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摘星紀 - 文明發展與天文觀測

6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錄影地點為環形開放區域,因此會有很大的雜音,已經透過軟體濾掉部分環境音並加強人聲,但仍有明顯環境音,請見諒

自遠古的寓居於洞穴開始,人類便一直持續對於自身存在的提問,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裡嘗試去捕捉那具有規律與恆常的事物,作為自身詮釋宇宙的座標軸,而恆星、日、月與季節變換成為了古人理解宇宙的認識基礎。透過藝術與建築的創作,重新理解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如何隨著時代而漸次轉移、演變。唯一不變的是,人類嘗試捕捉、認識那仰望時璀璨星光的願望與夢想。在發明文字之前,人類就已經嘗試描繪天文現象。想了解天文學和文明與藝術的發展,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嗎?本場講座將藉由人類文明創作的物件,介紹對星際、宇宙的詮釋與轉變,與此同時也介紹每一個時代的天文觀測以及科學概念如何地影響了藝術文化創作的表現。

講師:沈伯丞,臺南藝術大學博士。前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與設計學系專任助理、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設計系講師、2015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班博士,曾任國藝會「視覺藝術補助調查研究」研究員、中華經濟研究院「 文化創意產業人力資源分析 」約用輔佐研究員、文建會「藝術家身份認證」研究專案研究員。長期關注文化經濟學和當代藝術環境變化,並為科學人雜誌科學創藝術專欄作者。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