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與美食|唐若石:福州魚丸(福州話)#02

3 年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期望你我傾心支持鄉音傳承!

福州靠近海邊,福州人很愛吃海鮮,各種的魚都是餐桌上的佳餚。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魚要保存是很不容易的。怎麼辦呢?福州人就發明瞭魚丸,雖然製作很麻煩,但既能較長時間保留魚的鮮美,又是跟肉燕一樣,是請客拿得出手的好菜。
製作魚丸的主要原料是魚,各種魚都可以做,當然,骨頭少肉多的魚就比較好做,所以用的最多的是鰻魚,並且鰻魚做出來較白,也比較好賣。其次,草魚、鯊魚、馬鮫魚等都可以(草魚做的魚丸比較黑,商家一般不用)。將魚皮去除、魚骨剔除以後,魚肉剁碎,加入少許清水攪拌均勻,然後加一定比例的紅薯粉(一般是一斤魚肉用二兩半的粉,粉超過三兩就不好吃了),粉和魚肉調的時候就有技巧了。福州人為什麼說「打魚丸」就是指在調的時候,要用整個手掌順時針方向,一下一下,啪,啪,啪,用力攪拌,這樣魚丸的皮才有彈性。最後要放一點鹽增加味道和彈性(鹽太早放很硬,攪拌不動。現在這道工序多是用機器攪拌)
接下來準備餡兒。這也是福州魚丸的特色(閩南的魚丸一般是沒有餡兒的)。餡兒是肉餡,瘦肉為主,適當加一些肥肉,否則太柴太硬,不好吃。
原料都準備好,就開始做了。將攪拌的魚肉漿放在手掌中,舀一小勺肉餡放在中間,然後握拳將魚丸從虎口處擠出,用勺刮出,輕輕放入冷水中,防止變形。做到一定數量倒入鍋中煮,燒開了以後不時加一點冷水,保持沸騰又讓魚丸能熟透,待魚丸浮上來就可以了,撈起來晾乾。這是家常的做法,酒席上特別大的魚丸就不是一隻手擠出來的。
煮魚丸的時候用清水就可以,放一些鹽、味精,加一點醋,灑一些蔥花,煮開以後,湯就很鮮美了。
福州的各區縣都有自己的做法,都覺得自己的魚丸最正宗,所以福清有福清魚丸,長樂有長樂魚丸,連江有連江魚丸,琅岐有琅岐魚丸,各說各的好吃,一般人根本分不清。不過說實在的,也不用分清楚,不管哪裡的,自己覺得好吃就行。

我覺得:
來到福州吃魚丸,回去記得做宣傳。
魚皮Q彈肉餡鮮,又能當菜又當飯。
福州小吃足夠多,要說變化也真快;
過去過年吃幾個,現在滿街有的賣。

(唐若石,任教於閩江學院)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