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 聲音藝術 專輯|藝術很有事

6 年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藝術很有事第22集「聲音藝術」專輯

【聚光燈下 來自初始與未來的聲音 】
在藝術的類別中,聲音藝術不像視覺藝術那麼受到矚目,也不那麼容易被理解,就如同在生活當中,聲音比視覺抽象,又容易被忽略。2017年十月,首屆的桃園科技藝術節展出裝置、文件、數位藝術等眾多作品,其中有許多作品與聲音有關。聲音如何成為藝術,它和科技的關係又是甚麼呢?
王福瑞是台灣重要的聲音藝術家,他這次展出的創作《移動的聲林》,用一千個聲點建造出一個聲音空間,觀眾走進這個空間,彷彿可以感到大腦神經產生無數火花。王仲堃也是台灣聲音藝術的中堅,他狂熱的進行許多實驗,製造著屬於未來的聲響。他的作品雖是用人為的方式發聲,但機械卻彷彿產生了自己的靈魂。作品《嗶吐嗶2017》外型上有未來感,音質卻類似排笛那樣地自然。

【沙發TALK 聲音藝術在台灣 】
榮恩和馬克兩兄弟來自紐西蘭,在台灣創辦了《白木耳》藝術雜誌,長期關注台灣藝術的發展,尤其是聲音藝術。馬克說,大家常問他「台灣看起來怎麼樣」,而不是「台灣聽起來怎麼樣」,但在他們的聽覺經驗中,台灣充滿各種西方難遇到的聲音,很令人驚奇。他們怎麼解讀聲音,並看待台灣的聲音藝術呢?

【創作這件事 劉致宏的聲音地誌 】
在藝術家劉致宏的世界裡,「聲音」有故事也有形狀,他花了二年時間將恆春、高雄、日本以及東南亞收集到的聲音,以素描、文字及攝影轉譯的方式完成「聲音地誌」創作。翻開每一本地誌,你聽不見原始聲音,但透過閱讀,某個時空的聲音會進入你的世界,引導你去想像聲音的樣子。這些聲音可能是自然聲響、人說話的聲音或是歷史的聲音。在恆春地誌中,有一章節描述一位六十多歲大姊,訴說家鄉一棵同她長大的「掌葉萍婆」樹,那是她父親在她出生那年種下的,和她一起長大,言語中充滿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透由劉致宏感性的聲音轉譯,雖然聽不見大姊聲音,但卻能從中感受濃濃的溫柔與思念之情。

★藝術很有事
節目官網 http://www.pts.org.tw/insidethearts
節目FB https://www.facebook.com/pts.insidethearts
公視官網 http://www.pts.org.tw
★播出時間
公視 1/6 週六 15:30 1/7 週日 7:30
公視2台 1/21 週五 09:00
公視3台 1/19 週日 20:00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