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分別功德品 - 心性本淨 諸過染垢 - 20240219 第1614集

2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0:00 心性本淨 諸過染垢
01:01 ⊙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說以為慧,通則義齊。心性本清淨,諸過染成垢,以法智慧水,洗除諸心垢,此名靜思惟。

要用心多體會。「照見名智,解了稱慧」。很詳細告訴我們,我們心地黑暗之時,就看不到外面的東西,因為我們無法分別它。環境黑、暗,到底外面是什麼形象,我們完全不識,無法了解,只要有一盞燈,這盞燈一亮,這燈一亮,自然外面的景象,我們能分別了。

這裡的路比較平,我們好好走這個平坦的路;哇,那裡有一條溝,我們若意識到將它跨過去。不論是山、溪、河、平地,我們全都分清了。一個境界就是只有黑暗,什麼都看不到,分別不清。同樣的境界,只要小小一盞燈亮起來,自然境界出來了,讓我們有路走,哪怕燈光微弱,總是也讓我們有一點點的方向。

這分別智,就是知道好、知道壞,這個分別智。而我們若是這盞燈,燈力再更強一點,照過去,它可以更遠、更明朗。燈的功能,這亮,亮度的功能全都是平等。不論高的,它也照到了,這是高的物質;近、遠,可不可走,路面上是泥濘,還是乾爽的土地,這全都很清楚。

更醜、更臭的角落,只要有燈,美醜平等,香臭一致,它就是同樣這樣照,這叫做慧。燈照出來,高低看出來,但是無法身歷其境,無法了解其中的實相,感受不到它乾淨、骯髒,感受不到是水性或是乾性,這全都沒辦法。僅僅一個,「知」的分別高低、大小,無法深入那個境界了解。

所以,想要了解就是要有慧,慧無所不在。你若去感覺得到,體解了,這就是慧,慧已經展現出來。所以我們了解道理的深,甚深的理。圓,圓融的,或者是有分別的角度。這「慧」從他的內心完全通徹,無處不照,這是平等。最細膩的角度,只要光照得到,慧就分析得出來。

所以這個慧,那就是細微感覺、體會、了解,這就是慧。而且慧是平等的;智有分別,慧是平等。智,可以說「這就是人類,這就是動物類」,來分別。但是慧,就是眾生性平等,這很細膩,所以慧很重要。智可分別,慧可以解一切精細的妙理,這就是智慧的功用。這兩項,它的作用是不同。

所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世間很粗相,世間就是這樣。知識就是認識;認識,東西很大很大,用什麼來譬喻呢?很高很高,要用什麼來譬喻?「高如大山,廣如大海」,用這樣來形容。這都是智的功能,分別出了大小、高低,開大、縮小等等,這智會做。那麼這個智,就是我們日常人間所要用的,但是它分別,認識了,卻是還未到達,如何細膩分析那個道理。所以,智就是世間的東西、形象,它有辦法分別出來,這樣叫做智。

「照第一義說以為慧」。「照」真正照出來的光亮,能夠好好分析,分析到其中很微細的道理。就像我們的食品中,也有很微細很微細,讓你看不到的菌,極微細,含在那個食品類細菌之中。有的細菌是千千萬萬種,不是你肉眼看得到。

我們一般總是「這個東西可以吃,那個東西很好看」。好看,不能吃;這東西可以吃,但是它那個期限已經過了。為什麼會過期限?拿來聞也沒有酸,也沒有臭,為什麼不能吃?因為期限若過了,營養的成分就沒有了,期限若過就內涵變化等等,道理很深。

我們每天都在吃,我們卻不知道我們所吃東西的裡面,有這麼多,涵蓋著微生物的道理存在。那個細微,微到你真的眼睛就是看不到,就是要顯微鏡。醫療儀器的顯微鏡可以放出幾千倍來,看到那個小小的,完全都看不到,可以在那個鏡之中,那個儀器之中現出它的形。世間雖然很奧妙,就是知識愈開愈廣。

所以佛陀那個時代,人哪想像得到呢?這個空間裡,充分充滿了那個微細菌在,這誰看得到?但是佛陀在二千多年前,他就說生命無處不在。任何一個空間,你舉手,你吹氣,無不都是播撒出了細菌。或者是你的身體在空間裡,周圍都有,有生物,所以細到像什麼呢?魑魅魍魎。

