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很有事

篩選器
Spotify
iTunes
Instagram
PIXNET
YouTube
Dailymotion
1 天內
1 週內
1 個月內
1 年內
關聯性
評分
發布日期
觀看次數
時間可以被雕鑿?|簡莉芸|歡迎來到我的時區
慢的、快的、停止的、 過去、現在、還有那些尚未到來的 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以及那些無以名狀的 在簡莉芸各種時區裡面 你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 導 演 林駿緯 攝 影 陳譽陞 林駿緯 盛寶欣 黃怡甄 楊宜霏 燈 光 林駿緯 腳 本 林駿緯 剪 輯 陳譽陞 林駿緯 執行製作 盛寶欣 監 製 徐蘊康 朱孝權 協 拍 范志豪
我用香蕉皮創作|看見背後的跨國經濟|EP. 96-2 媒材共和國—羅懿君的創作世界|藝術很有事
#把經濟作物當成創作媒材 #和香蕉皮很熟的藝術家 藝術家 #羅懿君 2013年到日本駐村, 偶然發現超市內販售的菲律賓香蕉和臺灣香蕉價差六倍, 勾起羅懿君的好奇心, 進一步探查之後發現, 原來日幣99元的菲國蕉充斥著剝削與歷史殖民議題, 於是展開她的香蕉皮創作歷程; 香蕉皮曬乾之後失去糖份和水份留下韌性, 觸感如同皮革, 加上濃黑色澤, 羅懿君把香蕉皮構織成一幅一幅掛畫, 藉此呈現殖民、罷工和移工等不同議題。 羅懿君說, 自己很容易嗅到媒材背後的故事, 所以經濟作物的歷史脈絡與縱深非常吸引她, 除了香蕉皮羅
搶先看|自然媒材背後的跨國經濟|EP. 96-2 媒材共和國—羅懿君的創作世界|藝術很有事
#羅懿君的創作世界 #自然媒材背後的跨國經濟 作品以自然媒材為創作素材,#羅懿君 關注臺灣經濟作物的歷史脈絡,自2013年迄今,陸續採擷香蕉皮、菸草、甘蔗渣為媒材,創作出不同形式的物件與空間裝置,探索臺灣自海權時代以來,作為串連東亞與世界經濟鎖鏈中的重要的節點,同時也思考全球化的世界中,物資與移民流動的情形。去年的「黑・金・白」個展,取自羅懿君三個不同系列的創作,分別是風乾香蕉皮的「黑色」、烘乾菸葉的「金色」與甘蔗纖維的「白色」。藝術家使用這些與土地有深刻連結的地方物產作為創作媒材,關注研究經濟作物與其背後
蓬萊仙山裡的怪奇少女的仙女之路|EP. 95-2 倪瑞宏的仙女奇緣|藝術很有事
倪瑞宏被封為仙女藝術家,早期創作很少畫在方方正正、乾乾淨淨的圖畫紙上,她更喜歡某一個餅乾的包裝紙盒拆開、紋理凹凸不平塞在絲襪或衣服裡的厚紙板,讓她覺得這樣的作品更有質地和味道;擅長用複合媒材創作,水彩、油畫、陶藝雕塑以及裝置藝術,同時還有著作出版。 2014年創作一系列關於《蓬萊仙山》的作品,也是因為某天深夜時段轉到蓬萊仙山電視台,看見『清涼內衣秀』的節目內容,激發她的想像,以繪畫方式拼貼出想像中的仙境,藉此嘲諷節目中被凝視的女性是否還保有自我意識?倪瑞宏也曾經在滑交友軟體時,紀錄下裡面她覺得奇特的男性形象
搶先看|怪奇少女的仙女之路|倪瑞宏的仙女奇緣
#玉皇大帝何時來接我 #超級天馬行空的藝術家 ​ 「對我來說,好的藝術家就是創作高級垃圾的人類,垃圾也有分高級和低級嗎?那就要看是誰製造的,如果是仙女製造的呢?」——倪瑞宏 ​ 被封為仙女藝術家的 #倪瑞宏,作品發想大多從自己出發。大學畢業後倪瑞宏參加了廟裡舉辦的仙女選拔,擲筊拜會媽祖娘娘後取得神明認證的仙女資格,從此展開「仙女」研究與創作,成為一個名正言順、有牌的仙女藝術家。 ​ 在她的作品中幽默、反諷、惡趣味,顏色走鮮豔繽紛路線,螢光黃、桃粉紅、鮮綠色...等,是倪瑞宏的專屬標籤。 ​ 究竟有多搞怪?
