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館所

篩選器
Spotify
iTunes
Instagram
PIXNET
YouTube
Dailymotion
1 天內
1 週內
1 個月內
1 年內
關聯性
評分
發布日期
觀看次數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1 個月前
 • 10 次觀看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臺北市民認識客家文化的據點與休憩場所,並提供臺北都會客家人一處群聚交流、展現生活記憶之處。園區內的「跨堤平台」設有人行步道及自行車引道,串連108公頃河濱綠地、臺大公館商圈、臺大水源校區、自來水園區、寶藏巖共生藝棧等區域,營造出公館水岸親水觀光軸帶,提供市民多元的休閒活動空間,體驗親水生活。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 - 18:00,週一休館(其他休館日請參照館方公告)電話:+886-2-23691198傳真:+886-2-23697660地址:100 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
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_醫學人文博物館
醫學人文博物館,是日據時期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校舍,最早的建築始於1907年,由日籍建築師近藤十郎所設計,主體建築則完工於1913年。雖歷經百年,經過多次修復,然原建築的風貌仍大部份保留;建築體的功能隨學校發展逐漸演變,由教室、行政中心、全台醫學學術活動據點、醫學教育改革基地、醫學人文教育場所,直到2008年成立博物館。館內展覽內容分常設展及特展。常設展有『生命的誕生』、『台灣人哪裡來』及『台灣人與疾病的抗爭』,特展則每半年推出新展,以醫學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及省思作為展示理念,並到其他醫學教育機構巡迴展出。
自由巷及鄭南榕紀念館
1 個月前
 • 1 次觀看
為彰顯臺灣的民主價值與言論自由,101年6月19日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將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3段106巷3弄——鄭南榕先生當年為爭取言論自由而自焚所在的巷弄,加掛「自由巷」銜牌,臺北市長郝龍斌並於101年8月21日為「自由巷」進行揭牌。「自由巷」內的鄭南榕紀念館為當年《自由時代》周刊辦公室原址,紀念館入口處有鄭南榕的青銅塑像與巨幅照片,肅穆的空間裡,保留有鄭南榕的隨身物品與手稿等紀念文物、相關活動照片及當時自由時代雜誌社的出版品。目前紀念館可預約參訪行程,透過鄭南榕紀錄片的觀賞及專人導覽解說,可以更了解這
蒲添生故居
1 個月前
 • 4 次觀看
「蒲添生故居」位於林森北路的巷弄中,是一座超過八十年歷史的日式木造建築,為蒲添生後代為紀念蒲先生一生對藝術奉獻之成就,特別將其住所及工作室整建規劃而成,其中工作室部分為蒲添生親自設計監工,採用上等檜木建造而成。故居現分為戶外雕塑展示區、作品陳列廳、藝術走廊、紀念工作室和文物展示室等空間,現對外開放,以引導性教育的參觀路線,提供市民一個欣賞藝術的空間。開放時間:【採預約方式】 週一至週日 上午:10點-12點 下午:14點-17點 ※請於一星期前預約,導覽時間約2小時,建議參觀人數5-25人 ※詳細預約資訊請
長榮海事博物館
1 個月前
 • 28 次觀看
長榮海事博物館的設立是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先生多年來的心願,希望藉由海事博物館闡述張總裁與海洋的深厚情感及推廣台灣的海事教育。這是一間以海事為主題的博物館,適合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來館參訪。館內大量收藏了種類豐富的模型船,從遠古人類以挖鑿方式建造的獨木舟,到西方所發展的各式帆船、機械動力船、工作船;還有展現台灣海島民情的竹筏,以及具有宗教信仰意義的王船等。其次,館中亦展出為數不少以海洋為背景的畫作,年代橫跨18到20世紀,從烽火連天的戰爭場景到波光瀲灩的海上帆影,可逐一欣賞各時代畫家筆下別具風情的海洋景象 。此
國家兩廳院
1 個月前
 • 24 次觀看
臺灣首座國家級的文化園區-兩廳院,落成於1987年,是臺灣表演藝術最專業的劇場,也是臺北重要的觀光地標,二座主要建築融合中國宮殿式樣,搭配黃瓦飛簷、紅柱彩拱,氣勢典雅壯觀,構築出優雅而富藝術情趣的生活空間。當您走進兩廳院,不僅可以在四座表演廳聆賞世界最頂尖知名的表演,還可徜遊在文化藝廊及表演藝術圖書館,體驗音樂的深遂、戲劇的奇想、舞蹈的驚喜;兩廳院也提供定時定點導覽活動,透過專人解說,帶您一起揭開兩廳院這座神秘的黑盒子,欣賞臺灣唯一的直立式花園「綠牆」,享受廳內多家知名書店、咖啡館、樂器行及禮品店的貼心服務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1 個月前