「魑魅魍魎」是一種看不到的,有的人就說:「這就是鬼魅。」鬼魅就是看不到,鬼不知,神不覺;鬼都不知,神都不覺了,人哪看得到呢?這種的很細膩,這真的是讓我們無法說,人的這個環境中,你什麼都知道。

但是在佛的智慧中,涵蓋在第一義諦就是大乘法,大乘法涵蓋著,所有的小乘道理。佛陀分析空間、人間、時間的過程,佛陀心理清楚明白,是要用什麼方法,讓我們能夠體會呢?佛陀既說出來「空中妙有」,空掉了一切法,但是無形相中有妙,微妙的妙有,這已經涵蓋到很多事情,還很大的空間去發現。

所以科學家來證明了,一代一代科學家,提出學問知識做研究,變成了現在的社會,科學這麼發達。連過去的佛陀說神通,現在人人不就是也可以「天眼通」?這個地方在說話,不只是「天眼通」,「天耳通」,眼睛看得到,只要你手按一鈕,那一片電視片(投影布幕),它也透視過來了。

我不覺,但是在那個地方,已經越過幾個國家了,同時這麼多國家慈濟人,同時看到師父、聽到聲音。所以大家現出神通,在這個時代,離佛是二千多年了。佛陀的時代提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當然佛陀再說的「宿命通」,宿命通,而這我們就是要努力的,努力有沒有辦法宿命通?這就要看我們的心,靜得下來嗎?法會清楚進去嗎?心神能夠一致嗎?這不是做不到,這「宿命通」。

還一項是「他心通」。你在想什麼?有的人若是心較清楚、較細膩,「我現在說話,你有相信嗎?聽清楚嗎?有懷疑嗎?」在態度、面相就看得出來。我在說的,你還有一點點懷疑,「來,提出來問。」而你的解釋,這樣是對不對呢?各人有各人的解釋不同。

同一句法,這「第一義諦」,就是應很多的道理,應很多人的根機,但是我們就要對準這個義諦,它很微細的道理。不論你是要用顯微鏡去放大它,它有很充足的內容可讓你研究。或者是你要用高山大海,來分析它,還是山有多高,它的法就有多高。這就是第一義諦,涵蓋著佛陀的智慧,道理很充足。所以我們若有辦法,智慧光開啟了,我們就有這樣的智慧,去分析大小的道理;大道理能夠很微細的入微,入那個很微細之中,小小的小道理,能夠涵蓋虛空法界。

這道理你都看不到,無相,但是僅僅需要我們的心會,我們的心要會入道理。這就是要靠我們,真的用腦力、心力,深心信解,才有辦法「智」與「慧」,兩項會合起來,我們能夠大道理,我們的心去體會,所以入心體會。這種微細道理,我們能夠完全有辦法發揮到天下的大道理。

像我們眼睛,眼睛裡面有什麼?這在生理學器官裡微細去分析,在我們人人自己的身上在用,眼睛這一點點,裡面是什麼?怎麼有那個功能,讓我們眼睛一閃一閃,就可以看到周圍這麼寬廣的環境?這些環境無礙我們的眼睛,眼睛如何擴大(視野)到這麼寬廣的地方,東西很清楚?同樣眼睛,為什麼視力弱了,會這麼多不舒服的感覺,會這麼多的障礙,無法像大家好好的眼睛,看得那麼清楚,這到底是哪裡壞掉了?要如何修理?

這總是人間事、理與物,我們想要知道的,都是叫做「第一義諦」。它分析出來,不論分析你的心理,分析物理、分析功能,它都涵蓋「第一義諦」,那就是圓融,無缺、無欠,就是很圓融。你要去看它什麼,什麼都空。你要用心會,會理,自然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想要用功就是在這裡,但是沒有人說,我們不知道。

