流浪犬引路,找到命定的歸園田居 2.開店新手的萬事初體驗,用「藍鵲」傳達感謝 3.理性先生與感性妻子一塊開店,會產生什麼「火花」 4.不只讀「書」,也讀「地方」 🌟本集主持: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主編 🌟特別來賓:陳萬成、高美玉/藍鵲書房店主
Wed, 24 Jun 2020 04:00:00 GMT
[Podcast] 重磅閱讀EP.03——《全球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危機》▏特別來賓:潘美玲vs.魏玓
「舉辦新移民美食、表演節慶,能改變他們在這個社會的地位嗎?」 「是否真能藉此認識到不同的文化內涵?還是看看表演,吃吃東西,就結束了?」 討論主題: 📢 全球公民教育的定義與界定 📢 美國與歐盟的推展經驗與觀點 📢 「多元文化主義」與「跨文化主義」的差異 📢 如何肯認差異,還能達到平等? 📢 多元文化主義的反省與危機 📢 從國外經驗思考台灣 🌟本集主持:潘美玲/交通大學人社系教授 🌟特別來賓:魏玓教授/交通大學傳科系教授、《全球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危機:當前挑戰與觀點辯論》審訂者 【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本集收聽時間 43分鐘📱 📚書籍連結:https://reurl.cc/L3L094 「全球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GCE)概念的興起,源於聯合國「全球教育至上倡議」(Global Education First Initiative),即以發展全球公民為其重要目標之一。本書兩位作者認為,全球公民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觀點,能夠幫助我們面對當前的多元社會中,多元文化主義的困境,以及國內公民權的不足,將平等、人權與社會正義等議題帶入討論。 兩位作者在書中探討如何在教學和研究中注入全球公民權概念,並藉由對歐盟國家的跨文化教育以及美國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取徑進行比較研究。本書提供的不僅是一個統合的理論架構,更是用以連結兩種教育取徑的具體政策建議。
Wed, 17 Jun 2020 00:00: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終 章 經營一個踏實的教研生涯|導讀:黃俊儒
「如果你不能為學生帶來更多有意義的臨場感,那麼學生究竟有什麼理由乖乖地端坐在下面聽你道貌岸然的開釋?忍受你只用期末分數這個框架所製造的緊箍咒?」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10 Jun 2020 00:15: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第六章 評量方式:用什麼方式來評估學生的學習?|導讀:黃俊儒
「這兩種評量方式都有它存在的必要,之間也都有彼此互補的關係,收斂性知識及發散性知識就像是兩股互相拉扯的張力一般……」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10 Jun 2020 00:10: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第五章 學生學習心理:學生到底在想什麼?|導讀:黃俊儒
「幾乎無法想像已經是一篇編譯品質十分不錯的科學新聞內容,竟然只因為標題的神來一筆,就可以讓讀者產生這麼大的認知偏誤。」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10 Jun 2020 00:05: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第四章 教學方法:如何引導有差別?|導讀:黃俊儒
「開啟學生好奇的過程,其妙用很像是把堵住水源的石頭搬開,只要一個小小的動作,泉水就會自然湧出。」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10 Jun 2020 00:00: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第三章 教學題材:用什麼題材來達成你的使命?|導讀:黃俊儒
「現在的學生對兩個事情沒有興趣──對『這個』沒興趣、對『那個』也沒興趣,表現在課堂上,大概就是兩眼無神、缺乏靈光,有老師將這樣的現象比喻為一種『人形墓碑』。」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03 Jun 2020 00:15: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第二章 理論基礎:用什麼架構來開這門課?|導讀:黃俊儒
「開設一門課就像是老師打算花一學期針對某個議題進行一套完整的論述,透過結構性的概念思考,有助於在開課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除錯與累積……」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03 Jun 2020 00:10: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第一章 問題意識:為什麼要開這門課?|導讀:黃俊儒
「當老師收到開課的任務時,第一個念頭經常是『我能教什麼?』,多半不是『學生應該學什麼?』」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03 Jun 2020 00:05:00 GMT
[Podcast]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前言 研究中教學、教學中研究|導讀:黃俊儒
「新手教師可能需要很清楚地辨認橫在大環境的價值是什麼?而自己在乎的價值又是什麼?才不會變成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作者黃俊儒,現為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科技部108年度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第一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得主。目前擔任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委員。 全書共有八章,從問題意識、理論基礎、教學題材、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心理與評量方式六個主題,來看作者如何透過教學而在學術研究上受益,這些受益又如何嘉惠學生的過程。 ※全書各章提供作者Podcast導讀內容,請在iTunes、Spotify、SoundOn等媒體搜尋「NCTU PRESS說書中」節目收聽。 《你想當什麼樣的老師?從科學傳播到經營教研》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xZejN1 讀冊 https://reurl.cc/0ok8kx 誠品 https://reurl.cc/pd8j8Q 五南 https://reurl.cc/L3ez23 三民 https://reurl.cc/exQ4nK