挑戰體制的藝術家!|吳瑪悧|EP. 94 吳瑪悧用藝術雕塑社群|藝術很有事
80年代的 #吳瑪悧,剛從德國念完書回到台灣,那時剛好是解嚴之前,社會風氣和時空都非常動盪,促使他開始思考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他的創作走得很前面,在當時批判、嘲弄、挑戰威權符號與體制,作品尖銳又帶有濃厚意識形態,成為風格相當鮮明的藝術家。 1997年,他著手“新莊女人的故事”,社群創作鑽進他的腦袋,竄進他的風格,變成他的作品,開始長時間深耕地方,觀察藝術與在地結合之後產生什麼共振效應,他不急著陳述己見,而是開始聆聽,聽主述者說故事,聽在地人分享生命歷程,旁觀者覺得吳瑪悧溫柔了,不再針鋒相對?但是真正的針鋒
特別企劃|用閱讀跨年|週三讀書會迎接2024年|藝術很有事
#週三讀書會 #誠品書店 #500輯 《用閱讀跨年 - 週三讀書會迎接2024年》,是由詹宏志先生發起的「週三讀書會」活動,在2023年12月26日,於誠品生活松菸店B1表演廳,邀請 #李惠貞、#詹偉雄、#宇文正、 #鍾永豐、#馬世芳 、#焦元溥、#韓良憶、 #劉克襄、 #洪愛珠、 #詹宏志 等十位愛書人,聯手舉行這場「#用閱讀跨年」週三讀書會迎接2024年專場活動。 面對世界的多變紛擾,十位愛書人用他們自己閱讀的選擇,接力四個小時的讀書會分享,提供大家一個不同於過去浮華熱鬧的跨年方式,讓人可以在書裡找到一
搶先看|創作走得很前面|風格相當鮮明的藝術家|吳瑪悧用藝術雕塑社群
80年代的 #吳瑪悧,剛從德國念完書回到台灣,那時剛好是解嚴之前,社會風氣和時空都非常動盪,促使他開始思考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他的創作走得很前面,在當時批判、嘲弄、挑戰威權符號與體制,作品尖銳又帶有濃厚意識形態,成為風格相當鮮明的藝術家。 #吳瑪悧 #參與式藝術 #社群藝術
熱血動感的一集!|全身都沸騰了起來!|孫振|張雅涵|EP. 93 我們用青春Breaking|藝術很有事
你曾經為了完成什麼事,show hand人生嗎?25歲的 #孫振 和 #張雅涵,是兩位霹靂舞舞者,他們從12、13歲開始跳舞,把二分之一的精華歲月壓注在 #breaking上,用青春證明跳霹靂舞是一件很break的事 。 九二一大地震當天出生的孫振,英文名字叫Quake,紀念他在天搖地動的日子哇哇墜地,25年後的今天,他只要登上breaking舞台,帶給對手的震撼也是天搖地動;孫振在新竹長大,一路自學到18歲才進入台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系就讀,沒有經過國教流洗禮的他,個性隨興、自由、帶點不羈,這同樣也是他的舞
搶先看|從街頭跳進國際奧運|孫振|張雅涵|我們用青春Breaking
九二一大地震當天出生的 #孫振,英文名字叫Quake,紀念他在天搖地動的日子哇哇墜地,25年後的今天,他只要登上Breaking舞台,帶給對手的震撼也是天搖地動;和孫振同年的B-Girl #張雅涵,從小和男生一起練霹靂舞,因此他的舞風著重展現力量與肢體,舞團朋友說:「雅涵的風車很少女生做到跟他一樣的角度,他的軌道都非常有自己的風格。」孫振和張雅涵在2021年,拿下霹靂舞最高殿堂 Red bull BC one的男女冠軍,一起到波蘭和全世界霹靂舞者抗衡。 2023/12/22 晚上8點 請鎖定 #網路首播 【
探索機器人的無限可能|EP. 101-1 新新數位構築藝術 x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藝術很有事
「2022構竹林鐵新銳建築展」的嘉義市北門車站車庫園區展場,出現了一座主結構完全不以螺絲、桿件、鐵絲或綁繩等接合竹材的作品:《逐雲》(又名《疊舞竹曲》)。創作團隊僅以170片各不同的耳朵狀竹片互相交插 有點兒像立體拼圖,即蓋成了一座高達5公尺的當代竹構。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同時是這座竹構的設計者與施工者。這在裝置藝術或構築展中已經少見,更有意思的是,名字裡有「機器人」,ROSO的研究基地設置於逢甲大學建築系中。兩位創辦人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助理教授盛郁庭,以及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王識