我們會很感恩,佛二千多年前,他見道、會道、覺悟了,將他覺悟的心境這樣來分析,讓我們受啟悟,讓我們這樣知道一下。儘管經典,這二千多年,我們明明知道,代代翻譯走樣了,不過它也有它啟發的點在,所以我們用佛陀,那個啟發的動機,我們接受到這個動機,我們也要自己啟發,我們也有我們的動機。所以只要動機對準了,動起來方向是一樣,所以要我們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要有人說,有人說了,開始:「哦!對,有這件事情,我要去用心。」有用心就有所得,我們才有辦法會道,這道理我們才有辦法體會。光用聽的離道很遠,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夠接近道。博學多聞,其實只是聽就過了,我們應該就要守志奉道,有這個道我們才能夠接近,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若這樣,道若有行才會通,「通則義齊」,這個道理才有辦法可集中過來。「智」已經為我們分別,「慧」已經要進去探討,探討在第一義諦之中的道理。我們要入佛知見,就是一定要通過第一義諦,所有、所有的道理,才能夠回歸我們的心性。真正,我們的心性,本性清淨,所以「心性本清淨」。佛陀能夠覺悟,就是因為回歸心性本淨,他要經過了無央數劫會理,會理才有辦法排除無明。

所以不斷會理,一分的會理,就是心的一分清淨;增加一分的清淨,增加一分的力量,可以排除煩惱。你若有智就沒有愚,而若失智就愚癡來了。所以我們那個智懂得分別,自然是非清楚,就不會再繼續造無明,所以我們心性愈來慧命增長,心性就是清淨。

所以「諸過染成垢」。「諸過」就是過失。所有的經過,我們的煩惱無明,就是一直染著,在我們凡夫的心裡,而我們若有修行開始,「過去了,放下,不要計較」。回歸回來,人性平等,互相尊重。若這樣人與人之間沒有怨嫌,人與人之間就沒有煩惱,我們的心就不會起心動念,慢慢看透人生,欲念就去除了。無怨、無欲了,我們的心念自然就一直平靜,就沒有愚癡了。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現在我們的業,很多的障礙,就是因為「諸過染」,所以成現在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煩惱垢,都是在過去曾有經過。光說我們這輩子,多少人對你好,多少人對你不好,對你好的,可能你感恩一段。這個對你很好的人,有一次若不小心,人與人之間讓你反感,你過去的恩就抹煞掉了,現在的怨記在心中,這叫做凡夫。平時的恩德很快速就不記得了,而現境,現前的境界一旦現前了,那個惡劣的心就起來,這就是凡夫永遠就是沉溺著。

所以我們要知道,「諸過染成垢」,這個過染,就是一直累積我們的煩惱無明,消除的少,增長的多,這就是我們所以「我怎麼道理想不通?我就有在聽,我怎麼無法了解到,所有的第一義諦呢?」就是有這個過去累積的習氣,無明的煩惱垢將我們障礙著,這就是我們想不通的地方。

所以要怎麼辦呢?「以法智慧水」。我們現在就要趕快利用法,法譬如水來為我們洗垢。所以每天會告訴大家,是不是法聽了之後就趕快,今天就要落實生活。用聽法之後來落實生活,觸事、待人就趕快會理,用道理展現出來。早上才聽的,與人計較,「這個人今天怎麼這樣」,我們就想:過去真的好的地方很多。就是過去的,現在拿來化解。所以聽法,就要慢慢將法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待人接物中,這樣我們就會慢慢,養成我們的習慣。

常常說修行沒有什麼可修,是修習氣。「這個人的習氣很好,脾氣很好」,「那個人習慣很不好」,就是在「習」字。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智慧水來洗滌過去的習慣,不好的脾氣,我們要將它洗滌,「洗滌諸心垢」,這樣在洗心,「此名靜思惟」。靜思惟法,就是法聽了之後,好好放在心中,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要趕快拿出來用,心無雜亂,這叫做靜思惟法,它叫做「禪定」。常常在說,靜思惟、靜慮,這全都叫做「禪」。

38:16 ⊙「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45:43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46:07 ⊙「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47:06 ⊙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心常思惟甚深智慧,有來問難不起瞋心,隨順其意而為解說。

48:49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能如是行,持此如是法,功德福不可量。

50:57 ⊙此偈頌表明兼行六度,自他兼得利益,為趣向道場。以恭敬塔廟,謙和善順,敬恭禮比丘,此皆屬精進度所攝。

51:25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52:03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若見此等諸弘經善於教化之師,成就如是諸善功德。

52:29 ⊙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應以天上寶華散之,諸天寶衣,以覆其身。

53:21 ⊙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頭面接足,歸命頂禮,生恭敬心,如面佛想。生心如佛想: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又具如上之德,決定成佛故也。

~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4月28日~
※因字數限制無法完整刊出,全文請見:
https://www.daai.tv/master/wisdom-at-dawn/P12221614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