Wed, 03 Jun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5-2:三代女人的水粄故事
本集朗讀書籍:《傾聽獅潭》 博客來: https://bit.ly/35EY6MK 誠品: https://bit.ly/2WbX9IL 讀冊: https://bit.ly/2YI48uK 三民書局: https://bit.ly/2YI49Pk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近幾年,為推動客庄經濟,台三線被政府策定為「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各地不僅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也激起許多對在地人、事、物的想像與探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三線是一座考古學的現場,也是博物館陳列室,在不同政策的推動下,容納不同人群流動、相遇、離開又重新整合。 而這一集我將沿著台三線來到苗栗獅潭老街,分享《傾聽獅潭》這本書裡,介紹的一間阿妹狗水板店,一個家庭三個女人的故事。 - 📱本集收聽時間 12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7 May 2020 00:1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5-1:三代女人的水粄故事
本集朗讀書籍:《傾聽獅潭》 博客來: https://bit.ly/35EY6MK 誠品: https://bit.ly/2WbX9IL 讀冊: https://bit.ly/2YI48uK 三民書局: https://bit.ly/2YI49Pk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近幾年,為推動客庄經濟,台三線被政府策定為「國家級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各地不僅吹起一股振興老街的觀光氛圍,也激起許多對在地人、事、物的想像與探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三線是一座考古學的現場,也是博物館陳列室,在不同政策的推動下,容納不同人群流動、相遇、離開又重新整合。 而這一集我將沿著台三線來到苗栗獅潭老街,分享《傾聽獅潭》這本書裡,介紹的一間阿妹狗水板店,一個家庭三個女人的故事。 - 📱本集收聽時間 9分鐘📱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7 May 2020 00:00:00 GMT
[Podcast]編編讀書間EP01:專訪新竹人的閱讀基地「水木書苑」蘇至弘
「對我們來講,我們不會坐以待斃。總是想說,我們還可以怎麼樣做!」 「我是為了書而持續這個書店,當大家不需要書的時候,就是書店告一個段落的時候。」——水木書苑蘇至弘 - 📱本集收聽時間 46分鐘📱 書店是維持一個城市溫度的存在,是提供閱讀體驗與文化記憶的場所。 只是這幾年,看書買書的人越來越少,我們常聽到老書店人說,經營得很困難;但是也看到許多新型態的書店一間一間誕生。 我們很好奇,開一間書店究竟有什麼魅力? 在偉大的理想外,會不會有些不為人知,引誘他們開店的神奇力量。 精采內容: 1.新竹書店業的繁華年代 2.從「學府書苑」到「水木書苑」 3.早在二十年前就開打的價格折扣戰?! 4.那些年我們的熱血書店事:打混、青春、思想孵化 5.從個人書店經營者到集眾人之力的合作者 🌟本集主持: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主編 🌟特別來賓:蘇至弘/水木書苑創辦人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Wed, 20 May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4:我是女生,我愛格鬥
本集朗讀書籍:《女傑:女子運動員紀實》 博客來:https://bit.ly/35Cvtjh 誠品:https://bit.ly/2W8cgmz 讀冊:https://bit.ly/2YD3EWz 三民書局:https://bit.ly/2YzWy5f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格鬥,聽起來是很陽剛而且偏男性為主的運動,在《女傑:女子運動員紀實》這本書裡,作者訪談到台灣首位職業女性格鬥選手黃偵玲,她勇於挑戰刻板印象,向自己的體能極限挑戰,但也為了堅持夢想,與最愛的家人產生衝突。這集就要來跟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yc9a7e spotify: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 https://bit.ly/3bh9yAb - 📱本集收聽時間 18分鐘📱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Nam0Rn
Wed, 13 May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重磅閱讀EP.02——《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來臨!|特別來賓潘美玲VS.楊谷洋
男人有花心基因,才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誤) 為什麼每到選舉,大家都成了客家人? 討論主題: 📢 人類可以成為造物者嗎 📢 你吃不吃基改食物 📢 產前時如果發現基因異常 📢 #「XX一家親」其實是政治語言? 📢 台灣客家族群基因溯源 📢 原住民族都有好的運動基因? 📢 基因科技的爭議與挑戰 🌟本集主持:楊谷洋/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 🌟特別來賓:潘美玲教授/交通大學人社系教授、《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主編之一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s: https://apple.co/2VNotfY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soundon:https://bit.ly/3bh9yAb - 📱本集收聽時間 42分鐘📱 📚書籍連結:https://bit.ly/2KSMEDI 本書匯集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等跨領域的作者群,強調台灣基因科技所衍生的未來風險與不確定,必須發展因地制宜的創新治理想像,研究者不應該落入科學vs.非科學、生物vs.社會文化等二元對立的單一解釋圈套,而應採取跨學科、多元整合的方式,尋求全球化與在地性溝通、協商與合作的基礎。
