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致癌的是這5種食物

3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致癌的是這5種食物

過年串親戚,小麗見到了半年未見的堂姐,見她愁容滿面,忙問發生了什麽?

原來是堂姐生了個寶寶,還不到一歲,因為忙於工作,都是由婆婆在帶。原本相處很和睦,就是婆婆做飯時喜歡放味精。

小麗的堂姐經常聽人說味精吃多了對身體不好,特別是娃在長身體的時候,更不願意讓他吃了。為此,和婆婆溝通了好幾次,但婆婆說,她吃了一輩子,身體硬朗,說這是矯情。兩個人經常為了味精的事,慪氣爭吵。

其實,對於味精的質疑一直都有,還有不少人說,我國癌癥高發,是因為味精吃多了!那麽這調料,真的有那麽大危害嗎?


一、我國癌癥高發,是因為味精吃多了?
近年來,味精在許多廚房中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選擇減少或避免攝入味精,擔心其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這主要源於一些謠傳:味精會致癌,聲稱“味精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有害”。

實際上,味精的化學名稱是谷氨酸鈉。盡管在長時間高溫烹飪過程中,確實有一小部分谷氨酸鈉轉變為焦谷氨酸鈉,但這比例非常微小,而且焦谷氨酸鈉對人體是安全的,毒性極低,不會致癌。

長時間高溫只是會讓味精失去鮮味,影響提鮮效果,所以一些味精包裝上也會建議在出鍋前再加味精。


另外,味精並非化工合成產物,而是以糧食為原料進行發酵提純制成,類似於米酒和陳醋的制造工藝。從工藝上來看,味精無疑是安全的物質。在《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 - 2014)中也有規定,谷氨酸鈉是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增味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味精是谷氨酸的鈉鹽,和鹽一樣富含鈉,過量攝入會升高血壓。此外,廚房中其他調味料(如雞精、醬油、蠔油等)也含有谷氨酸鈉,因此同時使用多種調料容易導致鈉攝入超標,引發不良反應。

總體而言,適量攝入味精是安全的,但過量仍需謹慎。在飲食中保持平衡,注意控制鈉的攝入量,是保障健康的重要一環。


二、世衛組織致癌清單,這5類食物才會致癌
國際癌癥研究署根據致癌危險性將致癌因子分為1、2A、2B、3、4等四類。1類致癌因子被稱為“確認致癌物”,即有充分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其中一些常見於我們日常生活的致癌因子主要包括:

1.發黴食物——黃曲黴素

主要存在於發黴的花生、玉米,以及發苦的堅果和變質的米飯中。它對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以黃曲黴毒素B1最為多見。

2.燒烤食物——苯並芘

苯並芘是一種五環多環芳香烴,長期吸入或攝入含有苯並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肺癌、肝癌、胃腸道腫瘤等。主要來源包括高溫油炸食品、燒烤食品、炒菜油煙、有機油污染和汽車尾氣等。


3.腌制食物——亞硝胺類

亞硝酸鹽與胃內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亞硝胺類,是強致癌物。它不僅可通過胎盤引發後代腫瘤,還具有致畸和致突變作用。亞硝胺類主要存在於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和隔夜菜等中。

4.酒精飲料——乙醇

乙醇主要代謝產物乙醛為致癌物,過量飲酒與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胃癌及肝癌有關。此外,乙醇還可作為有機溶劑增強其他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與吸煙協同致癌。

5.煙草——煙焦油

吸煙及二手煙草煙霧都被列為1類致癌物。香煙燃燒產生近4000種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一氧化氮和煙焦油是對人體最有害的成分。吸煙與肺癌密切相關,同時也與鼻咽癌、口腔癌、食管癌等其他癌癥的發生有關。


對這些1類致癌物的加深了解,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避免潛在的致癌風險,保護自己的健康。

三、如何才能遠離癌癥,需要從飲食“下手”
2023年,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等發布了一份《抗炎飲食預防腫瘤的專家共識》,指出慢性低度炎癥狀態是引發腫瘤的機制之一。該專家共識提供了從我國居民膳食特點出發的防癌抗癌飲食策略,其中有4點尤為重要:

1.脂肪選不飽和脂肪

在日常飲食中,脂肪攝入量一般不超過總能量的30%。建議選擇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有助於形成機體抗炎內環境。這些脂肪酸可降低機體炎癥水平,降低肥胖和癌癥的風險。


2.肉類多選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的最佳來源包括魚、家禽、雞蛋、少量瘦肉、低脂乳制品、大豆食品和堅果等,盡量減少加工肉類的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的過度攝入與結直腸癌、肺癌、腎細胞癌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3.果蔬占總食物的2/3

理想的抗炎抗癌飲食中,蔬菜和水果應占總食物重量的2/3。這些食物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蔬菜水果中的各種成分有助於降低機體炎癥標志物,對代謝產生積極影響。


4.少用煎、炸、烤方式

烹調方式應健康化,以燴、炒、蒸、煮為主,盡量減少煎、炸、烤等方式。油炸食物中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其攝入與整體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增加相關。煎炸食品的大量攝入也與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有關。

此外,高溫烹調或煎炸肉類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如雜環胺和多環芳烴,同時產生糖基化終產物,具有促炎性。研究顯示,采用油炸和烤的方式烹調紅肉或肉類可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


通過合理的飲食習慣,我們可以更加有效地維護身體健康,做好癌癥預防地整體工作。

#養生 #健康 #疾病 #健康HELLO #癌症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