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毫無良知的病態人格 遠流出版 說書人呂維振 你心理脆弱的時候,正是心理變態者容易下手的時刻。 周詳 新書快報

1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心理變態者的眼神好像很深邃,不是情感深邃,是根本沒有情感,顯得很空洞。但這個眼神似乎可以把你整個人吸進去,或者放出一種氣場,把你整個人包住,無法動彈。

#周詳 #新書快報 #毫無良知的病態人格 #遠流出版 #說書人呂維振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看法或者你閱讀這本書的心得

新書快報 youtube 播放清單
https://tinyurl.com/y6zxw2gr
新書快報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joushauhua/
新書快報 部落格
https://dailyreadingexpress.blogspot.com
https://vocus.cc/tags/新書快報

#RobertDHare #WithoutConscience #TheDisturbingWorldofthePsychopathsAmongUs #研究心理學與犯罪者心理的必讀經典 #如何辨識潛藏的心理病態者以及該怎麼因應與保護自身的安全 #心理病態 #我們不必邪惡卻不能不了解邪惡 #他們究竟算是精神疾病還是只是壞得徹底 #王敏雯

本集訪綱:
●「沉默的羔羊」大受歡迎,有前傳、還有一大堆影集,為什麼我們對漢尼拔又愛又怕?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政治不正確,把性別拿掉,為什麼無良知的病態人格往往想要甚麼就有甚麼、無往不利?
●書中對於病態人格的描寫非常詳細,最吸引我的是,他們的眼神通常很有致命的吸引力,也就是潛意識覺得有危險,但還是像飛蛾撲火一樣被他的眼神影響。作者怎樣描寫眼神?
●毫無良知的病態人格,他們的大腦神經、認知心理有甚麼線索?
●很多連續殺人魔從小就殘殺動物,從教育心理學或社會學角度來看,兒童心理變態,可能的發展過程?父母有可能幫忙扭轉偏差嗎?
●面對病態人格,如何保護自己?
●保護自己之外,為什麼作者另外寫了一篇面對病態人格,如何降低自己損失?與保護自己有何不同?
●作者說「心理變態者徹底活在當下。其他暴力犯罪往往因強烈情感發生時動手,心理變態者卻是冷酷無情感地輕易動手。」有沒有可能因為年紀長或者融入社會而改變成比較沒那麼變態?

閱讀筆記:
心理變態(psychopathy)最明顯的表徵就是明目張膽違反社會規範,許多人是罪犯,但也有很多人沒有犯罪,但是不斷向人施展個人魅力、四處拐騙。他們自我中心、麻木無情、沒有同理心,也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關係;行事沒有良知,因此往往無往不利,最缺乏的就是人類賴以合諧群居的特質。

●心理病態者的主要症狀
情感與人際關係
油嘴滑舌而且膚淺:充滿魅力但比較像是演技精湛,看似專業但遇到真正專家便知其只能騙外行人。
自我中心、裝模作樣:自己沒錯,如果不如己意,都是別人的錯,或運氣不好p63 講話往往前後矛盾,無法從現實中學習並習得經驗,真正規劃人生,
毫無悔意或罪惡感:不在乎對他人造成什麼傷害與痛苦,或是把傷害淡化到彷彿不值一提,反而常把自己說成是受害者,這些都是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缺乏同理心:僅能從理智層面了解他人感受。不像醫師、士兵、幫派分子、恐怖分子等透過訓練,可以刻意鈍化自己對某一類人的情感,以免情感負荷太重(敵人不是人),但他們對所有人皆如此。
愛騙人、愛操控他人:說謊,且完全不怕被人拆穿,很技巧轉移話題,或稍微修正說詞,以至於久了會有前後矛盾。善用看出對方弱點下手,
情感淺薄:缺乏對情感程度深淺的感受能力與經驗,或是難以區分類似但細膩的不同,例如悲傷就是受挫折,發怒等於急躁,愛就是性刺激,做愛跟打架都很亢奮。用儀器檢測發現他們缺乏一般人感到恐懼時會產生的生理反應,例如手心冒汗或心跳加快,以至於他們較難去感受恐懼而多以認知方法去理解。
《沉默的羔羊》裡的食人魔並非心理變態者,他具備一些特徵,但有更多精神方面異常,此類人數很少,相比心理變態,約一比二至三萬。在監獄裡,則有約兩成是心理變態,一半以上重罪是他們犯下。
●白領犯罪
他們利用知識、魅力與人脈,不僅騙企業機構、周邊親友,也試圖騙司法機關,他們往往可以逃脫刑罰,或是刑度較輕。例如有位金融犯罪者向銀行詐騙貸款,再用借來的錢還貸款,藉此累積更高信用。事實上他從大學時代就侵吞兄弟會公款,兄弟會怕丟臉沒說,收了他父親的支票了事,很多後來任職的公司也沒張揚,他也騙弟媳簽文件,欠下大筆貸款。

