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台灣首座菇類博物館「霧峰菇類產學館」 揭開你不知道的菇類知識

3 週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台灣首座菇類博物館「霧峰菇類產學館」 揭開你不知道的菇類知識

斥資逾3,000萬重新改造的「霧峰菇類產學館」,佔地近400坪。 記者-王政/攝

【旅奇傳媒/記者-王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中霧峰的菇類種植面積高達14公頃,其中又以金針菇產量更佔全台78%之多。為了讓大家了解菇類的品種、應用與產業發展,霧峰區農會早在1998年便在農會大樓6樓打造全台唯一、世界唯二的「菇類博物館」。 經歷過921大地震摧殘與數十年歲月的洗禮,加上菇類栽種技術突飛猛進,使得博物館已邁入靜待全面翻整的階段。隨著2022年霧峰區農會迎接100週年盛事,在總幹事黃景建的積極爭取下,特別重整這個佔地400坪的博物館。

▲(左起)霧峰區農會總幹事黃景建、霧峰菇類產學館館長柯義雄。 記者-王政/攝

然而博物館的修復工程十分艱辛,由於菇類種類十分豐富且複雜,如何有效歸類之餘,又能透過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給每一位到訪的遊客,這讓霧峰區農會團隊煞費苦心。所幸在農業部與台中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並結合農試所、中興大學、亞洲大學、科博館、台灣菇菌專家學者及台灣菇菌產業等各界的協助下,成功促使該館重新改造及賦予其發展霧峰菇類產業鏈的功能。而總幹事黃景建為實踐產業見學之起許,後續將其命名為「霧峰菇類產學館」,並於2022年9月啟用。

▲館內蒐集了東、西方各項菇類展品,除了標本外還可看到許多菇類的歷史,以及應用到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產品,並從歷史、文化、宗教及生活應用方式來導覽解說。 記者-王政/攝

霧峰菇類產學館館長柯義雄表示,隨著邊境重啟、旅遊市場復甦後,許多國際旅客紛紛到訪台中、走進霧峰,以「霧峰菇類產學館」為例,便能時常看到來自日本、香港的旅客;而富有寓教於樂性質的產學館,也使其成為學校戶外教學、公司行號、旅遊團到訪霧峰旅遊時的新興選擇。

▲在產學館也能看見珍貴的台灣牛樟芝。 記者-王政/攝

走過70餘年歷史 深入菇類王國-霧峰

回顧台灣的菇類發展史,1953年台灣首顆洋菇在位於霧峰的農試所(前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成功栽培出來後,由於經濟產值相當高,據稱當時洋菇價格為1公斤42元,然台北市南京東路的房屋僅需3萬元,不難想像其中的價值,因此吸引大批農民投入種植,50年代初,霧峰區便在全台菇業經濟中獨占鰲頭成為「菇類王國」。 經過歲月的洗禮,目前霧峰地區的種植面積已達14公頃,其中有機栽種超過9成,且在科技日新月異之下,菇類生產、栽培已大幅進步,以環控設施栽培種植居多,其中又屬金針菇、杏鮑菇、洋菇等菌種栽培更具經濟規模。

▲面對永續發展的趨勢,產學館也羅列出運用菇類可以研發出減塑、低碳的產品。 記者-王政/攝

走進台灣的菇類種植史 從過去探索到永續

斥資逾3,000萬重新改造的產學館,館內蒐集了東、西方各項菇類展品,除了標本外還可看到許多菇類的歷史,以及應用到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產品,並從歷史、文化、宗教及生活應用方式來導覽解說,讓民眾能快速了解台灣菇類產業發展。

在經過巧思的動線設計下,旅客能深入了解真菌、菇類、高等真菌的種類,以及過去文獻紀錄中的菇類,或是探索台灣菇類大事記、霧峰菇類產業的歷史;在看見現代無論是吃菇、菇類研究、菇類藝術花園,最後邁向永續的未來,如何藉由菇類衍生出更多與永續發展接軌的製品,可以說在霧峰區農會的巧思下,用「菇」串聯起過去、現在、未來。

◉ 霧峰菇類產學館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中正里四德路10號6樓

・營業時間:週二~週日 09:00~16:30(週一公休,國定假日則請留意公告)

・網址:https://www.wffa.org.tw/attractions.php



查看來源內容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