Wed, 06 May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3:海龜的奇幻旅程
本集朗讀書籍:《克比睡不著》 博客來:https://bit.ly/3ePo4Ba 誠品:https://bit.ly/2yBfsxJ 讀冊:https://bit.ly/2Kw5jVy 三民書局:https://bit.ly/2VMJh64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這一集跟大家分享在《克比睡不著》這本書裡的故事。故事裡的小男孩克比遇到一隻背上綁著鎖片的海龜,牠要來跟我們說說是為何被人捕捉、成為祈福的寄託,又是如何獲得救治、重返大海的奇幻旅程。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 https://apple.co/3a3Imn5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 📱本集收聽時間 12分鐘📱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Nam0Rn
Wed, 29 Apr 2020 00:00:00 GMT
[Podcast]慢朗讀EP02-3:藏在臭豆腐裡的鄉愁
本集朗讀書籍:《氣味拾光機》 博客來:https://bit.ly/39Xy4Vy 誠品:https://bit.ly/2V4pG29 讀冊:https://bit.ly/3b6n49x 三民書局:https://bit.ly/2RxtPJW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在外國人害怕食物排行榜裡,臭豆腐往往是名列前茅,那臭與香之間的認定真是因人而異。而這集談到的臭豆腐談的不只是氣味,談的更是鄉愁,而且是上一個世紀的鄉愁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 https://apple.co/3a3Imn5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 📱本集收聽時間 9分鐘📱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oDDlZ
Wed, 22 Apr 2020 00:10:00 GMT
[Podcast]慢朗讀EP02-2:藏在臭豆腐裡的鄉愁
本集朗讀書籍: 《氣味拾光機》 博客來:https://bit.ly/39Xy4Vy 誠品:https://bit.ly/2V4pG29 讀冊:https://bit.ly/3b6n49x 三民書局:https://bit.ly/2RxtPJW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在外國人害怕食物排行榜裡,臭豆腐往往是名列前茅,那臭與香之間的認定真是因人而異。而這集談到的臭豆腐談的不只是氣味,談的更是鄉愁,而且是上一個世紀的鄉愁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 https://apple.co/3a3Imn5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 📱本集收聽時間 12分鐘📱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oDDlZ
Wed, 22 Apr 2020 00:05: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2-1:藏在臭豆腐裡的鄉愁
本集朗讀書籍:《氣味拾光機》 博客來:https://bit.ly/39Xy4Vy 誠品:https://bit.ly/2V4pG29 讀冊:https://bit.ly/3b6n49x 三民書局:https://bit.ly/2RxtPJW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在外國人害怕食物排行榜裡,臭豆腐往往是名列前茅,那臭與香之間的認定真是因人而異。而這集談到的臭豆腐談的不只是氣味,談的更是鄉愁,而且是上一個世紀的鄉愁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 https://apple.co/3a3Imn5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 📱本集收聽時間 10分鐘📱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oDDlZ
Wed, 22 Apr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慢朗讀EP01:被遺忘的玉蘭花香
本集朗讀書籍:《氣味拾光機》 博客來:https://bit.ly/39Xy4Vy 誠品:https://bit.ly/2V4pG29 讀冊:https://bit.ly/3b6n49x 三民書局:https://bit.ly/2RxtPJW 🌟朗讀人:A波編/交通大學出版社執行主編 你曾經跟在車陣裡穿梭的玉蘭花小販買過玉蘭花嗎?還記得那淡雅的香氣嗎?這一集朗讀的是《氣味拾光機》這本書裡的一篇〈玉蘭花〉。故事從文欽老家門口那兩棵又粗、又高大的老玉蘭花樹開始。 請鎖定【Podcast線上聽】 iTune: https://apple.co/3a3Imn5 spotify: https://spoti.fi/34eUIHR - 📱本集收聽時間 28分鐘📱 YouTube→ https://reurl.cc/EK7Rov Facebook→ https://reurl.cc/XXXoVM Instagram→ https://reurl.cc/oDDlZ
Wed, 15 Apr 2020 00:00:00 GMT
[Podcast] 重磅閱讀EP.01——羅伯特(Robot)玩假的?|特別來賓楊谷洋VS.黃俊儒
[Podcast] 重磅閱讀——羅伯特(Robot)玩假的?|特別來賓楊谷洋 收聽時間 48分鐘 在享受科幻電影帶來的感官震撼與狂野想像之餘,你有沒有想過,電影裡機器人所展現的未來科技,能否在生活中實現?而你能想像台灣每年有上千件手術,是由機器人操刀嗎?導盲機器人又是如何為視障朋友指點明路? 本集主持人:黃俊儒教授/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特別來賓:楊谷洋/交通大學電機系教授 討論主題: 經典機器人電影 日本為何積極發展醫療機器人 機器人的研發靈感從何來 人跟機器人的關係 科幻電影的機器人可能成真嗎? 寂寞經濟帶動機器人商機 書籍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3483
Sun, 05 Apr 2020 00:01:18 GMT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