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0-1 以河之名|藝術很有事

5 年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聚光燈下【以河之名】

高雄市立美術館的〈靜河流深〉展覽,名字來自於英文的諺語:“Still waters run deep”,策展人改動了一個字,以愛河為中心意象延伸而出,思考美術場館與城市本身,以及更廣闊的世界之間產生連結的可能性。

走進主展場,首先看到的是一件橫跨整面白牆的霓虹燈管作品《世界地圖(台灣)》,這是高齡73歲的重量級藝術家約瑟夫・科蘇思,特地為〈靜河流深〉所量身打造。

轉個小彎進到隔壁展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日本藝術家柳美和的《花獻計畫:尋找阿婆蘭》,數盆盛開的台灣蘭花靜立在小型溫室中。這又可連結到藝術家過去的作品,反映了柳美和一向關切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

往上走一層樓,是展場裡最為明亮的光廊,這裏「藏」著另一位日本藝術家須田悅弘的木雕作品《鬱金香》。兩朵高掛在牆頭、惟妙惟肖的木雕花朵,除了擬真之外,由於安置在展場的角落、邊緣處,觀眾常在不經意地狀況下發現,帶來驚喜的美感體驗。

除了這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之外,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甚至展覽還延伸到愛河流域的其他場域,如中都磚窯廠、高雄歷史博物館、電影圖書館等。〈靜河流深〉的策展人,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說,希望能夠透過多位藝術家在視覺上的豐富度,帶來一種身體的覺知的改變。
.
創作這件事 【麥柯里的決定瞬間】

以《阿富汗少女》聞名於世的攝影師史帝夫.麥柯里,對個人攝影作品最有力的創作聲明,莫過於這番話:「我大部分的照片都是關於人,我會尋找那些沒有防備的時刻,捕捉人的靈魂和本質,特別是刻畫在臉孔上的經歷和痕跡。我試著以更寬廣的背景脈絡來呈現個體的樣貌,你們或許會稱之為人類存在的處境。」

行遍全球到處拍照的麥柯里,作品色彩濃烈,充滿異國情調,照片常被人當作完美構圖的教材。人的臉孔總是吸引他,人的處境是他關懷的全部。麥柯里的照片充滿故事性:光影、色彩、表情、動作、構圖、意境,在1/125秒瞬間定格,霎那成為永恆。2009年柯達公司將最後一卷Kodachrome彩色正片獻給了麥柯里,而拍攝最後一捲Kodachrome的榮譽,也只有麥柯里這樣的大師才當之無愧。

2018年2月,陳昌仁先生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展了麥柯里在華語世界的首次個展《晃|影》已於六月初落幕,錯過展覽的粉絲及攝影愛好者不妨藉由《藝術很有事》聆聽大師對攝影的建議:「你必須投入時間,才會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攝影眼;攝影需要不斷地練習,就跟寫作、跳芭蕾舞、拉小提琴一樣,沒有捷徑」。


📺播出時間
公視主頻 9/22 週六 14:00
公視3台 9/23 週日 19:30
網路直播 http://www.pts.org.tw/ptslive/live/
youtube專頻 https://youtu.be/NvtmKYQDsPU
節目官網 goo.gl/fCGrUd
節目FB goo.gl/URsSRH

監製 於蓓華
督導 林瓊芬 黃慧娟
製作人 徐蘊康
企編 邱顯忠
導演 鄒坤釗
攝影 何崑地 鄒坤釗
燈光 林世浩
成音 熊宏榮
攝影助理 李宣政 黃正光
腳本 邱顯忠
剪輯 鄒坤釗
執行製作 王寶茹
製作助理 林秭瑜
後製 黃琪涵
旁白 曾懿晴
音效 羅怡娟


財團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