●尋找心理變態者的成因
腦科學認為一般來說左腦負責依照順序訊息分析、語言等,右腦負責同步處理大量資訊、空間辨識、圖像、情感、音樂欣賞等。掌管不同功能而非同時具備相同功能,可避免爭奪主導權與可增進效率,某些口吃或讀寫障礙正式是因為左右腦的語言中心都在爭奪主導權的結果。研究發現雙邊同時處理語言也是心理變態者的腦部運作狀況,代表他們講話矛盾、跳躍等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變態
心理病態者的父母能做的不多,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踏上只求自我滿足的歪路,自以為無所不能、一切歸自己所有。他們不斷尋找能提供幫助的諮商師和治療師,但毫無用處。滿心期待的養兒育女之樂逐漸被不知所措的痛苦取代,他們只能反覆自問:「我們是哪一步走錯了?」
●成因
先天因素:人格與遺傳有關,也可能因為某些腦部損傷導致心理變態,是某些兒童就有心理變態的原因。社會生物學家認為,心理變態是一種繁殖策略,為了繁衍後代的生物基本原始本能,有的是好好生好好養,但是也可以拚命生,多生就能多活。像他們拚命上別人,盡快拋棄對方,且不管生出來得孩子,很符合。只是這些都是推論、傳聞證據,難以用科學驗證。另一種說法是他們得腦部發育較慢,以至於一些表現與需求與兒童類似。但作者認為,腦波實驗呈現的結果,也可以有其他解釋,且這些孩童看起來就是跟一般同齡孩童不同。至於有些假說認為是其前額葉負責行為控制部分受損或功能不量有關,這有可能。

後天因素:早期心理創傷或不愉快的成長經驗如貧困、家暴、父母不接納、教養方式不一等造成,但相關研究作者認為不夠。作者不反對這些人生經驗造就偏差,但應不致使其心理變態。P249 依附理論可以解釋許多類似現象,但這理論的實證證據大部分來自個人早年經驗回顧,稱不上可信科學數據。

作者傾向認為是上述兩大原因交互作用的結果。胎兒或新生兒在發育過程中,受到不明生理因素影響,導致內在控制與良知,及與他人情感聯繫能力大幅下降。P252 →作者未明確說是否跟遺傳有關。

但後天的教養與社會互動有可能改變心理變態者的行為模式,例如在穩定環境中成長,較可能成為白領犯罪或騙子、不正派的企業家、政客。
●解決方案?
心理治療的基本假設是,病患自身認知到自己需要外界幫助,病患與治療師需要合作。心理變態者不認為需要協助,故難以找到方法。就算接受治療,因為他們心理並不脆弱,外界很難撼動他們。他們也往往有家人或朋友保護,不必承擔後果;一旦開始治療,也是虛應故事,沒用。治療計劃可能給他們更多藉口,或是學會新招數。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