搶先看|新新數位構築藝術-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你能想像機器人將來有可能也可以蓋出房子嗎? #ROSO機器人建造實驗室 的研究基地設置於逢甲大學建築系中。兩位創辦人 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助理教授盛郁庭,以及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助理教授王識源,從大學到研究所主修的也都是建築。 因緣際會,兩人在求學路上,皆遇到了擅長運用數位工具的新一代建築老師啟蒙。尤其他們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念研究所期間,各種前衛的建築理論教學、以及協助實驗的數位與施作設備一應俱全。 想知道他們做過哪些令人嘖嘖稱奇
紀實攝影師的使命與遺憾|謝三泰x高仲明|藝術很有事
1989年四月,時任《自立晚報》攝影記者的 #謝三泰,紀錄了六四事件發生前的廣場眾生相。2019年六月,#香港 因「#反修例運動」爆發大規模抗爭,香港攝影家 #高仲明 走上街頭拍攝,將抗爭者肖像輯錄成《港傷》。 歷史的軌跡總是如此相似 1989年的北京天安門事件,2019年的香港反修例運動,都是大規模的鎮壓行動,藉由謝三泰和高仲明的攝影作品,讓後人記得曾經歷史傷口流下的血與淚。 『藝術1/2很有事』邀請紀實攝影師謝三泰與高仲明對談,聊聊成為紀實攝影的起心動念,以及站在歷史現場的心路歷程。 製作人 徐蘊康 企
#shorts 中年離鄉如何在異地重啟人生?|詩人|廖偉棠
定居林口的廖偉棠,以詩書寫曾經在台灣這片土地漂泊的華人,包含離台者、來台者、守台者,對他而言,他也正在尋找自己飄零來台的處境。2021年,正式成為台灣公民,未來他們在台灣如何繼續連結香港? 全片連結 香港離散文藝: 謝至德 x 廖偉棠|87集|藝術很有事 https://youtu.be/ZaBiZpd3uuM
#shorts 中年離鄉如何在異地重啟人生?香港攝影家謝至德|滾動人生
中年離鄉如何在異地重啟人生?2018年,香港藝術家謝至德以投資移民身分來台,他放下攝影創作,做改裝露營車工作,在他心中台灣和香港有許多差異,他決定離開舒適圈,一個人開著車環島認識台灣。 全片連結 香港離散文藝: 謝至德 x 廖偉棠|87集|藝術很有事 https://youtu.be/ZaBiZpd3uuM
#shorts #吳增榮 #水彩 #台北市政府 #建築師
從建築到繪畫,從具象到抽象,藝術家吳增榮以如詩如畫的水彩妙筆,細緻描繪自身在山峰巍巍、湖光瀲灩以及月光璀璨下的深情心境。他的作品如煙雲般柔美而浪漫,在陰翳中展現出一種令人陶醉的風采。
從建築到繪畫|吳增榮的空間藝術|EP. 92 從建築到繪畫-吳增榮的空間藝術|藝術很有事
山澗深處,入夜會聽見波濤聲。 冷靜想確認是風?海濤?還是耳鳴? 然而確實聽見了山的聲音。 恍如魔鬼,鳴谷而過。 -川端康成《山之音》 建築評論家、策展人#阮慶岳 在《建築的態度》書裡寫著:「#吳增榮 其實暗示了一個從來沒見過的可能性,就是台灣可能有機會出現一個像在作夢的建築師,像是小孩那樣不跟人溝通的,整天看漫畫、愛畫畫的建築師。」 1942年,建築師吳增榮在東勢純樸的鄉間出生,因為小時候放牛的記憶,他把公牛的造型融入《#東勢鎮公所》的設計,發展出獨特印記。三十幾歲時拿到《#台北市政府》的競圖首獎,震撼台灣
搶先看|EP. 92 從建築到繪畫-吳增榮的空間藝術|藝術很有事
#帶著作者論印記的建築師 #瑀瑀獨行的現代文人 #陰翳、唯美詩質的抽象空間 建築師吳增榮在1980年代得到《台北市政府》競圖首獎時,才35歲,當時震撼了台灣的建築界,包含日本建築界都認為吳增榮是台灣建築的明日之星,邀請他到日本錄製NHK節目。吳增榮做建築時就像在做藝術作品,代表作《東勢鎮公所》以童年放牛的生活經驗,將公牛抽象化作為建築造型,在後現代主義中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印記。 但吳增榮五十歲時,決定退出建築界,轉向繪畫的世界,他用三十年的時間創作了500多張水彩作品,這些作品從未發表,2022年策展人阮慶岳