 • 89 次觀看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是亞洲共製中心、台灣的當代劇場、臺北的城市劇院,其核心精神是「Open for All」,秉持藝術共樂、人才培育及多元創新的理念,致力將藝術帶入民眾日常生活。2021年北藝中心被《CNN》評選全球最具顛覆性的8大建築,同時入圍2021年TIME《時代雜誌》世界百大最佳景點。由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兼普利茲克獎得主Rem Koolhaas與其合夥人David Gianotten,一同帶領團隊操刀設計。北藝中心設有「3+1」個劇場,分別為可容納800席的「球劇場」,可容納1
臺灣文學基地
1 個月前
 • 33 次觀看
臺灣文學基地坐落於齊東街日式宿舍群中,是全臺少數歷史建築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也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區內包含一幢市定古蹟及九幢歷史建築,不僅蘊含著豐富的在地故事及與市民經驗的聯結,更突顯臺北市內碩果僅存的日式宿舍歷史群落活化與再利用的當代意義。在棋盤般齊整的臺北市中心,齊東街就像是一條漫不經心的微笑,劃過濟南路與忠孝東路之間。這抹微笑背後,潛藏的是一段悠久歷史──兩百多年前的清朝時期,此地曾是一條通往松山、接向基隆,被稱為「三板橋街」的古道。當時,此地盡是一望無盡的水田與埤塘。在圳道、
梅庭
1 個月前
 • 34 次觀看
「北投梅庭」約建於1930年代末期,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與順應北投風土而建的和洋式別莊。屹立在北投公園近百年,自日本時代起,所有者包括日本總督府、陸軍大臣、台北州,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作為私人住宅使用,2006年因其建築特色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圖片來源:臺北市文化局順地勢臨靠北投溪而建,將建物南側之山景與北投溪流結合為一,上層為日式木構架,下層為RC構造(鋼筋混凝土建築Reinforced Concrete)之地下室,作為防空避難室用,在當時代的日式街屋裡,顯得獨特與具有歷史價值。外門柱有書法家
MAJI集食行樂_圓山花博爭豔館
1 個月前
 • 184 次觀看
「MAJI2集食行樂」鄰近台北市立美術館,隱身在台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一角,於2013年6月正式營運。由歌手哈林庾澄慶與知名設計師葉裕清精心規劃,在大自然中運用貨櫃、原木穀倉,巧妙包覆住美食、原創商品、音樂、藝術等元素,打造出具有異國氛圍的生活市集空間:一座城市遊樂園。MAJI2包含六大區域:神農市場、寰宇小吃街、創意市集、異國美食餐廳、特色商店街及多功能展演空間。【神農市場】為愛吃愛做菜的人把好吃、安心、天然、無毒食材通通集合再一起的神農市場,精心挑選全國各精緻小農的作物產品,其中為數不少是獲得農業部神農獎
大稻埕辜宅
1 個月前
 • 12 次觀看
位於歸綏街303巷9號的辜家鹽館,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於1910年所興建的。由於辜家當時經營鹽業,因此這棟辜家大宅,也一直被稱為「鹽館」。它就面對著當時的淡水河碼頭,原來是為了做生意,房子建在河邊,船就可以直接在屋前靠岸。1961年辜家遷出大宅,1963年現址設立榮星幼稚園,一直到今天。這棟建築相當有特色,仿西洋後期文藝復興式風格,前面設拱廊,外表是淡黃色面磚,還有典雅的拱窗與釉花欄杆,正面中央山牆上的繁瑣勳章與浮雕裝飾,反映了那個時代西風東漸的風潮,是當時富豪之家的代表。走進屋內,大量檜木精
新芳春茶行
1 個月前
 • 32 次觀看
大稻埕曾經是昔日臺灣走向國際的門戶,透過茶葉與樟腦的外銷貿易,近代西方文明與傳統漢人文化在稻江畔激盪出精彩的火花,無論是現代新劇或子弟戲班的登臺競演;亦或是咖啡沙龍與品茶文化的交相爭艷,二十世紀的上半葉,大稻埕方興未歇。見證這一段榮景的「新芳春茶行」興建於1934年,為大稻埕茶商王連河隨父親舉家自福建安溪來臺發展的起家厝,這棟融和中西特色的日治時期建築,是臺北市少數被完整保存下來的住商混合洋樓,經2009年指定為市定古蹟,自2011年至2015年歷時為期4年的古蹟修復工程,並於同年由原屋主將這棟富有歷史價值
臺北北門郵局_臺北901支
1 個月前
 • 80 次觀看
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的前身為劉銘傳所創設的「郵政總局」,日據時期,由於鐵路網設立,火車站的地位日益重要,而郵局業務因為和火車站關係密切,於是遷到今日位置。起初是日式木造建築,後因火災焚毀,乃於1929年重新改建為水泥鋼筋大樓。光復後,因郵政業務擴大及組織變革,遂於民國92年1月1日改制為國營「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96年2月9日更名為「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北郵局」。臺北郵局是一棟巨大的四層建築,裝飾簡單、線條簡潔。入口門廊突出且呈圓拱狀,建物正面配置四組雙圓形古典式門柱及山頭裝飾,外觀上
陽明山辛亥光復樓
1 個月前
 • 138 次觀看
陽明公園的地標之一辛亥光復樓,隱身在濃密的樹林間,是一座中國式富麗堂皇的2層建築,在民國60年為了紀念辛亥起義一甲子所建,位於陽明公園的正中央,是休憩及遠眺臺北盆地的最佳處所。樓前水池飼養各色錦鯉,樓上陽台往下看,是小朋友最喜歡的餵魚地點,雕樑畫棟的中國風格設計,古色古香莊嚴典雅,有許多典故與巧思蘊含其中。光復樓內設有伴手禮販售處。花季時,光復樓四周都是一片片繽紛的櫻花,在迴廊下漫步賞花,望著雲霧與花嬉戲搖曳,更是一番美景享受。電話:+886-2-28618325地址:112 臺北市北投區湖山路二段26號查
玫瑰古蹟_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1 個月前
 • 22 次觀看
蔡瑞月老師可說是臺灣現代舞蹈的先驅,推廣現代舞蹈不餘遺力。1921年出生於臺南市,在16歲時,就遠赴日本,跟隨著當時有著現代舞蹈之父的石井漠先生學習,打下了舞蹈的基礎,學成歸國後,將自己的全副心力投入舞蹈,將現代舞的觀念帶入臺灣。在這塊土地上,蔡老師留下500多支現代舞的創作,像是「印度之歌」、「咱愛咱臺灣」等,並且結合了多元的舞蹈,包含芭蕾舞、民族舞、臺灣的民俗舞蹈等,融入其中,被稱為臺灣現代舞蹈之母。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是具有歷史性的建築,是日據時期的文官宿舍,當時在臺北市區建有各種不同等級的宿舍,大都為木
臺北市中山堂
1 個月前
 • 27 次觀看
臺北市中山堂前稱「臺北公會堂」,建於1936年,日治時期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整體設計恢弘典雅,為當時臺灣少見之大型公共建築。民國34年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更名為「中山堂」。民國38年政府遷臺,中山堂曾做為國民大會議場及立法院議事廳。民國58年歸臺北市政府,隸屬民政局。民國81年經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民國84年,文資法修正,歸列臺北市政府所轄之市定古蹟。民國88年,中山堂改隸文化局迄今,其中正廳及光復廳成為本市表演藝術的重鎮之一,每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兒童藝術節及臺北電影節均在此舉行。民國100年,中
陳天來故居
1 個月前
 • 14 次觀看
大稻埕早期為全臺最繁華的都會之一,貴德街更「因茶而貴」。從事茶葉貿易的商賈,很多都成為富人,陳天來就是其中一位。陳天來創立錦記茶行,並投資經營娛樂事業如蓬萊閣、第一劇場、永樂座……等。位於貴德街73號的陳天來故居,即是昔日的「錦記茶行」,這棟仿巴洛克風格的3層樓建築物興建於西元1920年,1樓為交易空間,2樓為茶商招待所,3樓為住家之用,外觀氣派、歐式風格,建築體分為中央主體與兩側衛塔,主體上有垂花、拖架等裝飾,還有古典立柱、大拱廊等結構,十足浪漫情調。過去是大稻埕茶商固定聚會品茗、遠眺淡水河碼頭的招待所,
MAISON ACME|圓山別邸
1 個月前
 • 17 次觀看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於1913年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起建一棟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1914年完工,以作為他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庭成員休憩、度假及聚會所在地。陳朝駿曾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為當時正蓬勃的台灣茶產業重要人物之一。這棟房子落成時,正是日治時期,當時政府為建立台灣成為政治、金融及學術教育的中心,有計劃地擴建台北市街,鋪設環城三線林蔭大道;並且引進各種歐洲建築風格,加以混合、變化,使得此時的台灣建築展現了極為繁複的特色,陳朝駿起建的這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1 個月前
 • 51 次觀看
林安泰古厝初建於178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棟傳統閩南風格的單層2進4合院,是依照民間地理風水習俗而建造的,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外埕舖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作壓艙之用,又稱為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材料上大量採用福州杉,石材則採用觀音石,並使用竹釘、木釘,採榫頭方式接合古厝前的月眉池,造型正如其名,在中國風水中,屬於聚寶收納的型制,不但具有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更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走訪古厝內外細細觀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